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登科

作品数:130 被引量:269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47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2篇农业科学
  • 28篇生物学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2篇基因
  • 38篇小型猪
  • 32篇体细胞
  • 28篇核移植
  • 27篇异种
  • 24篇细胞
  • 23篇体细胞核
  • 23篇体细胞核移植
  • 23篇细胞核移植
  • 21篇五指山小型猪
  • 19篇转基因
  • 18篇异种移植
  • 18篇胚胎
  • 17篇基因敲除
  • 12篇卵母细胞
  • 11篇蛋白
  • 11篇荧光
  • 9篇荧光蛋白
  • 8篇体外成熟
  • 8篇转基因猪

机构

  • 105篇中国农业科学...
  • 20篇中国农业大学
  • 12篇甘肃农业大学
  • 5篇军事医学科学...
  • 5篇四川农业大学
  • 5篇云南农业大学
  • 5篇北京市畜牧兽...
  • 4篇广西大学
  • 4篇东北农业大学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检验检疫...
  • 3篇北京济普霖生...
  • 3篇西北民族大学
  • 2篇四川省人民医...
  • 2篇深圳市第二人...
  • 2篇曲阜师范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19篇潘登科
  • 57篇冯冲
  • 48篇龙川
  • 36篇石宁宁
  • 23篇李西睿
  • 16篇冯书堂
  • 14篇高景波
  • 11篇曾国敏
  • 10篇牟玉莲
  • 9篇李宁
  • 9篇唐雨婷
  • 8篇杜敏杰
  • 8篇张莉
  • 7篇张运海
  • 7篇王宁
  • 6篇戴蕴平
  • 6篇罗学明
  • 6篇闫军
  • 6篇朱彦宾
  • 6篇马月辉

