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学毛

作品数:142 被引量:678H指数:12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门市科技攻关项目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5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2篇医药卫生
  • 7篇机械工程

主题

  • 69篇磁共振
  • 67篇成像
  • 39篇磁共振成像
  • 25篇肿瘤
  • 18篇波谱
  • 17篇加权成像
  • 16篇弥散
  • 14篇磁共振波谱
  • 13篇血管
  • 12篇乳腺
  • 11篇动脉
  • 11篇恶性
  • 9篇造影
  • 9篇良恶性
  • 9篇X线
  • 9篇X线计算
  • 9篇X线计算机
  • 8篇体层摄影
  • 8篇弥散加权
  • 8篇表观

机构

  • 125篇江门市中心医...
  • 12篇中山大学
  • 3篇暨南大学附属...
  • 2篇都江堰市人民...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江门市新会人...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 1篇珠海市人民医...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中山市...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海洋石油总医...
  • 1篇江门市五邑中...

作者

  • 138篇罗学毛
  • 123篇龙晚生
  • 77篇李伟
  • 62篇兰勇
  • 38篇胡茂清
  • 33篇陈曼琼
  • 24篇何义改
  • 20篇金志发
  • 17篇张朝桐
  • 14篇蔡小琴
  • 12篇崔恩铭
  • 10篇李卓永
  • 10篇陈雄钊
  • 10篇左克扬
  • 10篇梁启堂
  • 9篇郭云峰
  • 8篇钟向阳
  • 8篇汤积耀
  • 8篇龙昉
  • 8篇谭国强

