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江涛
- 作品数:13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Delta阿片受体参与低氧预处理减轻心肺复苏脑损伤的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研究delta阿片受体(DOR)是否参与了低氧预处理(HPC)对心肺复苏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90只大鼠接受为期7d的HPC后,建立大鼠窒息性心肺复苏脑损伤模型,随机均分为五组:心跳停止(CA)组(A组)、HPC+CA组(B组)、Naltrindole(NTI,DOR特异性拮抗药)+CA组(C组)、HPC+人工脑脊液(ACSF)+CA组(D组)及HPC+NTI+CA组(E组)。A组仅建立心肺复苏模型;C组大鼠在窒息前30min经侧脑室注入含50nmolNTI的ACSF10μl;B、D、E组均接受连续7d的HPC,HPC结束后24h,B组大鼠接受气管插管、8min窒息以及心肺复苏;而D组和E组大鼠则在窒息前30min分别经侧脑室注入含0或50nmolNTI的ACSF10μl。观察复苏成功率并对存活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观察复苏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及凋亡情况。结果 HPC改善心肺复苏脑损伤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抑制早期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增加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的数量,而DOR拮抗药Naltrindole明显消除了HPC的神经保护作用。结论在HPC减轻心肺复苏大鼠脑损伤的过程中,DOR发挥着重要作用。
- 高昌俊孙绪德张贵和牛江涛蒯建科柴伟
- 关键词:心跳停止全脑缺血低氧预处理
- 静脉输注高氧液对家兔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评价静脉输注高氧液对家兔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家兔24只,雌雄不拘,体重2.5~3.2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家兔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小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静脉输注高氧液组(HOS组)。S组仅开腹游离但不夹闭肠系膜上动脉,I/R组和I-IOS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h恢复灌注2h的方法制备家兔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即刻HOS组耳缘静脉输注高氧液20ml·kg-1·h-1,I/R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于再灌注2h时采集下腔静脉血样,检测血清乳酸浓度,处死家兔取小肠组织,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的活性,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肠上皮组织病理学结果,行肠黏膜损伤评分。取内脏组织,观察细菌移位情况。结果与S组相比,I/R组和HOS组肠组织MDA含量、血清乳酸浓度和细菌移位率升高,SOD、CAT和GSH—Px活性降低(P〈0.05);与I/R组相比,HOS组肠组织MDA含量、血清乳酸浓度和细菌移位率降低,SOD、CAT和GSH—Px活性降低(P〈0.05)。结论静脉输注高氧液可减轻家兔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 龚辉高昌俊郭瑜牛江涛姜娜卢江明吴波
- 关键词:氧再灌注损伤小肠
- 手术前后注射帕瑞昔布钠对脑膜瘤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评价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比较手术前后注射帕瑞昔布钠对脑膜瘤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20例行脑膜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术前组、术后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0例。术前组在麻醉前15 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所有患者行麻醉诱导(咪达唑仑+异丙酚+罗库溴铵+舒芬太尼)静脉注射,维持麻醉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泵注,行脑膜瘤切除术术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停用异丙酚、瑞芬太尼术后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15 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对照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15 min静注生理盐水2mL。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各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血清皮质醇(cortisol)水平以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前组、术后组患者术后1 h的VAS评分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组相比术前组患者的术后1 h的VAS评分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组患者的MMSE评分与术前相比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前组患者的术后1 h、术后24h MMSE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前组、术后组患者术后1 h以及术后24 h的皮质醇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组相比术前组患者的皮质醇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副作用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注射帕瑞昔布钠的镇痛效果较术后注射更好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较快。
- 冀晋杰孙绪德王会东赵建奎牛江涛张小平
- 关键词:脑膜瘤切除术镇痛效果
