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哲伟

作品数:10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预后
  • 2篇神经内镜
  • 2篇术后
  • 2篇外科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瘤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母细胞
  • 2篇母细胞瘤
  • 2篇内镜
  • 2篇患儿
  • 2篇脊柱
  • 2篇儿童
  • 1篇修补术
  • 1篇压迫症状
  • 1篇哑铃型

机构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邹哲伟
  • 5篇齐翔
  • 5篇冀园琦
  • 2篇张迪
  • 2篇葛明
  • 1篇李楠
  • 1篇孙骇浪
  • 1篇郑铁华
  • 1篇葛莉
  • 1篇祝秀丹
  • 1篇陈诚豪
  • 1篇曾骐
  • 1篇张金哲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07
  • 1篇2002
  • 1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内镜治疗儿童鞍上池囊肿的术后并发症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神经内镜脑室囊肿脑池造瘘术(VCC)治疗儿童鞍上池囊肿的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4年11月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3例鞍上池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6个月~5岁,平均1.99岁。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为主,影像学检查证实鞍上池囊肿合并脑积水。全部病例应用神经内镜行脑室囊肿脑池造瘘术(VCC)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5年。结果并发症包括抽搐8例,出现时间为术后1~19h,平均5h,经镇静治疗后抽搐消失,未遗留癫痫。发热23例,均为中一高度发热,持续2~7d,反复腰椎穿刺检查证实为非感染性一过性发热。低钠血症2例,经静脉补钠治疗缓解。硬膜下积液2例,均为婴儿期(〈1岁)患儿,随诊半年后积液消失。皮下积液并伤口感染1例,经脑室外引流伤口清创后痊愈。术后随访全部病例未见囊肿复发。结论神经内镜是治疗鞍上池囊肿的首选方法。抽搐和发热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尤其对于婴幼儿。抽搐与患儿年龄、术后颅内压急剧变化及发热有关。术中应注意冲洗液温度和流速控制,缩短操作时间,减少颅内压的骤然变化;术后注意降温、镇静治疗,长期预后良好。术后发热为非感染性一过性症状,术后对症治疗及反复腰椎穿刺引流脑脊液后可有效控制。术后低钠血症与过度烧灼和剪除囊肿壁有关,囊肿造瘘时应尽量选择无血管区并避免过度烧灼囊肿壁,减少术后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邹哲伟冀园琦
关键词:神经内窥镜脑室造口术囊肿手术后并发症
早期应用神经内镜治疗婴儿非综合征型颅缝早闭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早期行神经内镜颅缝条状切除术后辅助矫形头盔治疗婴儿非综合征型颅缝早闭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例非综合征型颅缝早闭患儿的临床资料,8例患儿月龄为(4.1±0.8)个月(3~5个月)。其中,矢状缝早闭5例,冠状缝早闭2例,多发颅缝早闭1例。8例患儿均于神经内镜下行颅缝条状切除术。术后要求佩戴矫形头盔治疗9~12个月,每日佩戴时间≥22 h。佩戴矫形头盔后定期门诊随访,进行头颅扫描建立三维模型,复查头颅形态并测量头围、头颅横径、头颅前后径、头颅指数(CI)、头颅不对称指数(CVAI)、头顶-鼻根-颏下点(V-N-G)夹角,同时留取手术前、后的头面部照片,以评估矫正效果。术前发育商评估异常的患儿术后复查发育商,以评估手术对神经系统发育的改善作用。结果 8例患儿中,2例行冠状缝条状切除术,5例行矢状缝条状切除术,1例行多发颅缝条状切除术。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8例患儿的随访时间为(7.5±1.5)个月(6~10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时,2例单侧冠状缝早闭患儿的CVAI分别由3.062、3.341降至0.232、0.312,V-N-G角分别由167°和169°矫正为180°和178°,前斜头畸形及特征性颌面部畸形的矫正效果满意。5例矢状缝早闭患儿中,3例正确佩戴头盔的患儿头颅宽度增加、狭窄的双顶径增宽、CI恢复至0.80~0.89,矫正达到满意水平;2例矫正效果不满意,CI均<0.75。1例多发颅缝早闭患儿,头围由400.5 mm增至432.5 mm,三角形头颅逐渐膨隆圆润恢复正常外观,矫正效果满意。术前神经系统发育迟缓的1例多发颅缝早闭患儿,术后6个月复查发育商正常。结论初步观察发现,对于非综合征型颅缝早闭的患儿,早期行神经内镜下颅缝条状切除、术后辅助矫形头盔治疗既可矫正头颅畸形、颌面部畸形,也可一定程度上改善�
