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恩超

作品数:33 被引量:18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7篇头痛
  • 10篇偏头痛
  • 6篇基因
  • 4篇原发性
  • 4篇原发性头痛
  • 4篇头痛患者
  • 4篇脑膜
  • 4篇丛集性
  • 3篇血浆
  • 3篇诊治
  • 3篇三叉神经
  • 3篇三叉神经脊束...
  • 3篇相关肽
  • 3篇静息态
  • 3篇基因相关肽
  • 3篇降钙素
  • 3篇降钙素基因
  • 3篇降钙素基因相...
  • 3篇降钙素基因相...
  • 3篇发病

机构

  • 3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武警总医院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沈阳军区总医...
  • 2篇解放军总医院...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自...
  • 1篇煤炭工业总医...

作者

  • 33篇邱恩超
  • 21篇于生元
  • 15篇董钊
  • 13篇李凤鹏
  • 12篇刘若卓
  • 10篇姜磊
  • 5篇石宏
  • 4篇葛峻岭
  • 4篇姚国恩
  • 4篇姚存姗
  • 4篇代维
  • 3篇郭艳娥
  • 3篇周志彬
  • 3篇景向红
  • 3篇吴士文
  • 3篇张家堂
  • 3篇许经纬
  • 2篇王湘庆
  • 2篇管维平
  • 2篇张明洁

