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华

作品数:92 被引量:194H指数:7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4篇缺血
  • 33篇再灌注
  • 32篇灌注
  • 31篇灌注损伤
  • 29篇再灌注损伤
  • 29篇缺血再灌注
  • 27篇缺血再灌注损...
  • 26篇脊髓
  • 19篇脊髓缺血
  • 19篇脊髓缺血再灌...
  • 19篇脊髓缺血再灌...
  • 15篇心肌
  • 12篇芬太尼
  • 11篇术后
  • 10篇诱发电位
  • 10篇瑞芬太尼
  • 10篇麻醉
  • 10篇老年
  • 8篇运动诱发电位
  • 8篇聚己内酯

机构

  • 53篇贵州省人民医...
  • 37篇四川大学华西...
  • 8篇贵阳医学院
  • 8篇四川大学
  • 4篇遵义医学院
  • 4篇贵州医科大学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江苏省苏北人...
  • 2篇延边大学医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清华大学玉泉...
  • 1篇上海市闵行区...
  • 1篇泰兴市第二人...

作者

  • 83篇方华
  • 39篇章建平
  • 34篇章放香
  • 30篇杨淼
  • 30篇王泉云
  • 22篇张竞超
  • 19篇刘进
  • 14篇王儒蓉
  • 12篇李昌熙
  • 8篇张伟晶
  • 7篇殷税香
  • 5篇邹晋峰
  • 5篇宋海波
  • 5篇刘兴会
  • 4篇王炼
  • 4篇唐红
  • 4篇赵倩
  • 4篇李国华
  • 3篇喻田
  • 3篇严相默

