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平
-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风湿热92例临床研究分析
- 2020年
- 风湿热(rheumatic fever,RF)是继发于A族β溶血性链球菌后的一种复发性、非化脓性全身免疫性炎症,是常见的危害学龄期儿童生命及健康的主要风湿性疾病之一[1],以往几十年间断发病。本文旨在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重新认识风湿热,并就风湿性关节炎阿司匹林和布洛芬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 王俊英杨蕊华张小平崔涛赵孟佳
- 关键词:风湿性疾病学龄期儿童治疗转归免疫性炎症风湿热FEVER
- 儿童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临床及药敏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又称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特征是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的急性皮肤病。其致病菌是凝固酶阳性的第Ⅱ噬菌体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尤其是71型),该菌可产生表皮松解毒素(ET),造成表皮剥脱。本病好发于儿童,现将我院2012—2014年住院146例SSSS患儿临床及药敏分析报告如下。
- 杨小英张艳红关坤张小平
- 关键词:松弛性大疱凝固酶阳性表皮松解
- 婴儿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通过分析1岁以下婴儿川崎病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探讨婴儿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住院的婴儿川崎病98例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回顾分析,并将婴儿川崎病组分为:冠状动脉损伤(CAL)组与无冠状动脉损伤(NCAL)组进行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无冠状动脉损伤患儿相比,冠状动脉损伤婴儿无明显性别差异,CAL组的胃肠道症状发生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高于NCAL组。皮疹发生率、白蛋白水平低于NCAL组。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发生率CAL组明显高于NCAL组。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CRP、PCT升高是川崎病婴儿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皮疹症状发生是川崎病婴儿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保护因素。结论CRP、PCT升高是川崎病婴儿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皮疹症状发生是川崎病婴儿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保护因素。对于婴儿川崎病患儿,尤其是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婴儿,需密切监测心脏超声冠状动脉的改变,警惕较远期冠状动脉病变以及病情进展。
- 张小平杨蕊华王俊英崔涛景迎春刘丽华
-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婴儿冠状动脉损伤
- 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儿血浆胱抑素C水平及心室构型变化研究
- 2021年
-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儿血浆胱抑素C(Cys-C)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心室构型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入院治疗的63例心力衰竭患儿纳入心力衰竭组,将心力衰竭组患儿进行心力衰竭评分,按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分组,以同期44名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对照组,对比2组及心力衰竭组内血浆Cys-C、NT-pro-BNP水平,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心室重构指标:左室质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分析血浆Cys-C及NT-pro-BNP、LVMI、RWT水平。结果心力衰竭组患儿血浆Cys-C、NT-pro-BNP、LVMI大于对照组患儿(P<0.05);心力衰竭组RWT小于对照组患儿。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组、射血分数中间范围的心衰组血浆Cys-C、NT-pro-BNP、LVMI、心力衰竭评分均高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组患儿。结论血浆胱抑素C水平、NT-pro-BNP水平可为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儿心功能、心室重构评估提供参考。
- 张小平李亚蕊杨蕊华王俊英崔涛景迎春刘丽华李波
- 关键词:心力衰竭儿童胱抑素CN端脑钠肽前体心室重构
- 婴儿不完全川崎病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全身中小血管的系统性炎症,可累及心脏,尤其是冠状动脉,主要累及2~5岁儿童。研究显示,近年来不完全川崎病(in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s,IKD)病例逐渐增多,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存在相应的诊断困难、治疗延误等情况,可能造成IKD患儿重症、并发症增多,易合并冠状动脉损伤。
- 张小平杨蕊华王俊英崔涛景迎春刘丽华
- 关键词:不完全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系统性炎症
- 青春期高血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变化与心室质量指数的关系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青春期高血压及引起心血管损伤的关系,研究青春期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太原市城乡部分中学生体检中筛查出的青少年高血压患者33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13~15岁;高血压前期36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13~15岁;健康对照组34名,其中男性15名,女性19名,年龄13~15岁。健康青少年及高血压前期、高血压患者均禁食12h,检测血清IGF-1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心脏超声检查,根据各项参数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统计学分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健康对照组、高血压前期组和高血压组空腹血糖(BFS)、LVMI、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IGF-1的差别;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血清IGF-1与LVMI、BFS、TC、T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前期组LVMI、血清IGF-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LVMI、血清IGF-1水平高于高血压前期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且血清IGF-1水平与SBP、DBP、LVMI之间均存在正相关(r=0.83,P<0.01;r=0.59,P<0.01;r=0.87,P<0.01)。结论血清IGF-1水平与青春期高血压密切相关,其参与了青春期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且在高血压病心肌重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 李亚蕊徐小改张小平崔涛李晓霞