传媒

  • 15篇中国CT和M...
  • 11篇中国医疗器械...
  • 7篇生物医学工程...
  • 6篇临床放射学杂...
  • 5篇中华放射学杂...
  • 5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国际医药卫生...
  • 4篇放射学实践
  • 4篇影像诊断与介...
  • 4篇国际肿瘤学杂...
  • 3篇医疗装备
  • 3篇海南医学院学...
  • 3篇右江民族医学...
  • 3篇医学影像学杂...
  • 3篇实用医学影像...
  • 3篇实用医院临床...
  • 3篇国际生物医学...
  • 3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包头医学院学...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12篇2013
  • 9篇2012
  • 27篇2011
  • 13篇2010
  • 15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 8篇2004
  • 5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9
1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联合增强扫描在壶腹周围病变中的价值
2011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壶腹周围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重T_2加权MR水成像技术对63例患者行MRCP检查,图像经三维最大信号强度投影(3D MIP)后处理。结果 63例患者中,3例为正常,60例发现不同程度病变,其中肿瘤患者36例(9例肝门区原发性胆管细胞癌、2例肝门转移癌、5例原发性肝癌、4例肝外胆管癌、5例壶腹癌、8例胰头癌、3例十二指肠癌),灵敏度为93.2%;结石患者16例(6例胆总管结石、6例胆囊结石、4例肝总管结石),灵敏度为89.5%;炎症患者8例(3例胆管炎、3例胰腺炎、2例十二指肠憩室合并感染),灵敏度为83.2%。均与病理或临床诊断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CP可准确显示胆管梗阻部位,明确病变性质,对非梗阻性胆胰疾病,MRCP可显示病变与周围脏器的毗邻关系,但不能脱离MRI平扫和增强,是后者的一种有效补充。
李伟龙晚生罗学毛陈曼琼兰勇何义改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壶腹周围病变
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及病理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节细胞神经瘤的CT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的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肿块位于纵隔7例,肾上腺2例,腹膜后1例。肿块边界清晰,呈椭圆形2例,不规则形8例,肿块大小为1.2cm×2.2cm×3.0cm~6.5cm×6.5cm×7.5cm,4例肿块有嵌入性生长特点。CT平扫肿块密度低于肌肉,密度均匀者9例,密度不均匀者1例,其中3例伴有颗粒状、条状钙化。增强扫描后,肿块表现为不同的强化型式,其中,1例肿块无强化;7例肿块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逐渐轻度强化;2例肿块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逐渐明显强化。结论节细胞神经瘤有一些特征性影像表现及强化型式,CT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可清晰显示病变同周围血管及器官之间的关系,并为手术治疗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胡茂清龙晚生罗学毛张朝桐金志发兰勇
关键词:节细胞神经瘤纵隔肾上腺腹膜后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评估颅内出血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评估颅内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Achieva1.5T双梯度MR扫描仪,对53例颅内出血患者行T1WI、T2WI、FLAIR、SWI检查。经PhilipsEWS工作站对SWI像进行后处理,获得SWI幅度图、相位图及最小密度投影(MinIP)图。对T1WI+T2WI、FLAIR、SWI法检出颅内出血能力进行1~3分评分,测量颅内出血的容积,并对T1WI+T2WI、FLAIR、SWI法检出颅内出血能力的得分及出血量进行t检验。结果 T1WI+T2WI、FLAIR、SWI检出颅内出血的灵敏度分别为24.5%、49.1%、86.8%,SWI明显高于前二者(P<0.05);在检出颅内出血能力的得分上,三者分别为(1.01±0.63)分、(1.52±1.01)分、(2.31±0.50)分,SWI明显高于前二者(P<0.05);测得的颅内出血量分别为(1.26±0.39)ml、(1.89±0.49)ml、(3.17±0.57)ml,SWI明显多于前二者(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扫描序列及FLAIR,SWI能更好地显示颅内出血,在检出超急性期脑出血、脑微出血及对脑出血分期、鉴别颅内出血或钙化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李伟龙晚生罗学毛胡茂清兰勇陈曼琼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脑出血
红核黑质波谱分析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黑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 H-MRS)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Achieva 1.5T双梯度磁共振扫描仪,对29例帕金森病患者(早期11例,晚期18例)和16例健康志愿者行颅脑MRI和黑质1H-MRS检查,观察NAA、Cr、Cho浓度和NAA/(Cho±Cr)、NAA/Cr和NAA/Cho值。分别对帕金森病患者左侧、右侧与正常健康组黑质的NAA/(Cho±Cr)、NAA/Cr和NAA/Cho值进行t检验,分析两者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早、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和健康组左、右侧黑质的NAA/(Cho±Cr)值分别为0.63±0.10、0.51±0.10、0.79±0.07、0.64±0.11、0.50±0.12、0.80±0.06,帕金森病组患侧与正常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NAA/(Cho±Cr)值来对早、晚期帕金森病进行分期,灵敏度曲线呈现低→高→低的变化,在0.59时,灵敏度最高。结论 1H-MRS不仅能对早、晚期帕金森病进行分期,而且能对帕金森病进行定侧。
徐裕海李伟黄常青谭家航龙晚生罗学毛
关键词:黑质磁共振氢质子波谱帕金森病
