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作品数:16 被引量:66 H指数:5 供职机构: 江门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广东省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11年6月~2015年3月期间的54例HCC组织、46例癌旁组织、22例肝硬化组织、12例正常肝组织中的GPC3表达情况,分析GPC3表达与临床和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肝组织中不表达GPC3蛋白,肝癌组织GPC3评分(7.39±3.64)和阳性率(81.48%)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15±0.99,13.04%)、肝硬化组织(0.32±0.56,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肝癌临床分期的增高,GPC3评分逐步升高,Ⅲ/Ⅳ期(10.05±3.59)与Ⅰ期(4.31±3.41)、Ⅱ期(7.14±3.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C3阳性率也升高(Ⅰ期69.23%,Ⅱ期81.81%,Ⅲ/Ⅳ期89.4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织GPC3阳性率与性别、年龄、血清HBsAg、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肿瘤直径、转移情况、临床分期无关(P〉0.05),与是否并发肝硬化相关(P〈0.05),GPC3高表达率与血清AFP、肿瘤直径、是否并发肝硬化、转移情况、临床分期均相关(P〈0.05)。结论GPC3在HCC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表达水平与HCC的病情进展相关。 杨文丽 申旺 黄秀芳 李青 刘琼茹关键词: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肝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CT灌注成像在构建胃癌术前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胃癌CT灌注成像参数在术前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中的价值。方法纳入9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癌且术前均行CT灌注成像的患者资料,对患者的CT灌注图像在Siemens后处理工作站Syngo.via利用体部灌注软件的Deconvolution模式进行分析得到灌注参数。对淋巴结阳性及阴性组患者的灌注参数、性别、年龄、胃癌部位、CA19-9、CEA、CT报告胃癌T分期、CT报告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对有差异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价值。结果不同淋巴结分组胃癌患者的BF、BV、CA19-9、CEA、CT报告胃癌T分期、CT报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参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F值、CT报告胃癌T分期、CT报告淋巴结转移情况为独立预测因子。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0(95%CI:0.886~0.984),诊断阈值为0.2727,当阈值≥0.2727时,预测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92.7%,特异度86.0%。结论CT灌注参数在构建术前胃癌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中有一定的价值。 黄列彬 龙晚生 薛慧敏 陈钦贤 李月月 黄文斯 兰勇 李荣岗 李青关键词:胃癌 淋巴结 灌注成像 MRI连续强化征预测乳腺癌乳头乳晕复合体隐匿性侵犯的价值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MRI增强图像上肿瘤至乳头乳晕复合体(NAC)之间的连续强化征对术前预测乳腺癌NAC隐匿性侵犯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9月行全乳切除术的242例乳腺癌患者术前MRI资料。根据手术病理结果确定NAC隐匿性侵犯情况,分为NAC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各MRI征象在两组间的差别,计算MRI连续强化征诊断乳腺癌NAC隐匿性侵犯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242例患者中,NAC阳性47例,阴性195例。连续强化征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AC阳性组34例(72.3%)出现连续强化征,NAC阴性组11例(5.6%)出现连续强化征。其余7个MRI征象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110~0.696)。连续强化征术前预测乳腺癌NAC隐匿性侵犯的敏感度72.3%、特异度94.4%、符合率90.1%、阳性预测值75.6%、阴性预测值93.4%。结论MRI连续强化征对乳腺癌NAC隐匿性侵犯的术前预测有一定的价值。 刘壮盛 赖婵 李青 梁克明 李儒琼 陈俊豪 龙晚生关键词:乳腺癌 乳头乳晕复合体 磁共振成像 肝脏ADC值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肝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慢性肝炎活动度分级和肝纤维化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5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和28名正常人进行肝脏MR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b值选取0,600 s/mm2,并重组相应ADC图。在MR检查后1-5天内,病例组行肝穿刺活检术或肝脏病变切除术。肝穿刺活检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记录穿刺点所在肝段及对穿刺点进行标记;肝脏手术病例取病变周围的肝组织做肝纤维化病理检查,并记录取材点在大体标本上的空间位置,测量取材点与肝脏病变间的距离。利用Imagej图像处理软件对肝脏ADC值进行测量并记录。病例组肝脏ADC值测量时感兴趣区(ROI)的位置根据穿刺点或手术标本取材点的空间结构信息进行设置。病例组按肝纤维化程度将患者分为S1-S4四组,按肝脏炎症活动度将患者分为G1-G4四组。对不同G分级、S分期之间的肝ADC值进行统计分析,并对G分级、S分期与肝ADC值进行相关分析。运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估肝ADC值预测≥S1期、≥S2期及≥S3期纤维化的效能。结果肝脏ADC值随着G分级及S分期的增高而减低,G分级及S分期与肝脏ADC值之间均具有良好的负相关(r=-0.741,P=0.000及r=-0.708,P=0.000)。肝脏ADC值能区分正常组与S1-S4各组(P〈0.05)、≥S2与〈S2期纤维化(P〈0.05)、正常组与G1-G3各组(P〈0.05)、G1组与G2、G3组(P〈0.05)。肝脏ADC值诊断≥S1、≥S2、≥S3期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相应阈值分别为1.29×10-3mm2/s、1.27×10-3mm2/s、1.24×10-3mm2/s。