张迪葛明冀园琦郑铁华孙骇浪邹哲伟李大鹏蔡英杰彭小娇
关键词:颅缝早闭颌面畸形婴儿神经内镜矫形外科固定装置
脊柱哑铃型肿瘤患儿分期手术后肌力恢复影响因素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脊柱哑铃型肿瘤患儿分期手术后影响肌力恢复的因素。方法选择脊柱哑铃型肿瘤患儿51例,均行一期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者化疗后行二期手术切除腹膜后和(或)后纵隔肿瘤,良性者择期行二期手术切除腹膜后和(或)后纵隔肿瘤。术后随访,评价肌力恢复情况,分析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术前肌力、病变节段及括约肌功能障碍情况对患儿分期手术后肌力恢复的影响。结果 51例患儿中,肌力未完全恢复33例,完全恢复18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脊柱哑铃型肿瘤患儿分期手术后肌力恢复情况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病变节段均无关(P均〉0.05),与术前肌力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肌力下降是术后肌力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OR=2.635,95%CI:1.258~5.522,P〈0.05)。结论术前肌力下降是脊柱哑铃型肿瘤患儿分期手术后肌力恢复的影响因素。
邹哲伟崔晓环冀园琦
关键词:哑铃型肿瘤脊柱分期手术肌力
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致硬膜下积液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6
2002年
目的 分别探讨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的三种外科治疗的指征。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 38例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的婴幼儿 ,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进行 (1)反复穿刺 ;(2 )持续引流 ;(3)穿刺加开颅手术或引流加开颅手术。全组病人随访 1年以上 ,观察其疗效。结果  10例行反复硬膜下穿刺病人 ,5例痊愈 ,3例好转 ,2例无效 ,6例行硬膜下引流病人 ,4例痊愈 ,2例无效 ,2 2例行开颅手术清除积液病人 ,2 0例痊愈 ,2例好转 ,全组无死亡。结论 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的硬膜下积液如对大脑产生压迫 ,应及时进行外科治疗。具体方法应根据病程时间 ,积液蛋白含量而定。如治疗及时 ,方法正确 ,则大多数病人预后较好。
齐翔张金哲邹哲伟
关键词: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硬膜下积液外科治疗手术指征
伴有脊髓压迫症状的后纵隔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伴有脊髓压迫(SCC)症状的后纵隔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探讨治疗策略。方法收集2011年-2017年期间于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确诊为NB,原发灶为后纵隔,伴有SCC症状,先给予椎管减压手术,术后给予规范化疗并随访的患儿资料。分析患儿临床特征、诊疗方法与疗效之间的关系,随访到2018年7月15日。结果符合入组标准患儿共11例,男3例,女8例,中位年龄11 (6. 5~24)个月,随访中位时间21 (8~80)个月。病初11例患儿均有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其中双下肢肌力0级7例(64%),1~4级各1例;脊髓损伤程度:A级1例(9%)、B级7例(64%)、C级1例(9%)、D级2例(18%);3例(27%)患儿有括约肌功能障碍,其中尿潴留1例,大小便失禁2例。所有患儿主要治疗措施为早期椎管减压术、化疗、原发瘤灶切除术以及后续化疗,低/中危接受4~6个疗程化疗,高危接受7个疗程化疗。11例患儿下肢运动功能均于椎管减压术后开始逐渐恢复,其中10例(90%)下肢运动功能完全恢复,1例下肢肌力部分恢复至2级。3例括约肌功能障碍患儿均恢复,4例(36. 4%)遗留有Ⅰ~Ⅲ级脊柱畸形后遗症。10例(91%)患儿肿瘤达完全缓解(CR),1例因肿瘤进展(PD)死亡。结论伴有脊髓压迫症状的后纵隔NB以婴幼儿多见,诊断后早期行椎管减压术可以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经过系统治疗后绝大多数患儿运动功能恢复良好。
詹曌熙马晓莉段超齐翔邹哲伟曾骐陈诚豪苏雁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脊髓压迫后纵隔