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钆对多b值模式弥散加权成像中表观扩散系数值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钆(Gd-DTPA)对不同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中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增强前后的变化规律,与增强后行DWI的可行性。方法39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脑肿瘤患者,在Siemens Espree 1.5 T大孔径超导MR扫描仪上,行常规T1WI、T2WI轴位,T2WI矢状位,T2WI FLAIR冠状位,DWI轴位扫描后,再由Medrad高压注射器通过肘静脉向患者注射0.2 mmol/kg剂量的Gd-DTPA,后用20 ml生理盐水冲管。在高压注射器开始注射时,启动静脉期DWI扫描,后行T1WI轴位,FS T1WI矢状位与冠状位扫描,最后行排泄期DWI扫描。平扫、静脉及排泄期DWI为单次激发SE-EPI序列,参数完全一致,b值依次取0、500、800、1000、1200、1500 s/mm2等6个,扫描时间162 s。在sygno工作站上,通过ADC分析函数分别生成平扫、静脉及排泄期在b值为500、800、1000、1200、1500 s/mm2的ADC图,在ADC图上,分别测量出不同b值及时相下瘤体强化区、水肿区、半卵圆中心、侧脑室后角、内囊前肢、内囊膝部、内囊后肢、豆状核及脑干的ADC值,最后对同一b值及颅脑位置在平扫、静脉及排泄期的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同一b值及颅脑位置的ADC值随着Gd-DTPA的注入,迅速下降,再上升,到了10分钟后,ADC值与平扫基本一致,即平扫的ADC值最大,静脉期最低,排泄期接近平扫,但三期的ADC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b值为1000 s/mm2时,瘤体强化区在平扫、静脉及排泄期的ADC值分别为1.38、1.29、1.36×(10-3 mm2/s)。同一b值,不同颅脑位置在增强前后ADC值的变化曲线不一致,其中瘤体强化区的ADC值曲线最陡峭,即瘤体强化区在静脉期的ADC值下降程度最大。同一颅脑位置及时相的DWI,随着b值增加,ADC值不断下降,即b值为500 s/mm2时, ADC值最大,1500 s/mm2时,ADC值最小,瘤体强化区在平扫DWI中,b值从500增加到1500 s/mm2, AD
李伟龙晚生罗学毛梁卓栋黄列彬蒋基荣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钆DTPA
低场磁共振质子密度加权成像在显示颅颈交界区韧带结构的应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在显示颅颈交界区(CCJ)韧带结构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 Signa Excite0.35T永磁型磁共振,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PDWI,对40名健康志愿者行CCJ韧带扫描,分析CCJ韧带的MRI表现及其显示率。结果 40例CCJ韧带均能良好显示,其中寰枕前膜、寰枕后膜-硬膜复合体、覆膜-硬膜复合体、横韧带及翼状韧带显示率均为100%(40/40),齿突尖韧带的显示率为30%(12/40)。结论低场磁共振PDWI对CCJ韧带的结构显示清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金月姜祥波张瑞田宫培罗学毛龙晚生胡茂清金志发左克扬
关键词:低场颅颈交界区韧带
动态增强成像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2012年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成像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39例乳腺疾病患者行MR平扫和动态增强成像及延迟扫描,进一步分析每个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定量分析动态增强成像达到强化峰值的时间,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检出46个病灶,其中良性18个、恶性28个,良、恶性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具有特异性,良性病灶多为I、II型,其中I型有15个、II型2个,恶性病变多为II、III型,其中II型有3个、III型有24个,良、恶性病灶在强化峰值时间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180s为强化峰值时间阈值来鉴别良、恶性病灶,灵敏度最高,达90.87%。结论:利用动态增强成像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和强化峰值时间来鉴别乳腺良、恶性病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伟龙晚生罗学毛陈曼琼兰勇何义改
关键词:乳腺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
卵巢甲状腺肿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被引量:27
2010年
目的分析卵巢甲状腺肿(SO)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卵巢甲状腺肿的CT表现,并与病理所见作对照分析。结果9例SO均为单侧附件肿块,呈椭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楚;3例呈囊性,6例为囊性为主的囊实性;囊内密度不均匀,其中5例呈高密度。增强后实质部分多中等(3例)或显著强化(5例)。6例伴有斑点、线条及环形钙化;4例少量腹水。镜下见肿瘤由甲状腺滤泡样结构和富含血管及纤维组织的基质组成,滤泡大小不等,滤泡腔内充满嗜伊红高蛋白凝胶样物质。结论边界清楚的囊实性肿块、钙化及囊内平扫高密度、实质部分显著强化是SO的CT表现特点。
兰勇李伟罗学毛张朝桐胡茂清谭国强龙晚生
关键词:卵巢甲状腺肿病理学
脑脊膜转移瘤分型的MRI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脑脊膜转移瘤的分型和各类型的临床及MRI特征。方法:搜集本院经手术病理、活检病理或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脑脊膜转移瘤123例,对各型脑脊膜转移瘤的临床资料及MRI平扫、增强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硬脑膜-蛛网膜型78例,原发颅外肿瘤74例,颅内肿瘤4例,增强扫描31例呈连续线状强化,47例呈局限结节强化。软脑膜-蛛网膜型33例,原发颅外肿瘤19例,颅内肿瘤14例,增强扫描23例呈连续线状强化,6例呈局限结节状强化,4例两者表现均有。全脑膜型12例,原发颅外肿瘤9例,颅内肿瘤3例,增强扫描软、硬脑膜及室管膜均异常强化,呈线状、条带状。MRI平扫部分病灶无法发现,而增强扫描能准确显示所有病灶。结论:不同类型脑脊膜转移瘤MRI表现形式多样,MRI增强扫描能显示更多病灶,对其准确分型有重要意义。
崔恩铭龙晚生罗学毛兰勇胡茂清金志发谭国强李青
关键词:脑脊膜磁共振成像肿瘤转移
MRI筋膜尾征诊断结节性筋膜炎的价值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MRI筋膜尾征对结节性筋膜炎(NF)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软组织NF及53例以纤维成分为主的非NF软组织肿瘤患者的MRI资料,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MR图像上筋膜尾征出现概率,绘制ROC曲线,计算筋膜尾征对NF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Youden指数和ROC曲线下面积。采用Pearsonz。独立性检验分析筋膜尾征与NF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17例(89.5%)出现筋膜尾征,对照组6例(11.3%)出现筋膜尾征。MRI筋膜尾征对NF诊断的敏感度为89.5%,特异度为88.7%,Youden指数0.782,ROC曲线下面积为0.891。筋膜尾征与NF之间存在较好的关联性(χ^2=39.294,P〈0.05,r=0.594)。结论筋膜尾征对软组织NF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在临床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但仍需与部分具侵袭性的软组织肿瘤相鉴别。
刘壮盛黄云海王建明梁启堂罗学毛李卓永龙晚生
关键词:筋膜炎磁共振成像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