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晓龙

作品数:11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7篇淋巴
  • 7篇淋巴瘤
  • 6篇细胞淋巴瘤
  • 3篇预后
  • 3篇弥漫
  • 3篇弥漫大B细胞...
  • 2篇单抗
  • 2篇利妥昔
  • 2篇利妥昔单抗
  • 2篇难治
  • 2篇化疗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单核细胞白血...
  • 1篇蛋白
  • 1篇断层扫描
  • 1篇断层显像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机构

  • 1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1篇张明智
  • 11篇武晓龙
  • 9篇李鑫
  • 5篇张旭东
  • 4篇孙振昌
  • 3篇南飞飞
  • 3篇李玲
  • 2篇李兆明
  • 2篇付晓瑞
  • 2篇张蕾
  • 2篇严家芹
  • 2篇崔莹莹
  • 2篇常宇
  • 1篇谢新立
  • 1篇王新华
  • 1篇朱利楠
  • 1篇田丽
  • 1篇陈清江
  • 1篇吴晶晶
  • 1篇周志远

传媒

  • 3篇肿瘤基础与临...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老年学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年龄组低级别滤泡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低级别滤泡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在各年龄段人群中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治的82例低级别FL患者的病例资料,男女比为1∶1.05,中位年龄52(19~84)岁。分类变量行Chi-square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Logistic单因素分析及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进行生存资料分析。结果:82例患者分为年龄<40岁、40~59岁和≥60岁3个组。随着年龄段的上升,患者多见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增快、外周血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升高、Bcl-2表达呈阳性的患者比例升高、ECOG评分和FLIPI-2评分升高,且初治效果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的比例降低(P<0.05)。随访的73例患者2、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97.2%和74.1%,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91.5%和88.8%。73例患者在年龄<40岁、40~59岁和≥60岁3个组中,5年OS分别为100%、73.8%和46.5%(P=0.014)。比较各组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0)。根据化疗方案分析,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与单用化疗组,5年OS分别为85.7%和69.3%(P=0.004),5年PFS分别为96.8%和56.3%(P<0.001)。单用化疗组中3个年龄组3年OS分别为100%、75.0%和71.4%(P=0.048),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组中各年龄组的3年OS无显著性差异(P=0.050)。根据Ann Arbor分期分析,晚期组(Ⅲ+Ⅳ期)中3个年龄组的5年OS分别为100%、88.9%和47.7%(P=0.046),早期组(Ⅰ+Ⅱ期)各年龄组的5年OS无显著性差异(P=0.414)。结论:低级别FL患者预后随年龄段的上升变差,男性为预后不良因素,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可以改善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
吕柯冰李鑫左伟莉马会敏武晓龙张明智
关键词:年龄预后
CD20阴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CD20阴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4例CD20阴性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中,男女比为1:1,中位年龄为53岁,Ann Arbor分期Ⅲ、Ⅳ期者11例(78.57%),伴随B症状者8例(57.14%),Ki-67≥80%者11例(78.57%),结外受累数>1者12例(85.71%)。截至随访时间,死亡8例,生存6例,中位总生存期(OS)为23.0个月,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4.5个月。14例患者均接受化疗,9例一线采用高强度化疗方案(EPOCH、Hyper CVADMA方案),初始疗效为完全缓解5例(55.56%)、部分缓解(PR)3例(33.33%)、疾病稳定(SD)1例(11.11%);3例患者一线采用CHOP方案,初始治疗后,其中PR 2例(66.67%),SD 1例(33.33%)。高强度化疗和传统CHOP方案化疗两者对OS、PFS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7、P=0.271)。预后因素分析显示,有B症状(P=0.012)、Ann Arbor分期高(P=0.032)为预后不良因素。年龄、性别、乳酸脱氢酶水平、Ki-67、结外受累数和国际预后指数评分对预后无影响。结论CD20阴性DLBCL发生率低,是一类罕见性疾病,具有独特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判断因素,有B症状、Ann Arbor分期晚是其预后不良因素,高强度化疗对预后无影响。
左伟莉吕柯冰马会敏武晓龙张旭东张明智李鑫
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CD20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高强度化疗治疗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完全缓解后合并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1例被引量:1
