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凤鹏

作品数:41 被引量:285H指数:8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3篇头痛
  • 9篇偏头痛
  • 7篇血管
  • 7篇血管性痴呆
  • 7篇脑梗
  • 7篇痴呆
  • 6篇脑梗死
  • 6篇梗死
  • 5篇血管性痴呆患...
  • 5篇基因
  • 5篇急性
  • 5篇痴呆患者
  • 4篇导水管
  • 4篇导水管周围灰...
  • 4篇认知功能障碍
  • 4篇上矢状
  • 4篇上矢状窦
  • 4篇矢状
  • 4篇矢状窦
  • 4篇中脑

机构

  • 2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4篇沈阳军区总医...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武警总医院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煤炭工业总医...
  • 1篇南昌大学第三...

作者

  • 41篇李凤鹏
  • 20篇于生元
  • 15篇刘若卓
  • 14篇董钊
  • 13篇邱恩超
  • 9篇姜磊
  • 8篇陈会生
  • 7篇周中和
  • 7篇郑健
  • 5篇王而强
  • 5篇郝维军
  • 4篇石宏
  • 4篇吴士文
  • 3篇张子非
  • 3篇夏程
  • 3篇韩雅玲
  • 2篇郭艳娥
  • 2篇周志彬
  • 2篇管维平
  • 2篇赵莘瑜

