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根锁

作品数:33 被引量:34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10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遥感
  • 10篇气候
  • 8篇生态系统
  • 7篇气候变化
  • 5篇森林生态
  • 5篇森林生态系统
  • 3篇植被
  • 3篇碳循环
  • 3篇气相互作用
  • 3篇陆地生态
  • 3篇陆地生态系统
  • 3篇陆气相互作用
  • 3篇降水
  • 3篇干旱
  • 3篇城市
  • 2篇地表
  • 2篇植被指数
  • 2篇水分
  • 2篇碳储量
  • 2篇碳收支

机构

  • 30篇中国科学院大...
  • 8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中国气象科学...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教育部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中国科学院遥...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新...
  • 2篇中国科学院华...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33篇贾根锁
  • 5篇延晓冬
  • 4篇赵俊芳
  • 3篇胡永红
  • 3篇冯锦明
  • 3篇张劲松
  • 3篇王鹤松
  • 3篇周涛
  • 2篇于贵瑞
  • 2篇张一平
  • 2篇张法伟
  • 2篇赵新全
  • 2篇王秋凤
  • 2篇王辉民
  • 2篇赵风华
  • 2篇何洪林
  • 2篇董燕生
  • 2篇古松
  • 2篇李彦
  • 2篇闫俊华

传媒

  • 3篇大气科学
  • 3篇气候与环境研...
  • 2篇遥感技术与应...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中国科学:地...
  • 2篇中国科学数据...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年份