传媒

  • 9篇畜牧兽医学报
  • 6篇中国畜牧兽医
  • 5篇遗传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广西农业生物...
  • 4篇器官移植
  • 3篇实验动物科学
  • 2篇生物技术通讯
  • 2篇中国科学(C...
  • 2篇畜牧与兽医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2篇中国实验动物...
  • 2篇猪业科学
  • 2篇实用器官移植...
  • 2篇中国农业生物...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第七次全国动...
  • 2篇首届全国猪育...
  • 2篇2014中国...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24篇2016
  • 11篇2015
  • 11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10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10篇2007
  • 1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2
1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克隆猴在中国率先突破,到底靠的是什么?被引量:1
2018年
中国科学家孙强研究团队利用类似克隆羊多莉的体细胞克隆技术,在国际上率先获得了克隆猴的成功,这一成果于2018年1月25日发表在《Cell》上。本文回顾了克隆猴的技术流程和难点、体细胞克隆动物简史及国内外克隆猴不成功的历史,点评了克隆猴成功的关键和意义,指出需要更多的实验室来推动该技术的优化。
潘登科
关键词:克隆动物体细胞核移植
供体细胞对猪体细胞克隆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1
2006年
以中国农业大学实验用小型猪香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成年耳成纤维细胞和颗粒细胞3种细胞系为供体细胞进行核移植。比较了血清饥饿法和接触抑制法处理胎儿成纤维细胞诱导进入G0/G1期的效率,发现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饥饿2d和4d差异不明显,同样接触抑制2d和4d差异也不显著(P>0.05)。系统研究了影响克隆胚胎发育的供体因素:血清饥饿与否、细胞形态、细胞类型及个体差异等,结果表明:血清饥饿处理对克隆胚的早期发育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圆形光滑细胞有利于细胞融合,对早期发育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个体、不同类型的供体细胞对克隆胚囊胚发育率有一定的影响。
潘登科张运海孙秀柱李燕吴常信李宁
关键词:胎儿成纤维细胞血清饥饿细胞类型克隆胚胎
猪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和裸卵中卵母细胞发育及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研究探讨卵丘细胞的完整性在支持和促进猪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卵丘与卵母细胞互作的分子机理。【方法】对具有完整致密卵丘细胞包裹的和无卵丘细胞包裹的猪卵母细胞进行了体外成熟培养试验,应用mRNA差异显示(DDRT-PCR)和半定量反转录PCR技术(RT-PCR),对这2类猪卵母细胞中mRNA的差异表达进行研究,得到了14条差异表达条带,经过回收、克隆、测序后,再运用半定量(RT-PCR)进行检测。【结果】体外培养的裸卵细胞的各项成熟指标均低于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3个基因(PELP1,Myo5b and CAST)和一条新EST序列在有卵丘和无卵丘的猪卵母细胞中表现出差异表达。分离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在雌激素受体调节、细胞膜间的信息传导和细胞器物质运输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结论】这些差异基因可能参与了卵丘细胞与卵母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对卵母细胞的成熟具有重要作用。
朱桂玉冯书堂李吉涛牟玉莲潘登科郭炳冉
关键词: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
猪Gli1基因的克隆、表达谱分析及脂肪组织特异性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5
2012年
Hedgehog(Hh)信号通路对动物脂肪沉积具有抑制作用,并且从果蝇到脊椎动物具有高度保守性,但在家猪研究中鲜见报道。文章选择家猪Hh通路的转录激活因子Gli1进行研究,通过RT-PCR结合RACE技术,首次获得家猪Gli1基因cDNA全长,利用Real-time PCR对家猪Gli1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丰度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和脂肪组织特异性表达载体。结果表明:猪Gli1基因cDNA全长3 576 bp,基因组序列全长10 715 bp,共12个外显子,编码1 106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猪Gli1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不具有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序列,但具有锌指结构与核定位序列。对7个物种的Gli1蛋白序列和基因组序列相似性进行分析,发现各物种间序列相似性均在80%以上,说明Gli1在物种间高度保守。组织表达谱分析表明,Gli1仅在成体猪舌组织中表达;在家猪脂肪组织发育进程中,Gli1仅在出生1周的猪脂肪组织中检测到微弱表达,但1月龄及3月龄猪脂肪组织中均检测不到表达,由此推断猪Gli1表达与脂肪组织发育呈负相关。最后,将猪Gli1编码区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体外转染实验证明该载体能够正确表达猪Gli1,另外还构建了脂肪组织特异性表达载体,为构建脂肪组织特异性转基因动物奠定基础。
林佳丽沈良才潘登科张瑾
关键词:脂肪沉积GLI1基因克隆
猪体外受精胚胎、孤雌激活胚胎以及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的体外培养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本研究系统比较了体外受精胚(IVFEs)、孤雌激活胚(PAEs)以及体细胞核移植胚(NTEs)的发育率和囊胚质量,同时还比较了PZM-3和NCSU-23两种培养基培养对PAEs以及NTEs发育的影响。方法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体外受精技术和孤雌激活技术分别生产猪的NTEs、IVFEs和PAEs,开展体外培养。结果(1)IVFEs、PAEs和NTEs的卵裂率分别为72.0%,66.0%和63.5%,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囊胚形成率分别为11.0%,22.6%和16.9%,也不存在明显不同(P>0.05);然而,在囊胚质量,即ICM细胞数/总细胞数的比例上,IVFEs和NTEs均优于PAEs(0.448%,0.356%vs 0.122%,P<0.05)。(2)对PAEs来讲,以PZM-3为基础培养基时囊胚率明显高于以NCSU-23为基础培养基时的处理组(35.4%vs.22.6%,P<0.05);而对NTEs而言,两种培养基在支持胚胎形成囊胚方面的效果相当(26.6%vs.21.1%,P>0.05),虽然PZM-3培养时胚胎卵裂率显著低于NCSU-23培养组(47.5%vs.63.5%,P<0.05)。结论(1)PAEs的囊胚质量在3种来源的胚胎中最差;(2)对PAEs理想的培养基,当用于NTEs培养时却不一定是最佳的选择。
张运海潘登科孙国杰孙秀柱李燕戴蕴平李宁
关键词:体外受精体细胞核移植孤雌激活体外培养
GTKO五指山小型猪SLA单倍型分型及异种移植效果比较
随着敲除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猪的诞生(GTKO),异种移植引起的超急性免疫排斥反应已基本解决.然而,猪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Swine leukocyte antigens,SLA)作为异种抗原的存在,仍是制约异...
高景波蒋应弟石宁宁潘登科
关键词:五指山小型猪SLA单倍型异种移植免疫排斥
CRISPR/Cas9介导的敲除ASGR1基因五指山小型猪
猪内皮细胞的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1 (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 1,ASGR1)是诱发异种肝移植后受体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主要诱因之一.本研究在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α-1,3-gal...
石宁宁李西睿龙川冯冲潘登科
关键词:异种肝移植体细胞核移植
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生产优秀种公猪被引量:3
2012年
为探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用于种公猪的实际生产,复制优秀种公猪的可行性,精选优秀种公猪作为供体,取其耳组织成纤维细胞作核供体,体外成熟的猪卵母细胞为核受体构建克隆胚胎,胚胎体外培养后进行移植。试验先后移植了3 437枚1~4细胞期克隆胚胎到18头受体母猪的输卵管内,28d经B超检测,有16头受体母猪妊娠(88.89%),11头妊娠足月(68.75%)分娩产下53头仔猪,体细胞克隆猪的生产效率为2.80%(出生仔猪/移植胚胎)。早期生长性状测定结果显示,0和7d时克隆猪的体质量和体尺与普通公猪无显著差异(P>0.05)。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生产克隆种公猪,可以延伸种公猪的利用时间和空间,放大优秀种猪的利用价值。
薛振华潘登科朱振营罗学明云鹏王晓凤肖炜
关键词:种公猪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克隆
转录因子ZBED6调控家猪肌肉生长发育功能的分子机制
目的:为了解决我国家猪瘦肉率低、可供改良利用的转基因猪缺乏等难题.方法:基于申请人对国外瘦肉型家猪的长期研究发现的、与肌肉发育密切相关的转录因子ZBED6,采用最新的CRISP/Cas9基因打靶技术来构建ZBED6基因敲...
蒋琳潘登科杨敏李西睿刘雪雪马月辉
关键词:家猪转录因子分子机制
文献传递
徒手克隆过程中的技术环节对体细胞克隆效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随着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发展,如何快速高效的获取克隆后代已然成为科研工作者们关注的重点。本文针对受体母猪受胎率和单胎产仔数较低的问题,以本实验室徒手克隆技术平台为出发点结合多年的实验经验及实验结果,从卵巢采集、徒手克隆过程、受体母猪准备、胚胎移植和受体母猪饲养管理等方面归纳总结克隆猪各个技术环节的要点。系统的介绍了影响猪体细胞核移植效率的因素及改善和优化措施,从而在胚胎移植过程中可稳定、高效的获得克隆小猪。为克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熊强董宜春牛英杰潘登科刘红林李娟
关键词:核移植胚胎移植卵巢体外培养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