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青

作品数:118 被引量:44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3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2篇脊柱
  • 28篇骨折
  • 23篇腰椎
  • 21篇成形术
  • 18篇椎体
  • 15篇手术
  • 14篇椎间盘
  • 14篇椎体成形
  • 14篇骨质
  • 14篇骨质疏松
  • 13篇椎体成形术
  • 13篇内固定
  • 12篇椎弓
  • 12篇椎管
  • 12篇颈椎
  • 11篇节段
  • 10篇椎间盘突出
  • 8篇多节段
  • 8篇突出症
  • 8篇椎间盘突出症

机构

  • 90篇中山市人民医...
  • 23篇广东省中山市...
  • 11篇中山大学附属...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武汉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4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苏州大学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广州军区总医...
  • 1篇粤北人民医院
  • 1篇珠海市人民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18篇李青
  • 62篇袁元杏
  • 58篇张爱明
  • 57篇刘康
  • 55篇梁道臣
  • 47篇梅治
  • 36篇赵成毅
  • 34篇曾毅军
  • 28篇范志丹
  • 26篇姚海燕
  • 24篇何智勇
  • 21篇陈尔东
  • 15篇张非
  • 13篇余新平
  • 11篇宁晔
  • 7篇廖威明
  • 7篇陈应超
  • 6篇张洪涛
  • 5篇李晓群
  • 5篇徐卓明

