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瑞锡

作品数:61 被引量:159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神经元
  • 12篇蛋白
  • 11篇细胞
  • 11篇孤独症
  • 10篇胶质
  • 9篇信号
  • 9篇通路
  • 9篇胶质细胞
  • 9篇丙戊酸
  • 7篇受体
  • 6篇信号通路
  • 6篇杏仁体
  • 6篇关节
  • 5篇突触
  • 5篇解剖学
  • 5篇半月板
  • 4篇阳性神经元
  • 4篇皮层
  • 4篇前额
  • 4篇前额叶

机构

  • 49篇复旦大学上海...
  • 7篇复旦大学
  • 6篇云南师范大学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九江学院
  • 5篇新乡医学院
  • 4篇富山医科药科...
  • 3篇蚌埠医学院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市精神卫...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医学部

作者

  • 61篇李瑞锡
  • 41篇彭裕文
  • 12篇孙燕
  • 11篇王中平
  • 11篇高璐
  • 11篇王劼
  • 7篇陈明军
  • 7篇张应花
  • 7篇崔卫刚
  • 6篇林芮禾
  • 6篇马丽香
  • 5篇徐冲冲
  • 5篇陈尔瑜
  • 5篇柴继侠
  • 5篇刘惠婷
  • 5篇刘英
  • 5篇徐理
  • 5篇丁忠良
  • 4篇王月华
  • 4篇于剑锋

