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芦艾

作品数:192 被引量:678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所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8篇期刊文章
  • 48篇专利
  • 3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5篇化学工程
  • 37篇一般工业技术
  • 14篇理学
  • 4篇电气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9篇橡胶
  • 48篇硅橡胶
  • 43篇聚苯
  • 43篇聚苯硫醚
  • 34篇复合材料
  • 34篇复合材
  • 27篇塑料
  • 25篇聚氨酯
  • 24篇泡沫塑料
  • 24篇力学性
  • 23篇力学性能
  • 21篇聚氨酯泡沫
  • 18篇硬质
  • 18篇硬质聚氨酯
  • 18篇硬质聚氨酯泡...
  • 18篇聚氨酯泡沫塑...
  • 16篇硬质聚氨酯泡...
  • 16篇泡孔
  • 13篇增韧
  • 13篇发泡

机构

  • 177篇中国工程物理...
  • 53篇西南科技大学
  • 27篇四川大学
  • 9篇四川中物材料...
  • 5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西华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华东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四川华通工程...

作者

  • 192篇芦艾
  • 42篇余凤湄
  • 34篇王建华
  • 33篇孙素明
  • 27篇余雪江
  • 26篇王宪忠
  • 26篇田春蓉
  • 25篇陈晓媛
  • 24篇刘涛
  • 23篇周秋明
  • 21篇李忠明
  • 21篇王港
  • 19篇张倩
  • 19篇赵祺
  • 15篇贺江平
  • 15篇李野
  • 14篇赵秀丽
  • 13篇黄锐
  • 13篇刘天利
  • 12篇雷卫华

