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凡
- 作品数:17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台风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与南海夏季风和广东旱涝被引量:11
- 2007年
- 为了解南海与季风的相互作用,用实测资料分析了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与南海夏季风和广东旱涝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在2月偏暖(冷)时,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晚)是主要现象;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在8月偏暖(冷)时,南海夏季风结束偏晚(早)是主要现象。西沙平均水温时间系列的距平值自1978年1~3月开始有上升趋势,年平均水温距平值上升趋势出现在1979年。结论:南海中北部在2月次表层水温持续编暖(冷)时,夏季风爆发偏早(晚)、广东出现洪涝(干旱)灾害是主要现象。
- 吴迪生魏建苏周水华杨会杨凡黎广媚
- 关键词:次表层水温夏季风
- 南海中北部上层水温与季风和广东旱涝
- 为了解南海与季风的相互作用,本文用实测资料,分析了南海中北部上层水温与季风和广东旱涝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中北部上层水温2月偏暖(冷)时,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晚)是主要现象。南海中北部上层水温8月偏暖(冷)时,南海夏季风...
- 吴迪生周水华冯伟忠赵雪杨凡黎广媚
- 关键词:夏季风
- 文献传递
- 海洋文化与海洋环境保护
- 文化有各种划分,最重要的一种划分法是按照生成的地域划分: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大陆文化是指以大陆为背景的文化,海洋文化是指以海洋为生成背景的文化。这种不同的生成背景, 包括地域地貌、气候气象、自然生态、风土民俗以及历史文化...
- 杨凡
- 文献传递
- 2007年2月汕头赤潮事件水文气象及海水理化因子影响分析被引量:9
- 2009年
- 2007年2月2日~3月5日期间,广东省汕头附近港湾及南澳岛附近海湾发生了"球形棕囊藻"赤潮事件。由于持续时间较长,导致附近养殖场大量扇贝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300万元以上。这次赤潮事件主要表现有3个特点:(1)藻类密度不大,表层海水中只有零星破碎的胶囊体,底层海水中胶囊体密度约3~5个/升;(2)影响范围较大,从刚开始在汕头妈屿和莱芜湾发现,到广澳前江、南澳岛四周、牛田洋、海门、濠江等沿岸海域都出现藻类碎片;(3)持续时间长,从2月2日监测人员发现有赤潮藻类胶囊体,一直持续到3月5日才基本消亡。本文主要从海洋水文气象环境场及海水理化因子方面对这次赤潮事件进行分析。
- 赵雪杨凡郭娜李希茜宋萍萍
- 关键词:赤潮球形棕囊藻
- WaMoS Ⅱ X波段雷达海面风场反演算法研究
- 2017年
- 海洋对于人类的意义越来越重要,对海面风场的研究、海洋渔业、军事活动以及海洋资源探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前对海面风场的监测受到设备精度以及海洋环境复杂多变的限制,获取的结果精度较低。本文提出使用改进的光流算法对海面风场进行反演,在传统光流算法基础上进行滤波处理,去除非海浪的图像信号,提高海面风场反演的效果。构建基于WaMoS Ⅱ雷达的X波段雷达监测系统,对某海域的风场数据进行监测,使用改进后的光流算法和原光流算法进行对比验证,表明,使用改进后的光流算法进行海面反演在稳定性、集中度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提高。
- 杨凡吴斌斌黄凯高全贺
- 关键词:X波段滤波
- 2007年2月汕头赤潮事件水文气象及海水理化因子影响分析
- 2007年2月2日至3月5日期间,广东省汕头附近港湾及南澳岛附近海湾发生了球形棕囊藻赤潮事件,由于持续时间较长,导致附近养殖场成群扇贝死亡,直接经济损失在300万元以上.这次赤潮事件主要有3个特点;(1)藻类密度不大,表...
- 赵雪庞海龙杨凡郭娜李希茜宋萍萍
- 关键词:赤潮球形棕囊藻
- 文献传递
- 基于单极子交叉环收发共用天线设计的高频地波雷达海上比测
- 2023年
- 为了验证一种使得OSMAR-S高频地波雷达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一体化的天线系统的可行性,于2021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珠江口内进行雷达观测与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现场观测海流时间序列比测实验。结果表明,雷达与ADCP的观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相关系数达到0.916。通过调和分析等方法得到的主要分潮(M2和K1)振幅大小与随时间变化趋势高度吻合。实验结果证明,在具有占地面积小、成本低以及方便海边架设等优点的基础上,该收发共用天线系统对海流的观测结果有很高的精度。
- 徐新军鹿天逸杨凡石新智韦骏
- 关键词:海洋环境监测高频地波雷达
- 0801号台风“浣熊”的生成及强度特征被引量:6
- 2009年
- 利用卫星云图资料、Nin^o综合海温指数资料、海表面温度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通过分析大尺度气候背景、赤道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副热带高压、引导气流等的变化,对0801号台风"浣熊"生成时间偏早、快速加强、减弱迅速等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8月爆发的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导致次年4月赤道西太平洋及南海南部海表面温度较多年平均偏高,南海南部上空对流活跃,强度偏强,副高也偏强、偏北,副高南侧的偏东流场和过赤道气流引起的西南流场形成的季风槽区极易产生扰动,有利于热带气旋的生成和发展。强度方面,"浣熊"在短短12 h内迅速完成3级跳,与弱冷空气影响有密切关系,但当"浣熊"移动至海南岛东南部海域后,陆地摩擦的增强和沿海海表面温度的降低导致了"浣熊"的迅速减弱。
- 赵雪俞胜斌邓文君杨凡宋萍萍
- 关键词:气候背景海表面温度弱冷空气
- 基于高频地波雷达观测的粤港澳大湾区春季海表流特征研究
- 2022年
- 基于高频地波雷达系统监测得到的海表流资料,选取907个高密度空间点,运用调和分析等方法,探究粤港澳大湾区2020年3月的潮流特征。结果表明,该海域潮流以不规则半日潮M2分潮为主,且浅水分潮影响显著。主要全日分潮和半日分潮的倾角都在120°~160°之间,即最大流速都为西北-东南流向,表现为向岸-离岸流动的趋势。随着与海岸线距离的增加,潮型系数和浅水系数逐渐增大,区域南部离岸区表现出不规则全日潮的特征。可能最大流速和实测最大流速的范围分别为0.33~71.01 cm/s和58.63~149.99 cm/s,其大值都分布于研究区的西北部和南部。
- 任磊杨凡杨凌娜陈晓帆潘广维韦骏
- 关键词:高频地波雷达海流
- 基于距平分析的Argo海表温度场重构被引量:2
- 2014年
- 提出基于距平分析的Argo海表温度场(SST)重构方法,即在Argo浮标观测点提取温度距平值序列进行Kriging插值生成距平场,并叠加气候态SST的方法重构Argo海温场。以Argo数据相对稀少的2003年8月份和Argo数据相对较多的2012年8月份印度洋海域(60°S—30°N,25°—125oE)为例,重构水平分辨率为1°×1°的海表温度场。分析表明:(1)这种基于距平分析方法重构的海温场与对Argo数据直接Kriging插值获得的结果相比在精度上有大幅提高;(2)重构的温度场与最优插值海表温度场(OISSTV 2.0)的等温线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并且在Argo浮标附近海域有更好的细节表现;(3)即使在Argo数据相对稀少的海域,基于距平分析方法重构的海温场也能保持较高的精度要求,包括边缘海域和南大洋极锋附近均有较好表现。
- 王文娟俞胜宾杨凡刘增宏
- 关键词:ARGO浮标数据重构KRIGING插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