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影像
  • 3篇肿瘤
  • 3篇CT表现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血管
  • 2篇影像学
  • 2篇造影
  • 2篇缺血
  • 2篇肿块
  • 2篇静脉
  • 2篇活检
  • 2篇X线
  • 2篇CT
  • 2篇成像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栓塞
  • 1篇性疾病
  • 1篇胸部
  • 1篇胸部CT
  • 1篇胸腺

机构

  • 18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杭州市第七人...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9篇董旦君
  • 13篇章士正
  • 5篇胡吉波
  • 5篇胡红杰
  • 4篇方松华
  • 3篇任小军
  • 3篇金梅
  • 2篇任宏
  • 2篇王丽华
  • 2篇钱玉娥
  • 2篇孟磊
  • 1篇邓丽萍
  • 1篇王丹
  • 1篇周水洪
  • 1篇戴宁
  • 1篇郑伟良
  • 1篇金重午
  • 1篇黄中柯
  • 1篇张文明
  • 1篇藏国尧

传媒

  • 5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5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表现及误诊原因被引量:23
2008年
目的:总结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表现及误诊原因,提高其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22例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表现及其中13例误诊原因.结果:病变累及胃窦、体及底部2个或3个部位20例,仅累及1个部位2例.CT表现为胃壁增厚(6mm-60mm)21例,仅表现为多发结节1例(4.5%).伴有肿块2例,多发溃疡8例.胃壁黏膜线破坏16例,黏膜线完整11例.胃壁增厚的21例中6例既有较薄的胃壁分层强化,又有较厚的胃壁黏膜破坏,胃腔可扩张、无明显狭窄15例.CT误诊为浸润型胃癌11例,间质瘤1例,将多发结节误诊为正常黏膜1例.结论: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表现为多累及2个或3个部位的胃壁增厚,初期因黏膜完整胃壁呈分层强化,胃腔可扩张或无狭窄,CT易误诊为浸润型胃癌.
任小军章士正董旦君王丽华金重午
关键词:淋巴瘤CT
脾脏表皮样囊肿一例被引量:4
2005年
方松华董旦君章士正
关键词:移动性浊音上腹部良性肿块囊性肿块保健院肠鸣音
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三例影像学表现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  3例经病理、临床证实的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 ,结合文献对其影像学 (胸部CT及X线片 )特征及病理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3例患者均经CT导引肺穿刺切割肺活检获得标本并最终获得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诊断 ,所有 3例在胸片和CT上存在着不同范围的肺实变 ,在所有实变病灶中见空气支气管征。其中 1例除了多个肺叶的实变外 ,在右下肺有一大小为 3.5cm× 3.0cm的肿块 ,在其它肺叶还有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 ,并且在肿块及部分结节中见空气支气管征。毛玻璃样改变或间质结构增厚所致的网格条索样改变在大多数肿块、结节和实变的边缘或其它部位存在。所有病灶中无坏死、空洞及钙化存在。无胸膜增厚及胸液。无明显的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 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 ,影像学表现有助于该疾病的诊断。经皮穿刺肺活检可有效的获得病理结果。
邓丽萍胡红杰章士正董旦君谭华侨
关键词:影像学表现肺活检胸部CTX线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
肝小静脉闭塞病的CT表现(附14例分析)被引量:65
2006年
目的 研究肝小静脉闭塞病的临床和影像表现,探讨其影像特征。方法 搜集14例外伤后服用“土三七”经病理或临床诊断的肝小静脉闭塞病资料,男6例,女8例,年龄41~73岁,中位年龄56岁。均经CT3期增强扫描、延迟扫描及彩色B超(BUS)检查,其中2例接受血管造影检查,4例经CT导引下肝组织穿刺活检。结果 14例CT平扫均显示肝肿胀、腹水、肝实质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减低等急性期表现,增强扫描均表现为全肝弥漫的密度不均匀改变;门静脉期表现具特征性的“地图状”、斑片状强化和低灌注区。所有病例肝静脉显示不清或未见显示,下腔静脉肝段受压变细、变扁、变窄;但14例BUS和进行了血管造影检查的2例显示肝静脉及下腔静脉无梗阻。4例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肝小静脉闭塞病。结论 CT增强扫描检查对肝小静脉闭塞病影像诊断有重要价值,有服用中药“土三七”史者CT发现肝脏淤血表现高度提示肝小静脉闭塞病。
张国华孔阿照方军伟陈岳进郑伟良董旦君章士正
