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雅蕊

作品数:13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菏泽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中国红十字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术后
  • 3篇芬太尼
  • 2篇休克
  • 2篇血性
  • 2篇炎症
  • 2篇炎症反
  • 2篇炎症反应
  • 2篇失血
  • 2篇失血性
  • 2篇失血性休克
  • 2篇术后谵妄
  • 2篇普瑞巴林
  • 2篇氢气
  • 2篇全髋
  • 2篇全髋关节
  • 2篇全髋关节置换
  • 2篇注射
  • 2篇谵妄
  • 2篇髋关节
  • 2篇髋关节置换

机构

  • 8篇菏泽市立医院
  • 7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13篇贾雅蕊
  • 7篇刘金锋
  • 4篇周华成
  • 3篇石海梅
  • 3篇王雅
  • 1篇苗韶华
  • 1篇曹净净
  • 1篇朱向晖
  • 1篇王海峰
  • 1篇陈丹丹
  • 1篇董斌
  • 1篇曲静波
  • 1篇张嘉航
  • 1篇韩立伟
  • 1篇赵峰

传媒

  • 4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智慧健康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对小儿疝手术术后不良行为改变的影响研究
2022年
探讨小儿疝手术给予腹横肌平面(TAP)阻滞麻醉对术后不良行为改变(NPOBCs)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实施疝手术的患儿共计70例,根据随机摸球法分成对照组(n=35)与研究组(n=35),对照组给予切口局部浸润麻醉,研究组给予TAP阻滞麻醉,对两组患儿镇痛效果、生命体征、NPOBCs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术后15min、2h、6h、24h数字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术毕时心率(HR)降低(P<0.05),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提高(P<0.05),但研究组HR较对照组更高(P<0.05),SBP、DBP更低(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术后行为量表(PHBQ)评分降低(P<0.05),研究组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小儿疝手术给予TAP阻滞麻醉,能够提高镇痛效果,减轻对生命体征的影响,减少NPOBCs的发生。
张小虹牛艳姣段宇鸿贾雅蕊王海峰
关键词:疝手术
序贯试验法测定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在老年患者无痛支气管镜检查ED50与ED95
2023年
目的研究阿芬太尼复合瑞马唑仑在老年患者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95%有效剂量(ED95)。方法选择2022年1—11月在曹县人民医院60例拟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组(n=30例,阿芬太尼剂量为5μg/kg)和B组(n=30例,阿芬太尼剂量为10μg/kg)。所有患者麻醉诱导静脉注射阿芬太尼,随后瑞马唑仑采用序贯试验法,首位患者给予剂量为0.16mg/kg,根据患者反映情况调整瑞马唑仑使用剂量梯度,分析瑞马唑仑在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可进镜检查的ED50和ED95。结果A组患者瑞马唑仑ED50为0.154 mg/kg(95%CI 0.146~0.162mg/kg),ED95为0.195mg/kg(95%CI 0.174~0.320mg/kg);B组患者瑞马唑仑ED50为0.126mg/kg(95%CI0.098~0.151mg/kg),ED95为0.150mg/kg(95%CI0.135~0.420mg/kg)。结论5μg/kg阿芬太尼复合瑞马唑仑在老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可进镜检查的ED50为0.154mg/kg,10μg/kg阿芬太尼复合瑞马唑仑支气管镜可进镜检查有效剂量ED50为0.126mg/kg,且提高麻醉诱导剂阿芬太尼的剂量可降低瑞马唑仑的有效剂量ED50,且低剂量瑞马唑仑对呼吸抑制较轻,血压较平稳,副作用较少,插管反应更轻微。
韩略平武复召贾雅蕊王冬雨宋强宋海龙
关键词:阿芬太尼老年患者半数有效量
丙泊酚、七氟醚联合艾司氯胺酮应用于小儿腹部短小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七氟醚联合艾司氯胺酮应用于小儿腹部短小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菏泽市立医院外科住院行腹部短小手术的1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在麻醉诱导期,观察组给予艾司氯胺酮0.5 mg/kg+丙泊酚2 mg/kg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丙泊酚2 mg/kg静脉滴注,术中两组应用4%七氟醚持续吸入维持麻醉状态。记录两组患儿年龄、体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观察两组麻醉开始前(T1)、麻醉诱导后(T2)、麻醉持续5 min(T3)及15 min(T4)、手术结束时(T5)、术后苏醒时(T6)的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麻醉不良反应并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年龄、体重、ASA分级、手术时间及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各时间节点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儿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波动范围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麻醉诱导期、术后苏醒期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腹部短小手术中,丙泊酚、七氟醚复合艾司氯胺酮麻醉时患儿血流动力学更平稳,麻醉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更少。
