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玮

作品数:32 被引量:509H指数:15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水利工程语言文字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8篇水利工程
  • 6篇语言文字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5篇英语
  • 5篇贫困
  • 4篇水资源
  • 4篇教学
  • 3篇大学英语
  • 3篇英语教学
  • 3篇省际
  • 3篇海洋经济
  • 2篇多媒体
  • 2篇语言
  • 2篇水资源利用
  • 2篇水足迹
  • 2篇农村
  • 2篇贫困测度
  • 2篇资源利用
  • 2篇利用效率
  • 2篇经济贫困
  • 2篇课堂
  • 2篇空间计量模型
  • 2篇环渤海

机构

  • 32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32篇邹玮
  • 22篇孙才志
  • 3篇赵良仕
  • 3篇汤玮佳
  • 2篇王雪妮
  • 1篇董璐
  • 1篇谢巍
  • 1篇王泽宇
  • 1篇杨松岩
  • 1篇刘靖
  • 1篇张丽君
  • 1篇杨新岩
  • 1篇韩琴
  • 1篇张坤领
  • 1篇曹卉
  • 1篇徐丹
  • 1篇倪楠
  • 1篇刘立权
  • 1篇陈琳
  • 1篇李泽

传媒

  • 8篇资源科学
  • 3篇中国软科学
  • 2篇地理研究
  • 2篇地理科学
  • 1篇水利经济
  • 1篇经济地理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辽宁行政学院...
  • 1篇辽宁税务高等...
  • 1篇航海教育研究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黄山学院学报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海洋经济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 1篇语言教育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渤海地区海洋开发与城市发展协调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构建沿海城市海洋开发、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环渤海地区2000~2013年17个沿海城市海洋开发与城市发展水平得分,并给予评价;借鉴生产可能性曲线描绘海洋开发与城市发展共同作用下城市综合发展程度,并刻画出海洋开发与城市发展协调关系,计算出城市综合发展度与协调度;在此基础上对环渤海沿海地区17个城市海洋开发与城市发展协调发展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城市综合发展度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协调度呈下降态势,且城市综合发展度对海洋开发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作用显著;最后,给出促进沿海城市海洋开发与城市发展良性协调、互动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邹玮孙才志
关键词:海洋开发城市发展
基于Bootstrap-DEA模型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效率空间演化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6
2017年
借助Bootstrap-DEA模型综合测算了环渤海地区17个城市海洋经济效率,并结合标准差椭圆和重心坐标方法,定量刻画了2000~2012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效率空间格局演化特征,考察了影响空间格局演化的重要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基于Bootstrap-DEA模型纠偏后的海洋经济效率更低,但准确性更高;计算得到的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效率总体上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低海洋经济效率的城市主要分布于渤海西南沿岸。(2)从标准差椭圆分布来看,海洋经济效率总体呈现南(偏西)-北(偏东)的空间格局;从重心的移动轨迹来看,效率重心先向渤海西南部海洋经济区移动,再转向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与渤海西部海洋经济区移动,最后转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移动。(3)针对海洋经济效率空间格局演化驱动机制的分析表明,区位优势对海洋经济效率产生正向影响,海洋产业结构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海洋经济效率产生负向影响,资源消耗型海洋产业比重过大是导致海洋经济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邹玮孙才志覃雄合
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水政策对中国水资源管理的启示被引量:7
2013年
介绍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水政策和措施,对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措施与中国水资源管理措施进行对比分析。借鉴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提出缓解我国水资源危机的措施和建议:我国应从目标、体制和技术三方面入手,改善国内水资源短缺现状,建立全国性的和流域级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加强立法工作,依法管水,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水价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深化水价改革。
邹玮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水政策管理对策
中国水贫困与经济贫困空间耦合关系研究被引量:65
2011年
