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平

作品数:28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成像
  • 11篇磁共振
  • 7篇灌注
  • 5篇血流
  • 5篇磁共振成像
  • 4篇动脉
  • 4篇ASL
  • 3篇动脉自旋标记
  • 3篇血管
  • 3篇血流灌注
  • 3篇自旋标记
  • 3篇脑血
  • 3篇脑血流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MRI
  • 2篇动脉自旋标记...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血管成像
  • 2篇影像

机构

  • 24篇浙江中医药大...
  • 8篇浙江中医药大...
  • 7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通用电气医疗...

作者

  • 28篇金平
  • 21篇林敏
  • 17篇钱琦
  • 11篇姜黄维
  • 7篇许茂盛
  • 3篇樊闯
  • 3篇潘永明
  • 3篇田曼曼
  • 2篇徐剑钦
  • 2篇陈民利
  • 2篇蔡兆伟
  • 2篇曹燕飞
  • 2篇林春涛
  • 2篇徐莉
  • 2篇方莉
  • 2篇潘智勇
  • 1篇孙志超
  • 1篇周长玉
  • 1篇阳阳
  • 1篇喻迎星

传媒

  • 8篇浙江医学
  • 4篇浙江临床医学
  • 3篇中医正骨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第三届放射青...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MRI表现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GM)是一种少见的乳腺慢性非干酪样坏死性炎性病变,其特点是病因不明的慢性坏死性小叶性肉芽肿性炎。IGM临床表现复杂,在病变发展不同时期表现多样,乳腺X线摄影、超声扫描等常用的检查方法对IGM的诊断并不理想,因此近年来临床上已开始采用MRI检查来诊断。
周长玉金平许茂盛喻迎星项萍
关键词:肉芽肿性乳腺炎MRI乳腺导管肉芽肿性炎病理学检查乳头内陷
基于动脉自旋标记技术的正常大脑后循环血流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利用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对正常大脑后循环进行MRI灌注成像,测量正常大脑后循环血流量,提供正常大脑后循环供血区血流量参考值。方法 对60例志愿者进行MRI常规扫描和3D-ASL灌注扫描,获得血流量图,分别测得双侧枕叶、颞叶后部、小脑半球及脑干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测得血流量,双侧枕叶为(64.45±12.72)ml/(min·100g),颞叶后部为(63.28±14.97)ml/(min·100g),小脑半球为(61.75±13.54)ml/(min·100g),脑干为(53.64±12.71)ml/(min·100g),男性与女性的血流量未见差异;不同年龄段的血流量存在差异。结论 3D-ASL能定量测量后循环血流量,对脑梗死的病理生理学的进一步研究有着重要价值。
金平林敏钱琦方莉曹燕飞田曼曼
关键词:后循环MRI动脉自旋标记
磁共振DWI及ADC值在前列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评价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5例外周带前列腺癌(PZPCa),10例中央腺体癌(CGPCa),3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及15例正常前列腺志愿者的MRI资料,并分别测量其ADC值,比较各组间ADC值的差异.将PZPCa与CGPCa合并为前列腺癌(PCa),并绘制ROC曲线,分析PCa的诊断最佳临界值.结果 PZPCa及CGPCa的DWI表现为高信号,ADC值均低于BPH及正常前列腺,组间两两比较,除了PZPCa及CGPCa组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ROC曲线分析,以1.14×10-3mm2/s为诊断PCa的最佳临界值,对应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为86.7%、85.3%.结论 DWI和ADC值在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中有重要价值,为PCa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胡成一钱琦徐莉金平姜黄维林敏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磁共振弥散加权ADC值
电针百会 大椎穴对高脂喂养AD兔模型脑组织代谢的影响
2019年
目的 探讨针刺对高脂喂养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兔脑组织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18只日本大白兔(JWR)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NC)、AD组及电针组(EA)各6只,分别给予12周普通饮食喂养、2%高胆固醇饮食及2%高胆固醇饮食喂养并电针针刺兔'百会'、'大椎'穴,利用MRS技术检测脑组织代谢物浓度,随后处死取脑,采用ELISA法检测脑皮质中Aβ1-42蛋白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各组间代谢物、Aβ1-42表达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组的NAA/Cr(0.66±0.07)和?Glu/Cr(0.64±0.06)较NC组(0.81±0.08和0.87±0.06)明显减低,AD组海马Aβ1-42浓度(238.62±58.16)pg/mg较NC组(155.57±26.17)pg/mg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A组NAA/Cr(0.78±0.07)和Glu/Cr(0.78±0.09)明显高于AD组,海马Aβ1-42(166.38±30.92pg/mg)浓度明显低于AD组.结论 针刺能减缓高脂喂养AD模型兔脑组织代谢AD样改变的进程.
金平潘永明潘智勇林敏佟雅涵许茂盛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代谢
