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彦青

作品数:23 被引量:12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5篇川西坳陷
  • 8篇地球化
  • 8篇地球化学
  • 8篇雷口坡组
  • 8篇成藏
  • 7篇盆地
  • 6篇须家河组
  • 5篇四川盆地
  • 4篇地球化学特征
  • 4篇气田
  • 4篇化学特征
  • 4篇成藏条件
  • 3篇大邑构造
  • 3篇油气
  • 3篇源岩
  • 3篇烃源
  • 3篇烃源岩
  • 3篇新场气田
  • 3篇发育
  • 2篇地质

机构

  • 16篇中国石化石油...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中国石化
  • 3篇常州工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23篇王彦青
  • 19篇陈迎宾
  • 17篇胡烨
  • 12篇吴小奇
  • 8篇曾华盛
  • 6篇刘光祥
  • 4篇王萍
  • 2篇宋晓波
  • 2篇周小进
  • 2篇彭金宁
  • 2篇黎华继
  • 2篇杨俊
  • 2篇杨俊
  • 2篇翟怡
  • 2篇赵国伟
  • 1篇蒋小琼
  • 1篇刘全有
  • 1篇钱一雄
  • 1篇王津义
  • 1篇白森舒

传媒

  • 7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石油学报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特种油气藏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科技风
  • 1篇地球科学
  • 1篇“全球构造、...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阆中地区灯影组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22年
震旦系灯影组是四川盆地海相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层系之一。近年来在高石梯—磨溪古隆起北斜坡阆中地区的天然气勘探中,灯影组四段储层内发现沥青呈广泛分布,但对其地球化学特征及相关油气成藏条件的研究较为薄弱。通过分析沥青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阆中地区灯影组储层沥青的成因和来源,探讨了沥青对古油藏规模和相关油气成藏条件的指示意义。研究表明,阆中地区灯影组储层中的沥青为正常埋藏演化过程中热裂解作用成因,其质量含量、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和δ^(13)C平均分别为1.36%、4.29%和-32.3‰。生物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的对比分析表明,震旦系灯影组沥青与下寒武统烃源岩具有较好的亲缘关系,沥青主要来自阆中地区西侧拉张槽内下寒武统烃源岩生成的原油并经裂解作用而形成,灯影组四段下伏的灯影组三段和陡山沱组泥质烃源岩可能也有一定贡献。阆中地区的古油藏规模约为32.3×10^(8)t,裂解生气强度可达49.23×10^(8)m^(3)/km(2),天然气的保存条件是控制阆中地区灯影组四段现今气藏规模的关键因素。
吴小奇周凌方赵姗姗钱一雄王彦青杨俊王东
关键词:灯影组储层沥青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油气成藏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新场气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五段烃源岩评价被引量:7
2017年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五段是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新场气田陆相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层系之一,但对须五段烃源岩品质的研究程度较低且认识存在分歧。对新场须五段泥岩发育特征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新场须五段泥岩平均厚度为285.3m,各亚段均表现出北薄南厚的特征。须五段泥岩样品TOC含量、生烃潜力(S_1+S_2)和氯仿沥青"A"含量平均分别为2.17%、2.26mg/g和0.264‰,有机质丰度整体达到了中等烃源岩的标准;干酪根类型指数(TI)均小于0,δ^(13) C平均值为-25.0‰,有机质类型主要为腐殖型和腐泥—腐殖型;镜质体反射率(RO)平均值为1.17%,主体处于生油高峰期后。新场须五段泥岩生气强度主体介于(3~16)×10~8 m^3/km^2之间,具备形成中小型气田的资源基础。新场须五段泥岩总生气量相对较低,生成的天然气无法完全驱替掉地层中的水,因此气藏中天然气充满度整体偏低,导致在试采过程中气水同产且天然气产量整体较低。
吴小奇陈迎宾赵国伟杜小伟曾华盛王萍王彦青胡烨
关键词:川西坳陷新场气田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柴达木盆地冷湖0-5号构造侏罗系成藏条件及勘探方向
