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樱

作品数:15 被引量:14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子宫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异位症
  • 3篇阴道
  • 3篇在位内膜
  • 3篇子宫内膜
  • 3篇子宫内膜异位
  • 3篇子宫内膜异位...
  • 3篇内膜
  • 3篇内膜异位症
  • 3篇教学
  • 3篇宫内
  • 3篇宫内膜
  • 3篇妇产科
  • 3篇表达及意义
  • 3篇产科
  • 3篇COFILI...
  • 2篇单孔
  • 2篇单孔腹腔镜

机构

  • 15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王晓樱
  • 8篇李妍
  • 4篇刘岿然
  • 2篇王丹波
  • 1篇张悦
  • 1篇欧阳玲
  • 1篇刘达
  • 1篇汤婷婷

传媒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2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华生殖与避...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阴道斜隔综合征3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阴道斜隔综合征的病理解剖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31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Ⅰ型15例,Ⅱ型15例,Ⅲ型1例,包括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术后随访1年~6年。结果:Ⅰ型患者就诊年龄为(13.07±1.58)岁,86.7%于初潮半年内就诊,均以痛经为首诊就诊原因;Ⅱ、Ⅲ型患者平均就诊年龄(25.20±7.09)岁,54.5%在性生活后半年内发病,62.5%以阴道流血流液流脓为首诊就诊原因。所有患者均有阴道壁囊肿,Ⅰ型直径大于Ⅱ、Ⅲ型患者;93.5%的患者合并肾脏缺如,以右肾为主。超声诊断率93.5%,磁共振诊断率100%。31例患者均采用阴道斜隔切除术,术后阴道不规则流血流液、腹痛等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术后均无阴道粘连发生,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中71.4%成功受孕。结论:不同分型的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各异,肾脏缺如可对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起到提示作用,超声及磁共振检查可以帮助明确诊断。阴道斜隔切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的诊断及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症状,预防生殖系统疾病,保护患者生育功能。
王晓樱刘岿然
关键词:阴道斜隔痛经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CBL联合Seminar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索CBL联合Seminar的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9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轮转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研究组24人,采用CBL联合Seminar的教学模式;对照组25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研究组的基础理论知识成绩、病例讨论成绩、问诊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BL联合Seminar教学模式能够明显提升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王晓樱李妍
关键词:CBL教学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腹腔镜卵巢囊肿核除术、阴式卵巢囊肿核除术治疗卵巢畸胎瘤对比观察被引量:47
2017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卵巢囊肿核除术、阴式卵巢囊肿核除术治疗卵巢畸胎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卵巢畸胎瘤患者,分为A组56例、B组28例,A组行腹腔镜卵巢囊肿核除术;B组行阴式卵巢囊肿核除术。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两组术后24小时止痛药应用、发热情况,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止疼药应用、术后发热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B组肿瘤直径>10 cm者比较,A组肿瘤直径>10 cm者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多(P均<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核除术及阴式卵巢囊肿核除术治疗卵巢畸胎瘤效果均较好。但肿瘤直径>10 cm者,阴式卵巢囊肿核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费用少。
王晓樱刘岿然汤婷婷
关键词:畸胎瘤卵巢畸胎瘤
cofil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及异位病灶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及异位病灶中cofilin的表达,明确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为今后内异症的早期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证据。 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confilin...
王晓樱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异位病灶
文献传递
经阴道及腹腔镜治疗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比较经阴道及腹腔镜手术路径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75例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路径分为两组:阴式手术组40例,采用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子宫修补术;腹腔镜手术组35例,采用腹腔镜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子宫修补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阴式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腹腔镜组,术后24 h疼痛评分和住院费用均低于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月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手术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腹腔镜手术组发热2例、尿潴留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具有疗效确切、止血效果好、手术快捷、术后恢复快、治疗周期短、费用低的优势,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王晓樱李妍
关键词:瘢痕妊娠经阴道手术腹腔镜检查
阴道斜隔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斜隔综合征的病理解剖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1例阴道斜隔综合症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临床分型、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31例患者均采...
王晓樱
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 探讨单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腹腔镜入路及阴道断端缝合方法分为三组:A组30例,采用单孔腹腔镜手术经阴道缝合阴道断端;B组20例,采用单孔腹腔镜手术经腹腔镜缝合阴道断端;C组37例,采用传统腹腔镜手术经腹腔镜缝合阴道断端。比较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恢复排气时间,首次离床活动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费用等临床指标。结果 三组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均无并发症发生,无一例转开腹手术。单孔腹腔镜组均未额外添加操作孔。A组手术时间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B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首次离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C组,术后48 h内各时点VAS评分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与C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美观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阴道断端的缝合可依术者经验灵活选择。
王晓樱李妍
关键词:全子宫切除术疼痛
单孔腹腔镜行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巨大囊肿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应用单孔腹腔镜行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巨大囊肿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卵巢巨大囊肿患者71例(直径≥12 cm),按手术途径分为研究组34例(应用单孔腹腔镜行囊肿剔除术)和对照组37例(应用传统腹腔镜行囊肿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囊液外漏率、术后24 h疼痛评分、术后排气时间、首次离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囊液外漏率分别为2.9%和18.9%;在巧囊组患者中,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非巧囊组患者中,研究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首次离床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术后24 h疼痛评分低,术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选择病例的前提条件下,单孔腹腔镜治疗卵巢巨大囊肿能减少囊液外漏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是安全有效的。
王晓樱李妍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瘢痕
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的诊治进展被引量:13
2016年
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是子宫肌瘤的一种特殊生长方式,较罕见,病因尚未明确。临床表现以月经量增多为主,多继发中重度贫血,多数患者伴有腹痛、腰酸等盆腔压迫症状。病理大体观表现为子宫弥漫性均匀性增大,肌层增厚,肌壁间弥漫布满细小瘤样结节,镜下表现为子宫肌层弥漫性结节样增生。本病需与子宫多发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及子宫肉瘤相鉴别。治疗以手术为主,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刘达王晓樱张悦刘岿然
关键词:全子宫切除术妊娠
加速康复外科在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临床路径在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17年8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期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患者。进入ERAS路径的183名患者为ERAS组,传统路径的255名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手术后的康复情况。结果共纳入438例患者。ERAS组患者手术后排气时间[(37.57±12.10)h]早于对照组[(47.28±17.36)h,P<0.001];ERAS组手术后疼痛评分(手术后第1日晨8时:2.86±0.89,手术后第2日晨8时:1.99±0.73)低于对照组(2.96±0.92,2.41±0.82,P均<0.001);ERAS组手术后较手术前血液中D-二聚体升高倍数[1.67(0.68,3.04)]低于对照组[3.17(1.55,5.72),P<0.001];ERAS组手术后住院时间[(5.20±1.07)d]短于对照组[(5.52±1.46)d,P=0.009]。结论ERAS路径的应用可缩短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患者手术后排气时间,减轻手术后疼痛,改善手术后血液高凝状态以及减少住院时间;ERAS在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安全可行且有效。
张慧玲王晓樱李妍刘岿然欧阳玲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疼痛肠道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