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泉云

作品数:110 被引量:509H指数:1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1篇缺血
  • 31篇脊髓
  • 31篇灌注
  • 29篇再灌注
  • 28篇灌注损伤
  • 27篇缺血再灌注
  • 24篇再灌注损伤
  • 24篇缺血再灌注损...
  • 23篇麻醉
  • 19篇脊髓缺血
  • 19篇脊髓缺血再灌...
  • 18篇脊髓缺血再灌...
  • 14篇芬太尼
  • 13篇心肌
  • 9篇异丙酚
  • 9篇瑞芬太尼
  • 9篇细胞
  • 9篇丙酚
  • 8篇诱发电位
  • 6篇心肌细胞

机构

  • 100篇四川大学华西...
  • 24篇四川大学
  • 11篇贵州省人民医...
  • 6篇贵阳医学院
  • 5篇中南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四川省人民医...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遵义医学院
  • 2篇广元市中心医...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成都市第六人...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

作者

  • 108篇王泉云
  • 30篇方华
  • 25篇刘进
  • 16篇王儒蓉
  • 14篇张兰
  • 14篇姚俊岩
  • 13篇章建平
  • 12篇章放香
  • 11篇张竞超
  • 11篇朱琳
  • 11篇李昌熙
  • 10篇黄蔚
  • 9篇林雪梅
  • 8篇杨邦祥
  • 6篇魏新川
  • 6篇张艳丽
  • 6篇李华凤
  • 6篇翁浩
  • 6篇刘斌
  • 5篇杨淼

