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利锋

作品数:67 被引量:179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文学
  • 11篇语言文字
  • 10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8篇文学
  • 8篇教学
  • 7篇英语
  • 7篇漂白
  • 7篇氟化物
  • 5篇语言
  • 5篇诗歌
  • 5篇小说
  • 5篇翻译
  • 4篇牙本质
  • 4篇牙齿敏感
  • 4篇英语专业
  • 4篇浪漫
  • 4篇浪漫主义
  • 4篇汉语
  • 3篇英美文学
  • 3篇英语专业学生
  • 3篇釉质
  • 3篇政治
  • 3篇人性

机构

  • 42篇湖南科技学院
  • 14篇零陵学院
  • 9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北京军区北戴...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学院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67篇潘利锋
  • 7篇欧华恩
  • 6篇安建平
  • 5篇廖海燕
  • 5篇邓蔓菁
  • 5篇张能泉
  • 4篇刘鲁川
  • 4篇周卫兵
  • 3篇陈碧园
  • 2篇李楠
  • 2篇刘娜
  • 2篇郑际根
  • 2篇易斌
  • 2篇张国栋
  • 2篇刘芬
  • 2篇唐建福
  • 1篇毛成毅
  • 1篇司文会
  • 1篇温秀杰
  • 1篇胡伶俐

传媒

  • 13篇湖南科技学院...
  • 3篇外语与外语教...
  • 3篇零陵学院学报
  • 2篇湘潭师范学院...
  • 2篇口腔医学
  • 2篇理论与创作
  • 2篇社会科学
  • 2篇外国语文
  • 2篇中国实用口腔...
  • 2篇当代教育论坛
  • 1篇中国科技翻译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作家
  • 1篇河北学刊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外语教学
  • 1篇四川戏剧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传统红色文化模因在新时期的变异与顺应被引量:1
2012年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新视角。文化模因传播遵循着文化进化的规律,经历着保留、变异和顺应的动态进化历程。从模因的视角看,红色文化模因随着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异,红色文化模因的变异顺应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人们的认知因素和时代前瞻需求。而红色文化模因在新时期的变异与顺应促进了红色文化模因的成功复制,加速了红色文化模因的传播。
何昕潘利锋
关键词:模因论传承
循规蹈矩的“天使”或离经判道的“妖妇”——从《洪堡的礼物》看贝娄的性别政治无意识被引量:2
2010年
学术界对《洪堡的礼物》中的女性形象关注不足,小说中的性别政治隐而不现。贝娄塑造凯丝琳、丹妮丝和莱娜达三位女性形象,折射出男性作家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作者性别政治无意识立场。尽管贝娄对当代社会有深刻的考量,尤其是对种族问题、犹太人的身份认同问题和知识分子的角色问题的研究独辟蹊径,但是作为男权文化的代表,他却不能摆脱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的束缚。
司文会潘利锋
关键词:循规蹈矩离经叛道性别政治
论艾米莉·勃朗特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被引量:2
2007年
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文坛上一位卓尔不群的女作家、诗人。她的诗歌使用了大量对比手法,从而构成强大的艺术张力,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美。文章从她在绘画艺术上所受的熏陶来分析和展现这种艺术美,从而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欣赏她诗歌创作中的审美取向。
贺夏蓉潘利锋
关键词:绘画艺术对比手法明暗对比虚实对比
论汉诗并置意象的英译
2004年
探讨汉语诗词中并置意象的翻译,分析借用汉语意合手法在英语文本中再现原语诗歌意象和风格的重要意义,笔者认为这种手法应视为汉诗英译的一种突破。
潘利锋杨贵章
关键词:汉语诗歌英汉翻译诗歌翻译诗歌形式
天人合一、诗意栖居——论弗罗斯特自然诗中的生态美学意蕴被引量:4
2012年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 1874—1963)的许多诗歌都表现出关注自然、回归自然的主题,倡导人文关怀和生态关怀。他的诗歌创作是在自然的滋润下完成的,清新而纯朴,给人一种宁静、独立的感受,展现了他浓厚的东方生态智慧,体现了对人类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文章从生态审美的三原则即"自然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交融性原则"入手,探讨弗罗斯特自然诗中浓郁而又朴素的生态审美意蕴,启迪人们不仅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应当思考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构建一个"绿色、健康"的新家园。研究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美学意蕴,不仅反映出东方传统生态智慧的普遍价值和现代意义,也为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廖海燕潘利锋
关键词:罗伯特·弗罗斯特自然诗生态美学生态整体观
直抒胸臆下的真情流露——论弗罗斯特诗歌的直接抒情方式
2013年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表现方式,抒情是作家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理念的辩证统一。因此,任何抒情诗都有一个关于抒情方式的问题。然而,不同的诗人往往会因自己的诗学理论和个性气质而采取不同的抒情方式,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并以此突显自己的诗歌风格和独特的艺术特色。作为一名出色的抒情诗人,弗罗斯特在抒情艺术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其多变的抒情方式就是其典型表现。其中,直抒作者之情是弗罗斯特最有代表性的抒情方式。诗人在其自然诗、爱情诗、哲理诗、农事诗时常通过直抒抒情主人公"我"或"我们"的胸臆来流露真情,实现表情达意的抒情功能。
郭莉芝潘利锋
关键词:抒情诗直接抒情
从“无爱无性”到“甜蜜野蛮”——美国文学的一个侧面被引量:3
2004年
华盛顿·欧文、库柏、梅尔维尔这些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的所有经典之作,却规避了浪漫的爱情,马克·吐温和惠特曼的代表作也是无爱无性的世界。这与北美殖民地的社会环境和未予开发的自然环境有关。美国富强后,以女权主义和女性解放为背景,美国文学尤其是女性文学却是另一番景象,"甜蜜野蛮"成了这一时期的文学主题。
潘利锋
关键词:美国文学女性文学马克.吐温华盛顿·欧文浪漫主义
人性之谜的追寻——对纳博科夫和《洛丽塔》两个谜的解释被引量:11
2004年
《洛丽塔》是纳博科夫在企图表现自己"原始幻觉"的欲望下所创造的白日梦或幻想小说。作者在作品中力图去追寻人性中的某种状态或某个形象,并欲将其视为是自己的"我",从而揭示了人性个体所具有的幻想性和异化性。小说以凸现个体生命为指归,对人类深不可测的灵魂和人性之谜作一次大胆而谨慎的探险,"至深者呼唤至深者"是它的话语动力,对生存 生命的追问是它的基本态势,"始于性而终于爱"是它的精神向度。
潘利锋
关键词:纳博科夫洛丽塔负罪感
身份缺失中的时间诉求——论纳博科夫的《洛丽塔》被引量:5
2008年
小说家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中的独特时间观念是其后现代主义特征的集中表现。运用德理达的解构理论和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通过对《洛丽塔》主题的重新解读,发现该小说至少包含了三个时间元素:梦想、愚顽与痴迷。纳博科夫正是借此构建了小说身份缺失中的时间诉求,并以其时间的断裂和弥合所具有的现代意义,在叙述方式、结构模式等方面比其他作家走得更远。
张能泉潘利锋
关键词:纳博科夫《洛丽塔》
艾米莉·勃朗特诗歌意象片论被引量:2
2009年
艾米莉.勃朗特诗歌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其中象征性意象运用是其显著特征。对勃朗特诗歌意象系统中的时空意象、富于艺术张力的两极对立意象和风暴意象与音乐意象的分析,可以阐释其意象所建构的立体结构,从而为解读这位天才女诗人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潘利锋陈碧园
关键词:艾米莉.勃朗特意象诗歌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