-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斜视矫正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手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小儿斜视矫正术,其中男42例,女38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Ⅰ组),静脉注射氯胺酮1~2 mg/kg,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 mg/kg,快速诱导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间断静脉注射氯胺酮0.5~1 mg/kg,实验组(Ⅱ组),七氟烷吸入诱导,维库溴铵0.1 mg/kg,瑞芬太尼1μg/kg,快速诱导气管插管,麻醉维持3%~5%七氟烷,瑞芬太尼0.075~0.15μg/(kg.m in),记录两组诱导前、诱导后、术中、术后HR、MAP、SpO2及术毕患儿清醒时间(麻醉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质量及诱导前、诱导后、术后MAP、HR及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Ⅰ组MAP及HR明显高于Ⅱ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麻醉时间明显少于Ⅰ组(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斜视矫正手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静吸复合麻醉方法。
- 冀晋杰牛江涛祁富军麻瑞晨杨永慧姚立农柴伟
- 关键词: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过程中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62)与对照组(n=58)。研究组患者以SVV为目标导向进行液体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液体管理方法进行液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指标值并观察患者治疗安全性。结果:1研究组患者输血量、输液量、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手术前,两组患者各指标值无明显差别(P>0.05),而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急性肺水肿、急性肾功能不全、脑水肿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中,安全、有效。
- 冀晋杰郭瑜麻瑞晨牛江涛赵建奎孙绪德
- 关键词:颅内出血颅内出血
- 地佐辛在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观察地佐辛在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全麻腹腔镜宫外孕手术50例,年龄在25~38岁之间,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和地佐辛组(B组),每组各25例。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手术结束前15 min给予A组上臂三角肌肌注生理盐水2 ml,B组肌注地佐辛0.1 mg/kg。观察每组患者拔管后5 min的疼痛及躁动评分;从停药到患者清醒的时间;拔管后是否发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等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B组患者术后躁动率明显低于A组(P<0.05);B组在镇痛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在呼吸抑制、便秘、瘙痒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结束前15 min肌注地佐辛镇痛可减少全麻苏醒期的躁动,且术后不良发生率低。
- 牛江涛高昌俊孙绪德
- 关键词:地佐辛术后躁动全麻
- 右美托咪啶在难治性精神病脑立体定向手术中的镇静效应
- 张莲花王高翔赵晖牛江涛孙绪德
-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难治性精神病丙泊酚舒芬太尼脑立体定向
- 右美托咪啶在难治性精神病脑立体定向手术中的镇静效应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用于难治性精神病患者多靶点定位过程中的麻醉效果,初步探讨针对难治性精神病特殊患者群体的麻醉方法。方法:40例行立体定向脑内多靶点热频毁损术的精神病患者,右美托咪啶4~6ug/kg/h,泵注8~12mi...
- 张莲花王高翔赵晖牛江涛孙绪德
-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难治性精神病丙泊酚舒芬太尼脑立体定向
- 文献传递
- 右美托咪定对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接诊的92例拟行急诊手术的颅脑损伤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观察组在诱导后给予右美托咪定的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给药后(T1)、插管时(T2)、拔管时(T3)、手术完成(T4)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P<0.05);在T4、手术后6 h(T5)、手术后12 h(T6)时,观察组血清S100β、NES、MD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SO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可有效保持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轻术后氧化应激反应。
- 王高翔陶蕾李正民牛江涛孙绪德
- 关键词:颅脑损伤氧化应激脑保护
- 盐酸纳美芬在神经外科介入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通过神经外科介入治疗后使用盐酸纳美芬(辽宁海思科)拮抗阿片药物,让患者早苏醒并对其进行神经功能的判断,能够较早地发现一些可能因介入治疗造成的并发症,这样可以及早处理,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来观察盐酸纳美芬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选择在全麻行神经外科介入治疗患者90例,男性49例,女性41例,年龄35~66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Ⅱ~Ⅲ级,将其随机分为2组,在介入手术结束后患者无自主呼吸,呼之不应或有自主呼吸但潮气量〈6 ml/kg,呼吸频率慢于12次/min,SpO2不能保持在90%以上者。新斯的明(0.02 mg/kg)和阿托品(0.01 mg/kg)拮抗肌松,N组给予盐酸纳美芬0.25μg/kg静注,5 min后如未达到预期效果可再次追加纳美芬,累积剂量小于1μg/kg。达拔管指征拔除气管导管,并在麻醉恢复室观察30min。NN组除不静注纳美芬外,其余同前。观察:本实验监测并记录基础值、手术结束后(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的HR、MAP、SpO2,并观察意识觉醒及拔管时间、拔管后Ramsay评分、术后躁动、恶心呕吐、患者清醒5 min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SA)。结果 N组意识恢复时间为(5.6±1.7)min、拔管时间为(8.2±2.3)min、拔管后Ramsay评分为(2.4±0.8)分,NN组意识恢复时间为(11.2±2.1)min、拔管时间为(13.4±3.6)min、拔管后Ramsay评分为(13.4±3.6)分;N组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Ramsay评分较NN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纳美芬在神经外科介入手术后拮抗阿片药物效果确切且对患者安全。
- 牛江涛高昌俊孙绪德
- 关键词:盐酸纳美芬神经外科介入手术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