- 关键词:青春期高血压
- 儿童重症药疹142例临床分析
- 2015年
- 儿童重症药疹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原因与抗生素的种类不断增加及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比较普遍有关.重症药疹主要包括大疱表皮坏死松解型 (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重症多形红斑型(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DHS)及剥脱性皮炎型(exfoliative dermatitis,ED)4种类型.回顾我院2009年2月至2014年2月142例住院儿童重症药疹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
- 杨小英张杏莲薛慧杨蕊华张小平
- 关键词:重症药疹住院儿童DERMATITIS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重症多形红斑型滥用抗生素
-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在早期辅助诊断不完全川崎病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13年
- 近年来,不完全川崎病(in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iKD)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缺乏诊断iKD的金标准,因此,其早期诊断很难及时做出.与典型川崎病(KD)比较,iKD的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发生率相近或更高,故iKD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降钙素原(PCT)是一种可由内毒素、白细胞介素(IL)-6等诱导分泌的次级炎性反应介质,其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血症等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作用已得到证实,近年来PCT在非感染性疾病中的意义引起人们关注.本研究对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KD患儿和80例因感染性疾病住院的患儿血清PCT及外周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等结果进行分析,探讨PCT在iKD早期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 张小平李亚蕊
- 关键词:不完全川崎病血清降钙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非感染性疾病冠状动脉病变
- 川崎病休克综合征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 2021年
-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急性系统性血管炎,5岁以下儿童易患,其确切病因机制不明,主要累及全身中小血管,尤其是心脏及冠状动脉,未经治疗的川崎病患儿,约15%~25%可发生冠状动脉扩张甚至冠状动脉瘤^([1]),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疾病主要的病因之一。川崎病急性期可出现川崎病休克综合征(Kawasaki disease shock syndrome,KDSS),表现为患儿出现持续性血压下降,或具有末梢循环灌注障碍的表现^([2])。
- 张小平李亚蕊杨蕊华王俊英崔涛景迎春刘丽华
- 关键词:冠状动脉扩张川崎病系统性血管炎末梢循环病因机制
- 太原市城乡青春期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了解太原市青春期血压水平以及高血压的发生状况,探索青春期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患因素,为开展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提出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太原市1 749名13~18岁青春期少年进行身高、体质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测定,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以血压值在其年龄、性别第95百分位以上者为高血压,经进一步体检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筛选出原发性高血压者69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抽样法在所有血压正常青少年中选择69名作为对照,进行1∶1病例对照配对,抽取静脉血查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并填写统一制定的调查表。对可能影响高血压发生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城乡间SBP、DBP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乡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SBP、DBP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之间SBP、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单因素分析显示:BMI升高、高脂血症是青春期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将SBP和DBP分别进行分析,发现肥胖、高血压家族史、高脂血症是收缩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肥胖、高脂血症是舒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是青春期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收缩期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肥胖、高脂血症、感到入睡困难、高血压家族史;舒张期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肥胖、高脂血症。结论肥胖、高脂血症是青春期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与收缩期及舒张期原发性高血压均有关系,高血压家族史是收缩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 张小平李亚蕊
- 关键词:青春期高血压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