儿童视路胶质瘤患者术后视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儿童视路胶质瘤患者术后视力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0例视路胶质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肿瘤切除术,术后行放疗联合化疗1例,化疗25例。术后定期进行门诊和电话随访。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探讨可能影响患儿术后视力的因素。结果29例行肿瘤大部切除,1例行近全切除。术后病理学结果提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9例,毛细胞黏液样星形细胞瘤21例。30例患儿中,1例失访,3例死亡,余26例患儿获随访3~48个月。至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17例患儿术后视力无损伤,9例术后视力受损,视力保留率为65.4%(17/26)。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最大径为儿童视路胶质瘤患者肿瘤切除术后视力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肿瘤最大径≥5 cm的视路胶质瘤患儿的术后视力损伤风险较高,有必要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张迪张天蕾葛明杨伟蔡英杰张霓嘉李楠齐翔邹哲伟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视通路儿童视力预后
婴幼儿肌纤维瘤病复发1例被引量:5
2007年
婴幼儿肌纤维瘤病(Infantile Myofibromatosis,IM)又名肌纤维母细胞瘤病。我院近期收治复发病例1例,现报告如下。
葛莉冀园琦齐翔邹哲伟祝秀丹
关键词:肌纤维瘤病复发病例婴幼儿肌纤维母细胞瘤
先天性脊柱裂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
2019年
先天性脊柱裂是最常见的神经管畸形,近些年对脊柱裂的病因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但是一些复杂类型脊柱裂即使通过手术治疗,术后仍会出现严重的肢体活动障碍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通过对病因学研究以及孕期B超检查,可以提前预防和早期诊断,有效降低了先天性脊柱裂的出生率。脊柱裂的手术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应在保护神经组织的前提下,尽量切除病变组织,最大程度地松解脊髓拴系;应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手术前后需要通过泌尿系统B超和尿动力学检查进行评估,对手术后出现的下肢畸形应及时行矫形手术,这样可以提高脊柱裂的总体治疗效果。但目前对于最佳手术年龄、隐匿性脊髓拴系综合征和无症状脊髓拴系的手术指征等尚存在争议。因此,对于先天性脊柱裂患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手术前进行全面评估以及术后定期随访,及时处理并发症,能明显提高其总体治疗效果。
齐翔邹哲伟
关键词:椎管闭合不全
外伤致先天性肾积水破裂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4
2001年
邹哲伟
关键词:先天性肾积水
自体骨修补术治疗儿童继发性颅骨缺损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儿童应用自体骨修补继发性颅骨缺损的可行性、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总结2006-2014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外科8例因继发性颅骨缺损行自体骨修补术患儿的随访资料,评价骨瓣的存活和生长情况。本组男6例,女2例,年龄1岁2个月至10岁4个月,骨窗直径6.3~9.7 cm,原发病包括颅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ies,TBI)4例、自发性颅内出血2例、血管畸形1例、颅骨良性占位1例,所有病例均局限于颅盖骨范围。随访期限1个月至8年,患儿术后分别于1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接受头颅CT等检查,随访观察骨瓣成活及改建塑性等情况,分别从骨瓣成活情况和外观改善两方面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8例患儿颅骨修补术后骨瓣均成活良好,随患儿颅骨发育同步生长、改建,修补区外观较健侧无明显差别,术后均未出现骨瓣感染、皮下血肿、伤口裂开、骨瓣吸收等并发症。结论儿童颅骨修补术应首选自体颅骨瓣。-80℃深低温保存6个月以内的自体颅骨瓣仍有生物活性。去骨瓣减压术中应注意保护骨膜及缝合关闭硬脑膜。骨瓣的无菌保存至关重要。
邹哲伟崔晓环冀园琦
关键词: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