传媒

  • 9篇临床合理用药...
  • 4篇四川医学
  • 3篇临床麻醉学杂...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华西医学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2篇当代医药论丛
  • 2篇2012第二...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8篇2021
  • 5篇2020
  • 9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7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兔脊髓能量代谢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对兔脊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法建立SCIRI模型。分别于阻断前、阻断45min、再灌注30min和60min时,监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变化,并取脊髓测定腺苷酸(ADP、AMP、ATP)、丙二醛(MDA)、活性氧(R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线粒体肿胀度(MSD)。结果:与阻断前比较,阻断45min、再灌注30min和60min时脊髓腺苷酸、GSH-PX、T-AOC及SOD均降低(P<0.01),ROS、MSD和血清NSE浓度均升高(P<0.01)。再灌注30min和60min时T-AOC与脊髓ATP水平显著相关(r=0.984和r=0.873,P<0.01)。结论:SCIRI中抗氧化能力降低引起脊髓能量代谢障碍。
方华章建平张竞超章放香王泉云王儒蓉刘进
关键词: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能量代谢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运动诱发电位的变化及其监测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神经功能的监测作用。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15min、30min、45min、60min组,每组8只。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法,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对各组在缺血前、缺血期间、再灌注期间MEP变化进行监测。术后采用Reuters法对后肢感觉和运动反射功能评分,再灌注48h Jacobs法对后肢运动功能分级。结果缺血后MEP潜伏期和波幅分别逐渐延长及减少,缺血15min时MEP波形消失,再灌注15min时MEP波形恢复,但潜伏期大于缺血前,波幅小于缺血前。开放腹主动脉后,各组MEP潜伏期和Reuter评分值总体变化趋势为缺血60min组>缺血45min组>缺血30min组>缺血15min组>假手术组,MEP波幅总体变化趋势为假手术组>缺血15min组>缺血30min组>缺血45min组>缺血60min组。再灌注48h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分值总体变化趋势为假手术组>缺血15min组>缺血30min组>缺血45min组>缺血60min组。结论脊髓缺血时间越长,再灌注后MEP恢复越慢,后肢运动障碍越明显,监测MEP能够准确地反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无和程度的轻重。
方华王泉云李昌熙江从勋
关键词:脊髓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发电位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用于剖宫产全麻诱导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用于剖宫产全麻的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用于剖宫产全麻诱导,对比观察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产妇血液动力学及新生儿脐血血气和Apgar评分的影响,选择ASAⅠ-Ⅱ级足月妊娠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M组)和硬膜外麻醉组(E组),每组各30例。分别记录产妇入室后(T0)、麻醉诱导(T1)、手术切皮时(T2)、胎儿剖出即刻(T3)等时点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两组产妇均在新生儿娩出时抽取脐动、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分别记录两组切皮至新生儿娩出时间(S-DI)、子宫切开至新生儿娩出时间(U-DI)、新生儿出生1min和5min Apgar评分。结果:全麻组和硬膜外组的S-DI时间分别为(5.4±1.5)min和(10.1±2.2)min,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U-DI时间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和硬膜外组新生儿脐动、静脉血血气分析和新生儿出生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2.0mg/kg切皮前单次静脉推注应用于剖宫产全麻诱导是安全有效的,母体血液动力学控制理想,对新生儿脐血血气和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
杨淼刘兴会方华章建平
关键词:剖宫产全麻
抗ICAM-1液态氟碳纳米微球靶向损伤心肌细胞的体外实验及其细胞毒性作用研究
2013年
目的制备一种耦联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抗的液态氟碳(PFOB)纳米微球,检测其基本理化特性与细胞毒性作用并实现其与体外培养损伤心肌细胞的靶向结合。方法将生物素化ICAM-1单抗与普通(对照组)及生物素化(实验组)PFOB纳米微球耦联,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抗体与微球的耦联情况;MTT法检测微球对心肌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将两组微球分别加入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损伤和TNF-α损伤后大鼠乳鼠心肌细胞中,观察并半定量计算各组微球与心肌细胞的结合情况。结果 ICAM-1单抗与实验组微球成功耦联,耦联率95%,共聚焦显微镜下微球呈绿色荧光,其粒径、电位、浓度分别为(385.3±88.9)nm,-(60.3±6.11)mV,7.0×108/mL,而对照组微球不见或仅见微弱荧光;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下实验组微球对心肌细胞无毒性作用;无论心肌细胞是否暴露于TNF-α,对照组微球均未见附着在心肌细胞膜周,而TNF-α损伤下实验组微球与心肌细胞的附着量是非损伤下的10倍(P<0.01)。结论成功制备出耦联ICAM-1单抗的PFOB纳米微球,该靶向微球无细胞毒性作用且与体外高表达ICAM-1心肌细胞有较强的结合力。
韦馨唐红尚艳文李国华李奥王炼宋海波方华
关键词:液态氟碳心肌细胞靶向纳米
血必净注射液对老年患者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老年患者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血必净组(X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X组手术前30 min血必净注射液50 mL+生理盐水100 mL静滴,术后血必净注射液50 mL+生理盐水100 mL静滴,每天2次,连用5 d;C组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检测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术前1 d、术后7 d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测试。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CRP、IL-6、TNF-α明显增高(P<0.05),X组增高的幅度低于C组(P<0.05);两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X组的MMSE评分高于C组(P<0.05)。结论围术期静滴血必净注射液可抑制术后炎性细胞因子CRP、IL-6、TNF-α等的释放,降低麻醉及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改善老年患者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
杨淼方华章放香章建平
关键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血必净注射液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人
右美托咪定对脾切除术后老年大鼠海马长链非编码RNA BACE1-AS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脾切除术后老年大鼠海马长链非编码RNA BACE1-AS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180只,18月龄,体质量400~54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n=36):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D组)、手术组(O组)、生理盐水组(S组)、右美托咪定组(Y组)。C组不作任何处理,D组麻醉后切皮但不实施手术,O组麻醉后行脾切除术,Y组切除脾脏前5min给予50μg/kg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S组于切除脾脏前5min给予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Morris水迷宫法记录大鼠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路径,采用HE染色观察海马CA3区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lncRNA BACE1-AS和BACE1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β、APP及BACE-1的表达。结果与C组、D组比较,O组、S组和Y组大鼠术后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路径延长,海马lncRNA BACE1-AS、BACE1mRNA、Aβ、APP及BACE-1的表达上调,与O组、S组比较,Y组大鼠术后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路径缩短,海马lncRNA BACE1-AS、BACE1mRNA、Aβ、APP及BACE-1的表达下调。与术前比较,O组、S组和Y组术后1、3、7d大鼠术后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路径延长。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改善老龄大鼠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老年大鼠海马长链非编码RNA BACE1-AS表达有关。
周晓娜殷税香陈佳方华张伟晶林洁如章放香
关键词:老年反义
兔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后超微结构变化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兔腹腔神经丛不同浓度乙醇阻滞后超微结构的变化,并探讨阻滞此丛的乙醇适宜浓度。方法选择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2只,即对照组(N组)、50%乙醇组(A50)、75%乙醇组(A75)和无水乙醇组(A100)。每组动物选择一侧腹腔神经丛为实验侧,手术剖腹,分别注射生理盐水、50%、75%及无水乙醇0.4 ml后关腹,在同样的条件下饲养及观察,1周后剖腹取出腹腔神经节和腹腔神经丛标本进行电镜观察。结果A50组只有脂褐素颗粒增多;A75组空泡和脂褐素颗粒明显增多,线粒体减少;A100组脂褐素颗粒和空泡增多。结论50%乙醇、75%乙醇和无水乙醇对腹腔神经丛均有程度不同的变性作用。可以认为阻滞兔腹腔神经丛适宜的乙醇浓度为超过50%的浓度。
黄巍李昌熙严相默方华
关键词:腹腔神经丛神经传导阻滞乙醇超微结构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喉罩全麻对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观察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喉罩全麻对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麻醉复合生理盐水泵入,观察组麻醉复合右美托咪定泵入。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情况及患者术后认知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插入喉罩时、拔除喉罩时、拔除喉罩后10 min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喉罩全麻对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具有积极、良好的影响,能稳定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提升其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冲章建平方华杨淼殷税香章放香
关键词: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瑞芬太尼聚己内酯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兔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内灌注Mu阿片受体(MOR)激动剂瑞芬太尼聚己内酯(REM-PCL)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兔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R组和RG组,每组10只。R组和RG组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法制备SCIRI模型,于阻断血流时经腹主动脉局部灌注REM-PCL 0.1mg/kg,RG组于REM-PCL灌注结束后再局部灌注MOR拮抗剂GSK1521498(1 mg/kg),对照组局部灌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阻断前,再灌注15、30、60 min及再灌注24 h监测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质量浓度和SEP;再灌注6、12和24 h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然后于再灌注24 h取脊髓组织检测MOR mRNA和感觉神经元异常率。结果:3组血清NSE质量浓度变化、SEP变化、神经行为学评分、脊髓组织MOR mRNA表达水平和感觉神经元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G组上述指标测值及变化趋势与对照组相似(P>0.05)。与对照组和RG组比较,再灌注期间R组血清NSE质量浓度明显较低,SEP OL延长程度较小,IPA较快恢复,神经行为学评分较低;再灌注24 h时,R组脊髓组织MOR mRNA表达水平较高,感觉神经元异常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腹主动脉内灌注REM-PCL可以通过激活MOR,减轻脊髓电生理功能障碍。
方华章建平张竞超章放香王泉云王儒蓉刘进
关键词: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体感诱发电位
一种人工智能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当前监测围术期患者的血流动力穴的过程中,存在的增加医务人员工作量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贴敷盒,贴敷盒的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流量计...
方华章建平杨淼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