在牛津大学水贫困指数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贫困指数基础上,分别综合考虑资源、设施、能力、使用、环境5方面和收入、支出、教育、健康、发展环境、家庭供养及就业6方面,构建适用于我国省际间进行比较的中国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和中国经济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客观综合评价法为各指标赋以权重。对2009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水贫困及经济贫困水平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水贫困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协调度分析并进行空间分异。计算结果能够反映我国水贫困水平和经济贫困程度的实际情况,并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贫困与经济贫困存在较高程度的耦合度,水贫困与经济贫困整体水平从西到东逐渐变好,得出我国水贫困与经济贫困为共生关系、在扶贫政策中应加入减少水贫困策略的结论。最后,从建立与完善水权制度、改善农业水利基础条件、保障饮用水安全和加强水生态保护与管理等方面对我国减贫问题提供政策启示。
王雪妮孙才志邹玮
关键词:耦合协调度
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驱动效应测度及空间驱动类型分析被引量:37
2011年
综合考虑产业用水效率、产业用水结构、经济水平、水资源禀赋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率5个因素对中国用水效率的影响,基于扩展的Kaya恒等式建立因素分解模型,应用LMDI分解方法对1997~2008年中国用水效率变化进行分解分析,计算各驱动效应因素的相对贡献率,测度它们的影响程度和方向。结果表明:产业用水效率效应和经济水平效应是影响中国用水效率变化的最显著因素。通过计算各驱动效应的绝对贡献率,采用最小方差法将中国31个行政区(港澳台除外)确定为4种空间驱动类型,进而分析用水效率变化驱动效应的分布特点。研究结果对于正确理解中国用水效率的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孙才志谢巍邹玮
关键词:用水效率LMDI分解法最小方差
中国农村水贫困测度及空间格局机理被引量:26
2012年
通过构建我国农村水贫困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水贫困指数模型(WPI)及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对我国2004~2009年31个省级行政单位农村地区水贫困状况进行测算,结果基本显示了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水贫困程度的分布格局。其中高水贫困地区为宁夏、海南、天津、甘肃、山西、吉林、重庆、新疆、贵州、内蒙古;中水贫困地区为陕西、青海、上海、辽宁、福建、黑龙江、安徽、北京、江西、湖北、河北;低水贫困地区为广西、云南、河南、浙江、湖南、山东、江苏、广东、四川、西藏。同时对我国农村水贫困空间格局机理进行研究,并就此提出治理农村水贫困问题的相关对策建议,力图为我国最终实现"三农"问题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及政策性启示。
孙才志汤玮佳邹玮
基于空间效应的中国省际经济增长与水足迹强度收敛关系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基于1997-2010年中国31个省市的水足迹强度的计算,本文分析水足迹强度差异与劳均GDP差异之间的关系,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各省市劳均GDP差异收敛性和水足迹强度差异收敛性进行实证估计。研究显示:①1997-2010年中国各省市水足迹强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中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明显提高;②中国各省市劳均GDP存在β收敛,在空间滞后效应和空间误差效应假定下,劳均GDP收敛速度变慢;③中国各省市水足迹强度是收敛的,随着各地区劳均GDP差异的缩小,水足迹强度差异也在缩小,但收敛速度慢于劳均GDP的收敛速度;④在空间滞后效应和空间误差效应假定下,水足迹强度下降速度和劳均GDP增长速度的差异在缩小。
赵良仕孙才志邹玮
关键词:水足迹Β收敛空间计量模型
衔接、连贯与翻译被引量:6
2003年
衔接与连贯是篇章语言学的两个重要术语 ,也是翻译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探讨了衔接与连贯的关系 ,在篇章中的存在形式 。
邹玮
关键词:英译汉连贯篇章语言学语言机制
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安全评价及时空分异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经济、环境、资源、社会和智力五个因素直接影响着海洋产业的安全。在对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和空间分异分析后发现,环渤海地区各城市的海洋产业安全水平呈逐年提高的态势;天津、大连、青岛、烟台和威海海洋产业安全水平较高;丹东、葫芦岛、盘锦、锦州、营口和日照海洋产业安全处于中等水平;秦皇岛、滨州、沧州、东营、潍坊和唐山海洋产业安全水平较低。环渤海地区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处理好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积极借鉴天津、大连、青岛、烟台和威海的先进经验,实现海洋产业的安全发展。
孙才志邹玮
中国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评价及协同演化研究被引量:21
2015年
借鉴信息熵、协同学相关理论,在分析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协同演化机制基础上,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PP模型测算沿海地区1996-2012年11个省份人类社会与海洋资源环境子系统综合评价值;通过信息熵模型对人海关系地域系统信息熵值及有序度进行测算,发现沿海地区各省份人海关系地域系统信息熵呈逐年下降,有序度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区域差异显著。进一步构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协同演化模型,并采用加速遗传算法进行模型参数估计,辨识其协同演化类型,结果显示: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表现为冲突型,河北、广西、海南表现为掠夺型,上海、山东、广东则表现为协同型。最后对各种类型进行分析,并简要提出人海关系协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孙才志张坤领邹玮王泽宇
关键词:加速遗传算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