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护兵

作品数:57 被引量:1,233H指数:20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小麦
  • 19篇冬小麦
  • 19篇旱地
  • 16篇养分
  • 13篇土壤
  • 9篇地冬
  • 9篇旱地冬小麦
  • 8篇氮肥
  • 8篇施肥
  • 8篇黄土丘陵
  • 7篇绿肥
  • 6篇氮素
  • 6篇水分
  • 6篇丘陵区
  • 6篇夏闲期
  • 6篇黄土丘陵区
  • 5篇植被
  • 5篇施氮
  • 5篇小麦产量
  • 4篇豆科

机构

  • 57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长武县农业技...
  • 3篇宁夏农林科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寿县农业技术...
  • 1篇凤翔县农业技...
  • 1篇合阳县农业技...
  • 1篇瑞典农业大学

作者

  • 57篇赵护兵
  • 27篇王朝辉
  • 13篇同延安
  • 12篇高亚军
  • 8篇高义民
  • 6篇李富翠
  • 6篇刘国彬
  • 6篇赵娜
  • 5篇曹群虎
  • 5篇曹卫东
  • 5篇赵营
  • 4篇李小涵
  • 4篇鱼昌为
  • 4篇薛澄
  • 3篇张树兰
  • 3篇曹清玉
  • 3篇李生秀
  • 3篇周玲
  • 3篇孟晓瑜
  • 3篇翟丙年