2014年
冷湖0-5号构造是柴达木盆地以下侏罗统为烃源岩的一个含油气构造带,目前除冷湖3号油田为侏罗系原生油气藏外,其他所发现的油田均为第三系次生油气藏。通过对该构造带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及钻井分析认为,冷湖0-5号具备形成侏罗系原生油气藏的石油地质条件,并根据区域地质特征及其具体成藏条件,提出了冷湖0-5号构造"下断阶找油"的勘探思路及有利勘探方向。
陈迎宾王彦青胡烨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侏罗系成藏条件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烃源岩分子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9
2022年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川西坳陷最重要的陆相烃源层系,目前对其烃源岩分子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和认识较为薄弱。通过对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不同层段烃源岩饱和烃和芳烃化合物组成的分析,揭示了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对烃源岩沉积环境和热演化特征的指示意义。须家河组二段至四段泥质烃源岩三环萜烷分布和二苯并噻吩/菲比值主体表现出湖相烃源岩的特征,相对较高的伽马蜡烷/C_(30)藿烷比值(0.16~0.23)和9-/1-甲基菲比值(1.16~1.41)表明水体盐度相对较高。甲基菲指数(MPI_(1))、甲基菲分布分数(F_(1))、甲基二苯并噻吩分布指数(MDBI)等参数是有效的成熟度标尺,其在R_(o)=1.35%前后分别与成熟度表现出线性正相关和负相关。高—过成熟阶段须家河组烃源岩的C_(27)—C_(29)规则甾烷分布模式、“三芴”系列相对组成和甲基二苯并噻吩/甲基二苯并呋喃比值受成熟度影响较大而失真。
吴小奇吴小奇陈迎宾周小进王彦青陈迎宾曾华盛
关键词:分子地球化学须家河组上三叠统川西坳陷四川盆地
川西坳陷印支期古隆起成因初探被引量:3
2020年
油气勘探实践表明,盆地中的古隆起对油气田的形成与分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钻探成果和地震资料,对川西坳陷印支期古隆起的成因开展了研究。分析表明:印支早期不仅在川西坳陷内部和龙门山前发育了北东走向的古隆起,而且在川西坳陷内部还发育了东西走向的古隆起。初步认为印支期古特提斯洋关闭是川西印支期古隆起发育的动力来源,川西坳陷内部北东向古隆起的形成与江南—雪峰山南东-北西向的逆冲推覆挤压作用有关,东西向古隆起的形成与扬子板块同华北板块沿勉略缝合带南北向的强烈碰撞挤压有关。
袁晓宇胡烨刘光祥陈迎宾王彦青吴小奇
关键词:古隆起印支期川西坳陷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印支早期古隆起发育特征及控油气作用被引量:7
2018年
盆地中古隆起对早期油气聚集成藏具有重要意义。应用三维地震资料及钻探资料,对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印支期古隆起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印支期川西地区不仅发育了孝泉—新场—丰谷近东西向古隆起的雏形,在龙门山前和川西坳陷内部还发育北东走向的"串珠"状古隆起;地震属性揭示,印支期古隆起对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顶部裂缝的展布以及岩溶储层发育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综合考虑储层展布特征、古隆起与储层叠合程度、烃源条件与油气运移通道匹配关系等认为,除了大型构造隆起带和斜坡带,川西凹陷印支早期古隆起区也可能是油气有利勘探区带。
胡烨袁晓宇王彦青刘光祥宋晓波
关键词:控油作用古隆起印支期四川盆地
川西坳陷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天然气气源对比被引量:11
2020年
川西坳陷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是近年来四川盆地海相天然气勘探和研究的热点层系,目前对其碳酸盐岩生烃潜力的认识存在一定分歧,由此导致该地区雷口坡组气藏的主力气源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对川西坳陷潜在海相烃源岩开展较为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揭示了雷口坡组碳酸盐岩和筇竹寺组、龙潭组、马鞍塘组—小塘子组泥质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和生烃潜量等特征。其中,雷口坡组碳酸盐岩的原始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量整体偏低,有机质丰度相对高的层段发育规模十分有限,不足以形成规模性油气聚集,且雷口坡组高产井与其碳酸盐岩烃源岩的发育程度明显不匹配。气源对比研究表明,雷口坡组天然气主要来自下伏上二叠统龙潭组烃源岩,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或上三叠统马鞍塘组—小塘子组烃源岩不具有亲缘性。雷口坡组储层未经历大规模古油藏聚集,其气藏为龙潭组烃源岩所生成的原油在高演化阶段热裂解生成原油裂解气并直接充注到雷口坡组而形成。