CT血管造影联合灌注成像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评定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联合灌注成像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评定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推拿治疗16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男94例,女73例。年龄31~68岁,中位数44岁。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采用西门子Emotion 16排螺旋CT对所有患者进行CT血管造影和CT灌注成像检查,并对推拿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①推拿治疗2个疗程后,本组167患者治愈32例,显效97例,有效23例,无效15例。②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治疗前本组240支椎动脉形态学有异常改变,涉及167例患者。40支椎动脉血管纤细;30支走行异常,其中5支椎动脉起源异常,17支椎动脉从C5入横突孔,3支椎动脉入颅途径异常,5支椎动脉未与对侧椎动脉汇合,分别衍生为大脑后动脉;35支椎动脉因骨质增生压迫、移位,其中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压迫25支,横突孔骨质增生压迫10支;10支椎动脉因骨骼发育畸形受压,其中椎体融合畸形压迫2支,寰椎后弓畸形压迫5支,C2横突孔狭窄压迫3支;15支椎动脉因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纤维束带牵拉移位;110支椎动脉不规则狭窄。治疗结束后临床疗效评定为治愈和显效的129例患者中,椎动脉纤细者35例37支血管中17支血管管径增大;椎动脉走行异常者5例8支血管,管径无明显变化;骨性压迫者17例32支血管,22支血管管径增大;纤维束带牵拉者10例15支血管,7支血管管径增大;椎动脉不规则狭窄者62例90支血管,70支血管管径增大。③CT灌注成像检查结果。治疗前本组167例患者中除18例CT灌注成像参数正常外,其余14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流量减少或缺血性改变。推拿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前CT灌注成像检查显示有血流量减少或缺血性改变的149例患者中,疗效评定为治愈和显效的患者127例,CT灌注成像参数均有明显改善;疗效评定为有效的患者13例,CT灌注成像参数略有改观;疗效评定为无效的患者9例,CT灌注成
林敏钱琦姜黄维金平
关键词:椎底动脉供血不足螺旋计算机CT灌注成像
非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病变的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CA)已成为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临床实践中,异常起源、心肌桥、动脉瘤等非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病变(non-atherosclerotic coronary arterydis...
阳阳许茂盛曹志坚金平陈刚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螺旋CT血管成像
文献传递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的影像诊断
2010年
金平许茂盛
关键词: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磁共振成像
磁化传递技术在颅脑MR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磁化传递技术在颅脑MR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脑梗死患者先后采用常规三维时间飞跃MRA(3D-TOF-MRA)(常规法)与施加磁化传递技术的3D-TOF-MRA(磁化传递法)检测颅内血管,对比分析两种图像的质量和用于诊断的价值。结果常规法血管背景组织抑制不全,对于脑血管的末梢小血管显示不清;磁化传递法MRA血管背景组织抑制充分,远端小血管显示清晰。结论使用磁化传递技术能够获得高质量的3D-TOF-MRA图像,有助于对脑血管病的诊治。
姜黄维钱琦林敏金平
关键词:3D-TOFMRA
胃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1例
2017年
[目的]报道1例胃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以指导临床。[方法]报道本院诊治的1例病例,探讨胃癌转移机制、常规转移途径及其特殊转移途径,阐述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结果]本文报道了1例胃癌伴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病例,患者老年男性,54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10年"入院。胃镜提示:胃体巨大溃疡性质待定。病理报告示:胃腺癌。盆腔CT:两侧腹股沟及盆腔内多发淋巴结,部分肿大,请结合临床。穿刺病理:(左侧腹股沟淋巴结穿刺)转移性腺癌。肿瘤指标:甲胎蛋白9.28μg/L,癌胚抗原15.16μg/L,糖类抗原19-9 1998.00kU/L。根据检查结果考虑此处为胃癌转移来源,放弃手术治疗,予TCF方案化疗,患者病情稳定。[结论]胃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是较少见的胃癌转移途径,文献也少有报道此类病例,加深对淋巴结转移途径的了解能提高确诊率。
翟栋金平
关键词:胃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基于病例的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价值评估
目的:通过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对照,分别以病例和血管段(AHA)为单位探讨CT冠状动脉成像(CT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
金平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成像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