传媒

  • 21篇临床骨科杂志
  • 8篇实用骨科杂志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4篇中国骨与关节...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中国脊柱脊髓...
  • 3篇生物骨科材料...
  • 2篇医学新知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现代医院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关节外科...
  • 2篇中国骨科临床...
  • 2篇第一次全军脊...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11篇2011
  • 15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10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2
  • 4篇2001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保留BMP的微脱矿骨条在脊柱融合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保留BMP的微脱矿骨条在脊柱融合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6月~2010年12月应用保留BMP的微脱矿骨条行脊柱融合术26例﹙实验组﹚,其中颈椎8例,胸腰椎18例,术后对所有患者行切口愈合情况、异物反应及脊柱融合情况进行观察,对照组为同期应用普通同种异体骨条行脊柱后路融合术26例。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颈椎实验组、对照组均现脊柱融合;胸腰椎实验组坚强融合16例,可能融合2例,对照组坚强融合13例,可能融合5例。随访6~24月,平均15.2月,内固定系统无松动及断钉断棒。结论保留BMP的微脱矿骨条应用在脊柱融合术中,脊柱融合可,无排异、感染等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
张爱明李青蔡林袁元杏梁道臣梅治赵成毅
关键词:脊柱BMP
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内固定治疗
1997年
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内固定治疗李青1张长松2肱骨髁间骨折是肘关节的严重损伤,治疗较为棘手。作者采用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14例,均获得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肱骨髁间骨折14例,男性6例,女性8例,年龄17岁~76岁,平岁49岁...
李青张长松
关键词:骨折固定术肱骨髁间骨折内固定术
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探讨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确诊为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行神经根减压术治疗,分别进行术前及术后3、12、24个月VAS和JOA评分,同时进行影像学评价。结果术后VAS逐渐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延长VAS降低明显;术后各时段间差异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JOA评分明显增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各时段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临床症状改善优良率为84%(22/25)。结论神经根管减压术是建立在熟练掌握神经根解剖特点基础上行椎板有限开窗、对狭窄的神经根管充分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植骨内固定治疗神经根管狭窄症疗效满意。
赵成毅刘少喻李青袁元杏梁道臣张爱明
关键词:神经根管狭窄减压术开窗术内固定
Quadrant单侧固定椎间融合治疗不稳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在 MastQuadrantTM 可扩张管通道系统下单侧固定加 Cage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采用 Quadrant 微创下单侧固定加 Cage 椎间融合术治疗,其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34-76岁。术前、术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背痛评分及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评分,根据 X 线片评价椎间隙高度变化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31例患者经14-36个月随访。本组患者腰部及下肢症状完全缓解,术后3 d 下地行走,椎间高度无丢失,影像学上椎间融合率100%,临床疗效据日本 JOA 评分,由术前(7.6&#177;2.5)分上升至末次随访时(25.7&#177;1.4)分,治疗改善率末次为84.46%,ODI 评分由术前(55.5&#177;5.2)分下降至末次随访的(10.9&#177;3.0)分。结论 Quadrant 微创下单侧固定 Cage 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能获得满意疗效。
李青姚海燕梁道臣赵成毅张爱明梅治陈应超张非
关键词:单侧固定脊柱融合术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不稳
膝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56例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其中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最常见的后交叉韧带损伤形式。我院自1995年以来共收治78例,22例失访,56例获得随访。现将我们的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何智勇刘康曾毅军李青余新平陈尔东袁元杏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外伤性疾病失访
预防性经皮椎体成形术可减少邻近椎体再发骨折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预防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否可减少PVP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发生。方法将68例行PV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3例,对骨折椎体行PVP; B组35例,对骨折椎体及上、下邻近椎体行PVP。术后定期行胸腰椎正、侧位X线检查,若再次出现疼痛,及时行胸腰椎MRI检查。统计PVP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随访24个月。A组随访至6个月时有12例(36. 36%)邻近椎体再发骨折;随访至12个月时,新增1例;合计有13例(39. 39%)邻近椎体再发骨折。B组随访至6个月时有2例(5. 71%)发生邻近椎体再发骨折;随访至12个月时,新增1例;合计有3例(8. 57%)发生邻近椎体再发骨折。两组随访至24个月均未见新增病例。邻近椎体再发骨折发生率B组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预防性PVP能够减少PVP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发生。
梅治李青赵成毅梁道臣张爱明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
股部血管损伤伴软组织严重挫伤的治疗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总结近年我院对12例股部血管损伤合并软组织严重挫伤保肢与截肢的指征、手术主合并症的治疗。方法 采用血管重建、坏死组织清除、骨折的处理、术后积极治疗代谢性肌肾综合征及小腿骨间膜室综合征等综合治疗方法。结果 除1例死亡,截肢2例,1例小腿肌力下降外,其余均恢复正常。结论 通过血管重建及积极处理合并症可保留肢体,恢复功能。
李青缪健航刘康
关键词:软组织挫伤
经皮椎体穿刺定位导向装置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评价临床应用经皮椎体定位导向装置的效果。方法对1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人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时应用经皮椎体穿刺定位导向装置,其中男性5例,女性8例,T81例,T91例,T123例,L14例,L21例,L3、L4、L5各1例。椎体均压缩1/2以上。结果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应用经皮椎体穿刺定位导向装置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穿刺准确率,明显减少C型臂X线机的投照次数。结论经皮椎体穿刺定位导向装置是经皮椎体穿刺操作的有益辅助手段。
梁道臣杨惠林李青刘康张洪涛
关键词: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成形术形态学
椎管内注入Gd-DTPA磁共振造影术
2002年
目的 探讨椎管内注入Gd DTPA磁共振造影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 1患者造影术前术后均常规自旋回波矢状和轴位扫描 ,2 2例术前行水成像脊髓造影术 ,10例术后行T2 WI矢状扫描 ,9例术后行脂肪抑制自旋回波扫描。腰穿注药量 1~ 2ml,注药后间隔扫描时间为 1/ 2~ 1h(n =8)、1~ 2h(n =2 3)、2~ 5h(n =10 ) ,5例 10~ 32h内造影术后第 2次重复扫描。依据Gd DTPA与脑脊液混合均匀程度、信号强度和弥散范围分为图像一般和图像良好两类。结果 造影术显示脊髓损伤坏死液化灶与脑脊液相通 3例 ,脑脊液外漏 3例 ,蛛网膜下腔阻塞 6例 ,骶管囊肿与脑脊液相通 2例。注药后 1h内复查 ,图像良好 3例 ;2~ 5h复查 ,图像良好 33例。 3例出现轻度头痛、头晕及恶心。结论 该方法是一种安全、有价值的检查技术 ,它集常规MR检查、X线脊髓造影和CTM的优点 。
李晓群李青唐玉德肖学红吴泳钧曾淑妍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脊髓疾病脊柱疾病
普瑞巴林在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的多模式镇痛中的作用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观察含普瑞巴林的多模式镇痛方案在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4例确诊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A、B、C),每组28例。均行腰椎管重建术,缝皮时常规予0.5%罗哌卡因20 m L切口周围浸润,术后予帕瑞昔布40 mg肌注,每天2次,共3 d。3组均于术后6 h开始服用药物,A组服塞来昔布,200 mg/次,每天2次。B组服普瑞巴林,75 mg/次,每天2次。C组服塞来昔布(200mg/次)+普瑞巴林(75 mg/次),每天2次。记录患者入院时及术后6、12、24、48 h及7 d的VAS评分,术前、术后2周、1个月、3个月的JOA评分。结果:3组在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手术节段、术前VAS及下肢麻木程度评分、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VAS、JOA评分C组均高于A组和B组。在缓解麻木程度方面B组及C组优于A组。3组之间需额外使用的止痛药物数量及不良反应例数无明显差异。结论:联用普瑞巴林的多模式镇痛方案在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的镇痛效果良好且安全,患者满意度高。
姚海燕李青张爱明赵成毅梁道臣梅治陈应超张非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普瑞巴林镇痛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