传媒

  • 19篇四川医学
  • 15篇临床麻醉学杂...
  • 12篇四川大学学报...
  • 9篇中华麻醉学杂...
  • 7篇华西医学
  • 3篇中国疼痛医学...
  • 3篇国外医学(麻...
  • 3篇中国麻醉与镇...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四川动物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职业卫生与病...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2篇2012第二...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6
  • 9篇2015
  • 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12篇2007
  • 7篇2006
  • 9篇2005
  • 17篇2004
  • 12篇2003
  • 12篇2002
  • 2篇2001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视疼痛治疗,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生命质量被引量:2
2004年
杨邦祥王泉云
关键词:疼痛
腹主动脉局部灌注丙泊酚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建立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经腹主动脉局部灌注丙泊酚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30只,随机均分为A、B、C三组,诱导后气管插管,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及肛温。左股动脉切开置管至腹主动脉分出左肾动脉远端1.0cm处,于左肾动脉开口远端0.5cm处阻断腹主动脉,同时阻断双侧髂总动脉,自阻断即刻开始经置入导管分别向阻断的腹主动脉远端灌注5ml/kg丙泊酚溶液(A组)、10%脂肪乳(B组)和生理盐水(C组),30min后开放。于动物完全清醒即刻、再灌注后6、24和48h对双后肢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光镜观察脊髓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并计数。结果清醒即刻、再灌注后6、24和48hA组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高于B和C组(P<0.05),B、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脊髓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中位数分别为11、1和0,A组明显高于B、C两组(P<0.05)。结论腹主动脉阻断期间经阻断的腹主动脉局部灌注丙泊酚可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姚俊岩张兰张艳丽王泉云翁浩
关键词:丙泊酚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鞘内新斯的明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的抗伤害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新斯的明 (Neo)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镇痛机理。方法 雄性 SD大鼠 4 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又分为 NS组和 F组 ,实验组又细分为 Ne F组、L a Ne F组和 L n Ne F组。 NS组为正常对照组 ,F组给予 5 %福尔马林 10 0 μl,足底注射 ,Ne F组、L a Ne F组及 L n Ne F组在同 F组处理前分别给予 Neo、L-精氨酸(L- Arg) +Neo鞘内注射 (ith)、L- NG-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NOS抑制剂 ) +Neo ith,在福尔马林处理后分别检测大鼠脊髓 Fos的表达及观察大鼠的行为学表现。结果  Ne F组的缩腿舔爪时间显著短于 F组 ,脊髓的 Fos表达显著弱于 F组 ,预先给予 L- Arg或 L- NAME分别能加强及抑制以上作用。结论 新斯的明能引起大鼠脊髓背角 NO的释放 ,抑制 Fos表达可能是其产生抗伤害作用的机制之一。
林雪梅王泉云黄蔚朱琳杨邦祥
关键词:FOS
规范化抗梅毒治疗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围术期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规范化全程抗梅毒治疗对妊娠梅毒患者围手术期孕妇的影响。方法 128例妊娠期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的孕妇,根据妊娠期是否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78例)及对照组(50例),比较围手术期两组孕妇的情况以及麻醉处理。结果 2组研究对象在合并感染性疾病、前置胎盘、慢性盆腔炎方面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在术中麻醉用药和术后镇痛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中出血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合并梅毒术前早期发现并经过正规抗梅毒治疗可以减少孕妇的相关并发症和术中出血量,但对麻醉效果,对术后镇痛效果无影响。
亢平欧志梅王泉云亢禹燕徐芬兰郭雪波喻娟杨明嫦
关键词:妊娠合并梅毒围手术期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改进及脊髓耐受缺血时限的研究被引量:21
2007年
目的建立并改进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常温下脊髓耐受缺血的时限。方法新西兰大白兔按不同阻断时间随机分为C20、C25、C30、C40和C605组,每组10只。股动脉置管至腹主动脉分出左肾动脉远端并测压,肾下阻断腹主动脉20~60min,分别于清醒即刻、再灌注6h、24h和48h评定动物神经功能;再灌注48h观察脊髓形态学变化并计数L4~L6节段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结果C20组在各时间点均未出现截瘫;再灌注48h后,C25、C30和C40组分别有30%、80%和90%出现截瘫,C60组全部截瘫,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48h后,脊髓组织出现神经细胞肿胀、坏死等改变,且随阻断时间的延长,损伤程度逐渐加重;C20、C25和C30组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中位数分别为12.5、10和2,C40和C60两组均为0,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改进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改进后模型的脊髓耐受缺血的时限为20min以内,为脊髓损伤的研究提供了又一判定标准。
姚俊岩翁浩张兰王泉云苑玉清唐勇李建水
关键词:脊髓缺血再灌注腹主动脉阻断
SNC80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
目的:通过建立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模型,腹主动脉内灌注δ阿片受体激动剂SNC80和δ阿片受体拮抗剂naltrindole对δ阿片受体信号转导介导的神经元保护效果和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并应用诱发电位监测脊髓电生...
方华王泉云
关键词: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Δ阿片受体运动诱发电位
文献传递
经腹主动脉灌注低温异丙酚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低温异丙酚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采用阻断兔左肾下腹主动脉30min建立的脊髓缺血模型,经左股动脉灌注液体,A组(对照组)为常温生理盐水组;实验组:B组为低温生理盐水组;C组为低温脂肪乳组;D组为低温异丙酚组(50mg/kg)。4组灌注液体量均为5ml/kg。观察每组兔术中生命体征、再灌注后6,24,48h的神经行为学(Tarlov)评分、再灌注48h后的脊髓组织病理改变和测定脊髓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含量。结果实验组体温均于阻断15min开始下降,组间无差异(P>0.05):除D组阻断15min后平均动脉压开始下降外(P<0.05),A、B、C组均无明显变化;4组动物心率相对平稳;实验组Tarlov评分、脊髓病理学改变及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均显著优于A组,其中以D组最佳(P<0.05)。结论经腹主动脉灌注低温液体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中以低温异丙酚的保护作用为明显。
曾俊王泉云林艳君
关键词:异丙酚脊髓保护
异丙酚对人离体妊娠子宫肌自发性收缩的影响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观察异丙酚对人离体妊娠子宫肌自发性收缩的影响。方法 将 2 0例已建立自发性规律收缩的离体子宫肌肉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异丙酚组 ,观察不同剂量异丙酚对离体子宫肌自发性收缩的影响。结果 异丙酚剂量为 0 .5、2μg/ m l时 ,对人离体妊娠子宫肌的自发性收缩无影响 ,当剂量为 5、10μg/ ml时可抑制子宫肌的收缩 ;随着异丙酚剂量的增加 ,抑制收缩作用加强 ,(14 0± 5 0 )μU/ m l的催产素可拮抗其抑制作用。结论 异丙酚以剂量 -依赖的方式抑制人离体妊娠子宫平滑肌的自发性规律收缩 。
罗东王泉云黄蔚吕胜孔古娅
关键词:异丙酚子宫平滑肌妊娠
异丙酚抑制脊髓前角神经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异丙酚能否抑制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及其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表达的关系。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60只,随机均分为生理盐水(NS)组、10%脂肪乳(P)组.异丙酚30mg/kg(P...
姚俊岩王泉云张兰张艳丽翁浩
关键词:异丙酚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凋亡CASPASE-3
文献传递
鞘内新斯的明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的抗伤害作用
2004年
目的 探讨鞘内注射新斯的明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的抗伤害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三组 :生理盐水对照组 (NS组 )、福尔马林 (F组 )和新斯的明福尔马林组 (NeF组 )。F组给予 5 %福尔马林 10 0 μl,足底注射 ,NeF组在同F组处理前鞘内给予新斯的明(Neo)。在福尔马林处理后观察大鼠的行为学表现并检测大鼠脊髓Fos的表达。结果 NeF组的缩腿舔爪时间、脊髓的Fos表达显著短于或弱于F组。结论 新斯的明能抑制大鼠脊髓背角Fos的释放 。
林雪梅王泉云朱琳刘斌黄蔚
关键词:福尔马林疼痛原癌基因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