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佳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中等收入陷阱
  • 1篇信任
  • 1篇争鸣
  • 1篇中国发展道路
  • 1篇人口
  • 1篇人口结构
  • 1篇社会资本
  • 1篇省际
  • 1篇省际数据
  • 1篇内生
  • 1篇农业
  • 1篇区域社会
  • 1篇区域社会资本
  • 1篇资本
  • 1篇资本深化
  • 1篇外部社会资本
  • 1篇网络
  • 1篇网络密度
  • 1篇网络资源
  • 1篇内部社会资本

机构

  • 5篇南开大学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秦佳
  • 2篇万俊毅
  • 2篇李雅楠
  • 1篇敖嘉焯

传媒

  • 1篇商业研究
  • 1篇人口与经济
  • 1篇南方人口
  • 1篇产经评论
  • 1篇财经理论研究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区域社会资本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差异——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中国各省区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尤以各地拥有的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差异最为明显。本文使用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关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信任和网络密度显著正向影响各省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数量和农业龙头企业的总销售收入,而网络资源对各省区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各省区可以通过提高信任水平、提升社会网络密度等途径,促进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万俊毅秦佳敖嘉焯
关键词:信任网络密度网络资源
中等收入陷阱:理论、经验与中国发展道路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中永恒不变的话题。近年来,“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对于哪些经济体落入了陷阱?哪些经济体跨越了陷阱?等问题,现有研究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对于落入陷阱的原因和跨越陷阱的经验,现有文献做了...
秦佳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人口结构资本深化技术效率
文献传递
社会资本的内涵、测量、功能及应用被引量:13
2011年
社会资本概念应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别界定,对于内部社会资本概念,分歧少于一致,只是一些社会资本概念不够全面;对于外部社会资本,不同学者的社会资本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歧。尽管在外部社会资本概念上存在分歧,但在选取其测量指标时,现有研究比较规范,而在选取内部社会资本测量指标时,或多或少不尽如人意。社会资本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加快信息流动、促进合作、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现有研究基于这些功能,对社会资本的功效进行了大量应用研究。
万俊毅秦佳
关键词:内部社会资本外部社会资本
生产率差距、城市化与劳动配置效应被引量:2
2014年
钱纳里等认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劳动配置效应呈倒'U'型变化趋势,但他们并没有解释其背后的机理。本文认为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差距是劳动配置效应产生的前提,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使劳动配置效应得以实现。本文依据截面和时间双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采用我国1978~2010年的省级数据,对劳动配置效应的倒'U'型变化趋势进行了验证,发现2008年金融危机前我国的劳动配置效应达到了最高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劳动配置效应还能促进经济的增长,但贡献将会越来越低。
秦佳李雅楠
关键词:城市化
中等收入陷阱:争鸣与探索被引量:6
2015年
近年来,"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从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为什么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三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现有研究在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上不存在较大的争议,只是根据这些概念,我们难以判断一个经济体是否落入(或曾经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拉美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在于巨大的收入差距、外需萎缩与内需不足、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三个方面。而中国可能因为收入差距过大、人口红利消失、资源和环境约束、国际捧杀与遏制四个方面的原因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因此,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国民收入差距;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增长方式转型;实施出口导向战略、提升国际竞争能力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措施。最后,本文从理论上和实证上探讨了中等收入陷阱未来的研究方向。
秦佳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
我国男性的婚姻溢酬——基于内生选择性模型的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本文利用2008年的RUMiC(中印农民工调查数据)构造内生选择模型分析我国男性的婚姻溢酬。OLS结果显示,控制个人特征和单位特征后,已婚男性的工资大于未婚男性的工资,婚姻溢酬为0.360。控制了婚姻选择性和妻子工作时间内生性后,使用Hekman两步法对此分析后发现婚姻溢酬更大一些,达到了0.523;这表明我国男性的婚姻溢酬不能简单归因于选择性假说,即已婚男性比未婚男性拥有更高的不可观测的生产力。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我国男性的婚姻溢酬可以用生产力假说中的家庭内部分工理论来解释,OLS和Heckman两步法的回归结果均表明,我国男性的婚姻溢酬随妻子的工作时间上升而下降。
李雅楠秦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