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小肠
  • 6篇成像
  • 5篇影像
  • 5篇小肠疾病
  • 5篇疾病
  • 5篇磁共振
  • 4篇造影
  • 4篇水成像
  • 4篇胃淋巴瘤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瘤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影像学
  • 3篇原发性
  • 3篇原发性胃淋巴...
  • 3篇CT
  • 2篇对比造影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炎性
  • 2篇炎性肿块

机构

  • 16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武警陕西总队...

作者

  • 18篇任小军
  • 12篇章士正
  • 3篇王丽华
  • 3篇董旦君
  • 2篇陈毓秀
  • 2篇李广琪
  • 2篇刘海
  • 2篇张峭巍
  • 1篇张崤巍
  • 1篇闻胜兰
  • 1篇周畔
  • 1篇周合山
  • 1篇应可净
  • 1篇张联合
  • 1篇金重午
  • 1篇黄强
  • 1篇段炜
  • 1篇康军
  • 1篇洪武军
  • 1篇胡红杰

传媒

  • 5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武警医学院学...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全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发性胃肠道间质瘤二例
2007年
例1 男,32岁,反复黑便5年,便血2d。体检:贫血貌,腹部未及明显肿块。CT平扫示:食管下端贲门上方、肝胃间隙、空肠上段分布多个等密度软组织肿块,直径3~5cm,空肠较大花瓣状病灶内团块状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显示明显强化,门脉期食管下端结节状病灶中度强化;肝胃间隙内圆形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灶,边界清晰;空肠上段多发圆形、类圆形结节强化明显,病灶与食管及胃肠道管壁密切相连。肝胃间隙肿块经穿刺后病理检查示:小片状梭形肿瘤细胞呈束状排列,核呈卵圆形或笔杆状,未见核分裂相。
王丽华章士正任小军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多发性食管下端病灶内卵圆形反复黑便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诊断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诊断水平。方法收集17例经胃镜活检和手术证实为原发性胃淋巴瘤。17例CT检查中,3例扫描前10min口服3%泛影葡胺1 000ml,14例口服等渗甘露醇800~1 000ml。平扫后行动脉期和静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延迟25~30s,静脉期延迟70s。分析CT表现。结果17例PGML中,病变位于多位于胃窦(15例,占88.2%)和胃体(14例,占82.3%),且多同时累及胃窦和胃体(12例,占70.6%)。CT表现为胃壁增厚17例,伴有肿块4例,形成直径2.5cm以上大溃疡4例。17例胃壁均增厚为0.6~4cm,14例(82.3%)增厚胃壁增强幅度为14HU~25HU的轻、中度强化。增厚胃壁强化均匀15例,见小片状坏死2例。胃腔无明显狭窄且三期扫描形态可变7例,以胃壁增厚为主的浸润型14例(82.3%),肿块型3例,溃疡型4例。肝脏均未见转移性病灶。结论原发性胃淋巴瘤主要位于胃窦和胃体,CT主要表现为浸润型,密度均匀,呈轻、中度均匀强化,可伴有大溃疡形成,在CT三期扫描中胃的形态可变。
康军陈毓秀李广琪任小军
关键词:胃淋巴瘤CT论断
MR注气小肠灌肠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8
2004年
