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琳琳

作品数:44 被引量:362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新生儿
  • 7篇早产
  • 7篇早产儿
  • 7篇产儿
  • 6篇婴儿
  • 5篇蛋白
  • 5篇综合征
  • 4篇死亡率
  • 4篇细胞
  • 4篇相关性肺炎
  • 4篇呼吸机
  • 4篇呼吸机相关
  • 3篇蛋白治疗
  • 3篇低出生体重
  • 3篇低出生体重儿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婴儿巨细胞病...
  • 3篇球蛋白
  • 3篇球蛋白治疗

机构

  • 44篇广东省妇幼保...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吉林省妇幼保...
  • 1篇江门市五邑中...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 44篇杨琳琳
  • 13篇陈运彬
  • 11篇杨杰
  • 8篇谢丹宇
  • 7篇向建文
  • 7篇张小庄
  • 4篇叶秀桢
  • 4篇吴婕翎
  • 4篇高薇薇
  • 4篇周晓光
  • 4篇罗先琼
  • 3篇黄水清
  • 3篇赵徐琴
  • 3篇张永
  • 3篇洪淳
  • 2篇罗爱明
  • 2篇俞钢
  • 2篇封志纯
  • 2篇刘瑛
  • 2篇帅春

传媒

  • 14篇中国优生与遗...
  • 4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新生儿科杂志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2006年全...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7
2001年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 (PS)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2 5例高危早产儿气管内滴注单剂预防量PS ,并与 2 5例未用PS的高危早产儿进行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预防组早产儿在生后 15min~ 6h ,平均 ( 3 .4± 1.9)h给予预防量PS ,其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明显改善 ,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分别为 ( 9.5± 6.9)d ,( 2 .6± 3 .8)d和 ( 4 0 .8± 17.8)d。而对照组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分别为 ( 13 .1± 6.5 )d ,( 4 .3± 3 .2 )d和 ( 5 3 .8± 2 7.8)d ,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预防组RDS发生率 2 0 %、病死率 8%虽较对照组RDS发生率 3 2 %和病死率 12 %低 ,但两者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PS预防性给药可改善早产儿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 ,缩短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 ,对高危早产儿RDS具有减轻病情作用。
周晓光罗先琼杨琳琳陈运彬张小庄赵庆国
关键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剂疾病预防RDS
间期FISH技术和短串联重复序列快速诊断21三体综合征
2006年
目的利用间期FISH技术和短串联重复序列PCR相关技术快速诊断21三体综合征,两者进行比较,以筛选出更适合基层医院推广的技术。方法一是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间期FISH检测21三体综合征,二是对患者外周血进行短串联重复序列PCR检测21三体综合征。结果两种诊断21三体综合征的准确性均无显著性意义,但从经济、技术要求、出结果时间比较,短串联重复序列PCR更适合于基层医院推广。
谢丹宇杨琳琳欧阳鸿徐湘民
关键词:21三体综合征短串联重复序列
应用介体电泳技术纯化纤维蛋白原
2002年
目的 采用介体电泳技术从人血浆中纯化纤维蛋白原。方法在pH 8 3的条件下 ,纤维蛋白原和杂质都带负电荷 ,它们在电场作用下向同一方向运动 ,但分离膜只允许分子量较小的杂质通过 ,分子量较大的纤维蛋白原不能通过 ,而被分离在分离膜的另一侧。第二步是在pH 5 2的条件下 ,纤维蛋白原带正电荷而杂质带负电荷 ,纤维蛋白原和杂质在电场的作用下向两个不同的电极方向运动 ,结果纤维蛋白原得以进一步纯化。结果 SDS -PAGE结果显示经过两步纯化 ,99%杂质被除去 ,生物学检测纯化后的纤维蛋白原依然具有凝固作用。结论介体电泳技术纯化纤维蛋白原的时间短 ,回收率高 ,且成本低。
杨帆杨琳琳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纯化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状况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描述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方法资料来源于"新生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研究"课题。结果在151例新生儿呼吸机插管通气治疗的患儿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6例,发病率为37.1%。其中,男性的发病率为43.6%,女性为19.5%,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χ2=7.0046,P<0.05),轻度窒息儿高于重度窒息儿(χ2=4.0322,P<0.05)。早产儿高于足月儿(χ2=6.3884,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例在肺炎、早产儿,低体重儿、窒息和肺透明病中的发病率分别为56.4%、46.6%、44.4%、42.7%和42.1%。结论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很高,对于进行呼吸机通气治疗的男性患者以及相关的原发疾病,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
谭红玉邹晓妮杨琳琳何秋苑邓群娣连建华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流行病学
双歧杆菌对新生儿食道pH值的影响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对新生儿食道pH值的影响,及其对新生儿易发生的消化道疾病的防治意义。方法采用便携式24小时pH值自动记录仪,对65例新生儿进行了食道pH值的动态监测观察。结果口服双歧杆菌活菌制剂组的30例新生儿,食道pH值明显高于未服药的对照组(t=2.39916,p<0.05)。总pH值<4的时间占总观察时间的百分比显著小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发生消化道疾患的人数也较对照组少。结论新生儿口服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可以减少胃食道反流等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区惠红杨琳琳