传媒

  • 5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微循环学杂志
  • 2篇中国医刊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老年保健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华医学会疼...
  • 1篇中华医学会疼...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头痛的药物治疗被引量:2
2006年
于生元邱恩超
关键词:原发性头痛药物治疗紧张型头痛神经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继发性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在头痛与抑郁中的研究现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cAMP(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是一种转录因子,其蛋白家族激活后主要的功能是调节基因转录,与抑郁、疼痛等均有密切关系,但在头痛中的研究并不充分,本文旨在初步阐述CREB在头痛与抑郁中的研究现状及其内在联系。方法:本文回顾了近年关于CREB在头痛及抑郁中的研究情况,并阐述其交叉研究领域。结论:CREB在抑郁中的研究较成熟,CREB及其上下游因子很有可能成为抗抑郁药物研究的靶点;其在头痛中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节、脑干等水平,CREB与中枢敏化可能相关。头痛和抑郁很可能存在共同的神经通路、神经递质。
代维张明洁邱恩超董钊于生元
关键词:偏头痛抑郁PCREBCREB
电针对偏头痛大鼠的皮层扩展性抑制以及对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P物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8
2010年
目的:观察针刺对偏头痛大鼠皮层扩展性抑制(CSD)电位以及体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P物质(SP)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在皮层顶叶局部给予3 mol/L KCl诱导CSD,在额叶放置记录电极;电针组在皮层施予3 mol/L KCl的同时电针双侧"阳陵泉""太冲"穴30 min。观察偏头痛大鼠在电针前后CSD的波幅变化,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中CGRP及SP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给予KCl后,经过3 min左右诱导出CSD,表现为负向电位,幅度为(-25.13±1.23)mV,电针组经电针治疗可明显抑制CSD的波幅,平均幅度为(-19.19±1.53)mV,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抑制CSD波幅的作用可持续50 min;模型组大鼠的血浆中CGRP含量明显增高,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经过电针治疗的偏头痛大鼠血浆中CGRP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血浆中的SP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经电针治疗后大鼠血浆中SP含量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01)。结论:电针"阳陵泉"和"太冲"可以显著抑制偏头痛大鼠CSD的波幅,降低大鼠血浆中的CGRP和SP含量,提示电针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浆中的CGRP及SP含量实现的。
石宏李江慧吉长福尚红艳邱恩超王京京景向红
关键词:偏头痛电针降钙素基因相关肽P物质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诊断要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为关键词共检索出57篇文献,其中11篇文献中的病例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将这些文献中的30例及本医院的1例可逆性胼胝体病变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诊疗及预后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发病年龄为20~30岁,以青年多发,多以感染为前期症状,以发热、头痛、癫痫、认知障碍为常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电解质紊乱、颅内高压、脑脊液白细胞及蛋白增高为常见阳性结果,发病1周左右查颅脑MRI有特征性胼胝体压部等T_1长T_2,DWI高信号,40天内复查病灶可完全消失,临床预后良好。结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是一种具有独特影像学表现,临床表现多样,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清,预后较好的疾病。
许经纬代维葛峻岭邱恩超姚存姗姚国恩
关键词:可逆性胼胝体
不同参数电刺激上矢状窦对大鼠硬脑膜血流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比较不同参数电刺激上矢状窦对大鼠硬脑膜血流量的影响。方法:使用L9(34)正交表,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立电刺激参数为频率、脉宽、电压,每个因素各分为3个实验水平,分别是1Hz、5Hz、30Hz,250μs、500μs、1000μs和3V、6V、9V。暴露SD大鼠上矢状窦旁硬脑膜,按照正交表的刺激参数组合顺序刺激硬脑膜建立偏头痛模型,激光多普勒血流量图像仪测定硬脑膜血流量,比较不同实验组血流量较基线的增加比率。结果:3种水平刺激参数对硬脑膜血流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频率、脉宽、电压,只有频率对硬膜血流量的影响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F=27.728,P<0.05),而脉宽(F=2.855,P>0.05)和电压(F=2.418,P>0.05)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刺激频率是电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偏头痛模型的3种参数中影响硬膜血流量的主要因素。
董钊于生元赵秀梅姜磊李凤鹏邱恩超韩岳刘秀华
关键词:电刺激上矢状窦神经源性炎症病理生理过程
卵圆孔未闭与偏头痛的关系及其封堵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评估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 PFO)之间的关系,以及PFO封堵术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就诊的PFO病人,收集病人的基本信息、完成头痛问卷、记录手术情况。根据是否行PFO封堵术将合并偏头痛的PFO病人分为手术组及对照组,根据病人是否伴有先兆将其中手术组分为先兆偏头痛组与无先兆偏头痛组两个亚组。结果:就诊的PFO病人共288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有55例病人入选,其中50例病人完成了6个月的随访。50例PFO中合并偏头痛病人23例,偏头痛发病率为23/50 (46%)。23例合并偏头痛的PFO病人,手术组17例,对照组6例。手术组中先兆偏头痛8例,无先兆偏头痛9例。手术组病人术后头痛频率、头痛持续时间、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头痛影响评分(Headache Impact Test-6, HIT-6)均显著降低,手术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对照组头痛频率、头痛持续时间、NRS评分、HIT-6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组与对照组相比两者性别、年龄、BMI、术前头痛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头痛NRS评分、HIT-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者的头痛频率及头痛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头痛评分及HIT-6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先兆组与无先兆组相比术前及术后头痛频率、头痛持续时间、NRS评分、HIT-6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PFO病人中偏头痛发病率较高;②PFO封堵术后病人NRS评分、HIT-6评分明显降低;③偏头痛病人的头痛情况及手术治疗效果与病人是否存在先兆无关。
王云霞王云霞邱恩超刘若卓于生元
关键词:偏头痛卵圆孔未闭封堵术
偏头痛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分析门诊偏头痛的临床特征,为偏头痛的正确诊治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309例偏头痛的临床特点,比较不同性别、类型之间的异同,以及总结偏头痛发生药物过量性头痛(MOH)的危险因素。结果女性与男性之比约为3:1,76.1%的患者有诱因,最常见的头痛特点是中到重度疼痛(97.7%)、日常体力活动加剧头痛(75.1%)及伴有恶心(90.9%)或呕吐(70.6%);不同性别、类型之间临床特点不全相同;偏头痛发生MOH的危险因素是发病年龄大、发作频率高和频繁使用止痛药缓解头痛。结论详细询问患者头痛特点、诱因、治疗史是正确诊治偏头痛的基础。
邱恩超于生元郭艳娥周志彬姜磊董钊
关键词:偏头痛典型偏头痛普通型偏头痛
大鼠皮层扩布性抑制对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放电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鼠皮层扩布性抑制(CSD)对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TNC)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影响,初步了解CSD与三叉神经血管反射之间的联系。方法:建立大鼠偏头痛CSD模型,利用玻璃微电极同时记录CSD及其同侧、对侧TNC神...
邱恩超于生元石宏景向红晋志高刘若卓李凤鹏姜磊董钊
文献传递
丛集性头痛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研究
邱恩超徐贤于生元王岩马林刘若卓董钊姜磊田丽霞邹智彤
舒马普坦对电刺激上矢状窦后大鼠硬脑膜血流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电刺激上矢状窦区后大鼠硬脑膜血流量的变化以及舒马普坦对其的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电刺激组和舒马普坦组,暴露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电刺激组和舒马普坦组以30Hz、6V和0.25ms的刺激参数建立偏头痛模型,激光多普勒血流量图像仪测定硬脑膜血流量,比较各组大鼠相对血流量的变化。结果:对照组、电刺激组以及舒马普坦组的相对血流量分别为2.61±4.43%、15.49±5.65%和-0.35±5.08%,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电刺激组分别与对照组及舒马普坦组行两两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与舒马普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电刺激上矢状窦区能增加大鼠硬脑膜血流量,舒马普坦对其有抑制作用。
董钊于生元赵秀梅姜磊李凤鹏刘若卓邱恩超
关键词:舒马普坦上矢状窦电刺激原发性头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