张小虹牛艳姣杨中贞贾雅蕊苗韶华
关键词:丙泊酚七氟醚舒芬太尼
普瑞巴林对CCI模型大鼠脊髓GFAP和SP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pregabalin, PGB)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大鼠的脊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和P物质(substance P, SP)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组)、CCI模型组(C组)、PGB组(P组),于术后第7天开始,P组每天一次PGB 60 mg/kg灌胃,S组和C组均给予同容积生理盐水。测定术前及术后第1、3、5、7、9、11、14 d大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和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值(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 PWTL)。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脊髓背角内GFAP和P物质表达情况。结果:与S组相比,C组术后PWMT和PWTL明显降低,术后第7 d最为显著,GFAP及P物质表达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C组相比,P组治疗后各时间点PWMT和PWTL显著升高,GFAP和SP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 <0.05)。结论:普瑞巴林能够抑制CCI模型大鼠脊髓背角GFAP和SP表达,减轻CCI模型大鼠痛觉过敏。
张嘉航韩立伟曲静波周华成贾雅蕊刘金锋
关键词:普瑞巴林神经病理性疼痛
阿芬太尼联合瑞马唑仑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镇静镇痛效果研究
2023年
目的研究阿芬太尼联合瑞马唑仑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在曹县人民医院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100例患者纳入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联合阿芬太尼麻醉,研究组患者采用阿芬太尼联合瑞马唑仑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麻醉开始至检查开始时间、检查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T0(诱导前1~3 min)、T1(诱导后1 min)、T2(进镜时)、T3(诱导后2 min)、T4(诱导后3 min)、T5(诱导后5 min)、T6(检查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开始至检查开始时间、检查时间、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较麻醉前下降,研究组患者T3、T4的平均动脉压分别为(88.09±8.56)mmHg、(90.02±9.09)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点的(82.89±5.68)mmHg、(83.01±5.70)mmHg,T2、T3、T4的心率分别为(77.06±12.83)min、(77.62±12.85)min、(76.18±13.62)min,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点的(70.98±6.72)min、(70.86±6.65)min、(69.39±6.6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芬太尼联合瑞马唑仑应用于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其镇静镇痛效果显著,不会造成较大的呼吸循环抑制,且可有效维持血压稳定,缩短术后苏醒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
宋海龙贾雅蕊武复召鲁立军
关键词:阿芬太尼镇痛效果并发症
吸入氢气对休克复苏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吸入2%氢气对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休克组(C组)、H2组(H组)。C组和H组通过缺血60min再灌注120min制作大鼠压力控制型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S组只进行气管插管、股动静脉穿刺;C组全程吸入50%O2-50%N2混合气,H组灌注开始前10min改为吸入2%H2-48%N2-50%O2混合气至灌注结束。于放血前(T0)、放血15min(T1)、休克60min(T2)、复苏15min(T3)、再灌注60min(T4)和120min(T5)时记录MAP,并于T0、T2和T5时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实验结束时取血和肺组织标本,检测肺湿干比(W/D)、核转录因子(NF-κB)p65的表达、血浆中TNF-α水平及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不同时点三组大鼠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时比较,T2时C组和H组PaO2、PaCO2;T5时C组PaO2和C组、H组PaCO2明显降低(P<0.05)。与S组比较,T2时C组和H组PaO2、PaCO2;T5时C组PaO2和H组PaCO2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T5时H组PaO2明显升高(P<0.05),H组肺泡腔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壁充血及水肿减轻,肺实变组织减少。与C组比较,H组血浆TNF-α和IL-6降低,肺组织W/D、损伤评分和NF-κBp65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吸入2%H2可减轻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石海梅周华成刘金锋王雅曹净净贾雅蕊