关键词:双歧杆菌氢离子浓度新生儿
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张涛杨琳琳彭淑梅
β-葡萄糖醛酸苷酶测定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1999年
目的 探讨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 与母乳性黄疸的关系,以及母乳和粪便βGD 测定在母乳性黄疸诊断上的意义。 方法 采用酶学比色法对47 例母乳性黄疸及60 例正常新生儿母乳及粪便βGD活性浓度进行测定,并分析母乳及粪便βGD活性浓度测定在母乳性黄疸患儿的阳性率。 结果 黄疸组母乳及粪便βGD活性浓度(1-363 ±0 .299 U/L 及1-071 ±0 .297 U/L) 较正常组(0.746 ±0 .325 U/L及0 .496 ±0 .276 U/L) 明显增高,两组之间具有极显著差异(P< 0.001)。两组母乳βGD测定的阳性率分别为66-0 % 与8-3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1) 。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正确率分别为66-0% 、91-7 % 、86-1% 、77-5 % 及80-4 % 。两组粪便βGD测定的阳性率分别为68-1 % 与6-7%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1)。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正确率分别为68-1% 、93-3% 、88-9% 、78-9% 及82-2 % 。 结论 βGD活性浓度与母乳性黄疸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母乳与粪?
周晓光杨杰杨琳琳吴婕翎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57
2000年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 (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气管内滴注单剂PS治疗NRDS患儿 2 5例 ,并与同期未用PS治疗的 2 5例NRDS患儿进行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治疗组在应用PS后 2~ 3h皮肤颜色转红 ,经皮血氧饱和度逐渐升高。 6h后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动脉 /肺泡血氧分压比值 (a/APO2 )及呼吸机有效指数 (VEI)分别由 ( 48± 14)mmHg( 1mmHg =0 .133kPa)、0 .14± 0 .0 6及 ( 0 .16± 0 .0 9)ml/ (mmHg·kg)上升到 ( 6 5±2 9)mmHg、0 .2 4± 0 .15及 ( 0 .2 9± 0 .16 )ml/ (mmHg·kg) ;而氧合指数 (OI)、吸入氧浓度 (FiO2 )及平均气道压 (MAP)由 11.6± 5 .7、0 .5 9± 0 .13及 ( 15 .6± 3.1)cmH2 O( 1cmH2 O =0 .0 98kPa)逐渐降低至 6 .3±3 .4、0 .47± 0 .10及 ( 13 .5± 2 .4)cmH2 O。经广义线性模型方差分析 ,主效应、分组因素及时间因素对两组PaO2 、a/APO2 、OI、FiO2 、MAP及VEI的值具有明显影响。而分组与时间因素的交互作用无显著影响。治疗组机械通气及氧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PS能有效地改善NRDS患儿肺顺应性及氧合功能 ,缩短需要机械通气及氧疗时间。
周晓光罗先琼杨琳琳陈运彬张小庄赵庆国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
苦参碱注射液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评价苦参碱注射液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的疗效。方法:将42例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22)与对照组(n=20)。两组均以常规保肝降酶治疗为基础。治疗组用苦参碱注射液治疗共2~3个疗程。对照组用更昔洛韦治疗共2~3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①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6周后CMV-DNA转阴率分别为78.8%、85.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患儿治疗4周后肝功能及胆红素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与胆汁酸在6周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两组患儿治疗6周后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苦参碱注射液具有与更昔洛韦相似的抗HCMV感染的作用,其效果虽弱于更昔洛韦,但与之相近,而且有保护肝细胞等作用。因此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疗效确切,可推广应用。
谢丹宇杨琳琳袁转弟林国敬彭珊璐
关键词: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苦参碱
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的提纯及其表面活性功能分析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为了提取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 ,提高人工合成表面活性物质的疗效。方法 采用萃取和透析的方法提纯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 ,并用膜天平检测其生物活性。结果 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 ,提纯后的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分子量为 2 9.7× 10 3 ,其杂蛋白条带明显减少 ,将其加入人工合成的磷脂中表现为表面活性明显增加 ,γmin由 7.9± 0 .9降至 2 .6± 1.2。结论 用萃取和透析的方法能较好地提纯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 ,且能较好地保持其生物活性。
杨琳琳封志纯
关键词:提纯表面活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