目的 探讨磁共振注气小肠灌肠检查 (MRenteroclysis)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6例临床怀疑小肠非急性炎症性疾病且无肠梗阻的患者接受了MR注气小肠灌肠检查。其中男12例 ,女 4例 ,年龄最大 75岁 ,最小 17岁 ,症状主要为腹痛 10例 ,血便或黑便 4例 ,腹泻 2例 ,病程最长 7年 ,最短 1周。MR检查前先将小肠导管经鼻插入十二指肠远端 ,经导管注入空气 10 0 0ml左右以扩张小肠 ,然后经静脉注入山莨菪碱 2 0mg以抑制肠蠕动 ,采用 37 2 %的钆喷替酸葡甲胺(Gd DTPA) 12ml行直接增强扫描 ,扫描序列包括带脂肪抑制的冠状面和横断面T1WISE序列和快速扰相位梯度回波 (fastspoiledgradientecho ,FSPGR)序列。将MRI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或临床诊断对照 ,以评价MR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正常小肠 5例 ,Crohn病 6例 ,回肠间质瘤 2例 ,淋巴瘤、肠结核和易激综合征各 1例。MR注气小肠灌肠的正常小肠在T1WI肠腔为无信号 ,肠壁在肠腔气体和周围充气肠管的衬托下显示为中等信号 ,肠壁厚度为 1~ 3mm ,肠腔直径为 17~ 2 8mm ;Crohn病表现为节段性肠壁增厚 ,强化增加 ,肠腔狭窄 ,肠管外可形成炎性肿块或瘘管 ;肠结核侵及回肠末段、盲肠及升结肠近端 ,肠壁明显增厚 ,强化增加 ,盲、升结肠近端短缩。间质瘤为等T1?
章士正任小军张峭巍
关键词:小肠疾病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病理学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表现及误诊原因被引量:23
2008年
目的:总结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表现及误诊原因,提高其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22例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表现及其中13例误诊原因.结果:病变累及胃窦、体及底部2个或3个部位20例,仅累及1个部位2例.CT表现为胃壁增厚(6mm-60mm)21例,仅表现为多发结节1例(4.5%).伴有肿块2例,多发溃疡8例.胃壁黏膜线破坏16例,黏膜线完整11例.胃壁增厚的21例中6例既有较薄的胃壁分层强化,又有较厚的胃壁黏膜破坏,胃腔可扩张、无明显狭窄15例.CT误诊为浸润型胃癌11例,间质瘤1例,将多发结节误诊为正常黏膜1例.结论: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表现为多累及2个或3个部位的胃壁增厚,初期因黏膜完整胃壁呈分层强化,胃腔可扩张或无狭窄,CT易误诊为浸润型胃癌.
任小军章士正董旦君王丽华金重午
关键词:淋巴瘤CT
胃淋巴瘤的X线影像分析
2007年
康军段炜陈毓秀李广琪任小军
关键词:胃淋巴瘤影像
以消化道症状首发的狼疮性肠炎的多层螺旋CT诊断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总结以消化道症状首发的狼疮性肠炎的CT表现,以提高其CT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收集本院以消化道症状首次就诊最终诊断为LE的8例病人资料,8例均行全腹部CT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增强扫描。分析其CT表现,包括病变部位、肠壁厚度和肠腔宽度(小肠壁厚度>4mm及结肠壁厚度>5mm被认为肠壁增厚,小肠肠腔宽度>25mm及结肠肠腔宽度>50mm被认为扩张)、肠壁强化方式、肠系膜血管及腹部其他改变。结果:CT表现为8例(8/8例)均有空肠及回肠肠壁水肿、增厚并分层强化,呈环形的"靶征"和"双晕征"。6例空、回肠肠壁最厚达8~12mm,其中4例(4/6例)空肠壁厚达9~12mm,平均11mm,回肠壁厚达5~10mm,平均7mm,并且空肠肠壁多个节段或全部增厚,而回肠肠壁增厚仅1个或2个节段,长度仅3~14cm。十二指肠、结肠、直肠和胃窦壁增厚分别为6例、5例、3例和3例。7例(7/8例)小肠、2例结肠广泛扩张,积气积液,形成假性肠梗阻。伴有肾盂、输尿管积水6例,累及膀胱3例(2例膀胱壁增厚,1例膀胱扩张)。肠系膜小血管扩张充血呈梳征、腹水及肠系膜淋巴结增大均为8例。结论:LE的CT表现为小肠和结肠广泛肠壁水肿、增厚,空肠常较回肠肠壁增厚严重而广泛,小肠广泛扩张,肠系膜充血,并多伴有腹水和泌尿系受累。
任小军章士正董旦君王丽华
关键词:缺血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小肠Crohn病的MRI诊断被引量:30
2004年
