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5篇通气
  • 4篇机械通气
  • 2篇经口
  • 2篇病人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炎
  • 1篇心源性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患者
  • 1篇序贯
  • 1篇序贯给药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灌流
  • 1篇血液灌流救治
  • 1篇循证
  • 1篇循证护理
  • 1篇氧合
  • 1篇引流
  • 1篇有创

机构

  • 10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10篇陈莲芳
  • 3篇朱红娟
  • 3篇王银娥
  • 2篇徐云侠
  • 2篇杨梅
  • 2篇汪伟
  • 2篇章凤
  • 2篇丁慧
  • 2篇贾培艳
  • 1篇贾杨阳
  • 1篇段缓
  • 1篇李飞
  • 1篇童蓉
  • 1篇王玲
  • 1篇陶芳萍
  • 1篇侯丽

传媒

  • 3篇蚌埠医学院学...
  • 3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护理研究(中...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鼻在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人工鼻在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8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人工鼻组和常规呼吸机湿化罐组。观察两组患者痰液的黏稠度,比较两组湿化效果。结果:Ⅰ度(稀痰)痰液病例在人工鼻组为66.67%,在湿化灌组为27.78%,人工鼻组湿化效果明显优于湿化灌组(P<0.01)。结论:人工鼻能有效地保证呼吸道湿度、温度。
陈莲芳陶芳萍王银娥杨梅汪伟
关键词:机械通气人工鼻气道湿化
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效果观察与护理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改良式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IPDT)在ICU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0年11月收住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的采用IPDT技术建立人工气道的重症患者25例作为IPDT组,另外选取2009年同期收住蚌医一附院ICU的采取OT技术建立人工气道的重症患者23例作为OT组。比较两组间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渗血量、皮下气肿、切口溢痰、导管脱出、气管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拔管后伤口愈合时间、两组术后3 d日均护理工作量。结果与OT组比较I,PDT组手术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渗血量少,皮下气肿、切口溢痰、导管脱出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1或0.05),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亦显著缩短(P<0.01),术后3 d日均护理工作量少(P<0.01或0.05)。结论 IPDT创伤轻微,简便快捷,并发症少,降低护理成本。
陈莲芳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经皮扩张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持续椎管引流术的护理
2008年
目的:总结持续椎管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9例SAH治疗期间,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有针对性的特殊护理,包括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严格无菌操作,保证引流管通畅。结果:死亡1例,存活18例,其中植物生存、重残各1例,中残4例,12例恢复良好。无与引流相关的气颅、颅内感染和脑疝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持续椎管引流治疗SAH的疗效满意,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童蓉陈莲芳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引流椎管护理
间歇声门下吸引在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间歇声门下吸引在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方法吸引鼻腔、口腔滞留物,观察组进行间歇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冲洗。比较2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率及发生时间,MV时间及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驻留时间。结果:观察组MV时间、ICU驻留时间、VAP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VAP发生时间明显迟于对照组(P<0.01)。结论:间歇声门下吸引可缩短MV时间,减少VAP的发生。
陈莲芳章凤贾培艳丁慧贾杨阳朱红娟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评价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19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COPD病人作为序贯治疗组,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呼气末正压通气(SIMV+PSV+PEEP)方式行机械通气,待"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拔除气管插管,改为经面罩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渐至脱机。另选病情相同的19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有创通气,最后以PSV方式至撤机。动态观察两组病例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例数、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序贯治疗组可有效减少有创通气时间,从而减少VAP发生率,大大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经济负担。[结论]无创正压通气(NIPPV)作为COPD病人从有创机械通气脱机过渡具有较好的效果,细心护理和严密监测是保证COPD病人实施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的前提。
王银娥徐云侠陈莲芳
关键词:有创机械通气无创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
1例ECMO联合CRRT辅助治疗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护理被引量:4
2018年
总结1例暴发性心肌炎合并CS(CS是指排除有效血容量不足和外周阻力减低,由于原发心脏损害导致心排量低下,全身组织和器官低灌注而造成的以全身脏器缺血、缺氧性损伤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患者使用ECMO联合CRRT辅助治疗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ECMO上机前的注意事项,辅助循环期间的抗凝管理、转速与流量监测、病情观察、呼吸道管理、基础护理及撤机后的观察要点。
潘安陈莲芳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暴发性心肌炎
正压拔管技术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拔除时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比较正压拔管技术和传统拔管技术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拔除时的临床效果,验证正压拔管技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6月在本院综合ICU中留置经口气管插管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按照统一标准行脱机流程。拔管方法上,实验组采用正压拔管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管技术。观察两组患者拔管后1 min、15 min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并观察记录是否存在因拔管引起的严重咳嗽、咽喉疼痛、上气道痉挛、呕吐,以及48 h内有无新发肺炎,有无拔管失败。结果在拔管后1 min观察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者具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27、-1.512、-3.356、-5.274、6.604,P<0.05);拔管后15 min观察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636、-0.539、-0.539、-1.438、0.508,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中,实验组的血压升高、心动过速、氧合下降、呼吸急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48、5.364、5.364、4.995,P<0.05)。结论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拔除的方式上,正压拔管技术比传统的拔管技术更具有安全性,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李飞陈莲芳段缓孙琴
循证护理在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经口气管插管患者8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循证组各41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口腔冲洗法,循证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确定临床实践中的问题,检索有关医学文献,根据循证获得的证据,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并观察其效果。结果两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污垢残留、口臭、口腔溃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清洁等问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作为一种理想的实践活动,应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能显著降低口腔内的污物残留,减少牙菌斑的生长,降低VAP的发生。
王银娥徐云侠丁慧陈莲芳王玲
关键词:循证护理经口气管插管护理
特殊导泻联合血液灌流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护理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特殊导泻联合血液灌流对百草枯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急性百草枯中毒治疗的有效手段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39例急性百草枯中毒入院患者,在洗胃和对症支持等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特殊导泻即思密达(蒙脱石粉)、硫酸镁、甘露醇混合导泻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抢救成功率,并对其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39例患者中15例(38.4%)痊愈,7例(17.9%)好转,存活率56.4%,17例死亡,死亡率43.6%。结论思密达(蒙脱石粉)、硫酸镁、甘露醇特殊导泻联合血液灌流是抢救急性百草枯中毒较有效的方法之一,高效、优质的护理措施在保证抢救成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侯丽陈莲芳朱红娟贾培艳汪伟
关键词:血液灌流百草枯中毒护理
咪达唑仑-丙泊酚序贯给药在机械通气病人程序化镇静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丙泊酚序贯给药在机械通气病人程序化镇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需机械通气且预计镇痛、镇静超过72h的危重病病人42例,在持续泵入芬太尼镇痛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M组)、丙泊酚组(P组)、咪达唑仑-丙泊酚序贯组(M-P组),以Ramsay评分3分~4分为镇静目标,密切观察3组病人镇静效果、镇静药物总量、费用、停药后清醒时间(即每日唤醒计划实施情况)及停药后躁动情况,镇静前、镇静后1h、镇静期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在镇静过程中,咪达唑仑-丙泊酚序贯镇静能够达到单用丙泊酚或咪达唑仑的镇静疗效,可避免单用咪达唑仑镇静停药后苏醒时间过长的缺点,同时较单用丙泊酚组费用低。[结论]在程序化镇静中实施咪达唑仑-丙泊酚序贯给药,配合精心护理,不仅能有效避免苏醒时间长、躁动等不安全因素,还提高了病人的安全性和适应性。
章凤陈莲芳朱红娟杨梅
关键词:咪达唑仑丙泊酚机械通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