2014年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ymphoblastic lymphoma,LBL)是一种少见的,来源于不成熟的前体淋巴细胞的高度侵袭性的肿瘤,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Lymphomas,NHL)的2%~8.5%。在WHO分类中LBL被认为是前体B/T细胞肿瘤,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淋巴结或结外表现,其中约80%为T细胞表型,
武晓龙李鑫孙振昌崔莹莹张明智
关键词: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淋巴细胞白血病
中期氟18-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3种评价方法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价值探讨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的国际一致化项目(IHP)法、Deauville 5分法和最大标准摄取值下降率(△SUVmax)法3种方法在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NKL)治疗中期的疗效评估价值,以期寻找最佳评价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确诊的69例ENKL患者的特征,并且在治疗前及中期都进行了18 F-FDG PET-CT检查,分别利用IHP法、Deauville 5分法和△SUVmax法对患者的PET-CT进行评价,并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分析。利用ROC曲线得出最佳临界值,并以相应的临界值分组,对病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SUVmax和△SUVmax%的临界值分别为5.75和52.8%。IHP阴性组、Deauville阴性组、△SUVmax≥5.75组和△SUVmax%≥52.8%组的5 a疾病无进展生存率(67.3%、78.5%、72.5%、82.5%)均优于对应的IHP阳性组、Deauville阳性组、△SUVmax<5.75组和△SUVmax%<52.8%组(55.1%、42.0%、17.0%、20.0%;χ^(2)=5.660,P=0.017;χ^(2)=16.295,P<0.001;χ^(2)=14.795,P<0.001;χ^(2)=34.824,P<0.001)。Deauville 5分法、△SUVmax法和△SUVmax%法对疗效的预测优于IHP法。结论中期18 F-FDG PET-CT的Deauville 5分法、△SUVmax和△SUVmax%法在预测ENKL疗效和患者预后方面具有优势。
倪佳丽谢新立张蕾李玲李鑫王新华付晓瑞孙振昌张旭东李兆明吴晶晶于慧常宇严家芹周志远南飞飞武晓龙田丽张明智
关键词:淋巴瘤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真实世界中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HLX-01治疗惰性B细胞淋巴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23年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HLX-01在真实世界中治疗惰性B细胞淋巴瘤(iB-NH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09例初治iB-NHL病例的资料,其中利妥昔单抗治疗39例(R组),HLX-01治疗70例(H组)。从一线治疗开始随访,截止日期为2021年10月31日。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持续缓解时间(DOR)、治疗持续时间(DOT)、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R、H组常规治疗4~6个周期后,ORR分别为84.6%、80.0%,DCR分别为97.4%、9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OR、DOT、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曲线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下降、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是最常见的血液学毒性,转氨酶升高、呕吐、低蛋白血症、细菌感染和乏力为最常见非血液学毒性,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X-01治疗iB-NHL与利妥昔单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一致。
董萌张明智张旭东朱利楠冯晓燕丁梦杰武晓龙陈清江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有效性安全性
卷曲蛋白6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免疫浸润水平相关性分析
2023年
目的 评估胰腺癌中卷曲蛋白6(FZD6)的表达及其与免疫浸润水平相关性,从而为临床决策和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GEO(GSE28735、GSE15471、GSE16515和GSE71729)、TCGA、GTEx和UALCAN数据库分析FZD6在胰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中的基因、蛋白表达水平;运用GEPIA数据库探索FZD6与患者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的关系;利用EMTAB-6134数据中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免疫浸润分析、富集通路分析;采用MEXPRESS数据库分析DNA甲基化、拷贝数变异与FZD6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FZD6的mRNA水平(GSE28735:t=3.532,P<0.001、GSE15471:t=6.817,P<0.001、GSE16515:t=4.166,P<0.001,GSE71729:t=2.589,P=0.012,TCGA_GTEx:t=18.118,P<0.001)和蛋白水平(t=2.160,P=0.03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织。生存分析显示FZD6高表达的患者的总生存率(HR=1.800,P=0.005)和无病生存率(HR=2.000,P=0.003)均低于FZD6低表达的患者。免疫浸润分析揭示,FZD6与肿瘤纯度评分呈正相关(r=0.280,P<0.001),与基质评分(r=-0.220,P<0.001)、免疫评分(r=-0.280,P<0.001)和ESTIMATE评分(r=-0.280,P<0.001)呈负相关;FZD6高表达组具有更低的免疫评分。富集分析结果显示,FZD6相关的基因主要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活化、免疫反应的激活、免疫反应-调节细胞表面受体等重要免疫相关通络。DNA甲基化分析发现3个与FZD6表达呈正相关的甲基化位点,9个与FZD6表达呈负相关的甲基化位点。结论 FZD6高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且FZD6与肿瘤纯度正相关,而与基质分数、免疫分数、ESTIMATE分数均呈负相关,有望作为胰腺癌患者预后预测的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武晓龙冯晓燕张旭东史存真李鑫张明智
