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三英
-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市普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理干预在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 探讨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焦虑、抑郁问题及干预措施.方法 将植入起搏器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与治疗.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手术前2 d及手术后3 d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治疗组均存在明显焦虑抑郁情绪,干预前的焦虑、抑郁水平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手术前后的焦虑、抑郁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水平.结论 系统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围手术期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
- 刘呜娣沈三英李芳
- 关键词:焦虑抑郁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 地尔硫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80例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地尔硫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并发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并发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158例,分成治疗组80例,对照组78例。治疗组给予地尔硫注射液0.25mg·kg-1静脉推注后,以5~15mg.h-1缓慢静脉泵入或口服地尔硫缓释片90mg,qd或bid;对照组给予西地兰0.2~0.4mg.d-1,qd,静脉注入后,口服地高辛0.125~0.250mg.d-1,qd,两组其他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在控制心室率及心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尔硫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 沈三英蔡怡芳彭定凤
- 小白菊内酯对TGF-β1诱导的大鼠肺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小白菊内酯(PNT)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大鼠肺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选择12周龄健康SD大鼠12只,组织块法体外培养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不同浓度PNT对TGF-β1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影响。结果 TGF-β1诱导肺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增强(P<0.05),20μmol/L的PNT部分抑制TGF-β1的诱导作用(P<0.05);50μmol/L的PNT可完全抑制TGF-β1的诱导作用。结论 PNT有抑制TGF-β1诱导肺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作用。
- 沈三英蔡怡芳卢桥发
- 关键词:小白菊内酯肺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
-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非糖尿病维持性血透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非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 60例非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治疗组31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每次于透析结束后静滴,连续30 d。观察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流变指标和C反应蛋白(CRP)等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HOMA-IR、血流变指标明显降低;CRP虽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主要通过降低血液黏度、纠正血液流变学异常而改善非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 李承旭沈三英
- 关键词:复方丹参注射液维持性血液透析胰岛素抵抗
- 纳洛酮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性脑病61例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纳洛酮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COPD并发II型呼吸衰竭和肺性脑病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两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舒张支气管(其中氨茶碱为持续微量泵静脉输入)、纠正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治疗3d,治疗组同时加用纳洛酮0.4mg+0.9%氯化钠注射液20mL以40mL.h-1静脉注入,再以纳洛酮1.6mg+0.9%氯化钠注射液50mL以2mL.h-1持续微量泵输入,观察两组意识状态及咳嗽、咯痰、喘息症状、动脉血气分析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改善意识状态及咳嗽、咯痰、喘息、动脉血气分析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微量泵持续输入纳洛酮治疗COPD并发肺性脑病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沈三英蔡怡芳彭定凤
- 关键词:纳洛酮
- 缬沙坦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糖尿病肾病患者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缬沙坦80 mg.d-1;治疗组加用缬沙坦(80 mg.d-1)和通心络胶囊(4粒,tid),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液流变学指标、肌酐(Gr)、尿素氮(BUN)、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UAER、TC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下降,SOD明显上升(P<0.05);Gr,BUN,FPG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显著降低UAER、TC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升高SOD,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疗效显著,且安全。
- 彭仙珍沈三英宋小红肖政李文华
-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糖尿病肾病清蛋白尿
- 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61例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12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1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改善通气、抗感染、扩张支气管、强心、利尿、纠正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酚妥拉明注射剂,以2.5~8.0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入。均治疗5 d。观察两组血气分析、肺动脉平均压、心功能测定、临床症状和体征等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84.25±12.57)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49.15±7.23)mmHg,血氧饱和度(SaO2)(92.30±4.30)%,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治疗组治疗后肺动脉平均压为(29.87±5.14)mmHg,对照组为(32.89±4.32)mmHg(P<0.05)。结论酚妥拉明静脉泵入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 沈三英蔡怡芳李承旭李敏蔡元萍
- 关键词:酚妥拉明静脉泵入
- 氨基胍对COPD大鼠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
- 2010年
- 沈三英蔡怡芳卢桥发
- 关键词:氨基胍阻塞性肺疾病基质金属蛋白酶
- 厄贝沙坦联合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30例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在常规降血糖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3组。厄贝沙坦组25例,口服厄贝沙坦0.15 g,qd;罗格列酮组25例口服罗格列酮4 mg,qd;联合用药组30例,口服厄贝沙坦0.15 g,qd;合用罗格列酮4 mg,qd。疗程均为6周。治疗第2周和第4周分别测坐位血压和空腹及餐后2 h手指血糖,检查肝、肾功能,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厄贝沙坦组降血压总有效率72.0%,罗格列酮组降血压总有效率68.0%,联合用药组降血压总有效率93.0%;空腹及餐后2h手指血糖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均P<0.01)。厄贝沙坦组与罗格列酮组降血压降血糖效果差异无显著性,联合用药组血压和血糖下降幅度均大于其他两组(均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疗效显著,既可加强降压作用,也可加强降血糖作用,作用明显优于单用任一药物。
- 彭仙珍沈三英宋小红
- 关键词:厄贝沙坦罗格列酮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
- 纳洛酮抢救急性中毒142例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 观察纳洛酮抢救急性中毒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1共 12 5例 ,对照组 10 6例 ,均为急性乙醇中毒和镇静催眠药中毒患者 ,治疗组 2为 17例急性海洛因中毒患者。 3组患者均先给予吸氧 ,洗胃 ,利尿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 1:昏睡者按 0 .4~ 0 .8mg·h 1 ,浅昏迷者按 0 .8~ 1.2mg·h 1 ,深昏迷者和 (或 )呼吸抑制者按 1.2~ 2 .0mg·h 1 静脉注射纳洛酮 ,或将纳洛酮按 0 .0 1~ 0 .0 4mg·kg 1 ·min 1 加入 10 %葡萄糖注射液或 0 .9%氯化钠注射液中持续静脉滴注 ,直至清醒、恢复自主呼吸为止。治疗组 2 :昏睡者给予 0 .4~ 0 .8mg纳洛酮静脉注射 ,无效者 5min后同一剂量重复 1次 ;浅昏迷者给予 0 .8~ 1.2mg纳洛酮静脉注射 ,无效者可每隔 5min后重复同一剂量 1次 ;深昏迷和 (或 )呼吸抑制者给予 1.2~ 2 .0mg纳洛酮静脉注射 ,无效者可每隔 5min后重复同一剂量 1次 ,直至清醒 ,恢复自主呼吸。对照组根据病情给予呼吸兴奋药。观察患者的神志、呼吸、血压、心率、心电图及不适症状 ,准确记录患者的清醒时间。结果 治疗组 1清醒及呼吸改善平均所需时间比对照组短 ,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治疗组 2治愈率 94.1%。治疗组 1和治疗组 2有 4例患者出现血压升高。
- 沈三英李承旭彭仙珍
- 关键词:纳洛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