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护理
  • 5篇病毒
  • 3篇蛋白
  • 3篇通气
  • 3篇轮状
  • 3篇轮状病毒
  • 3篇机械通气
  • 2篇毒性
  • 2篇眼睑
  • 2篇气道
  • 2篇脑脊液
  • 2篇脑炎
  • 2篇结构蛋白
  • 2篇患儿
  • 2篇降钙素
  • 2篇降钙素原
  • 2篇反应蛋白
  • 2篇非结构蛋白
  • 2篇干扰素
  • 2篇C反应蛋白

机构

  • 17篇蚌埠医学院第...
  • 3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17篇杨梅
  • 5篇杨洪霞
  • 3篇陈兰举
  • 3篇张阵
  • 2篇刘应凌
  • 2篇陈莲芳
  • 2篇周萍
  • 2篇王静
  • 1篇周瑞
  • 1篇夏群
  • 1篇宣爱丽
  • 1篇汪华学
  • 1篇赵武
  • 1篇徐家新
  • 1篇邹琪
  • 1篇陶芳萍
  • 1篇陈信
  • 1篇汪伟
  • 1篇章凤
  • 1篇朱红娟

传媒

  • 7篇蚌埠医学院学...
  • 3篇全科护理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淮海医药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临床护理杂志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鼻在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人工鼻在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8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人工鼻组和常规呼吸机湿化罐组。观察两组患者痰液的黏稠度,比较两组湿化效果。结果:Ⅰ度(稀痰)痰液病例在人工鼻组为66.67%,在湿化灌组为27.78%,人工鼻组湿化效果明显优于湿化灌组(P<0.01)。结论:人工鼻能有效地保证呼吸道湿度、温度。
陈莲芳陶芳萍王银娥杨梅汪伟
关键词:机械通气人工鼻气道湿化
微信互动平台在眼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微信互动平台在眼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眼科实习的54名护理专科生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每组27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管理,观察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采用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微信互动平台"辅助教学管理。6周实习结束,比较两组护生的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技能操作、综合工作能力及观察组对微信教学方式的主观性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的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技能操作、综合工作能力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认可并乐于接受微信互动平台教学方式。[结论]微信辅助眼科临床护理教学,护生认可,可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何培培杨洪霞杨梅
关键词:眼科临床护理教学
轮状病毒非结构蛋白与病毒复制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轮状病毒由6个结构蛋白和6个非结构蛋白组成。6个结构蛋白架构了整个病毒颗粒,6个非结构蛋白仅仅在轮状病毒感染的细胞中出现,而不出现在成熟的病毒结构中。非结构蛋白只是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发挥作用。该文就轮状病毒6种非结构蛋白在病毒复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作一综述。
杨梅陈兰举
关键词:轮状病毒非结构蛋白病毒复制
亚低温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临床观察
2018年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取抗病毒、非甾体退热药退热、脱水降颅压、适时止惊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并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对比2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天、第15天临床表现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治疗第5天、第15天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亚低温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可以减轻神经元受损,促进神经细胞及髓鞘的修复,减轻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达到脑保护的作用。
臧欢欢杨大伟张阵徐家新杨梅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亚低温鼠神经生长因子
血常规、C反应蛋白联合降钙素原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联合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新生儿败血症患儿72例,同期住院无感染新生儿8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儿治疗前后的血常规、CRP,PCT及新生儿危重评分(NCIS),比较败血症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的白细胞(WBC),CRP及PCT,分析其与NCIS相关性,并进一步评估WBC、CRP、PCT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度。结果败血症组治疗前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CRP、PCT水平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而PLT低于治疗后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败血症组治疗前PLT与NCIS呈正相关;PCT与NCIS呈负相关;而WBC、CRP与NCIS无相关性;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WBC、CRP及PCT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88及0.978;三者联合曲线下面积为0.998。结论血常规、CRP联合PCT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起重要作用。
关艳春杨梅张阵陈信赵武
关键词:出血性败血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新生儿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肺炎患儿47例,根据病情分为MPP组24例和细菌性肺炎(BP)组23例,另收集同时期健康体检儿童2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受试者血清PCT和CRP水平;并将MPP组患儿按照病程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比较PCT和CRP水平。结果:MPP组和BP组患儿血清CRP、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P组血清CRP、PCT水平均明显高于MPP组(P<0.01)。MPP恢复期患儿的血清CRP、PCT水平均明显低于急性期(P<0.01)。血清CRP水平为18.95 mg/L时,诊断MPP的敏感度为82.6%,特异度为66.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43;血清PCT水平为0.36 ng/m L时,诊断MPP的敏感度为69.6%,特异度为83.3%,AUC为0.752;二者联合诊断时,诊断MPP的敏感度为87.0%,特异度为87.5%,AUC为0.881。结论:MPP患儿血清PCT、CRP水平均明显升高,二者可作为MPP病情评估与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宣爱丽夏群张阵杨梅周瑞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对病毒性脑炎患儿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通过分析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水平与脑脊液白细胞的相关性来预测MMPs在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确诊为病毒性脑炎的住院患儿40例,通过ELISA法检测脑脊液细胞数异常患儿(20例)和脑脊液细胞数正常患儿(20例)血清和脑脊液中MMP-2和MMP-9水平。结果:2组外周血和脑脊液中的MMP-2、MMP-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外周血中的MMP-2、MMP-9和脑脊液白细胞数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脑脊液中的MMP-2、MMP-9和脑脊液白细胞数亦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外周血中的MMP-2、MMP-9对脑脊液细胞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和0.725(P<0.01和P<0.05);脑脊液中的MMP-2、MMP-9对脑脊液细胞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0和0.980(P<0.01)。结论:外周血的MMP-2、MMP-9水平可以反映脑脊液中MMP-2、MMP-9水平,可以作为病毒性脑炎的生物标志物,成为早期诊断的预测因子。
杨梅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基质金属蛋白酶脑脊液
轮状病毒非结构蛋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0年
轮状病毒非结构蛋白(NSP)对轮状病毒的致病性日益得到重视。现就NSP1对干扰素调节因子的调节作用、NSP2的免疫性、NSP4对细胞钙稳态的影响及NSP5磷酸化的研究进行综述。
杨梅陈兰举
关键词:轮状病毒非结构蛋白干扰素调节因子细胞钙稳态
循证护理在2例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致低血糖中的应用
2016年
循证护理(EBN)即"遵循证据作出护理决策和措施",是近年新兴的一种提高护理实践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护理模式[1]。其核心思想是以科研结论为基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综合考虑,实施最佳护理措施[2]。我们针对2例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所致低血糖反应,以护理小组的形式进行EBN,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作报道。
彭玮杨洪霞杨梅
关键词:循证护理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低血糖
营养泵在人工气道患者肠道营养中的护理体会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营养泵修复人工气道患者肠道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4例应用肠道营养的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组法分为使用营养泵组和非使用营养泵组,并对两组营养状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营养支持前后其转铁蛋白改变不明显,而前白蛋白在营养支持前后,使用营养泵组中有明显改善(P<0.01),同时使用营养泵组在预防腹泻和反流等并发症方面均少于非营养泵组(P<0.01)。结论:营养泵持续泵入法安全、有效,其有力于对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杨梅
关键词:肠道营养营养泵机械通气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