传媒

  • 17篇中国塑料
  • 10篇化工新型材料
  • 9篇功能材料
  • 8篇塑料工业
  • 7篇高分子材料科...
  • 6篇工程塑料应用
  • 5篇高分子通报
  • 5篇塑料科技
  • 5篇四川化工与腐...
  • 3篇橡胶工业
  • 3篇材料导报
  • 3篇复合材料学报
  • 3篇2001年全...
  • 2篇含能材料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有机硅材料
  • 2篇中国粉体技术
  • 2篇西南科技大学...
  • 2篇2008年全...
  • 2篇2011年高...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8篇2019
  • 8篇2018
  • 12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11篇2013
  • 14篇2012
  • 14篇2011
  • 10篇2010
  • 6篇2009
  • 10篇2008
  • 17篇2007
  • 13篇2006
  • 6篇2005
1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仿生干态粘接硅橡胶泡沫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干态粘接硅橡胶泡沫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制备软模板和预聚体;步骤二、预聚体对软模板的物理浇筑;步骤三、硅橡胶泡沫贴合;步骤四、原位聚合及界面聚合;步骤五、脱模;步骤六、脱气。本发明得到的仿...
夏爽刘小兵李玉全芦艾赵秀丽
文献传递
低熔点金属/聚乙烯复合体系的密炼加工行为及导电性能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密炼机将低熔点金属与聚乙烯熔融混合;研究了复合体系中金属粒子的尺寸与混合时间、转子转速、金属含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因素对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金属的体积分数高于0.65%或混合时间超过5min时,可观察到金属液体聚集析出;当金属的体积分数为0.65%且混合时间为5 min时,金属液体聚集析出不明显。金属粒子尺寸随混合时间延长而先减小、再增大;随转子转速增加而先减小、然后趋于稳定;随金属含量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也受上述三个因素的影响,但密炼时间、转子转速对体积电阻率的影响应归咎于金属粒径的影响。
贺江平刘涛易勇谭秀兰罗江山芦艾
关键词:高密度聚乙烯体积电阻率
PET/PE原位微纤化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
2006年
通过挤出、热拉伸及淬冷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PE)原位微纤化共混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PET/PE原位微纤化共混物的非等这结晶特性,为了比较,同时考察了纯PE和PET/PE通常共混物的结晶特性。结果表明,PET微纤对PE有良好结晶异相成核作用,可提高结晶温度、缩短结晶时间、增大结晶速率,但使PE的结晶度和熔点降低;增加降温速率,结晶峰变宽且向低温方向移动。
李忠明卢忠远芦艾王建华
关键词: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成核
玻璃纤维束增强聚氨酯泡沫的拉压力学性能被引量:16
2009年
通过对普通聚氨酯泡沫塑料和纤维束增强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准静态拉伸和压缩实验,研究了不同密度和纤维束质量填充比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观察表明,拉伸试件沿垂直载荷方向断裂,呈脆性破坏特征;而压缩破坏试件表面存在着斜向裂开的小块体.实验结果表明,纤维束增强泡沫塑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具有与普通泡沫塑料相同的特征;纤维束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模量和强度;材料密度越大,纤维束和树脂基体的体积含量越高,增强效果越好.
卢子兴邹波李忠明芦艾
关键词:泡沫塑料准静态
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增韧聚苯硫醚的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聚苯硫醚/无苯基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PPS/NPMVS)共混物及聚苯硫醚/单苯基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PPS/SPMVS)共混物,并对该共混物体系的微观形貌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弹性体在共混物中均匀分散,弹性体的加入对PPS基体起到明显的增韧效果;当弹性体的含量为3%(质量分数,下同)时,2种共混材料的增韧性能最佳,PPS/NPMVS共混材料的断裂伸长率相对于PPS基体提高了3.9倍,PPS/SPMVS共混材料的断裂伸长率相对于PPS基体提高了2.4倍;当NPMVS含量为10%时,PPS/NPMVS共混材料的冲击强度相对于PPS基体提高了1.8倍,当SPMVS含量为3%时,PPS/SPMVS共混材料的冲击强度相对于PPS基体提高了1.4倍。
王英姜涛王宪忠芦艾
关键词:聚苯硫醚力学性能增韧
低熔点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13年
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在电磁屏蔽、导电、抗静电、自限温加热、甚至导热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这类复合材料中所用的填料主要有金属、炭黑、石墨、石墨烯等。这些填料在加工过程中处于固态。与之不同的是,低熔点金属熔点低,在加工过程中处于液态,从而可以降低复合体系粘度、提高加工性能、降低设备磨损;还可以实现加工过程中填料原位细化和原位纤维化,以及形成双连续相结构。本文概述了低熔点金属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复合材料结构、导电性、流变性和力学性能的主要特点,分析了与其它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相比LMPM/聚合物复合材料的优势,指出了该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张国艳刘涛易勇刘黎明罗江山谭秀兰芦艾贺江平马寒冰
关键词:导电性流变性力学性能
超高模量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对碳纤维及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处理,在降低树脂含量的同时提高其结合强度来改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杨海波芦艾
关键词:碳纤维环氧树脂模量改性
二氧化硅的荧光标记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荧光标记二氧化硅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发光强度高、性能稳定等优点,不仅是很好的示踪材料和药物载体,同时还是极佳的补强填料,在生物医疗以及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了达到较好的荧光标记效果,选择合适的荧光标记物以及标记方法尤为重要。本文从荧光标记物的种类选择、合成方法、应用研究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荧光二氧化硅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在生物医疗以及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
沈思敏芦艾康明王志勇熊雨琪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库存条件下性能变化研究方法被引量:9
2000年
本文综述了高分子材料加速老化试验和贮存寿命预测的各种方法 ,探讨了它们的优缺点和失真问题及其处理 ,并指出数学模型法是目前预测高分子材料库存寿命可靠和可行的方法 ,湿热老化法则是与之相适宜的试验方法。
芦艾王建华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
聚苯硫醚热交联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2年
聚苯硫醚是一种具有典型交联特性的半结晶型热塑性聚合物,在不同气氛条件下进行热处理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热交联、链增长、氧化交联和氧化反应,热处理后的PPS树脂分子量增加,热稳定性提高,结晶性能也会发生变化。主要围绕PPS树脂热交联处理的机理研究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重点阐述了不同热处理条件对PPS树脂性能的影响及其与工程应用的结合。对PPS树脂后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了将热交联处理和增韧结合起来同步完成的研究思路。
刘艳伟芦艾杨海波
关键词:聚苯硫醚热交联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