结论肝脏ADC值对慢性肝炎活动度分级和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对肝纤维化早期诊断及慢性肝炎症活动度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黄列彬 龙晚生 崔恩铭 胡茂清 兰勇 罗学毛 李青 阮健秋关键词:肝脏 纤维化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究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射频消融术后疗效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HCC患者,施行射频消融术,采用DTI检查(ADC值)。分析治疗效果及ADC值。结果 82例HCC患者,20例完全消退,32例部分消退,20例病情稳定,10例疾病进展。根据临床有效率分为A组和B组,A组包括完全消退、部分消退、病情稳定,共72例,B组为疾病进展,共10例。术后3~7d、3、6个月A组ADC值均低于B组(P<0.05)。经穿刺活检及AFP等实验室指标监测,9例复发灶,设为复发组;73例未复发灶,设为未复发组。术后3、6个月复发组病灶ADC值低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48,t2=2.636,P<0.05)。结论 DTI对诊断HCC患者射频消融术后预后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可作为其术后疗效评估指标。 梁启堂 崔恩铭 李青 杨锦钊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肝细胞癌 射频消融术 基于CT及病理构建胃间质瘤术后复发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CT征象结合病理预测胃间质瘤术后复发可行性。方法:搜集8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胃间质瘤患者资料,统计分析不同CT征象及病理指标与复发关系,对有差异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预测模型,进而对模型预测价值进行评估。结果:复发组19例,未复发组66例。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肿瘤形状(类圆形4/19 vs. 52/66,分叶状15/19 vs.11/66,不规则0/19 vs.3/66)、生长方式(腔内型8/19 vs. 49/66,腔外型8/19 vs.13/66,腔内外型3/19 vs. 4/66)、坏死囊变(18/19 vs.36/66)、肿瘤内出血(10/19 vs. 10/66)、表面溃疡(13/19 vs.15/66)、肿瘤内成熟血管(8/19 vs.9/66)、肿瘤最大径[(8.71±3.69)cm vs.(4.92±3.52)cm]、Ki-67[(22.68±20.46)%vs.(7.47±7.77)%]、有丝分裂指数(<5个/50HPF 6/19 vs. 51/66,6~10个/50HPF 5/19 vs. 9/66,>10个/50HPF 8/19 vs. 6/66)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出血、肿瘤内成熟血管和有丝分裂指数为胃间质瘤术后复发独立预测因子。模型ROC曲线下面积0.935,阈值0.3254时,敏感度89.47%,特异度86.36%。结论:CT征象结合病理对评估胃间质瘤术后复发有一定价值。 黄列彬 龙晚生 陈钦贤 薛慧敏 黄文斯 周涛 兰勇 李青关键词:胃肠肿瘤 病理 复发 5例肺及支气管原发性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特点与病理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肺及支气管原发性粘液表皮样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江门市中心医院5例肺及支气管原发性粘液表皮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检查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5例患者平均年龄43岁,临床症状以支气管刺激及阻塞症状为主。2例组织学分级为高度恶性型,预后较差;3例为低度恶性型,其中2例预后较好。结论:肺及支气管原发性粘液表皮样癌是一种罕见疾病,临床预后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需与唾液腺型肿瘤等多种疾病鉴别。 李青 周伟 邓星辉 李荣岗 刘琼茹 杨文丽关键词:粘液表皮样癌 支气管 病理 脑脊膜转移瘤分型的MRI研究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脑脊膜转移瘤的分型和各类型的临床及MRI特征。方法:搜集本院经手术病理、活检病理或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脑脊膜转移瘤123例,对各型脑脊膜转移瘤的临床资料及MRI平扫、增强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硬脑膜-蛛网膜型78例,原发颅外肿瘤74例,颅内肿瘤4例,增强扫描31例呈连续线状强化,47例呈局限结节强化。软脑膜-蛛网膜型33例,原发颅外肿瘤19例,颅内肿瘤14例,增强扫描23例呈连续线状强化,6例呈局限结节状强化,4例两者表现均有。全脑膜型12例,原发颅外肿瘤9例,颅内肿瘤3例,增强扫描软、硬脑膜及室管膜均异常强化,呈线状、条带状。MRI平扫部分病灶无法发现,而增强扫描能准确显示所有病灶。结论:不同类型脑脊膜转移瘤MRI表现形式多样,MRI增强扫描能显示更多病灶,对其准确分型有重要意义。 崔恩铭 龙晚生 罗学毛 兰勇 胡茂清 金志发 谭国强 李青关键词:脑脊膜 磁共振成像 肿瘤转移 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诊断颈部淋巴瘤的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UGCNB)在颈部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UGCNB的颈部淋巴瘤41例,观察粗针穿刺活检标本的病理形态,对比研究与之相应的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或原位杂交技术(ISH),穿刺标本确诊或基本确诊32例(78.0%);提出倾向性诊断7例(17.1%);诊断阳性率(或称敏感性)为95.1%(39/41),能正确判断良、恶性者34例,特异性达87.2%(34/39),假阴性诊断率为2.6%(1/39),无假阳性诊断。4例明确了病变性质,但不能分亚型,诊断准确率为76.9%(30/39)。其中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准确率为83.3%(25/30),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准确率为66.7%(4/6)。结论: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诊断颈部淋巴瘤尤其对于具有单一瘤细胞形态的B-NHL和T-NHL有较高的准确率。 李青关键词:淋巴瘤 粗针穿刺活检 超声引导 椎管内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椎管内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椎管内IMT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术前MR显示C7-T8椎体水平硬膜下软组织肿块形成。镜下示肿瘤组织主要由梭形的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混合性增生构成,间质可见大量成熟的浆细胞、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显示梭形细胞区表达vimentin、SMA及calponin部分阳性,但ALK阴性。术后随访3及6个月未见复发迹象。结论:椎管内IMT是一种少见疾病,临床与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发生于脊椎的神经鞘瘤、浆细胞瘤等混淆。 李青 邓星辉 刘琼茹 崔恩铭 陈相猛 黄列彬关键词:椎管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