传媒

  • 9篇植物营养与肥...
  • 5篇干旱地区农业...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麦类作物学报
  • 3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陕西农业科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中国马铃薯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土壤肥料
  • 1篇土壤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草业学报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中平原农户冬小麦养分资源投入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7
2010年
为了解目前我国化肥用量的现状和农民养分资源投入中存在的问题,在关中平原冬小麦种植区域选取3个区/县进行了冬小麦养分资源投入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小麦产量适中的农户占38.3%;偏低的农户占26.7%;很低的农户占22.5%;偏高的农户占11.7%;很高的农户占0.8%。冬小麦的纯N平均用量为191.0 kg·hm^(-2);P_2O_5平均用量为129.9 kg·hm^(-2);K_2O平均用量为43.8 kg·hm^(-2)。氮肥投入量适中的农户占12.5%;偏低的农户占17.5%;很低的农户占20%;偏高的农户占11.7%;很高的农户占38.3%。磷肥投入量适中的农户占8.3%;偏低的农户占37.5%;很低的农户占19.2%;偏高的农户占23.3%;很高的农户占11.7%。钾肥投入量适中的农户占6.7%;偏低的占5.0%;很低的占85.8%;偏高的占1.7%;很高的占0.8%。养分资源投入以无机养分为主,有机养分为辅;投入形式以基施为主。
赵护兵王朝辉高亚军
关键词:冬小麦关中平原养分投入
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平衡的影响被引量:114
2006年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硝酸盐淋溶及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对夏玉米子粒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但随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变化不大。氮肥利用率在9.2%-22.6%之间,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施氮可明显提高0-160cm剖面土壤NO3^--N含量,而且随深度的增加NO3^--N含量呈降低趋势,累积峰主要在20—60cm之间。玉米收获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素的损失量增加,各施氮处理的硝态氮残留量在121~221kg/hm^2之间,以N250处理的残留量最高,残留率近65%。
赵营同延安赵护兵
关键词:夏玉米子粒产量氮肥利用率氮平衡
基于土壤氮素平衡的旱地冬小麦监控施氮被引量:30
2012年
提高作物产量,平衡土壤氮素携出,培肥土壤,避免过多肥料氮残留造成淋溶,是旱地作物施氮的主要目标。本研究通过1 m土层硝态氮监控,从土壤氮素的输入和携出平衡计算氮肥用量,并在陕西永寿不同肥力水平的地块上连续2年布置田间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监控施肥的氮肥用量减少41.2%,籽粒平均增产17.0%,氮肥偏生产力平均增加188.3%,产投比平均提高28.9%。监控施肥处理在收获期1 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平均为37.0 kg/hm2,较习惯施肥(112.1 kg/hm2)降低66.9%。经过降雨集中的夏季休闲期后,监控施肥处理1m土层的硝态氮平均增加15.4 kg/hm2,习惯施肥则减少27.4 kg/hm2。这说明通过对1 m土层硝态氮的监控,依据土壤养分平衡,计算旱地小麦氮肥用量,可以提高产量,有效减少氮肥投入,降低成本,增加农户收入,提高氮肥效率,减少旱地土壤硝态氮残留和淋溶。
章孜亮刘金山王朝辉赵护兵杨宁杨荣曹寒冰
关键词:旱地冬小麦硝态氮氮平衡
底墒和磷肥对渭北旱塬冬小麦产量与水、肥利用的影响被引量:26
2011年
在陕西杨凌渭北旱塬进行5年定位试验,在施N 160 kg/hm2的基础上,设施P2O5 0、50、100、150 kg/hm2 4个施磷水平,结合5年降水情况,分析了播前底墒、施磷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及水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7~9月的降水是决定渭北旱塬小麦播前底墒的关键因素,两者呈线性相关,夏季每增加1 mm降水,土壤贮水增加0.5mm。因此要保持这一地区小麦稳产或高产,底墒应保持550 mm左右,夏季降水应有380 mm左右。夏季降水充足的年份,施磷量增加造成的下一季小麦播前底墒下降不明显;降水偏少的(<350 mm)的年份,合理施磷能够促进小麦生长,导致生育期内对土壤水分消耗较多,降低土壤含水量,使前季小麦每增施磷50 kg/hm2,下季小麦播前底墒减少9~12 mm。除底墒外,关键生育期的充足降水也是保证旱地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每毫米播前底墒能形成9.0~9.9 kg/hm2、生育期降水形成28.6~33.3 kg/hm2小麦子粒产量。施磷水平决定了作物生物量、产量高低;底墒决定了水分和磷肥利用的程度或水平,同时水分也制约着作物累积的干物质向收获器官(子粒)转移的多少或比例。在底墒充足的年份,较低的施磷量,就可实现较高的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底墒较差的年份,则要求较高的磷肥投入量。
孟晓瑜王朝辉杨宁杨荣章孜亮赵护兵
关键词:磷肥冬小麦底墒水分利用效率
基于产量的渭北旱地小麦施肥评价及减肥潜力分析被引量:49
2017年
【目的】明确小农户经营模式下小麦施肥现状,为实现旱地小麦稳产增产和养分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连续5年对渭北旱地1 261个农户的养分管理调研,以维持旱地小麦可持续生产为出发点,基于小麦产量确定的养分需求量,评价农户施肥量,分析农户施肥的问题及减肥潜力。【结果】调研农户小麦籽粒产量介于750—9 000 kg·hm^(-2),平均4 243 kg·hm^(-2),属于低产(<2 640 kg·hm^(-2)),偏低(2 640—3 780 kg·hm^(-2)),中产(3 780—4 920 kg·hm^(-2)),偏高(4 920—6 060 kg·hm^(-2)),高产(>6 060 kg·hm^(-2))等级的农户依次占22.0%,22.2%,19.3%,22.8%,13.6%。农户氮肥用量介于33—454 kg N·hm^(-2),平均188 kg N·hm^(-2);磷肥介于0—435 kg P_2O_5·hm^(-2),平均125 kg P_2O_5·hm^(-2);钾肥介于0—201 kg K_2O·hm^(-2),平均19 kg K_2O·hm^(-2),农户的施氮、磷和钾量均与小麦产量无显著相关关系。从低产到高产,施氮过量(偏高+很高)的农户比例逐渐降低,由97.8%降低到18.0%;而施氮不足(偏低+很低)的农户逐渐增多,由0.7%增加到45.9%。与氮肥类似,随着产量水平提高,施磷过量的农户比例也逐渐降低,但降低幅度小,由99.3%仅降低到70.9%,即过量施磷普遍存在。与氮、磷不同,在各产量水平下至少有60%的农户施钾不足。因此,在低产、产量偏低水平,重点是施氮量偏高或很高的农户需减肥,减幅在24—144 kg N·hm^(-2)、28%—73%氮肥;在中产、偏高和高产水平,既有减肥,也有增肥,减肥的重点是施氮量偏高或很高的农户,减幅在50—181 kg N·hm^(-2)、26%—51%氮肥,增肥的重点是施氮量偏低或很低的农户,增幅在38—134 kg N hm^(-2)、41%—345%氮肥。针对农户普遍施磷过量的问题,在不同产量水平,施磷量偏高的农户应减少7—31 kg P_2O_5·hm^(-2)、23%—33%的磷肥投入;施磷很高的农户应减少85—118 kg P_2O_5·hm^(-2),61%—85%的磷肥投入。由于钾肥用量普遍不足,施钾很低或