传媒

  • 5篇中国疼痛医学...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微循环学杂志
  • 2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第十四届全军...
  • 1篇中华医学会疼...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灶综合征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灶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报道沈阳军区总医院2例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灶综合征患者的诊治过程,总结其临床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1诊断为特发性低颅压;患者2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伴低钠血症。2例患者胼胝体压部病灶在颅脑 MRI 上均表现为直径1~2 cm 的局限性卵圆形病灶,位于胼胝体压部的中央,胼胝体其他部分不受累及,T1信号轻度减低,T2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呈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呈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降低。患者1亦伴有硬膜下积液及硬脑膜强化等低颅压的 MRI 典型表现,而胼胝体病灶无强化。患者1病灶在首次 MRI 检查后3个月复查消失,患者2病灶在首次 MRI 检查后12 d 复查消失。2例患者经支持、对症及针对性治疗临床痊愈。结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灶综合征以颅脑 MRI 发现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灶为特点,临床症状轻微,预后良好,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夏程李凤鹏周中和陈会生
关键词:脑疾病胼胝体
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性转换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性转换(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4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24 -48 h复查头CT,根据有无脑出血分为无HT组和HT组.对两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房颤、脑白质疏松、年龄、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溶栓前收缩压、溶栓前舒张压和溶栓前血糖10项可能影响溶栓后HT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组溶栓后HT发生率为16.28%,房颤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溶栓后HT的危险因素(OR=15.50;95%CI:2.34,102.85;P =0.005).结论 对伴发房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发生HT的风险增高.
李凤鹏周中和王而强张子非郝维军邢大江韩雅玲陈会生
关键词:脑梗死溶栓出血性转换心房颤动
血管性痴呆与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征分析被引量:37
2004年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患者及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以期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同期同一医院收集的30例VD患者、30例无明显认知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和30例正常人,应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简易痴呆筛查量表(brifesereen-ingscalefordementia,BSSD)评定认知功能。结果:VD组MMSE评分(15.67±3.89)分,明显低于脑梗死对照组(27.10±1.49)分和正常对照组(29.63±0.72)分(Z=-6.684,-6.861,P<0.01),脑梗死对照组MMSE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Z=-5.936,P<0.01)。VD组BSSD评分(16.90±4.32)分,明显低于脑梗死对照组(28.40±1.16)分和正常对照组(29.90±0.31)分(Z=-6.690,-6.986,P<0.01),脑梗死对照组BSSD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Z=-5.705,P<0.01)。VD组与脑梗死对照组比较,物体命名和语言复述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各项认知功能指标评分VD组均明显低于脑梗死对照组(P<0.05或P<0.01)。V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物体命名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各项认知功能指标评分VD组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死对照组语言复述、注意、计算和短程记忆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VD患者以记忆减退。
李凤鹏郑健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并发症
舒马普坦对电刺激上矢状窦后大鼠硬脑膜血流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电刺激上矢状窦区后大鼠硬脑膜血流量的变化以及舒马普坦对其的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电刺激组和舒马普坦组,暴露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电刺激组和舒马普坦组以30Hz、6V和0.25ms的刺激参数建立偏头痛模型,激光多普勒血流量图像仪测定硬脑膜血流量,比较各组大鼠相对血流量的变化。结果:对照组、电刺激组以及舒马普坦组的相对血流量分别为2.61±4.43%、15.49±5.65%和-0.35±5.08%,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电刺激组分别与对照组及舒马普坦组行两两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与舒马普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电刺激上矢状窦区能增加大鼠硬脑膜血流量,舒马普坦对其有抑制作用。
董钊于生元赵秀梅姜磊李凤鹏刘若卓邱恩超
关键词:舒马普坦上矢状窦电刺激原发性头痛
颈交感神经对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信号表达的影响
<正>目的:通过电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观察颈上交感神经节(SCG)摘除术前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以探讨交感神经系统在血管源性头痛如偏头痛伤害性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刘若卓于生元李凤鹏董钊
文献传递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频发性和慢性紧张型头痛的疗效
<正>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频发性和慢性紧张型头痛的疗效。方法记录91例频发性和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使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汉密顿抑郁量表和汉密顿焦虑量表的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中,治疗前无...
李凤鹏周中和邢大江王齐王而强郝维军姚志国
文献传递
脑内胆碱能烟碱受体与认知功能的关系被引量:10
2004年
李凤鹏郑健
关键词:分子结构临床病理学研究电生理学研究
痴呆简易筛查量表及P300检测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价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分析血管性痴呆患者痴呆简易筛查量表及P300改变的特点,以期提高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水平。方法:选择2000-11/2002-03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或住院的血管性痴呆患者30例(符合加利福尼亚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和治疗中心对于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和无明显认知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30例(均经CT/MRI证实)及同期本院的体检人员30例,应用痴呆简易筛查量表测评受试者认知功能状态。对其各项指标,即时间定向、地点定向、物体命名、语言即刻记忆、短程记忆、计算、语言理解、图片、常识分别计分后进行统计分析。应用肌电-诱发电位仪的听觉oddball程序检测P300。记录电极放在Cz点(中央中线点),前额作为参考部位。非靶刺激频率为1kHz,靶刺激频率为2kHz,靶刺激随机分布于非靶刺激中,靶刺激出现概率占刺激总数20%,刺激强度为110dB,滤波带宽1~50Hz,叠加30~50次。记录到稳定的P300后,测定P300峰潜伏期,即刺激的起始点至波峰顶点之间的时间。结果:血管性痴呆组和脑梗死对照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均完成量表评定和P300检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管性痴呆组痴呆简易筛查量表评分明显低于脑梗死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6.90±3.32),(28.40±1.16)分,Z=-6.690,P<0.01],也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6.90±3.32),(29.90±0.31)分,Z=-6.986,P<0.01]。脑梗死对照组痴呆简易筛查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Z=-5.705,P<0.01)。②血管性痴呆组P300潜伏期明显长于脑梗死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38.04±42.82),(367.77±29.14)ms,Z=6.237,P<0.01];也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38.04±42.82),(329.53±35.04)ms,Z=6.532,P<0.01]。脑梗死对照组P300潜伏期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Z=6.128,P<0.01)。③血管性痴呆组时间定向、地点定向、语言即�
李凤鹏郑健
关键词:脑梗塞
慢性每日头痛回顾性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分析慢性每日头痛(CDH)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102例CDH的亚型、原发性头痛的类型,以及药物过量性头痛(MOH)/很可能的MOH患者所用止痛药的种类、撤除止痛药的疗效。结果:CDH亚型中,MOH/很可能的MOH 91例(89.2%);原发性头痛的类型中,偏头痛74例(72.5%)。91例MOH/很可能的MOH中,服用含咖啡因的复合止痛剂者83例(91.2%);29例(31.9%)停用止痛药后头痛恢复为原有发作形式,7例(7.7%)未停用止痛药,55例(60.4%)失访。不同性别之间上述特点不全相同。结论:大多数CDH患者有药物过量,停用止痛药是其有效的治疗办法,但是患者依从性差,因此有必要对患者进行CDH相关教育,以提高疗效。
邱恩超于生元姜磊董钊李凤鹏刘若卓
关键词:慢性每日头痛止痛药
儿童和青春期偏头痛临床特点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通过与成年偏头痛患者临床特点比较,探讨儿童和青春期偏头痛的临床特点。方法: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集的45例儿童和青春期偏头痛及224例成年偏头痛患者,分析其一般资料及临床特点,包括头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程度、部位、性质和伴随症状。结果:(1)儿童和青春期以及成年偏头痛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1:1.05和1:3.48(χ2=13.493,P<0.001);有先兆偏头痛占儿童和青春期以及成年偏头痛患者的比例分别为53.3%和21.9%(χ2=18.754,P<0.001)。(2)儿童和青春期以及成年偏头痛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分别为1(1~2)次/月和2(1~3)次/月(P=0.032),持续时间分别为6(2.5~24)h和24(7.25~36)h(P=0.001),头痛程度VAS分别为7.5(6~8)和8(7~9)(P=0.002)。(3)儿童和青春期以及成年偏头痛患者单侧头痛所占各自比例分别为57.8%和65.2%(P=0.345),搏动性头痛占头痛性质比例分别为55.6%和67.9%(P=0.112)。(4)儿童和青春期以及成年偏头痛患者出现伴随症状的比例分别为:恶心呕吐88.9%和92.0%(P=0.501),畏光怕声60.0%和70.5%(P=0.164),不愿活动86.7%和74.1%(P=0.071)。结论:与成年偏头痛相比,儿童及青春期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男女比例接近,易出现先兆症状,持续时间更短、疼痛程度较轻、发作频率更少;二者的头痛部位、头痛性质以及伴随症状相近。
董钊于生元李凤鹏姜磊邱恩超郭艳娥周志彬
关键词:偏头痛儿童青春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