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闯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成像
  • 2篇联合灌注
  • 2篇关节
  • 2篇灌注
  • 2篇MSCT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供血
  • 1篇动脉供血不足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眩晕
  • 1篇眩晕诊断
  • 1篇腰椎
  • 1篇腰椎小关节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检查
  • 1篇数字化
  • 1篇双能减影
  • 1篇推拿
  • 1篇推拿治疗

机构

  • 6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樊闯
  • 5篇林敏
  • 5篇钱琦
  • 4篇姜黄维
  • 3篇金平
  • 2篇陈莺
  • 1篇王鹏
  • 1篇何康
  • 1篇田曼曼
  • 1篇胡成一

传媒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医正骨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MSCT在腰椎小关节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合并三维后处理对腰椎小关节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80例经临床或相关提示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的MSCT进行回顾性分析,三维后处理采用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TR)和多平面重建(MPR)等技术进行重建,分析椎间小关节病变情况。结果180例病人中发现椎间关节病变161例,发现椎间关节病变左侧共353个,右侧391个,双侧255个,其中椎间关节增生、硬化、肥大104例,椎间关节狭窄87例,椎间关节变性31例,椎间关节半脱位33例,合并其他病变如椎间盘病变91例,黄韧带肥厚45例,椎体侧弯36例,椎管狭窄19例,椎体滑移21例。结论 MSCT合并三维后处理可充分显示椎间小关节的解剖结构及病理变化,对诊断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具有一定的影像学价值。
何康钱琦樊闯姜黄维陈莺林敏
关键词:腰椎小关节X线计算机
应用数字化双能减影技术诊断肋骨骨折236例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价双能减影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盲评法回顾性分析双能减影及常规数字化X线摄影对236例肋骨骨折的检出能力。结果:对肋骨骨折的检出方面,双能减影组的阳性率为95.7%大于数字化X线摄影组的77.1%,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能减影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临床应用简便,可减少进一步CT检查,减少患者的射线暴露。
姜黄维樊闯钱琦林敏金平
关键词:肋骨骨折
CT联合灌注及旋转功能成像在颈性眩晕诊断和推拿疗效评价的应用
林敏钱琦田曼曼姜黄维樊闯金平邢小
该项目采用CTPI联合CTA成像技术对临床拟诊为椎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影像学检查,通过观察CTA所显示的椎动脉管径变化、椎动脉走行途径的变异及外在因素对椎动脉的影响,观察CTPI所显示的CBF、CBV、MTT及时间密度曲线...
关键词:
关键词:颈性眩晕影像学检查
MSCT旋转功能位检查技术在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51例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符合标准的50例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测量寰齿前间距、寰齿后间距、寰齿左右侧间距以及过伸过屈位片寰齿间隙差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寰齿前间距与过伸过屈位片寰齿间隙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于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对于准确评估寰枢关节半脱位的类型及程度以及对临床的治疗和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林敏钱琦樊闯金平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寰枢关节半脱位
VBI的CT联合灌注成像诊断技术及其在推拿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姜黄维林敏樊闯王鹏郑维娜钱琦陈莺
该项目采用CTA联合灌注成像技术,对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针对椎动脉供血不足病例,采用CTA与CTPI联合成像技术,同时显示椎动脉形态学改变及其供血区域的血流灌注情况,克服单项检查所存在的不足,较全...
关键词:
关键词:推拿治疗椎动脉供血不足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ADC值在女性盆腔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现扩散系数(ADC)值用于女性盆腔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20例女性盆腔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参照计算诊断效能。同时b值取0、50、300、600、800、1 200 s/mm^(2),利用FUNctool-MADC软件处理记录良恶性病变的ADC值,并分析影像学特征。结果 经手术病理诊断,120例患者中良性肿瘤9例,恶性肿瘤111例,分别占比7.5%、92.5%。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灵敏度为94.6%,特异度为77.8%,准确度为93.3%,阳性预测值为98.1%,阴性预测值为53.8%。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良性肿瘤检出率为77.8%,其中子宫肌瘤检出率为66.7%,卵巢囊肿、巧克力囊肿、卵巢囊腺瘤、输卵管系膜囊肿及子宫内膜异位检出率均为100.0%。恶性肿瘤检出率为94.6%,其中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检出率分别为97.6%、90.0%、96.7%。良恶性肿瘤间SlowADC、StandardAD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astADC、FractionAD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影像学特征有相似之处,良性、恶性肿瘤颜色分别呈红色、蓝色。结论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女性盆腔良恶性肿瘤鉴别有一定价值,影像学特征有相似之处,其中SlowADC、StandardADC更为接近,可为疾病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王经英胡成一黄精益樊闯
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盆腔良恶性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