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鸿儒

作品数:47 被引量:585H指数:11
供职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4篇经济管理
  • 5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技术轨道
  • 4篇垄断
  • 3篇政府绿色采购
  • 3篇制造业
  • 3篇数字经济
  • 3篇反垄断
  • 2篇颠覆
  • 2篇短板
  • 2篇新管理
  • 2篇政府绿色采购...
  • 2篇社会治理
  • 2篇数字化
  • 2篇数字技术
  • 2篇企业
  • 2篇消费者
  • 2篇垄断规制
  • 2篇绿色采购制度
  • 2篇逻辑
  • 2篇经济发展
  • 2篇经济激励

机构

  • 38篇国务院发展研...
  • 9篇中国(海南)...
  • 6篇清华大学
  • 4篇国网北京经济...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京电力经济...

作者

  • 44篇熊鸿儒
  • 5篇吴贵生
  • 4篇王毅
  • 3篇田杰棠
  • 3篇戴建军
  • 3篇马名杰
  • 2篇林敏
  • 2篇赵峥
  • 2篇王伟进
  • 1篇韩伟
  • 1篇吕薇
  • 1篇陈红娜

传媒

  • 5篇中国工业评论
  • 4篇学习与探索
  • 4篇新经济导刊
  • 3篇中国科技论坛
  • 3篇改革
  • 3篇中国工业和信...
  • 2篇经济纵横
  • 2篇科学学与科学...
  • 2篇科技中国
  • 2篇创新与创业管...
  • 1篇科研管理
  • 1篇今日中国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经济社会体制...
  • 1篇中国金融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技术经济
  • 1篇绿叶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国家电网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8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兴技术介入社会治理的逻辑及其困境
2023年
科技支撑是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文章认为,新兴技术介入社会治理主要源自社会复杂性增加与政府治理能力有限的双重需要。得益于新技术的数据性、连通性和敏捷性,技术介入社会治理主要体现在社会维度上的风险管控、政府维度上的集成政务、市场维度上的赋权资本,这为发展预防性治理、集成性治理、敏捷性治理提供了可能。新技术介入也伴生技术风险增加、技术权力扩张和技术资本入侵困境,这些源于社会的复杂性、权力的扩张性和资本的逐利性,新技术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这些特性。当这些无法或未被及时认识、规范和引导,技术失灵的社会治理困境就不可避免。对待技术介入社会治理应坚持发展与治理并重、技术创新与治理创新并重、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并重。
王伟进熊鸿儒赵峥
关键词:社会治理
新时期创新政策转型思路与重点:以补短板为主向同时注重锻长板转变被引量:3
2020年
面对新一轮技术变革加速和逆全球化抬头,在迈向技术创新前沿国家和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进程中,中国已进入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的深刻转型阶段,迫切需要加快完善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创新的质量和效率。当前,影响本土技术升级和技术创新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技术差距、产业生态复杂度、资本密集度和市场需求复杂度等。这些因素是自主创新能否成功的必要条件,政府要正确、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认识到政策的局限性和着力点的变化。面对新的国内外发展形势,中国创新政策必须转型以适应新要求、应对新挑战。技术创新的政策目标应努力实现从“技术追赶”向“技术领跑”、从以补短板为主向同时注重锻长板转变。国家科技发展应着眼长远“向前看”,要以坚实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作为形成局部技术领跑领域的技术支撑,形成更高水平开放与融合的环境支撑,创新政策转型要更突出普惠性、竞争中性和包容性,夯实制度创新。
马名杰熊鸿儒
抓住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机遇被引量:1
2015年
随着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些城市和地区相继开始规划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前,国际上对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并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因此,准确把握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规律,对于建设我国的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熊鸿儒
关键词:科技创新中心创新集群传统产业升级城市群
应高度重视企业创新的结构性失衡
2017年
不同规模、不同部门间的企业创新水平差异过大,已成为制约整体创新能力和质量提升的重要隐忧。提升我国企业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关键是要利用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和激励机制促使更多的企业投入创新,让创新的企业更多获得超额收益。
熊鸿儒
关键词:失衡激励机制水平差市场化
组建创新联合体亟需新机制被引量:5
2022年
为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央提出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任务型、体系化的创新联合体。这是新发展阶段改革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管理、促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重大探索。我们近期调研发现,各方面在使命定位、政府作用、组建方式以及创新机制等多个关键问题上尚存在较大争议,导致工作推进困难。应尽快统一认识,强化顶层布局、明确组建思路,推动这一关键政策扎实落地。
戴建军田杰棠熊鸿儒
关键词:科技计划项目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被引量:4
2021年
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意义重大,是进一步释放数字化红利、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主要抓手。我国虽已跻身数字经济大国行列,但距离数字经济世界强国仍有不小差距,加快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实现深度融合的重点任务。下一步应紧紧依靠深层次改革激发高质量创新,统筹国际和国内,补齐短板、夯实基础,以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持续打造我国数字化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熊鸿儒
关键词:数字技术实体经济
技术轨道研究:述评与展望被引量:32
2012年
技术轨道研究作为技术创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国内技术创新研究和实践所关注的前沿和热点。在全面概述技术轨道的概念、特性和影响要素的基础上,回顾技术轨道理论在技术发展规律、创新与追赶等领域的应用,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熊鸿儒王毅林敏吴贵生
关键词:技术轨道创新管理
绿色技术创新障碍与对策被引量:5
2016年
我国正面临绿色技术创新不足、国际差距较大、产业化规模有限等问题,主要挑战在于体制机制性障碍,包括:部门及政策协同性不强、公共投入及经济激励不足、政府绿色采购制度不健全、技术推广保障机制不完善、市场化手段有限及资源环境价格体系扭曲引发逆向激励等。政府当前的重要职责是突破一些体制机制性障碍,为绿色发展培育创新的土壤。
熊鸿儒
关键词: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机制性障碍经济激励公共投入
全球数字经济反垄断的新动向及启示被引量:14
2022年
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普遍加大了数字经济领域反垄断执法力度,呈现如下新动向:法律目标趋向多元化,规则体系加快完善;反垄断执法的针对性和力度显著增强;监管方式和手段更加灵活多样;设立新的部门,展开密集调研;对内回应经济和社会风险,对外争夺规则话语权。我国应增强反垄断的规范性、威慑力和协调性,进一步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同时,积极推动新《反垄断法》有效落实,完善配套规则并重视国际协调。要持续提升对垄断行为的识别能力和救济效率,优化事前监管和临时性措施。鼓励共治共享和技术赋能,强化合规治理。进一步充实反垄断执法力量,探索相关机构设置的优化。
熊鸿儒韩伟
关键词:数字经济反垄断
突破中国制造业创新的路径依赖被引量:1
2015年
如何建立和认识中国制造业的坐标系?如何测度我国制造业的创新活动?它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驱动作用体现在哪些维度?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我们把握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的关键一步。规模经济、低端市场切入、引进技术、模仿和集成创新等曾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诸多本土制造业企业实现从产业进入到快速成长的成功追赶.
熊鸿儒
关键词:制造业创新规模经济技术联盟经济增长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