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玲

作品数:10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教学
  • 3篇《舌尖上的中...
  • 2篇大学英语
  • 2篇大学英语教学
  • 2篇多模态
  • 2篇英语
  • 2篇英语教学
  • 2篇文化
  • 2篇教师
  • 1篇大学教师
  • 1篇大学英语教学...
  • 1篇多媒体
  • 1篇多媒体技术
  • 1篇多媒体教学
  • 1篇多模态话语
  • 1篇多模态话语分...
  • 1篇多模态隐喻
  • 1篇信念
  • 1篇饮食文化
  • 1篇隐喻

机构

  • 8篇湖北工程学院
  • 2篇湖北工业职业...
  • 1篇孝感学院

作者

  • 9篇李玲
  • 2篇喻娜

传媒

  • 3篇镇江高专学报
  • 3篇齐齐哈尔师范...
  • 1篇淮海工学院学...
  • 1篇英语广场(学...
  • 1篇湖北工程学院...

年份

  • 5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从认知理论看大学教师情绪调控策略被引量:1
2014年
结合认知理论分析教师情绪的影响因素,从教师自我调控、外界宏观调控两方面探讨有效调控教师情绪的策略,以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
李玲
关键词:教师情绪影响因素情绪调控
《舌尖上的中国》中“乡愁”的多模态话语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致力于介绍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它是一种包含了文字、画面、音乐、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多模态语篇。本文结合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舌尖上的中国》进行视觉、听觉、味觉、文化四个层面的分析,试图探讨该片如何通过不同模态来多方位展现国人浓郁的乡愁情怀。
李玲
关键词:乡愁纪录片多模态话语《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的生态思想解读
2017年
《舌尖上的中国》借助巧妙的选题、唯美的语言、先进的拍摄技术、国际化的叙事方式,真实地再现了中华民族精美绝伦的食物,成功地传播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饮食文化,融入了丰富的生态思想。从生态文化的角度解读此片,有助于深化大众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提高生态文明意识,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李玲
关键词:生态社会文化《舌尖上的中国》
跨文化语境中的词语内涵意义的理解被引量:2
2010年
本章试图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分析词语内涵意义,探讨了影响词语内涵意义理解的主要文化因素,并进一步对比分析词语内涵意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表现,对如何在不同文化语境下对词语内涵意义的正确理解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李玲
关键词:文化语境词语
试论“英美概况”课程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2年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备受外语界推崇,这一理论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重新审视教学问题的视角,为当今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在阐述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展示成果、组织协作、反思过程等环节,探讨了英美概况课程的构建,并对英美概况的多媒体教学作了例析。
李玲
关键词:建构主义英美概况多媒体技术
多模态隐喻视角的中国饮食文化——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感官上的一种奢华享受,更是一场文化的豪餐盛宴。利用隐喻理论分析中国饮食文化在视觉、听觉、味觉和触觉几种不同模态的呈现,得出美食不仅是口舌之足,还包含多种隐含之意。美食隐喻了一种人生况味、一种意境、一种哲学、一种情感。全面分析美食的内涵有助于观众深刻领悟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和实现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
李玲
关键词:多模态隐喻饮食文化《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Ⅱ》里“中国元素”的美学阐释
2017年
《舌尖上的中国Ⅱ》不仅是一份美食指南,更是一部上乘的中国美学之作。片中广泛使用了丰富的中国元素来介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和文化,向观众展示了视听意境美、生态和谐美以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美。
李玲
关键词:中国美学中国文化
教师认知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2017年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新形势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认知要求。作为教学能力的核心部分,教师认知能力对教学质量的影响重大。教师认知一般包括教师信念、教师知识和教师决策。本文从教师认知的具体构成来分别探讨其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旨在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李玲喻娜
关键词:教师认知大学英语教学教师知识教师决策教师信念
从认知风格看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2015年
认知风格是影响教学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它与教学策略相互依存与制约。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较多的3种认知风格分别是场依存/场独立型、言语/表象型、沉思/冲动型。与之相应的教学策略主要有匹配策略和适配策略,教师只有灵活使用这两种策略,扬长补短,才能实现高效教学。
李玲喻娜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