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监护
  • 4篇重症
  • 4篇监护室
  • 3篇重症监护
  • 3篇护理
  • 2篇心病
  • 2篇探视
  • 2篇品管圈
  • 2篇评分系统
  • 2篇重症监护室
  • 2篇老年
  • 2篇冠心病
  • 1篇跌倒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穿刺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压迫止血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史作霞
  • 8篇李馨
  • 8篇赵冬梅
  • 6篇张文彦
  • 5篇宋源
  • 3篇马婷
  • 2篇陈惠
  • 1篇宋静

传媒

  • 4篇继续医学教育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品管圈在重症监护室非探视时间家属依从性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模式在提高重症监护室家属在非探视时间的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QCC小组),以"以提高家属在非探视时间依从性"为主题,进行现况调查、找出原因、制定措施、组织实施,从而提高在重症监护室非探视时间的依从性。结果科室通过品管圈活动,家属在非探视时间的探视人次从(56.67±10.12)次/周下降到(8.34±1.67)次/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了重症监护室非探视时间家属的探视次数,营造安静、和谐的治疗和休养环境,避免探视诱发病情变化和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张文彦史作霞李馨宋源赵冬梅
关键词:品管圈重症监护室家属探视依从性
冠心病监护室夜班护士人力配置与医疗风险的质性研究
2018年
目的了解冠心病监护室(CCU)夜班护士人力配置与工作超负荷、医疗风险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我院CCU 8名夜班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入访谈法,收集护士对CCU夜班人力配置及医疗风险现状的体验及感受,并以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结果提炼出四个正性主题,即:夜班新收急诊患者时,夜班患者病情变化或需要抢救,遇到依从性差的患者及夜间遇到糊涂躁动的患者人力资源要进行重新调配才能保证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结论 CCU夜班在特殊情况下人力配置略显人力不足,人力重新调配,团队的合作,能保证夜班的护理质量。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夜班护理工作的特点,制定相应措施,团队协作,切实保障特殊情况下人力资源的调配。
史作霞张文彦李馨马婷陈惠宋源赵冬梅
关键词:监护室夜班护理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监护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级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冠心病监护室从2011年开始对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ICNSS量表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实施不同级别监护。收集实施分级监护前(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与实施后(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各180例患者数据,比较实施前后护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措施到位率为97.78%,分级护理合格率为95.56%,较实施前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24,15.65;P〈0.05);实施分级监护后直接护理时间增加至(301.54±120.62)d,住院天数降低至(7.23±3.45)d,实施前为(226.31±104.57)d,(10.56±4.18)d,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32,14.51;P〈0.05)。结论ICNSS评分系统对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病情程度有良好的参考价值,保证了护理措施的到位率,提高了护理质量,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数。
张文彦史作霞李馨马婷赵冬梅
关键词: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冠脉综合征分级护理
1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联合应用替罗非班致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抢救及护理被引量:3
2013年
患者男,39岁,因休息时突发胸闷、胸痛2h,呈绞痛样,向左上肢及肩背部放射,伴大汗、恶心,呕吐胃内容物1次,上述症状持续不能缓解,于2012年11月2日4:30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急诊就诊,诊断为"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急诊科查血常规:WBC 13.8×109/L,NEUT% 74.7%,HGB 176 g/L,PLT 150×109/L.生化:K+3.92 mmol/L,Na+141.0 mmol/L,Cl-103.7 mmol/L,BUN 9.87 mmol/L,CREA76 μmol/L,TnT:0.209ng/ml.心肌酶:CK 200 IU/L,CK-MB23 IU/L.凝血功能:PT 11 s,PT-INR 0.98,APTT:22 s,Fbg2.27 g/L,TT 14 s,D-Dimer 0.50 mg/L,FDP 2.5 mg/L.
赵冬梅宋静史作霞李馨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急诊介入替罗非班
心脏重症监护室老年患者跌倒及坠床病例特征与对策
2017年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为降低患者跌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回顾2013年1月1日—2016年10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护理不良事件系统中的跌倒数据库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重症监护室患者在跌倒的年龄、跌倒的时间段、跌倒时自理能力评分上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监护室主要发生在病室及卫生间,普通病房有发生在走廊及户外的情况,跌倒及坠床发生的时间段监护室主要发生在1∶00~8∶00。结论加强对重点时间段及重点患者的评估、宣教和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监护室老年患者的跌倒和坠床。
陈惠史作霞张文彦李馨宋源赵冬梅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老年患者跌倒坠床
改良桡动脉止血器在老年ACS患者动脉穿刺后压迫止血中的效果
2020年
目的评价改良后桡动脉止血器用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桡动脉及肱动脉穿刺后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级综合医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109例老年ACS三联抗凝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该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123例老年ACS三联抗凝的患者设为实验组,对照组动脉穿刺后常规压迫止血。实验组动脉穿刺后常规压迫止血后使用改良后桡动脉止血器继续压迫止血30 min。评价两组穿刺后12、24、36、48 h穿刺点有无皮下淤血(皮下淤血直径≥2 cm)、血肿等情况。结果两组桡动脉和肱动脉皮下瘀斑及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皮下淤斑主要在穿刺12 h内,各时间段均没有血肿发生;对照组皮下瘀斑主要发生在穿刺12~24 h,血肿在穿刺12、24、36、48 h内均有发生。结论改良后桡动脉止血器能有效降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三联抗凝治疗后桡动脉及肱动脉穿刺后皮下淤血、血肿的发生。
史作霞张文彦李馨赵冬梅宋源
关键词:老年动脉穿刺止血器
品管圈和持续质量改进活动在监护室探视持续管理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和持续质量改进活动在监护室探视持续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QCC小组),确立"以提高家属在非探视时间依从性"为主题,进行现况调查、找出原因、制定措施、组织实施,从而提高在重症监护室非探视时间的依从性。然后成立持续质量管理(CQI)小组,每2个月进行一次评价,持续1年,对结果与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进行对比。结果干预3个月后及1年后与干预前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满意度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品管圈及持续质量管理的活动,完善了监护室探视管理体系的建立,提高了医护人员人性化管理的意识,增加了医护人员交流沟通的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
宋源史作霞张文彦李馨赵冬梅
关键词:品管圈监护室探视
重症护理评分系统在CCU开展优质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重症护理评分系统(ICNSS)在我院CCU患者分层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ICNSS对300例患者在CCU住院24 h内进行评分,有病情变化的进行再次评分。结果:得分16~22分64例,23~32分173例,33~40分63例,>40分0例,根据得分将患者分为3级,即Ⅰa级、Ⅰb级和Ⅰc级。住院期间因病情变化进行再次评分的患者有62例。结论:ICNSS可以将CCU的住院患者按照得分多少将患者分成3级,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病情越重,护理问题越多,采用的护理措施就越多,就需要配备有经验和能力强的护士,真正体现护士与住院患者的能级对应。
史作霞李馨马婷赵冬梅
关键词:CCU分层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