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树德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急性
  • 2篇急性白血
  • 2篇急性白血病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1篇蛋白
  • 1篇蛋白C
  • 1篇血浆
  • 1篇血浆蛋白C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病
  • 1篇血液系统
  • 1篇血液系统疾病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含量
  • 1篇药物疗法
  • 1篇医院内
  • 1篇医院内感染
  • 1篇溶血
  • 1篇溶血性

机构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南昌市第一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段树德
  • 2篇刘卓刚
  • 1篇韩乃英
  • 1篇高鹏远
  • 1篇张海鹏
  • 1篇杨艳敏
  • 1篇张锦华
  • 1篇邬国和
  • 1篇张晓东
  • 1篇郭兑山
  • 1篇李强
  • 1篇陈世洁
  • 1篇王亚柱

传媒

  • 3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1篇2004
  • 3篇1997
  • 1篇1992
  • 1篇198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股部肿胀、疼痛、腹胀、腹痛、肩部血肿
1989年
病历报告女,48岁。因左大腿疼痛、活动后加重4个月,左股部肿胀3个月,恶心、呕吐、全腹疼痛11天于1987年1月11日住院。1986年9月无诱因自觉左大腿疼痛,活动后加重。10月发现左股外侧有—0.5cm直径的皮肤小结节,无痛。11月11日在骑车途中,左股部突然剧烈疼痛,并迅速肿胀:局部有波动感,但局部皮肤颜色无异常,经穿刺抽出紫色不凝固血20ml。
段树德
关键词:股部肩部股外侧小结节卵巢破裂病历报告
急性白血病病人血浆蛋白C抗凝活性和抗凝血酶Ⅲ含量测定
1997年
蛋白C(protein C,PC)和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都是肝脏合成的抗凝血蛋白质,其功能障碍可引起出、凝血功能失调,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出凝血机制十分复杂。有关AL患者血浆PC和AT-Ⅲ的变化国内外均有报道,但结果各不相同。本实验采用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thromboplastin time,APTT)和免疫电泳法(electroimmunoassay,ELA)
邬国和韩乃英陈世洁段树德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蛋白C
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及抗生素治疗分析被引量:2
1997年
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及抗生素治疗分析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110003)刘卓刚张晓东1)杨艳敏段树德高鹏远急性白血病(AL)患者由于其疾病本身和反复化疗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院内感染明显高于其它疾病。本文对我院1988年至1996年5月间住院的A...
刘卓刚张晓东杨艳敏段树德高鹏远
关键词:白血病AL医院内感染药物疗法抗生素
血液系统疾病酶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1992年
酶学在血液疾病中主要用于检查红细胞酶的缺陷、出凝血性疾病的诊断、白血病的鉴别诊断以及多发性骨髓瘤的辅助诊断等。一、红细胞酶的缺陷表现一定条件下引起溶血性贫血。(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1.伯氨喹啉型药物溶血性贫血除伯氨喹啉外,奎宁、安替匹林、磺胺类药物、呋喃妥因、维生素 K 等均有类似溶血反应。上述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与氧合血红蛋白相互作用,产生少量过氧化氢,在还原型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作用下使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为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如果 G-6-PD 缺乏。
段树德
关键词:血液病酶学检查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1
1997年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最新研究进展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110001)刘卓刚段树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系机体产生自身抗体与患者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或激活补体,导致红细胞破坏过多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test)大...
刘卓刚段树德
关键词:贫血溶血性贫血AIHA温抗体型冷凝集素病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尿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含量在神经母细胞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尿中香草扁桃酸 (VMA)及高香草酸 (HVA)的检测是目前早期诊断神经母细胞瘤 (NB)的重要指标 ,以前的检测方法干扰因素多 ,结果不够准确。该文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检测随机尿中VMA、HVA的含量在NB诊断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HPLC方法 (流动相 pH4 .3,甲醇含量 2 % ,正辛烷磺酸钠溶液 3.0mmol/L)检测 5 0例正常儿童 (正常对照组 )、2 7例NB患儿 (NB组 )及 1 5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ALL组 )随机尿中VMA、HVA浓度。用比色法测定同一样品中肌酐浓度。以VMA、HVA与肌酐的比值表示VMA、HVA含量。结果 NB组患儿随机尿VMA/Cr及HVA/Cr的含量 (5 1 .6 0± 4 .5 3μmol/ μmolCr,5 8.0 0±3.75 μmol/ μmolC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8.4 2± 3.6 1 μmol/ μmolCr,1 0 .1 2± 3.88μmol/ μmolCr)及ALL组患儿(8.78± 3.5 0 μmol/ μmolCr,1 1 .5 0± 2 .6 8μmol/ μmolCr) ,其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以正常对照组儿童随机尿中VMA/Cr及HVA/Cr均值加 2 .5个标准差为异常判定值 ,分别为 1 7.5、1 9.8μmol/ μmolCr,超过此值为异常 ,则尿VMA/Cr或HVA/Cr异常对NB的诊断效率为 96 .3%。结论 HPLC同时测定随机尿中VMA、HVA含量 ,能为NB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
王亚柱李强张锦华段树德郭兑山张海鹏
关键词:儿茶酚胺药物含量神经母细胞瘤高香草酸香草扁桃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