关键词:肝静脉闭塞性疾病
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诊断肺栓塞及评价肺栓塞严重程度的价值
胡吉波陈彬董旦君王丹马国锋任宏张文明黄中柯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症的总称。其临床症状很不典型,极易漏诊或误诊导致死亡,所以早期诊断对于进行有效救治十分重要。而影像学检查是...
关键词: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影像学检查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影像诊断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颅内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的影像学表现,评价CT和MR I对该类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8例,回顾分析其CT(5例,另3例未行CT检查)及MR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相对照。结果本组8例11个病灶,其中2例为多发病灶。颞叶6个病灶(6/11),顶叶、额叶、脑干及小脑各1个病灶,同时累及额颞叶者1例。所有病灶均位于皮层或部分病灶同时累及皮层下白质。5例CT平扫中,3例呈较均匀低密度;1例在低密度病灶中尚可见等密度小结节灶;1例可见边缘小斑块状钙化。8例MR平扫,T1W I,病灶均呈低信号,部分可见多个小囊状更低信号区。病灶外形欠规则呈多结节融合的脑回状或局部脑回不同程度扩大呈皂泡样隆起。T2W I除钙化斑呈低信号外,余均呈均匀高信号。1例可见病灶局部颅骨内板受压呈轻微弧形改变。2例行液体抑制反转恢复序列(FLAIR),所有病灶均呈略高信号;2例行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病灶呈均匀略高信号;1例尚行扩散加权成像(DW I),病灶显示等信号。增强检查,除1个病灶轻微强化外,余病灶均未见增强表现。3个病灶边界欠清晰,余病灶均可见清晰边界。2个病灶显示轻微瘤周水肿,余病灶均未见瘤周水肿表现。结论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仔细分析并结合病史可大大提高该类肿瘤的诊断正确率。
方松华董旦君金梅章士正藏国尧
关键词:肿瘤神经上皮脑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排粪造影
目的:初步探讨磁共振排粪造影在国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并初步确定有关国人女性磁共振排粪造影的正常参数。方法:我们对8例无症状的志愿者进行了研究,年龄34~50岁,8例均为经产妇,顺产1-4次(1次3例,
胡红杰董旦君钱玉娥戴宁姜源
文献传递
眼眶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一例
2010年
患者女,49岁,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左内侧眼角出现红肉样小肿块,约4mm×4mm,常觉眼角发痒。9年前至当地医院就诊,行组织活检诊断为“良性肿瘤”(具体不详),未做进一步治疗。近5年来肿块逐渐增大达指节大小,
胡吉波章士正任宏董旦君
关键词:医院就诊良性肿瘤组织活检肿块眼角
以消化道症状首发的狼疮性肠炎的多层螺旋CT诊断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总结以消化道症状首发的狼疮性肠炎的CT表现,以提高其CT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收集本院以消化道症状首次就诊最终诊断为LE的8例病人资料,8例均行全腹部CT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增强扫描。分析其CT表现,包括病变部位、肠壁厚度和肠腔宽度(小肠壁厚度>4mm及结肠壁厚度>5mm被认为肠壁增厚,小肠肠腔宽度>25mm及结肠肠腔宽度>50mm被认为扩张)、肠壁强化方式、肠系膜血管及腹部其他改变。结果:CT表现为8例(8/8例)均有空肠及回肠肠壁水肿、增厚并分层强化,呈环形的"靶征"和"双晕征"。6例空、回肠肠壁最厚达8~12mm,其中4例(4/6例)空肠壁厚达9~12mm,平均11mm,回肠壁厚达5~10mm,平均7mm,并且空肠肠壁多个节段或全部增厚,而回肠肠壁增厚仅1个或2个节段,长度仅3~14cm。十二指肠、结肠、直肠和胃窦壁增厚分别为6例、5例、3例和3例。7例(7/8例)小肠、2例结肠广泛扩张,积气积液,形成假性肠梗阻。伴有肾盂、输尿管积水6例,累及膀胱3例(2例膀胱壁增厚,1例膀胱扩张)。肠系膜小血管扩张充血呈梳征、腹水及肠系膜淋巴结增大均为8例。结论:LE的CT表现为小肠和结肠广泛肠壁水肿、增厚,空肠常较回肠肠壁增厚严重而广泛,小肠广泛扩张,肠系膜充血,并多伴有腹水和泌尿系受累。
任小军章士正董旦君王丽华
关键词:缺血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或抗痨治疗效果显著而确诊的结核性腹膜炎的CT征象。结果:渗出型和粘连型分别以腹水、腹膜增厚为主要表现,干酪型则主要表现为分房状肿块,增强扫描时房壁环形强化,三种类型均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网膜、肠系膜、肠壁的增厚混浊和腹水。结论:腹部CT平扫加增强扫描有助于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
许华权董旦君
关键词:结核性腹膜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