吴小奇陈迎宾翟常博王彦青曾华盛刘文汇杨俊倪春华周凌方宋晓波
关键词:川西坳陷雷口坡组碳酸盐岩生烃潜力气源对比
川西坳陷新场气田须家河组五段流体赋存状态被引量:5
2017年
川西坳陷新场气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五段气藏试采均表现出气水同产,天然气究竟是以水溶气还是游离气为主尚无定论。为此,对该区须五段地层水开展了不同温压条件下的甲烷溶解度实验,并与1 mol/kg NaCl溶液中甲烷的溶解度进行对比,并结合现今产出流体气水比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明确了须五段中流体的赋存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在现今平均埋深和历史最大埋深状态下,新场须五段地层水中甲烷的溶解度分别为2.260 m^3/m^3和3.194 m^3/m^3。受白垩纪末以来地层抬升影响,新场须五段水溶气脱溶主要是地层抬升减压降温脱溶。在不同埋深状态下,游离气和地层水在孔隙中所占体积比例分别普遍低于和高于50%,白垩纪末以来地层温压降低使得须五段中游离气体积发生膨胀,所占体积比例略有增大,而地层水被驱替排出,所占体积比例有所降低。地层温压降低导致部分水溶气脱溶出来,在总的天然气中游离气所占比例增大而水溶气所占比例降低,须五段天然气以游离气为主,水溶气所占比例不足5%。在地层抬升过程中,新场须五段有约29.3%的水溶气脱溶成为游离气,地层水共脱溶出了约1.8×10~9m^3的天然气。
吴小奇罗开平王萍陈迎宾王彦青胡烨黎华继
关键词:地层水新场气田川西坳陷
川西坳陷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示踪被引量:2
2022年
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是四川盆地西部天然气勘探的热点层系之一,目前对其储层沥青发育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与认识较为薄弱。基于储层沥青含量、反射率、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开展川西雷口坡组沥青的成因和来源研究,并基于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来开展气源示踪,丰富和完善了该区气源对比的研究方法和途径。研究表明,雷口坡组储层中沥青零星分布于缝合线和裂缝中,δ^(13)C值介于-28.6‰~-24.6‰。钻井岩心样品中沥青的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平均为3.14%,为典型的热裂解成因。野外露头沥青样品等效镜质体反射率较低,香水镇黄连桥和石元乡马鞍塘剖面沥青经历了生物降解,而天池乡卸军门剖面沥青为原油脱沥青质作用形成。雷口坡组储层沥青与自身碳酸盐岩具有较好的亲缘性,而根据沥青含量计算所得川西大气田雷口坡组裂解生气强度和圈闭总裂解生气量与现今气藏规模不匹配。川西大气田主体并非来自古油藏的原位裂解,而是由高演化阶段的原油裂解气直接充注形成。天然气主体来自下伏上二叠统烃源岩,雷口坡组自身碳酸盐岩贡献较为有限。相关认识为揭示川西雷口坡组成藏机理、明确勘探方向提供了科学依据。
吴小奇陈迎宾陈迎宾周凌方周凌方杨俊周小进杨俊
关键词:镜质体反射率地球化学特征成藏机理沥青雷口坡组川西坳陷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成都大气田致密砂岩气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6
2021年
川西坳陷是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的重要探区之一,该区陆相致密砂岩气勘探近年来取得重要突破,发现了以上侏罗统致密砂岩为主力储层的成都大气田,但对其天然气来源及与邻区天然气特征差异的认识缺乏地球化学证据。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成都大气田侏罗系致密砂岩气干燥系数(C_(1)/C_(1-5))介于0.939~0.982之间,δ^(13)C_(1)、δ^(13)C_(2)和δD_(1)值分别介于-33.7‰~-30.7‰之间、-25.4‰~-22.3‰之间和-162‰~-153‰之间,烷烃气碳、氢同位素系列均表现出正序特征。碳氢同位素组成揭示了侏罗系致密气为典型煤成气。根据煤成气二阶段分馏模式计算所得RO值与成都气田须家河组五段烃源岩实测RO值一致,反映了侏罗系致密砂岩气主体来自须五段烃源岩。研究区下侏罗统白田坝组基本不发育有效烃源岩,对侏罗系气藏没有显著贡献。受气源及成藏过程的差异影响,川西坳陷不同气田侏罗系天然气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
吴小奇吴小奇陈迎宾王彦青曾华盛蒋小琼
关键词:川西坳陷致密砂岩气地球化学特征热成熟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