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英
- 作品数:37 被引量:117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风湿热92例临床研究分析
- 2020年
- 风湿热(rheumatic fever,RF)是继发于A族β溶血性链球菌后的一种复发性、非化脓性全身免疫性炎症,是常见的危害学龄期儿童生命及健康的主要风湿性疾病之一[1],以往几十年间断发病。本文旨在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重新认识风湿热,并就风湿性关节炎阿司匹林和布洛芬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 王俊英杨蕊华张小平崔涛赵孟佳
- 关键词:风湿性疾病学龄期儿童治疗转归免疫性炎症风湿热FEVER
-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3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的临床特点,探讨儿童SLE发生发展的规律,为儿童SLE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经验。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总结2006-08~2011-09在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住院的37例首次诊断SLE患儿的年龄、性别、首发症状、实验室检查、免疫学特征等,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①女性发病率较男性发病率高,但是年龄越小,男性所占比例越高。②首发症状中以发热(54.05%)、面部不典型红斑(35.14%)、浮肿(27.03%)及泡沫尿(16.22%)发生率最高;首发症状多样,表现不一。③非首发的临床表现中,血系列中三系中至少1系减少(89.19%)、皮损(67.57%)、发热(59.46%)及蛋白尿(54.05%)发生率高,而关节炎(2/37)、关节痛(9/37)和脱发(2/37)发生率低。④高滴度ANA、抗ds-DNA、C3、C4降低以及抗SSA,在合并狼疮性肾炎组中阳性率与无合并狼疮性肾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儿童SLE多发生在学龄期,女童发病率高;但在低年龄发病时男孩所占比例高。②儿童SLE首发症状中发热、面部不典型红斑发生率高,而且病情表现为多系统器官损害,血液、皮肤、肾脏、骨骼等,少数出现心力衰竭、抽搐,使病情危重而复杂,加大诊断的难度,极易误诊、漏诊。③除ANA、抗ds-DNA、C3、C4外,抗SSA、SSB和CCP也参与SLE发病过程,并且部分抗体可能与狼疮性肾炎的发生有关。
- 王俊英杨蕊华崔涛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儿童回顾性分析
- 婴儿不完全川崎病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全身中小血管的系统性炎症,可累及心脏,尤其是冠状动脉,主要累及2~5岁儿童。研究显示,近年来不完全川崎病(in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s,IKD)病例逐渐增多,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存在相应的诊断困难、治疗延误等情况,可能造成IKD患儿重症、并发症增多,易合并冠状动脉损伤。
- 张小平杨蕊华王俊英崔涛景迎春刘丽华
- 关键词:不完全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系统性炎症
- 冠状动脉病变临床高危因素相关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判断川崎病患儿是否处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高危状态,以利于对患儿能更早期诊断,更个别化治疗。方法分别记录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发热持续时间,检测相关的实验室指标,行心脏超声心动图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8例川崎病患儿,40例存在有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率为45.45%,3例为巨大冠状动脉瘤(3.4%),均为男性。统计结果显示:发热持续时间、年龄<1岁、白细胞总数(WBC)、低血清白蛋白、低血钾、低血磷,(P<0.05),有统计学意义。性别统计分析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发热持续时间、年龄<1岁、高白细胞总数(WBC)、低血清白蛋白、低血钾、低血磷是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高危因素。临床医师应综合判断,才能提高川崎病诊断率,早期治疗,有效防治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 王俊英李亚蕊崔涛王丽红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川崎病
- 败血症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一例
- 2003年
- 患儿.男,46d,主因吃奶差8d入院。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其母妊娠期间反应明显,但无“上感”、“腹泻”等病史及接触史,无用任何药物史。入院前经血培养确诊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败血症。入院查体:体温36.2℃,体重1.4kg,发育落后,营养差,神清,反应欠佳,颜面躯干皮肤轻度黄染,口周发绀,呼吸66次/min,双肺呼吸音粗。
- 王俊英李燕芝
- 关键词:败血症巨细胞病毒病毒感染细菌感染
- 早产与脑性瘫痪
- 1995年
- 脑瘫患儿中早产儿所占的比例很大。本文通过对早产脑瘫患儿的病史并结合CT检查结果分析,表明部分早产儿在妊娠期已存在脑神经系统发育障碍,这可能是由于妊娠前和/或插妊娠期各种高危因素所致,而且这些高危因素也会引起早产。提示妊娠前和妊娠期因素是造成早产儿脑瘫不可忽视的因素,遗传也与脑瘫有关。
- 王俊英石琳
- 关键词:早产儿脑性瘫痪病因妊娠期
- 2002-2012年住院患儿胎传梅毒现状分析
- 王俊英
-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趋势及对策被引量:24
- 2009年
- 目的了解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先心病类型的构成比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以便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方法对2006-01~2008-12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经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先天性心脏病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3年共收治新生儿7188例,先天性心脏病351例(4.88%),先心病的发生率2008年较2006,2007年的有上升趋势(P<0.05)。351例先天性心脏畸形前5位是动脉导管未闭(PDA)79例(22.51%)、室间隔缺损(VSD)56例(15.95%)、房间隔缺损(ASD)49例(13.96%)、ASD+PDA48例(13.68%)、VSD+PDA37例(10.54%),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146例,占41.60%。孕母年龄与先天性心脏病发生有关,年龄大于30岁,尤其>35岁组先心病的发生率较年龄<30岁组明显增加(P<0.001)。先天性心脏病自动出院40例,死亡8例(2.28%),高于同年度新生儿死亡率和自动出院率(均P<0.05)。结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PDA、VSD、ASD是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最常见类型,病死率较高。加强婚前及孕期保健宣传,避免相关高危因素;提高产前检查技术,特别是提高胎儿心脏超声诊断水平,早诊断、早处理,是降低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 王俊英崔涛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
- 单纯性肥胖大鼠心脏改变及保护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通过建立单纯性肥胖大鼠的动物模型,观察肥胖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改变、心脏结构的改变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losartan)对其的干预保护作用,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25只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和高脂组,高脂组又分为用药组和非用药组,检测肥胖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水平,并对其心功能各项指标进行测定。通过病理切片观察两组大鼠的心脏结构变化。结果高脂非用药组AngⅡ、ALD比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重量(LVW)、左心室重量与体重比值(LVWI)均大于对照组(P<0.05);高脂非用药组大鼠LVW、LVWI与高脂用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AngⅡ、ALD均与LVW之间有正相关关系。结论①肥胖大鼠存在心肌肥厚,心脏舒张、收缩功能降低的心血管改变。②肥胖大鼠存在RAAS的异常激活。③小剂量ATI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可预防和逆转左室肥厚,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心肌ATI受体mRNA合成来实现。
- 李亚蕊王俊英张丽琴崔涛王丽红武志远
-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心脏保护氯沙坦心脏结构
- 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率、发病因素及微生态疗法的临床作用。方法 对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 2 0 0 2年 1月 1日~ 3月 3 1日住院患者进行了抗生素使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及发病因素和其他相关临床资料的调查 ,并将其作为对照组 ,2 0 0 2年 4月住院并具完整病历的出院患者作为服药组 ,观察微生态制剂贝飞达 (双歧三联活菌制剂 )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作用。结果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达 2 4.5 4%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 ,微生态制剂对防止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有一定作用。结论 减少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减少联合用药和避免住院时间过长、辅之以微生态制剂 ,可有效减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 ,后者还可通过免疫调节功能而促进原发疾病临床康复 。
- 张小莉张香莲张青王俊英
- 关键词: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病率发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