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峰

作品数:18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调控与整合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下丘
  • 9篇神经元
  • 8篇下丘神经元
  • 8篇菊头蝠
  • 8篇菲菊头蝠
  • 4篇FM
  • 3篇声反应
  • 3篇声反应特性
  • 3篇蝙蝠
  • 3篇昆虫
  • 3篇回声定位
  • 3篇CF
  • 2篇调谐
  • 2篇信号
  • 2篇时程
  • 2篇小鼠
  • 2篇协同进化
  • 2篇进化
  • 2篇回声定位信号
  • 1篇电生理

机构

  • 14篇华中师范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8篇罗峰
  • 10篇陈其才
  • 7篇吴飞健
  • 6篇张树义
  • 6篇王欣
  • 4篇李安安
  • 4篇梁冰
  • 2篇唐佳
  • 1篇王少辉
  • 1篇付子英
  • 1篇廖阳
  • 1篇张礼标
  • 1篇刘慧华
  • 1篇张劲硕
  • 1篇李慧
  • 1篇廖晓梅
  • 1篇杨丹丹
  • 1篇贾慧娟
  • 1篇刘玲
  • 1篇杜小凤

传媒

  • 4篇生理学报
  • 3篇Zoolog...
  • 2篇科技潮
  • 2篇湖北省生理学...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Curren...
  • 1篇中国生理学会...
  • 1篇第十次中国生...
  • 1篇国际比较生理...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5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本期封面照片介绍——菲菊头蝠
2006年
罗峰
关键词:菊头蝠封面马来群岛冬眠体形
食虫蝙蝠与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进化关系被引量:12
2005年
食虫蝙蝠与昆虫之间是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夜行性昆虫是食虫蝙蝠主要的食物来源。在漫长的协同进化中,蝙蝠施加的捕食压力导致夜行性昆虫一系列特征的进化,其中一部分昆虫进化出能听到蝙蝠的超声波信号并采取逃跑行为或者能通过其它方式躲避蝙蝠,同时昆虫的适应性特征同样影响着蝙蝠的回声定位和捕食策略。本文从蝙蝠捕食昆虫的种类、昆虫对蝙蝠捕食的反应和食虫性蝙蝠对昆虫防卫的适应对策等三个方面对食虫蝙蝠与昆虫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概述。
罗峰梁冰张礼标张树义
关键词:食物选择协同进化
菲菊头蝠的下丘神经元基本声反应特性被引量:4
2006年
自由声场刺激条件下,采用单单位胞外微电极记录方法,研究了一种未被研究过的恒频/调频(CF/FM)蝙蝠——菲菊头蝠(Rhinolophus pusillus)的下丘神经元基本声反应特性,其结果发现,在所得的110个下丘神经元中,发放类型包括相位型(54.5%)、紧张型(25.5%)、持续型(7.3%)、梳齿型(7.3%)和暂停型(5.4%)等5种类型。记录深度在208-1855(829.0±328,1)μm之间,最佳频率在16.7~75.6(38.9±15.7)kHz之间,最小阈值在5~74(34.7±13.6)d BSPL之间,阈上10 dB SPL潜伏期在5.0-27.5(15.2±3.9)ms之间。最佳频率随记录深度的增加而增大(r=0.9578,P〈0.001);记录的54个频率调谐曲线(FTCs)均为开放型。其中52个为单峰型,2个为双峰型。52个单峰型FTC的Q10-dB值介于1.56-31.61之间,并且大部分是狭窄型(Q10-dB值〉5),占69.2%(36/52),少部分为宽阔型(Q10-dH值〈5),占30.8%(16/52)。2个双峰型神经元FTC在低频处为宽阔型,高频处为狭窄型,Q10-dB值分别为1.95、8和2.89、6.51。共获得34个神经元的强度-发放率函数(RIFs),可分为单调型、非单调型和饱和型。结合先前所研究的FM蝙蝠——普通伏翼蝠(Pipistrellus abramus)下丘神经元的基本声反应特性,比较分析了CF/FM蝙蝠与FM蝙蝠下丘神经元的声反应差异及其行为学意义。
罗峰李安安吴飞健梁冰张树义陈其才
关键词:菲菊头蝠下丘声反应特性
两种蝙蝠下丘神经元声反应特性的比较
<正>回声定位蝙蝠依靠听觉系统接受其回声信息“看”世界,每一种都有一套自身特有的信号模式用于回声定位,它们所发出的声信号特征决定了用于其声纳成像系统的回声信息特性。回声定位蝙蝠使用的声音广义上分为两类:窄带恒频信号CF/...
罗峰李安安吴飞健梁冰张树义陈其才
关键词:菲菊头蝠下丘声反应特性
文献传递
蝙蝠回声定位声波主频率与耳内部结构的相关性