  • 5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合有效辐射总量及其散射辐射比例变化对森林GPP影响的模拟被引量:24
2011年
研究利用基于冠层辐射传输与植物生理过程的MAESTRA模型,结合中国东部鼎湖山、千烟洲及长白山3个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CO2通量观测数据,对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总量及其散射辐射比例变化影响下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的变化进行了模拟与敏感性分析,从而探讨这两者的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GPP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AR总量变化对GPP的影响程度由PAR总量变化幅度以及GPP对PAR总量变化的敏感程度所决定,较低的PAR总量与较高的温度条件下GPP对PAR总量变化较敏感;散射辐射比例增大可以提高森林冠层对入射PAR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其对GPP的影响程度由散射辐射量的变化以及散射辐射与直射辐射在吸收与利用效率上的差别所决定,较高温度与叶面积条件下该差别较大;PAR总量与散射辐射比例共同变化对GPP的综合影响取决于上述两个过程的抵消结果,入射PAR较强时两者抵消作用通常更明显,在全年总量上,散射辐射比例变化对GPP的影响能抵消PAR总量变化影响的1/3~1/2。
何学兆周涛贾根锁张自银李秀娟赵超冯胜辉
关键词:碳循环GPP光合有效辐射森林生态系统
IPCC《气候变化与土地特别报告》对陆气相互作用的新认知被引量:12
2020年
IPCC向全球正式发布了其最新的《气候变化与土地特别报告》(SRCCL),从陆气相互作用、荒漠化、土地退化、粮食安全、综合变化和协同性、可持续土地管理等方面评估气候变化与土地的相互关联。报告是在IPCC 3个工作组共同主导下,首次系统评估气候变化与陆面过程和土地利用/土地管理之间的相关作用。报告的评估结果表明,全球陆地增温幅度接近全球海陆平均值的两倍,气候变化加重了综合土地压力,并严重影响全球粮食安全,而全球很多区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率/强度持续增加,加重了农业生产的灾害风险和损失。采取行业间和国家间协同一致的行动,通过可持续土地管理,可以有效地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同时减轻土地退化、荒漠化和粮食安全的压力。
贾根锁
关键词:气候变化陆面过程气候效应土地管理
中国气候变化的科学新认知被引量:27
2020年
了解和认识百年来中国气候发生的变化、引起其变化的驱动因素以及未来的可能变化,可以更好地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本文综合评估了观测到的中国气候变化事实、中国气候变化的驱动力、中国未来气候变化预估三大方面,分析了气候变暖的趋势、水循环以及降水和冰川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生物化学循环、海洋和土地覆盖变化及其气候效应以及未来气候变化的特点和趋势等最新科学进展。在中国百年温度趋势、气候系统多气候指标变化特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中的人类活动作用以及气候系统模拟能力等方面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可以看到中国气候变暖趋势持续、大气二氧化碳等长寿命温室气体浓度继续增长、人为强迫影响了多种气候要素在强度和频率的变化,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量增加。本文最后提出未来中国气候变化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问题,包括:中国气候变化中的城市化效应、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在年代际变化中的作用、气溶胶-云-降雨相互作用的机理、大范围土地利用变化(如大规模生态恢复工程)的气候效应,以及云辐射反馈、海洋环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气候-碳循环反馈等过程对气候模拟不确定的影响等。
巢清尘严中伟孙颖江志红廖宏贾根锁蔡榕硕
关键词:气候变化趋势气候变化预估
未来气候情景下中国东北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变化被引量:21
2009年
应用FGOALS模式输出的未来气候情景数据驱动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FORCCHN,模拟了东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未来可能的时空变化。预测结果表明:未来平衡发展情景(A1B)气候变化情景下,2003—2049年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土壤呼吸在达到饱和状态前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将分别增加10.84%、134.43%,且土壤呼吸的增加速率远远大于NPP的增加速率;2003—2049年,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可能仍将具有明显碳汇功能,但强度呈下降趋势,将下降95.64%;未来47年东北森林虽然碳汇能力在减弱,但吸碳总量还在不断增加,说明未来47年东北森林对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以及缓解气候变化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赵俊芳延晓冬贾根锁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
我国北方地区植被总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被引量:18
2010年
本研究通过集成TerraMODIS卫星影像数据与地面通量台站的观测数据,改进了基于遥感的VPM光能利用率模型,模拟了我国北方地区2008年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研究表明:(1)我国北方地区植被GPP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东高西低的特征,年均值为518.36g/m2(C重量,下同)。(2)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植被类型的GPP有较强的季节动态,大体上都表现出单峰变化趋势。GPP值按照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夏绿阔叶林(DBF)>针阔混交林(MF)>农田(Crop)>落叶针叶林(DNF)>常绿针叶林(ENF)>草地(Grass)>稀疏灌丛(Oshrub)>裸地或稀疏植被(BSV)。(3)整个区域的GPP季相变化表现为:夏季最高,达到32.80g.m-2.(8d)-1,为全年最大值;春季GPP为5.67g.m-2.(8d)-1,与秋季的5.08g.m-2.(8d)-1较为接近,冬季GPP最弱,仅为0.07g.m-2.(8d)-1。与通量台站实测值及前人研究结果的比较表明,本文所模拟的GPP与观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多小于15%,表明模拟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靠性。这说明通过集成遥感观测数据与台站观测数据的方法来模拟GPP,可以较准确地模拟区域尺度的GPP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这为深入研究陆气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研究手段。
王鹤松贾根锁冯锦明赵天保马柱国
关键词:遥感
青藏高原乡村人群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感知与适应被引量:1
2013年
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研究青藏高原乡村人群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与适应状况,对提高乡村人群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促进青藏高原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青藏高原乡村人群对气候变化感知与适应的现状。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对农牧业的影响感知方面,68%的调查对象认为草场返青时间提前,62%认为在气候变化后草场状况恶化,78%认为农作物播种时间提前。在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感知方面,调查对象最担心的 3 个问题依次是:干旱更加严重(50.4%)、水资源矛盾突出(48.5%)、农业粮食安全(36.8%)。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主要是:完善水利设施,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73.8%)、增加塑料地膜覆盖面或作物秸秆覆盖(58.2%)、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改变作物布局(47.6%)。
周尧治贾根锁郭英春曲扎
关键词:青藏高原气候变化
近54 a蒙古高原降水变化趋势及区域分异特征被引量:12
2019年
近半个世纪,有关全球气候的话题一直是科学界争论的焦点,拥有世界最大温带草原的蒙古高原降水变化是属于全球变化问题,又是其脆弱环境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因子之一。通过利用蒙古高原1961-2014年136个气象站点的月降水量数据,采用Sen’s斜率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空间地统计方法,研究了该地区近54 a降水要素基本气候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近54 a蒙古高原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趋势为-2.30 mm·(10 a)^-1(P>0.05),整体上年降水量东南及西北显著减少,东北及中南明显增加(2)夏季和秋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趋势分别为-5.75 mm·(10 a)^-1和-0.42 mm·(10 a)^-1(P>0.05);春季和冬季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趋势分别为1.95 mm·(10 a)^-1和0.50 mm·(10 a)^-1(P<0.05);季节降水量出现正负距平的年份和周期有所不同。(3)春季和冬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的站点居多,占全部站点的89.0%和84.6%,主要分布于高原东北部和中南部地区;夏季和秋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的站点居多,占全部站点的80.1%和57.4%,主要分布于高原东南部和西北部地区。为准确评估蒙古高原气候变化以及合理提出生态环境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那音太那音太秦福莹贾根锁包玉海
关键词:降水量区域分异
基于Landsat影像的ALEXI模型小流域验证被引量:1
2013年
基于静止卫星数据开发的陆气相互作用模型(ALEXI模型)为地表能量平衡过程分析提供了大尺度空间拓展,为认识大尺度的陆气相互作用提供了新途径,已被应用于干旱监测、流域水文分析以及气候变化研究。使用高精度卫星分辨率获得的通量结果对ALEXI进行初步的验证与评估,选择下垫面类型复杂的小流域为研究区,以比较成熟的基于Landsat流域分析的SEBAL模型结果为验证源,对比分析同时期ALEXI模型的地表通量结果,研究发现ALEXI模型与SEBAL模型能够反映较一致的地表能量交换信息格局,统计分析能够得到较一致的结果。此外,由于模型自身的限制因素以及地表观测误差的影响,还需进一步开展定量对比验证方面的工作。
胡永红贾根锁
关键词:热红外遥感陆气相互作用
区域气候变化的对地观测
对地观测技术快速发展,给地球系统科学和气候变化研究带来巨大的推动力,特别是使得人类对自身环境的认识无论从时间尺度,还是从空间尺度上都得到拓展.卫星遥感时间序列为区域尺度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对于研究气候变化敏感因...
贾根锁
陆地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
陆地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在多个尺度上紧密耦合,气候变化是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而后者则通过生理生态、生物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气候系统产生反馈.发生在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种群,和个体尺度上的植被动态过程既是对气候变...
贾根锁
关键词:气候变化陆地生态系统大气辐射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