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梁

作品数:91 被引量:651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6篇文化科学
  • 7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9篇教学
  • 38篇政治
  • 38篇思想政治
  • 37篇政治理论
  • 37篇思想政治理论
  • 36篇政治理论课
  • 36篇思想政治理论...
  • 36篇理论课
  • 20篇逻辑
  • 19篇高校
  • 16篇问题逻辑
  • 13篇主义
  • 13篇高校思想
  • 13篇高校思想政治
  • 12篇教育
  • 12篇高校思想政治...
  • 11篇多媒体
  • 11篇思政
  • 11篇思政课
  • 10篇课件

机构

  • 78篇上海大学
  • 4篇重庆交通大学
  • 2篇大连海事大学
  • 2篇重庆城市管理...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兰州城市学院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高等教...
  • 1篇上海健康医学...

作者

  • 79篇李梁
  • 5篇邱仁富
  • 3篇田媛
  • 2篇王金伟
  • 2篇徐艳
  • 2篇邢文利
  • 2篇郑国玉
  • 2篇施海宁
  • 1篇来宁
  • 1篇邬小撑
  • 1篇齐秀珍
  • 1篇宇文利
  • 1篇卢丽君
  • 1篇安维复
  • 1篇张海亮
  • 1篇王向明
  • 1篇高再秋
  • 1篇申小翠
  • 1篇王珍
  • 1篇张新

传媒

  • 11篇思想理论教育
  • 9篇思想理论教育...
  • 5篇思想教育研究
  • 4篇中国高等教育
  • 2篇现代教育技术
  • 2篇经济研究导刊
  • 2篇传承
  • 1篇国际论坛
  • 1篇教育科学
  • 1篇改革与开放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 1篇中国电化教育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 1篇社科纵横
  • 1篇黑龙江史志
  • 1篇中国教育技术...
  • 1篇思想政治教育...
  • 1篇四川教育学院...
  • 1篇文教资料
  • 1篇理论视野

年份

  • 2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12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12篇2011
  • 16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2篇2003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传播力被引量:1
2011年
从传播学视角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播效果的因素很多,其中传播力的强弱是重要因素之一。把握四个要素是增强传播力的前提;对受众进行正确定位和分析是增强传播力的关键;合理组合媒介,将信息有效编码是增强传播力的核心;信息的搜集、筛选和整理是增强传播力的基础。
施海宁李梁
关键词:传播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美国“知华派”学者兰普顿及其早期中国问题研究
2018年
在当今诸多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学者中,戴维·兰普顿是一位久负盛名的专家。在学术生涯的早期,兰普顿致力于研究中国政治与中国的政治决策过程,开启了分析中国决策过程的独特模式。他非常关心中美之间的政治问题,对中美关系的战略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兰普顿的田野调查方法,在众多学者中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李梁
关键词:美国学者
思政课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思路和构想被引量:21
2017年
通过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催发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应用促建设,着眼于解决思政课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强调以网络为栽体的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的研发与共享,聚焦于探究信息时代教学模式。
李梁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思政课优质教育资源教学模式教学理念
“慕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
2012年号称全球"慕课元年",2013年这种新型课堂形式也风靡了中国的课堂。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已经不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他们亟待寻求更加有趣的课堂,而教师们也在急切寻找更加契合的教学模式。大规...
李梁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文献传递
思维可视化技术下的教学目标建构被引量:8
2013年
传统的教学忽视了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将思维可视化技术整合于教学之中,为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在促进知识传授、提升能力培育和深化价值观培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探究教学中思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策略,建构知识、能力、价值观三位一体的三维教学目标模型,有利于增强教育和传播的有效性。
邢文利李梁
关键词:教学目标
寻求共同价值:人类相互性的本质及其特征探析--基于1955年~2015年CNKI的文献分析
相互性(reciprocity),是多元世界中的一种人类共同价值.人类生活的主要特征是相互性,而不是单独性.作为一种基本的人类价值,相互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人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价值实践活动.这种...
李梁
关键词:道德伦理功利主义
浅析建国初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建设的基本特点被引量:1
2010年
建国初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建设的主要特点有:重点集中在教学大纲.教科书的编写则处于起步阶段:大量编译和采用苏联教学大纲、教科书及在苏联专家指导下编写讲义、教材;党和国家的政策、文件及毛泽东的重要著作成为教材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始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出版。
李梁
关键词:建国初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理论思考被引量:13
2019年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从教育逻辑的视角,有三个元素处于课程与教学的中心:目标、课程、教学。尽管它们之间关联的本质常常不像人们预期的那样明显,但这三个元素之间具有内在连续性和一致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真正认识,必须在构成一切教育学现象的基本目标、内容、方法的关系之中加以研究。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匹配问题:一是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强制性;二是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耦合性;三是课程教学目标与方法的统一性。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遵循"目标—内容—方法"这一范型,不仅是教育逻辑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当前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逻辑进路。
李梁刘翔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教学方法
问题逻辑:一种推进科学发展观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路径探析
2011年
当前,科学发展观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路径之一是根据《科学发展观读本》,梳理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相衔接的问题逻辑体系,把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有机地嵌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主干课程的教材之中,形成基于问题逻辑的科学发展观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平台,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李梁邱仁富
关键词:问题逻辑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发展观
高校文化的传承创新与高等教育的功能意蕴——基于教育自我保存与自我更新的视角被引量:1
2013年
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系统,其功能除了涵盖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外,还具有"自我保存"与"自我更新"两种基本功能。胡锦涛总书记把"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教育的第四大功能,既是对高等教育历史使命的新概括、新丰富和新拓展,又是在新形势下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再认识以及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张海亮李梁
关键词:高校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功能自我保存自我更新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