许多研究表明蝙蝠的回声定位声波主频率和蝙蝠的翼长、外耳、鼻叶、鼻孑L间宽、年龄、性别等一些形态和生理的特征有关,此外,蝙蝠所处的状态、捕食阶段、猎物大小的不同, 其回声定位声波主频率也存在着差异。中耳主要由鼓膜和听骨链组...
韩小燕廖阳罗峰吴飞健陈其才
关键词:鼓膜声压
文献传递
两种回声定位蝙蝠的声信号及下丘神经元的声反应特性
罗峰
关键词:回声定位信号菲菊头蝠下丘声反应特性
安徽发现腹侧颈部白化的几内亚长翼蝠被引量:9
2007年
2006年10月24日,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响洪甸水库附近的矿洞中捕捉到1只腹侧颈部白化的雌性几内亚长翼蝠(Miniopterus magnater:Chiroptera,Vespertilionidae),该只白化个体的体重、头体长、前臂长、胫骨长、后足长、尾长、耳长和耳宽分别为14.4g、50.1mm、48.2mm、20.7mm、9.3mm、51.2mm、10.7mm和8.8mm,均在正常个体数据范围之内。
罗峰唐佳张树义陈其才
外侧丘系腹核在声信号加工和听觉上行传导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外侧丘系腹核(ventral nucleus of the lateral lemniscus,VNLL)是中枢听觉通路中连接耳蜗核等低位脑干和中脑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的重要核团,其神经元能够对声信号的不同参数进行检测与加工,进而形成多样的声反应特性。VNLL神经元对频率反应的调谐曲线有多种类型,但其锐化程度一般较低,对频率的分析亦不够精确;有关强度调谐的放电率函数分为两种类型:单调型与非单调型,它们对强度的加工和编码往往受到发放模式的影响;不同发放模式的VNLL神经元对时程的编码能力不同,其中起始型具有精确的时间特性,适合编码声刺激的起始时间信息,对蝙蝠的回声定位非常重要。VNLL接受来自低位核团的输入,并发出上行的抑制性投射至IC,在IC神经元的声信息检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来研究认为VNLL快速的抑制性投射延迟IC神经元的首次发放潜伏期,VNLL延迟的抑制性投射介导IC神经元的发放模式,但VNLL抑制性输入如何在IC进行整合,并增强IC神经元检测声信号能力的机制并不清楚,且缺乏VNLL对IC进行实时调控作用的直接证据。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上行输入在声信号加工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是本实验室今后的研究重点。本文结合本实验室相关研究,围绕VNLL对听觉信号的加工和上行传导进行综述。
刘慧华罗峰王欣
关键词:下丘
全细胞膜片钳研究离体小鼠下丘亚核神经元电生理特性被引量:1
2015年
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是听觉通路的重要中继站。本实验采用红外可视脑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昆明小鼠IC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进行研究。共记录获得88个神经元,其中背侧核(dorsal cortex of IC,ICd)神经元21个,中央核(central nucleus of IC,ICc)神经元43个,外侧核(external cortex of IC,ICx)神经元24个。根据神经元对注入正电流的发放模式,将其分为起始型(6.8%,n=6),适应型(39.8%,n=35)和持续型(53.4%,n=47)三种类型。约一半的神经元(49/88)具有超极化电流激活的内向电流(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inward current,Ih)。ICd和ICc神经元主要表现为持续型(61.9%和67.4%),ICx主要为适应型(75%)。比较发现,ICd、ICc及ICx神经元之间在动作电位发放阈值和膜时间常数等参数上存在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IC亚核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神经元的类型、它们所接受的投射以及在声信息处理中作用不同相关。
刘玲杜小凤付欣李慧贾慧娟王欣罗峰陈其才
关键词:全细胞膜片钳下丘
菲菊头蝠下丘神经元的时程调谐特性
<正>听觉是回声定位蝙蝠在黑暗的栖息地和捕食生境中感受外部环境的主要渠道。哺乳动物中脑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是听中枢声信号加工的重要中继站,很多上下行输入在此汇聚整合。有关下丘神经元时程调谐...
罗峰廖小梅吴飞健李安安张树义陈其才
关键词:下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