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雅楠

作品数:9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实证
  • 2篇收入差距
  • 1篇银行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正规就业
  • 1篇省际
  • 1篇省际面板
  • 1篇省际面板数据
  • 1篇实证分析
  • 1篇实证研究
  • 1篇市场化
  • 1篇收入分配
  • 1篇顺周期
  • 1篇顺周期性
  • 1篇内生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居民
  • 1篇农民
  • 1篇农民工
  • 1篇资产

机构

  • 9篇南开大学

作者

  • 9篇李雅楠
  • 2篇秦佳
  • 2篇王飞
  • 1篇廖利兵
  • 1篇朱镜德
  • 1篇孙业亮
  • 1篇陈卫民
  • 1篇刘文栋
  • 1篇张鹏

传媒

  • 3篇人口与经济
  • 2篇南方人口
  • 1篇数量经济技术...
  • 1篇国际贸易问题
  • 1篇上海金融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年份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外商直接投资、市场化与环境污染——基于1998-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被引量:25
2013年
本文基于市场化视角,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环境污染、当地市场化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恶化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但是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的影响依赖于各地的市场化水平,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能够改善区域的环境质量,而在市场化发展滞后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却恶化了当地生态环境。换言之,随着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外商直接投资将会逐渐改善流入地的环境。
张鹏陈卫民李雅楠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市场化环境污染
城镇居民婚姻匹配和家庭收入变动:1991—2009被引量:12
2013年
文章利用1991-2009年的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考察婚姻匹配对第一阶段(1991—1997年)和第二阶段(2001-2009年)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绝大多数分位数上,同质性婚姻匹配对家庭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在多数分位数上婚姻匹配对第二阶段家庭收入的影响系数大于第一阶段,说明随着市场化过程的深化,同质性婚姻匹配对家庭收入所起的作用逐渐增强。此外,跨期的家庭收入变动分解结果表明同质性婚姻匹配是家庭收入跨期差距的重要原因;尤其在低收入分位数上,同质性婚姻匹配对跨期收入差距的贡献更大。
李雅楠王飞
城镇居民性别收入差距及其演变:1991~2009被引量:9
2014年
本文利用1991~2009年的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使用基于RIF的分位数回归分解方法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的性别收入差距及其演变。基于RIF的分位数回归及分解表明:城镇居民低收入分位数上的性别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高收入分位数上的性别收入差距有所降低。不同分位数上,特征效应对性别收入差距解释的比重不断下降;由系数效应带来的性别歧视对性别收入差距解释比重持续上升,系数效应成为造成低收入分位数性别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此外,教育的特征差异有利于性别收入差距的降低,但教育、职业及地区的系数差异对性别收入差距的扩大有重要的贡献。
李雅楠廖利兵
非正规就业与城镇居民收入分配:1991~2009年被引量:6
2013年
本文利用1991-2009年的CHNS数据使用分位数回归法及基于反事实分析的FFI。分解法分析非正规就业比重及非正规就业与正规就业的收入差距变动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阶段(1991-2000年),非正规就业的比重及与正规就业的收入差距的增加是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第二阶段(2000-2009年),非正规就业比重的增加依旧引起收入差距的扩大,但两者之间收入差距的下降引起了收入差距的缩小,前者大于后者,造成第二阶段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李雅楠孙业亮朱镜德
关键词:非正规就业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家庭收入是否影响子女教育水平——基于CHNS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8
2012年
教育是低收入家庭子女改变自身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基于CHNS的数据,本文分别使用OLS、2SLS计量经济方法 ,分析了家庭收入对子女教育水平的影响。OLS结果显示,家庭收入对子女教育水平的影响为正且显著,使用工具变量对家庭收入的内生性进行控制后(2SLS),家庭收入对子女教育水平的影响依旧为正。分样本的估计结果表明,家庭收入对女儿的影响程度大于其对儿子的影响程度。将家庭收入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五个等级的细分样本估计结果显示,随着收入等级的提高,家庭收入对子女教育水平的影响程度呈现出"倒U形"。
李雅楠
关键词:家庭收入
杠杆率顺周期性及其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基于我国161家银行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7
2013年
金融危机之后,学者与监管机构加大了对杠杆率相关研究的关注。本文使用我国1997-2011年161家微观银行数据实证研究杠杆率的顺周期性及杠杆率对银行资产负债表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银行的杠杆率具有顺周期性,且上市银行的顺周期性更加明显;杠杆率对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扩张具有支撑作用,即杠杆率支撑了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从侧面验证了杠杆率的顺周期性。进一步对基本回归结果通过差分GMM和系统GMM进行稳健性分析,结果依然稳健。该结论的政策启示为:应关注杠杆率自身的顺周期性并没有缓解资本充足率的顺周期性;加大对杠杆率变动的监管;建立逆周期的相关政策。
王飞李雅楠刘文栋
关键词:杠杆率顺周期资产负债表
中国居民个体风险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城镇居民、农民工和农村居民的对比研究
基于2009年中国农村—城市移民调查数据(RUMIC),本文研究了不同类型居民风险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显示,在三种类型居民中,个体间风险态度均存在明显差异,非常厌恶风险的个体均最多,非常喜好风险的个体均最少;农民工风险厌...
陈其进李雅楠
关键词:影响因素
生产率差距、城市化与劳动配置效应被引量:2
2014年
钱纳里等认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劳动配置效应呈倒'U'型变化趋势,但他们并没有解释其背后的机理。本文认为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差距是劳动配置效应产生的前提,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使劳动配置效应得以实现。本文依据截面和时间双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采用我国1978~2010年的省级数据,对劳动配置效应的倒'U'型变化趋势进行了验证,发现2008年金融危机前我国的劳动配置效应达到了最高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劳动配置效应还能促进经济的增长,但贡献将会越来越低。
秦佳李雅楠
关键词:城市化
我国男性的婚姻溢酬——基于内生选择性模型的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本文利用2008年的RUMiC(中印农民工调查数据)构造内生选择模型分析我国男性的婚姻溢酬。OLS结果显示,控制个人特征和单位特征后,已婚男性的工资大于未婚男性的工资,婚姻溢酬为0.360。控制了婚姻选择性和妻子工作时间内生性后,使用Hekman两步法对此分析后发现婚姻溢酬更大一些,达到了0.523;这表明我国男性的婚姻溢酬不能简单归因于选择性假说,即已婚男性比未婚男性拥有更高的不可观测的生产力。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我国男性的婚姻溢酬可以用生产力假说中的家庭内部分工理论来解释,OLS和Heckman两步法的回归结果均表明,我国男性的婚姻溢酬随妻子的工作时间上升而下降。
李雅楠秦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