关键词:氢气失血性休克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
氢气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氢气对失血性休克复苏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氢气治疗组,采用缺血1h再灌注2h制备大鼠压力控制型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模型动物在制模过程中吸人50%氧气-50%氮气,氢气治疗组再灌注开始前10min改为吸入2%氢气-48%氮气-50%氧气直至复苏结束。于放血前、休克1h和再灌注1h、2h取血,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实验结束时取血和肺组织标本,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肺湿/干质量比值(w/D)、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再灌注结束后,与模型组相比,氢气治疗组可明显减轻肺水肿(肺W,D比值:4.72±0.12比4.94±0.14,P〈0.05),抑制氧化应激[MDA(nmol/mg):0.55±0.09比0.72±0.08,P〈0.05],增强抗氧化酶活性[SOD(U/mg):79.53±14.33比59.55±9.07,P〈O.05],减少促炎因子释放[TNFα(ng/L):55.58±10.06比66.58±5.17,IL6(ng/L):23.00±2.77比27.09±2.46,P〈0.05]及中性粒细胞浸润[MPO(U/g):1.05±0.18比1.40±0.14,P〈0.05],减轻肺组织病理学损伤,改善肺功能[Pa02(mmHg,1mmHg=0.133kPa):146.3±22.1比123.6±16.0,P〈0.05]。结论氢气治疗可减轻失血性休克复苏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石海梅周华成贾雅蕊王雅刘金锋
关键词:氢气失血性休克急性肺损伤
臭氧局部注射治疗骨骼肌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骨骼肌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运动损伤性疾病,其发病率高达10%~55%,其中,钝挫伤和牵拉伤占据90%以上[1],常发生与体育和劳动活动过程中。在损伤早期由于肌纤维的破坏,炎性细胞浸润导致大量氧自由基生成,从而加重骨骼肌损伤。因此,早期抗炎、清除氧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已成为临床上治疗骨骼肌损伤的首要任务。
贾雅蕊刘金锋
关键词:骨骼肌损伤局部注射治疗臭氧炎性细胞浸润清除氧自由基氧化应激损伤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2年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DNP)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近年来疼痛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以往对DNP的病理生理学和神经解剖学基础研究较多,但近年来国内外对离子通道、神经生长因子、信号转导、小胶质细胞和脊髓背角GABA受体等领域的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对近年来DNP发生机制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陈丹丹王雅贾雅蕊刘金锋
普瑞巴林联合超激光照射治疗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联合超激光照射治疗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下肢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随机均分为普瑞巴林低剂量组(A组,150 mg/d)、普瑞巴林高剂量组(B组,300 mg/d)、低剂量联合超激光照射组(C组)和高剂量联合超激光照射组(D组)。联合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每日行超激光照射一次,4周后停止超激光治疗,各组患者继续按原剂量及方法服用普瑞巴林4周后随访。观察治疗前、治疗2周、4周及8周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 scale,VAS)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四组患者治疗2周及4周后VAS均明显降低(P<0.05),且B、C两组的VAS评分均较A组低(P<0.05),较D组高(P<0.05);B、C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时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同剂量普瑞巴林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主要为眩晕和嗜睡。B、D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C组(P<0.05)。B组和D组,A组和C组比较,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激光照射可作为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种辅助手段,近期效果较好。
石海梅贾雅蕊周华成刘金锋
关键词:普瑞巴林超激光照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