曹寒冰王朝辉赵护兵马小龙佘旭张璐蒲岳建杨珍珍吕辉师渊超杜明叶
关键词:农户冬小麦施肥量推荐施肥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功能及养分流失效应被引量:14
2008年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水土保持试验站3种草本、3种灌木、3种乔木、1种农田共计10种植被类型径流小区进行径流和侵蚀泥沙观测,并分别分析其养分含量,研究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水土保持功能及养分流失效应。结果表明,乔、灌、草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功能相对农田较好,在径流和土壤养分流失方面相对农田较少。因此,该地区要注意建设和恢复草、灌植被,使之尽快起到水土保持作用,近而减少土壤养分流失。
赵护兵刘国彬曹清玉
关键词:草本植物灌木乔木
旱地夏闲期秸秆覆盖和种植绿肥对冬小麦水分利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以夏季裸地休闲为对照,研究了免耕条件下小麦秸秆覆盖和种植豆科绿肥及二者混合对旱地冬小麦产量、作物水分利用、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和种植绿肥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生物量无影响,但秸秆覆盖作物耗水量较对照增加10 mm,种植绿肥则减少11 mm,水分利用效率却无显著变化;夏闲期种植绿肥和秸秆覆盖+种植绿肥使小麦籽粒吸氮量分别降低6.0%和6.6%,差异显著,吸磷量降低5.9%和6.2%,籽粒吸钾量降低了7.9%和7.9%。可见,一年的秸秆覆盖和种植绿肥对冬小麦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但秸秆覆盖使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增加而种植绿肥使之降低,种植绿肥和秸秆覆盖+种植绿肥使小麦对氮磷钾养分吸收有所降低。
李富翠赵护兵王朝辉李小涵刘慧李可懿周玲
关键词:夏闲期秸秆覆盖绿肥水分利用养分吸收
不同覆盖时期和覆盖方式对旱地冬小麦经济和环境效应的影响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明确不同覆盖时期(夏闲期和周年覆盖)以及不同覆盖方式(垄沟覆盖、全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对旱地冬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为选择适合当地小麦生产的高产、高效和环境友好型覆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2019年2个小麦生长季在黄土高原典型旱作区陕西省永寿县开展大田试验,试验设6个处理,采用裂区设计。不同覆盖时期为主区,设置夏闲期覆盖和周年覆盖(生育期覆盖+夏闲期覆盖)2个处理,不同覆盖方式为副区,分别为垄膜沟秸秆全地面覆盖、全膜覆盖以及秸秆全地面覆盖3个处理。研究分析小麦产量、土壤蓄水量、生育期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经济利润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结果】与夏闲期覆盖相比,周年覆盖2季平均增产9.5%,周年秸秆覆盖平均产量较周年垄覆沟播处理高出622 kg·hm-2,而与全膜穴播处理没有显著差异;周年覆盖生育期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夏闲期覆盖分别提高5.6%和4.0%;周年覆盖可显著提高冬小麦经济效益,较夏闲期覆盖年平均净利润提高17.8%,周年覆盖中秸秆覆盖平均净利润>全膜穴播>垄覆沟播;同时,周年覆盖2季平均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较夏闲期覆盖降低11.0%,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以周年秸秆覆盖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最低。【结论】与夏闲期覆盖相比,周年覆盖措施能够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生育期耗水量从而提高冬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其中,周年秸秆覆盖措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最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适宜在黄土旱塬区冬小麦生产中推广应用。
毛安然赵护兵杨慧敏王涛陈秀文梁文娟
关键词:周年覆盖旱地冬小麦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施肥现状与评价被引量:12
2013年
为解决宁夏南部山区旱地马铃薯养分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2012年,采用农户抽样调查方法,分析评价了3个县区100户宁夏南部山区旱地马铃薯的施肥现状和产量情况。结果表明,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当季纯N,P2O5,K2O平均总用量分别为249,95,60kg/hm2,其中,N、P205养分输入以化肥为主(分别占57%和69%),而K2O输入以有机肥为主(占98%以上)。氮肥基施和追施平均用量分别为196和53kg/hm2,基追比约为8口2。施氮量与产量分布不同步,施氮200~300kg/hm2的农户教最多(占36%),但其平均产量仅12.7t/hm2。随着施磷量的增加,马铃薯平均产量提高。随着施钾量的增加,马铃薯的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K2O 100-150kg/hm2的平均产量最高(达16.6t/hm2)。58%的旱地马铃薯种植户氮肥总投入过量,50%以上的磷肥和钾肥用量不足。因此,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要遵循有机无机配施,控氮、增磷、补钾的原则,有机肥用量为22.5~30.0t/hm2,化肥N、P2O5、K2O用量分别不超过150,90,40kg/hm2为宜。
赵营郭鑫年赵护兵王朝辉周涛
关键词:马铃薯施肥
旱地小麦顶凌追肥方法
一种旱地小麦顶凌追肥方法,该方法是在早春土壤开始解冻、小麦返青前,结合保墒耙耱,于小麦行间追施氮肥。本发明可以促进干物质形成及其向籽粒的转移,显著提高小麦公顷穗数和穗粒数,这些是小麦增产的重要原因;显著提高小麦氮肥的表观...
王朝辉薛澄赵护兵李富翠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