关键词:胰腺癌预后
21例原发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原发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breast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PB-DLBCL)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1例PB-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为49(21~77)岁,均接受化疗,其中17例接受CHOP方案,4例接受EPOCH方案。8例接受化疗序贯放疗,13例接受单纯化疗。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21例患者无痛性肿块为主要表现。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e-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74%和66%。EPOCH方案与CHOP方案之间在复发或进展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3)。行预防性鞘内注射的患者无中枢神经系统复发,未行鞘内注射患者有2例中枢神经系统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2)。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β2微球蛋白(HR=0.431,95%CI为0.432~0.967,P=0.044)和放疗(HR=0.495,95%CI为1.073~2.508,P=0.002)与PB-DLBCL的OS均相关。结论:PB-DLBCL好发于女性,多累及单侧乳腺,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肿块。β2微球蛋白水平为不良的预后因素。化疗联合放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期。鞘内注射对于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复发可能具有意义。
李鑫周帆帆武晓龙张明智
关键词: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Β2微球蛋白鞘内注射
利妥昔单抗在初治原发性胃B细胞淋巴瘤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诊治和预后,探讨利妥昔单抗在原发性胃B细胞淋巴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13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初治原发性胃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效果、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纳入73例患者,男23例,女50例,男女比例1:2.2,最常见症状为腹痛,分为CHOP组和RCHOP组。结果5年总生存率CHOP组为64%,RCHOP组为95%(P=0.026)。单因素分析显示Lugano分期和乳酸脱氢酶(LDH)显著影响预后。结论化疗可作为原发性胃B细胞淋巴瘤的一线治疗方案,利妥昔单抗可能有利于提高远期生存率。Lugano分期和LDH是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
崔莹莹张明智李鑫孙振昌武晓龙冷长森张蕾付晓瑞李玲张旭东常宇南飞飞李兆明严家芹
关键词:淋巴瘤化疗利妥昔单抗
阿帕替尼治疗难治性恶性肿瘤43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难治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二线及二线以上化疗失败的恶性肿瘤患者43例,均给予阿帕替尼850mg/次,1次/d,口服,4周为1个周期;有明显不良反应者可减量至425mg/次,1次/d,口服,至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停药。随访1a,观察治疗1a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a时,客观缓解率为4.7%,疾病控制率为41.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1(3.2~12.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7.0(5.8~12.5)个月;治疗期间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4.9%,高血压发生率为27.9%,蛋白尿发生率为25.6%,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23.2%,多为Ⅱ级以下。结论阿帕替尼治疗二线及二线以上化疗失败的恶性肿瘤有较好效果,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高血压、蛋白尿。
李玲张芳文南飞飞武晓龙肖洒段文静张明智
关键词:恶性肿瘤
改良R-CHOP方案对高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改良R-CHOP方案对高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经病理证实的高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给予改良R-CHOP方案4-6周期.结果:总有效率90%,完全缓解55%,部分缓解率35...
李鑫张明智武晓龙孙振昌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高龄患者化学疗法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