目的 探讨小肠Crohn病的MRI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 13例小肠Crohn病的MRI表现 ,其中男 12例 ,女 1例 ,年龄最大 6 4岁 ,最小 17岁。分析病变肠管的数量、部位、肠壁的厚度和静脉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 (Gd DTPA)增强后病变肠壁与正常肠壁的信号强度比或病变肠壁的增强百分比及并发症 (蜂窝组织炎、炎性肿块、脓肿和瘘管 )。其中 6例行MR注气小肠灌肠 (MRenteroclysis) ,即经小肠导管向肠腔注入空气约 10 0 0ml直接行冠状面和横断面带脂肪饱和(fatsaturation)的增强扫描 ;另 7例行小肠MR水成像 ,即扫描前 4 5min间断口服 2 5 %等渗甘露醇共15 0 0ml后行带脂肪饱和的冠状面平扫及冠状面和横断面增强扫描。扫描前均静脉注射山莨菪碱 2 0mg以抑制肠蠕动。结果 MRI均显示了每例小肠Crohn病的病变肠段 ,敏感性为 10 0 % ,13例 }共显示 36段炎症肠壁 ,平均每例 2 8个病变肠段。小肠Crohn病的MRI表现为增强后病变肠壁强化明显增加 ,注气灌肠组增强后的病变肠壁与正常肠壁的信号强度比为 1 9~ 2 5 (平均 2 1) ,水成像组增强后的病变肠壁与正常肠壁的信号强度比为 1 3~ 2 9(平均 1 9) ,病变肠壁的增强百分比为 96 %~2 2 3% (平均 133% ) ,而正常肠壁增强百分比为 31%~ 78% (平均
任小军章士正张峭巍刘海
关键词:肠壁小肠CROHN病炎性肿块回肠
小肠影像学检查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小肠在消化道中最长,走行弯曲,活动度大。普通内镜难以观察全部小肠,即使是近年来采用的胶囊内镜也只能观察其腔内情况,且价格昂贵、易在肠管狭窄处嵌顿,故其在不少小肠疾病的诊断中应用受限。传统的口服钡剂小肠造影和小肠插管灌肠能较好地显示肠壁黏膜和肠管形态,但其病变捡出率低、灵敏度不高。所有上述检查方法都不能直接显示肠壁全层和腔外结构,远不能满足临床对疾病的定性、分期和并发症诊断的需要。
章士正任小军
关键词:小肠影像学
小肠缺血性肠病的多层螺旋CT诊断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分析小肠缺血性肠病的多层螺旋CT表现,以提高其CT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收集本院19例最终诊断为小肠缺血性肠病并行CT检查的患者,分析其CT表现及病因。除4例急诊检查外,其余15例检查前均口服2.5%等渗甘露醇1000-1500ml作为肠道对比剂,每一例均行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增强扫描,15例行冠状面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组(MPR)后处理。结果:CT表现为肠壁增厚16例(84%),分层强化呈靶征14例(占增厚肠壁87.5%),肠壁菲薄、无强化2例,肠腔扩张、积气、积液14例(73.7%),肠系膜浑浊15例(78.9%),腹水13例,肠壁积气3例,门静脉积气、肠系膜上动脉(SMA)充盈缺损、僵硬狭窄及肠系膜上静脉(SMV)闭塞各1例,肠系膜小血管充血(增粗、密集呈"梳征")16例,缺血(变细、稀疏、强化减弱)3例。病因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引起的血管炎7例,肠梗阻4例,SMA栓塞(均为房颤患者)、肠系膜扭转和外伤分别为2例,动脉粥样硬化、SMV血栓形成各1例。7例SLE均广泛累及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其中5例同时累及结肠。结论:小肠缺血性肠病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为:①肠壁和肠系膜缺血:肠壁水肿、增厚、分层强化呈靶征,肠系膜浑浊,血管炎所致缺血性肠病常累及整个小肠及结肠;②肠系膜血管异常:SMA及SMV狭窄或闭塞,肠系膜小血管充血或缺血。
任小军章士正董旦君胡红杰
关键词:缺血螺旋CT
应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提高小肠疾病诊断水平被引量:13
2005年
章士正任小军
关键词:小肠疾病影像技术MRI检查钡剂气钡双对比造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