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红光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新型免疫抑制...
  • 1篇酮类
  • 1篇细胞
  • 1篇免疫
  • 1篇免疫抑制
  • 1篇免疫抑制剂
  • 1篇构效
  • 1篇构效关系
  • 1篇氟比洛芬
  • 1篇T细胞
  • 1篇IMPDH

机构

  • 2篇沈阳药科大学

作者

  • 2篇王亚丽
  • 2篇王庆河
  • 2篇杨红光
  • 2篇程卯生
  • 1篇梁国栋
  • 1篇郝伯钧
  • 1篇江崇国

传媒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药物化学...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酞嗪酮类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合成与活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以邻苯二甲酰亚胺为原料,经选择性还原、硝化、溴代、扩环、还原、Knoevenagel和酰化反应,合成了1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结构经1H NMR、HR-MS确证。以临床应用的免疫抑制剂霉酚酸(MPA)作为阳性对照药,采用小鼠体外脾细胞增殖抑制法考察了目标化合物对小鼠T细胞免疫抑制活性,对化合物7a和7h进行IMPDH酶抑制活性研究。体外活性结果显示,该系列化合物具有较好的T细胞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7f、7h活性最好,IC50分别为0.093μmol·L-1和0.14μmol·L-1,好于阳性对照药MPA,酶活性与细胞活性一致。
王亚丽王庆河杨红光郝伯钧梁国栋江崇国程卯生
关键词:免疫抑制T细胞IMPDH构效关系
氟比洛芬有关物质的合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为了加强非甾体消炎镇痛药氟比洛芬原料药的质量控制,合成氟比洛芬的相关物质。方法以4-溴代联苯类化合物为起始原料,经Grignard反应,再分别与2-溴丙酸乙酯、乙酸酐和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合成了氟比洛芬的3个有关物质,其结构经1H-NMR、MS确证。结论合成的产品可作为氟比洛芬原料药质量控制的有关物质对照品。该方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
杨红光王庆河王亚丽马文希程卯生
关键词:氟比洛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