传媒

  • 22篇神经解剖学杂...
  • 8篇解剖学杂志
  • 4篇中国临床解剖...
  • 4篇中国解剖学会...
  • 3篇中国解剖学会...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解剖学报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云南教育(小...
  • 2篇中国解剖学会...
  • 2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华东六省一市...
  • 1篇2007年中...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9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 1篇1997
  • 2篇1993
  • 2篇1992
  • 5篇1991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Wnt通路信号蛋白β-catenin和GSK-3β在孤独症模型大鼠脑中表达的变化被引量:13
2009年
为探讨Wnt信号通路在孤独症发病中的作用,我们检测了Wnt信号通路中的两个关键信号蛋白分子β-catenin和GSK-3β在不同年龄阶段孤独症模型大鼠前额叶皮层,海马及小脑中的表达,同时对小脑进行了GSK-3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显示:孤独症模型动物的上述三个关键脑区内,β-catenin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GSK-3β的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小脑内GSK-3β免疫反应阳性Purkinje细胞也明显减少。这些结果表明,孤独症模型大鼠脑内的Wnt信号通路信号传导亢进,而亢进的结果可能正是导致已知的孤独症脑内神经元发育异常的原因之一。由此提示:Wnt信号通路在孤独症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陈明军于剑锋柴继侠徐理王中平李瑞锡彭裕文
关键词:Β-CATENINGSK-3前额叶皮层
膝关节半月板动脉的巨微解剖被引量:13
1991年
为探讨半月板动脉的板外配布和板内构筑情况,本研究用巨微解剖、组织切片、透明和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了一系列标本。半月板后部的动脉主要来源于膝后内、外侧动脉;前部主要由膝下外侧动脉,膝上、下内侧动脉或膝降动脉组成3种类型血管源。各动脉的半月板支,围绕半月板形成一个板周动脉环,该环在内、外侧半月板的前方完整,在胫侧副韧带和腘肌腱深面中断,形成乏血管区。动脉环的存在,对于膝区的侧副循环建立有重要作用;对临床半月板手术入路的选择,有参考意义。由动脉环发出的营养小动脉,形成板周环行小动脉网,由小动脉网发支进入板内。半月板损伤后的愈合与板内血管构筑密切相关,板的角部和体部的周边血管丰富,伤裂后缝合易于愈合。
李瑞锡何光篪陈尔瑜
关键词:膝关节半月板动脉解剖学
StAR在雌性SD大鼠海马、基底前脑及前额叶皮层中的表达与ChAT正相关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基底前脑胆碱能系统(basal forebrain cholinergic system,BFCS)中是否存在神经甾体的合成及局部合成的神经甾体与BFCS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甾体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eroidogenic acute regulatory protein,StAR)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在1月龄、6月龄及24月龄雌性SD大鼠海马、基底前脑及前额叶皮层中的表达情况,并对StAR与相应脑区中ChAT的表达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海马、基底前脑及前额叶皮层多种形态的细胞中均存在StAR的表达。StAR与ChAT在1月龄及24月龄组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6月龄组(P<0.05),24月龄组的表达量均略低于1月龄组(P>0.05),且StAR的表达量均与相应脑区中ChAT的表达量正相关。结论:BFCS中存在神经甾体的合成,且局部合成的神经甾体与BFCS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王子高邬军锋张建峰卜吉梅赵永飞陈英辉李瑞锡祖衡兵
关键词:胆碱乙酰转移酶海马基底前脑前额叶皮层
试论如何加强小学生书写姿势规范化的训练
1991年
书写是学生应掌握的基本功,它既涉及大脑的思维运动,又有肢体的机械运动。而书写有其基本的书写和内在规律。然而,目前对书写姿势的训练未被重视,书写姿势缺乏规范,书写形体各有千秋。请看调查:一、来自大学生考场中书写姿势的调查作者仔细观察了考场上大学生答卷开始10分钟的书写姿势。被观察的有10个班,487人,男生占67%女生占33%。选择考场进行书写姿势的调查,比其它场合更易获得确切的资料。这是因为,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如何答卷上。
李瑞锡
关键词:思维运动尺侧自我要求神经系统发育第二掌骨腕关节
大鼠杏仁体基底外侧核中含D2受体的γ氨基丁酸神经元受多巴胺能末梢支配(英文)被引量:3
2005年
 杏仁体中的多巴胺(DA)和γ -氨基丁酸(GABA)递质系统均参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过程,临床上一般用多巴胺II型受体(D2)阻断剂予以治疗。然而,目前尚不清楚GABA与D2受体是否共存,也不清楚DA能神经末梢与GABA能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本实验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和免疫电镜(IEM)研究了杏仁体关键性核团基底外侧核中GABA与D2受体的共存关系以及DA神经能末梢与GABA能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关系。CLSM显示由谷氨酸脱羧酶(GAD)标记的GABA能神经元全部对D2受体呈免疫阳性反应,表明GABA能神经元含有D2受体。IEM显示,在 980个DA能神经末梢形成的突触中,45%的突触是由DA免疫反应阳性神经末梢直接(36% )或间接(9% )与GAD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树突形成,另 55%是由DA免疫反应阳性神经末梢与未标记的神经元成分形成。DA GABA的直接性突触进而可区分为单突触 (16% )、汇聚突触 (14% )及轴 轴突触(6% )。而DA- GABA的间接性突触是个突触复合体。在该复合体中,DA免疫反应阳性末梢在一个未标记的末梢上形成对称性突触,而该未标记末梢又与GAD免疫反应阳性树突形成非对称性突触。在DA与未标记神经元成分之间的突触中,AD免疫反应阳性末梢分别与未标记胞体(4% )、树突(42% )及轴突末梢(9% )形成突触。所有DA突触无一例外均为?
李瑞锡彭裕文沈馨亚大谷修西条寿夫小野武年
关键词:D2受体GABA能神经元杏仁体外侧核
猴脑杏仁体的认知功能被引量:2
2006年
李瑞锡西条寿夫小野武年
关键词:脑科学杏仁体大脑皮质
BD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在大鼠孤独症动物模型大脑顶叶感觉皮层中的表达被引量:14
2008年
为明确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阳性神经元在孤独症动物模型中的形态的数量变化,探讨BDNF在孤独症发病中的作用,本实验采用Wistar孕鼠妊娠12.5d时腹腔注射丙戊酸钠(VPA,600mg/kg)建立的子代孤独症动物模型,测试和比较了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的发育状态;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比较观察了生后35d和49d时模型组和对照组动物BD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在大脑感觉皮层中的形态及其变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动物发育迟缓;出生后35d模型组脑内BDNF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数目较对照组少,且胞体小,突起细;而生后49d,模型组的BDNF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数目则较对照组相对为多,细胞形态也趋正常。这些结果提示BDNF与孤独症的发病密切相关。
王月华姚君茹陈明军李瑞锡彭裕文
关键词:BDNF丙戊酸免疫组织化学
半月板的相关结构及其血供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1992年
57例膝半月板相关结构的观察结果显示:膝横韧带出现率为50%,呈粗大、中等和线状三种类型。该韧带可使内、外侧半月板形成一个功能整体以防损伤。半月板股骨韧带出现率为70%,长3.6cm,横径4.3mm,其存在可能是外侧半月板易损伤的原因之一。外侧半月板前角与前交叉韧带之间的纤维束出现率为70%,纤维稀疏。上三种结构含丰富的血管,具有修复损伤的良好条件。半月板滑膜缘覆于半月板上、下两面的周边,宽1~2mm,其组织疏松,血管丰富,有助于伤裂半月板的修复。
李瑞锡陈尔瑜
关键词:血液供应半月板
大鼠膝关节半月板的形态观察及图象测量
1992年
用图象分析系统观测了大鼠膝关节半月板160个。内、外侧半月板的外形均呈C形,中央缘各有三种类型。两半月板的前后径相近;外侧半月板的横径稍大于内侧者的横径。内侧半月板体前份宽占前后径的百分比,较外侧者大。两半月板的承重面积相同。根据其承重面积占半月板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将半月板分成了四种类别。本实验,为比较解剖学、临床动物实验、实验动物学及半月板的功能研究提供了详细的形态基础和理论参数。
李瑞锡陈尔瑜
关键词:膝关节半月板图象分析
半月板的纤维构筑及其与损伤的关系被引量:3
1991年
取足月胎儿,3~5岁小儿及成人半月板各10例,从组织切片、扫描电镜显示,半月板内有纵向和横间纤维。纵向纤维量多,拧集成束,体部内的纤维束集合成纤维板层。纵向纤维的抗拉力强,因而横断损伤少见。横向纤维量大,集中成五层,分布于半月板体部的上、下表面及纵向纤维板层之间。横向纤维弱,受力后易断裂,形形半月板的纵向撕裂。严重慢性磨损易致半月板中央横向纤维层退变,形成水平劈裂。
李瑞锡陈尔瑜
关键词:膝半月板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