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罡
- 作品数:32 被引量:151H指数:9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穿刺对脑出血后抑郁症发病率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对比传统保守治疗和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两种治疗方法下脑出血后抑郁症的发病率。方法64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和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对比病程第14天及第90天时患者NIHSS评分及HAMD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情况及抑郁症程度。结果在病程第14天及90天,两组NIHSS得分均有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90天时两组mRS得分有明显差异;第14天时,两组抑郁症发病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90天时两组抑郁症发病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相对传统保守治疗可缩短病程,加快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并且可降低脑出血后抑郁症的发生。
- 李罡苏治国赵玉军刘晓智王骏飞刘振林
- 关键词:脑出血保守治疗
- 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2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立体定向手术组(66例)与保守治疗组(61例)患者的血种减少速度及预后。结果立体定向组66例患者术后72小时血肿减少量为37...
- 苏治国李罡刘振林
- 关键词:立体定向手术高血压脑出血保守治疗尿激酶
- 文献传递
- 亚低温影响受损神经元蛋白质组改变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利用神经元损伤模型和蛋白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亚低温脑保护机制.方法 细胞裂解液浸融法建立神经元损伤模型,分别置于33℃和37℃温控培养箱中培养,测定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含量,TUNEL细胞凋亡法比较两种培养温度下细胞凋亡情况.提取细胞总蛋白,蛋白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筛选差异蛋白质点,质谱分析法完成蛋白鉴定,Western blot方法进行蛋白质确认,统计学方法解析检测结果.结果 处于亚低温培养条件下的受损神经细胞乳酸脱氢酶水平和发生原位凋亡的细胞数量均明显低于37℃培养组(p<0.05).利用双向凝胶电泳共筛选出14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12个得到有效认证,它们参与细胞能量代谢、再生、氧化应激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结论 亚低温通过干预调节细胞能量代谢、再生、氧化应激等多个分子事件发挥肯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 陈镭刘晓智李罡王骏飞苏治国刘振林
- 关键词:颅脑损伤蛋白质组学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2例疗效观察
- 2011年
-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经头颅CT确诊,随机分为微创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对照组(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各32例,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存活率达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15、30d后观察组存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9.2±4.2)、(14.1±4.2);对照组分别为(26.7±5.2)、(23.1±5.3),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预后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 王骏飞柴慈婧李罡苏治国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内科保守治疗
- 经胼胝体入路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观察经胼胝体入路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室出血的效果。方法收集脑室出血患者58例,其中行经胼胝体入路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25例(A组),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33例(B组),对比两组术后颅内压、1周时GCS、带管时间、颅内感染发生率及3周时GOS。结果 A组术后颅内压明显低于B组,术后1周GCS及3周时GOS高于B组,P均<0.05。结论经胼胝体入路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室出血,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
- 李罡苏治国颜荣王维陈聪刘振林
- 关键词:脑室出血显微外科侧脑室穿刺引流术
- CD133^+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分离与恶性行为特征被引量:4
- 2012年
- 背景与目的:在恶性胶质瘤中存在一类恶性度极高的前体细胞,它们控制着肿瘤的生长与恶性演进,也是肿瘤复发的根源。本研究对胶质母细胞瘤进行肿瘤干细胞的分离与恶性行为特征分析,旨在验证胶质瘤干细胞的存在,并为未来该领域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充分消化术中切除的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块至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CD133+肿瘤细胞百分率,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CD133+和CD133-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类细胞中巢蛋白(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水平;Transwell双室培养体系检测两类瘤细胞的侵袭能力,血清依赖实验检测两类瘤细胞在低营养条件下的生存能力,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瘤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去胸腺小鼠腹股沟皮下接种瘤细胞,观察成瘤率。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CD133+肿瘤细胞百分率为(2.31±0.57)%。CD133+细胞高表达nestin,低表达GFAP和NSE;CD133-细胞则相反。与CD133-细胞比较,CD133+细胞具有更高的细胞侵袭能力、低营养耐受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CD133+细胞在小鼠体内成瘤率为87%(26/30),CD133-细胞为7%(2/30)。结论:CD133+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具有更高的恶性细胞表型,提示其具有高度研究价值。
- 刘振林刘晓智陈镭姜忠敏刘洪赵玉军史万超李罡
-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侵袭力
- 丁苯酞联合自膨式支架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探究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自膨式支架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颈内动脉狭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5例,给予丁苯酞联合自膨式支架治疗,对照组55例,仅给予自膨式支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脑血流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自膨式支架治疗颈内动脉狭窄可显著改善患者脑血流,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 王志伟王红娟刘振林苏治国史万超怀鹏李罡胡金明马晨王秀菊宋迎宋军
- 关键词:颈内动脉狭窄丁苯酞自膨式支架
- 经胼胝体入路治疗丘脑出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经胼胝体入路显微外科技术在丘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应用经胼胝体入路手术治疗的丘脑出血患者25例的临床资料,评价患者手术效果及预后转归.结果 本组手术病例中术后无颅内感染及再出血患者,术后3个月存活20例.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BI >60分(生活基本自理):5例;40< BI< 60分(中度功能障碍):9例;40< BI< 20分(重度功能障碍)4例;BI <20分(完全残疾):2例.结论 经胼胝体入路显微外科技术可有效清除丘脑血肿,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可行的治疗丘脑出血的临床方法.
- 李罡苏治国陈镭刘振林
- 关键词:丘脑出血手术入路显微外科手术
- 吡拉西坦和甘露醇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和甘露醇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颅内压增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102例颅内肿瘤术后颅内压增高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20%甘露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吡拉西坦注射液进行治疗,其他治疗措施相同,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1%)明显高于对照组(84.3%),且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颅内压增高疗效确切,能够代替甘露醇用于颅内肿瘤术后颅内压增高患者降颅压治疗,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 王骏飞柴慈婧李罡苏治国
- 关键词:吡拉西坦甘露醇颅内肿瘤颅内压增高
- 颅内压监测在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在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2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应用颅内压监测组与未应用颅内压监测组患者的再出血率及预后。结果颅内压监测组在病死率、预后均优于无颅内压监测组,在导致重度残疾率和再出血率均低于无颅内压监测组。结论在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应用颅内压监护可以更加直观、更准确地了解患者颅内压力的变化情况,可以更加及时地调整治疗方案,进而降低了病死率,改善了患者的预,是理想的监测和治疗方法。
- 苏治国李罡王骏飞王亮刘振林
- 关键词:颅内压丘脑出血侧脑室引流尿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