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玲
- 作品数:57 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论罗汝芳的“日用”美学
- 2011年
- 罗汝芳认为,圣与仁可在日用常行中得到,这一观点表明:"日用"就是人类生活的自身,又是人类最终追求的美的境界的显现之地。有赤子之心的人,也就是审美主体,必须在日用之中,即在一种平淡自然的状态下实践审美体验,完成道的追求。他揭示了一个较高的审美境界:道在赤子之心,则道的本质就是纯粹、质朴的,道本身含有一种自然真切的审美形态,人必须忘记物欲与功利,以自然而然的率真态度亲近每日所处的生活,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只有保持着一种自然的审美心境,不虑不思、率性本真,最终才能获得人自身的完善与道的完善,达至中和的最高审美境界。
- 沈玲
- 关键词:罗汝芳审美主体
- 泰国华文诗歌创作中的中国诗性智慧
- 2015年
- 泰华诗歌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五四新诗、台湾现代诗和大陆朦胧诗等影响,但就其精神内核来看,在泰国华文诗歌的汉字书写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美学精神,蕴藏着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的诗性智慧。其中,儒家诗教观念是泰华诗歌意绪表达的内在支撑,中国古典诗学传统是泰华诗歌言说方式的审美追求。泰华诗人对中国诗学传统的承续并不是僵化的。尽管说泰华诗歌创作中明显地体现出中国传统诗性智慧,但并不等于说包括泰华诗歌在内的泰国华文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
- 沈玲
- 印尼华人家庭宗教信仰现状分析——基于对雅加达500余名华裔青少年的调查被引量:1
- 2017年
- 通过对印尼雅加达五百余名新生代华裔青少年及其家庭宗教信仰的调查发现,印尼华人家庭三代人中每一代都存在着多种宗教信仰,印尼华人家庭宗教信仰呈现多元化局面。在印尼华人家庭中,佛教与孔教信仰者的比例与代际关系呈正相关。在所有宗教信仰者中,佛教信仰者的比例最高。但调查也发现,印尼华人佛教徒正呈代际递减趋势。而华人家庭中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的比例随着代际关系的下降呈增长趋势。在华人家庭祖孙三代人之间,父辈中伊斯兰教信仰者最多。在华人家庭三代人中,仍有极少数道教信仰者,不过道教信仰者比例的代际间变化不明显。不少新生代华裔仍保留着华人意识,有回祖籍地探亲或祭祖的愿望。调查显示印尼新生代华裔愿意超越宗教信仰等差异与印尼本地人通婚,新生代华裔仍保持着一定的民族文化认同。
- 沈玲
- 关键词:宗教信仰文化认同
- “成己成物”——人本教育家颜钧审美教育论被引量:1
- 2010年
- 泰州学派二传弟子颜钧在生活中执著追求"孔仁颜乐"的人格审美理想,并通过审美教育这一方式进行积极的实践。他提出"成己成物"的观点来推行他的理想。首先,他认为"己"是"人生堪舆,身根大本",这是对"己"的存在和重视。他同时又认为"人为贵",可见,在进行审美教育时,他始终以人为本,将个体的人视为教育的中心。他认为应该重视人心灵的力量,以便在与物世界亲近的过程中完成道的理解,从而走向对内心的省视与自身的改造,完成理想人格的塑造。
- 沈玲
- 关键词:审美教育成己成物
- 论海外汉语教育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构被引量:8
- 2011年
- 海外汉语教育是中国构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新生力量,无论是从传播要素还是文化的交融性、传承性来看,它都足以承担向外传播中华文化的任务,担当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任。目前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海外进行汉语教育时既要尊重他国文化又要坚持中国视角,保持中国文化特色,并凝聚中华文化精华,精择传播内容以全面宣传中国,还要充分借鉴他国经验,注重传播策略,同时培育合格的高素质的文化传播主体,提高文化传播效度,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 沈玲
-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文化传播
- 流离散居 归去来兮——读《庄伟杰短诗选》被引量:1
- 2012年
- 在《庄伟杰短诗选》的34首当中,"来去家园"的流散主题表现得最为充分与突出。具体而言,表现为怀乡叙事的建构、家国想象的呈现、存在焦虑的剖白与抵抗这样三种维度。它们都是作为流散人的诗人在经历流离之愁痛后的真实书写,既有对人生困惑的追思,也有对梦中家园的追寻,更有对终极关怀的追问。从这个意义上说,庄伟杰的诗歌虽然吟唱的是他作为一个海外赤子的心声,但也可以说是一批海外赤子的心声,更可以说是一代海外知识分子的心灵写实。
- 沈玲
- 印尼华人家庭语言使用与文化认同分析——印尼雅加达500余名新生代华裔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6
- 2015年
- 通过对印尼雅加达地区500多名新生代华裔所在家庭进行的语言使用与文化认同调查研究发现,印尼政府实行的华人同化政策自实行以来客观上阻碍了汉语语言在家庭内部的代际传播。华人家庭各成员的语言能力与汉语水平呈现代际变化。从印尼华人对语言、宗教、祖先、历史、族际通婚等的态度可以看出,新生代华裔青少年对印尼的国家认同与情感归属明确,但他们对自己的祖籍国中国依然怀有亲近的情感,还保留着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度,只是在许多方面较其祖父辈相比,认同程度有所减弱。
- 沈玲
- 关键词:语言使用文化认同
- 主体色彩映照下的乐府诗作——鲍照乐府诗风格述论被引量:1
- 2006年
- 鲍照所有的乐府诗作均是自我观照,自述情怀之作,诗的主体色彩强烈而浓厚。他刻画的种种人物形象,笔下描绘的种种情事,都是因为人生艰难与不幸的种种经历而起,隐藏在诗歌背后的是“我”,抒发的是诗人自己对人生无穷无尽的感喟。鲍照乐府诗是抒情性诗歌,也是叙事性作品,它们与强烈的主体抒情色彩相联。鲍照乐府诗创作采用了流动的叙事方法,与他亦雅亦俗的乐府诗体相应,诗的语言也兼具雅俗。这些艺术风格极大地影响了后世。
- 沈玲
- 关键词:乐府诗叙事方法语言
- 袁枚的诗歌采录标准探究被引量:1
- 2006年
- 袁枚本着“宁滥勿遗”的原则,有意识地随地域、随人物身份进行他《随园诗话》中的诗歌收集工作。尽管袁枚选诗时要“宁滥勿遗”,但他的“滥”并非指随意妄为。在随心所欲进行收集的时候,诗的审美要求是他不曾逾越的那个“矩”。具体而论,袁枚对“宁滥勿遗”有着特定的要求。同时,他的选录标准是“味尽酸咸只要鲜”。就诗话所录之诗具体而论,“鲜”由下列多个标准构成:一为清真;二为趣;三为新。
- 沈玲
- 关键词:诗歌采录清真
- 印尼华人家庭媒体使用现状分析——基于对雅加达500余名新生代华裔青少年的调查被引量:3
- 2013年
- 调查发现,就印尼华人家庭而言,代际不同,对媒体的使用倾向也不相同。祖辈常用媒体依次为报纸、广播、影视、杂志和网络;父辈最常用的媒体依次为报纸、影视、杂志、广播和网络。新生代华裔青少年常用媒体依次为网络、影视、广播、杂志和报纸。要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效度,必须注意传播策略,重视网络与影视的作用。
- 沈玲
- 关键词:印尼华人报刊广播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