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雪江
- 作品数:55 被引量:16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所长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预先研究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 含二氮杂蔡酮结构聚芳醚砜酮树脂改性及其微孔材料制备
- 雷雅杰刘涛张风顺贺江平余雪江
- 短亚麻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出一系列短亚麻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SEM和DSC等方法研究了短亚麻纤维用量、偶联剂种类对短亚麻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结晶性能、流变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短亚麻纤维用量达到4.62%时,亚麻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达到最佳;随短亚麻纤维用量的增加亚,麻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流动性降低而,结晶度和耐热性有所提高。
- 刘涛余雪江余凤湄赵秀丽王建华
- 关键词:聚乳酸亚麻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环保阻燃PBT/P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阻燃PBT/PC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数计,配比组成为:PBT30至60%;PC10至50%;酯交换抑制剂0.1至1%;阻燃剂5至25%;阻燃辅助剂0至5%;增韧相容剂1至10%;玻璃纤维20至50%;...
- 余雪江刘涛杨克斌高飞
- 一种石蜡/聚氨酯固-固复合双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蜡/聚氨酯固-固复合双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原材料,原材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聚乙二醇:40~90份;异氰酸酯:4~20份;扩链剂:0~10份;石蜡:0~50份;表面活性剂:0~5...
- 陈可平田春蓉余雪江王建华赵秀丽
- 文献传递
- 尼龙6的增强增韧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以环氧基树脂为增容剂,通过熔融挤出方式引发其与尼龙6的界面微交联反应,其产物在受到冲击时可产生较大塑性变形和较多银纹,从而吸收能量使体系增韧。同时,均匀分布的微交联网络结构可有效传递应力,束缚分子链运动,使复合材料的强度、刚性和热稳定性同时得到提高。
- 陈晓媛芦艾余雪江王港
- 关键词:尼龙6增韧
- 聚苯硫醚/钕铁硼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电磁性能被引量:3
- 2010年
-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苯硫醚(PPS)/钕铁硼(NdxFe94-xB6)复合材料,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形态、力学性能及电磁性能。结果表明,均匀分散的钕铁硼粒子与PPS基体界面结合紧密;与纯PPS相比,钕铁硼添加量为5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49%、44%和700%;但过多的钕铁硼填充量反而不利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提升;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都随其含量增加而增大,在高含量下,介电常数虚部随频率增加明显增大。通过对复合材料反射衰减计算,匹配厚度d=2 mm时,复合材料在高频段出现明显的吸收峰,特别是含量为50%时,吸收峰达到-18.3 dB,对应的频率为16.6 GHz。
- 王永杰李艳芦艾许轶余雪江王宪忠
- 关键词:聚苯硫醚钕铁硼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电磁性能
- 一种纤维自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被引量:3
- 2011年
- 采用了一种片材包覆层压的方式,制备了聚乳酸(PLA)纤维自增强PLA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SEM及DSC分析等方法研究了PLA纤维含量、制备方法对自增强PLA材料力学性能、界面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LA纤维含量的增加,自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片材包覆层压法与模压成型方法相比较,纤维在加工过程中的受破坏程度较小冲,击性能更高。
- 余雪江刘涛王建华赵秀丽余凤湄
- 关键词:聚乳酸纤维自增强
- 一种耐中子辐射屏蔽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中子辐射屏蔽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耐中子辐射屏蔽板材包含下述重量份的组份:聚烯烃类树脂55~94份、碳化硼粉末4~43份、偶联剂0.5~1.5份、抗氧剂0.5~1份、润滑剂0.5~2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
- 余雪江芦艾张启戎王建华马三田春蓉韩玉省陈贵胜张超
- 文献传递
- 短碳纤维增强抗静电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短碳纤维增强抗静电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聚乳酸树脂56.5至86.5%、短碳纤维10至40%、偶联剂0.5至1.5%、抗氧剂0.5至1%、润滑剂0.5至1%。将...
- 刘涛余雪江余凤湄赵秀丽王建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具有高相变焓的聚氨酯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高相变焓的聚氨酯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多元醇Ⅰ:65%~96%、多元醇Ⅱ:1%~30%、二异氰酸酯:3%~20%、催化剂:0%~3%。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多元醇Ⅰ(或多元醇Ⅱ)与...
- 田春蓉王建华高毅周秋明余雪江陈可平贾晓蓉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