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光

作品数:104 被引量:1,095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建筑科学
  • 28篇理学
  • 12篇水利工程
  • 9篇交通运输工程
  • 8篇天文地球
  • 6篇矿业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边坡
  • 19篇有限元
  • 13篇边坡稳定
  • 11篇有限元法
  • 9篇稳定性分析
  • 9篇无网格
  • 9篇安全系数
  • 8篇岩石力学
  • 8篇边坡稳定性
  • 7篇三维边坡
  • 7篇无网格法
  • 6篇强度折减
  • 6篇线性规划
  • 5篇颗粒流
  • 5篇插值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坡体
  • 4篇气密
  • 4篇气密层
  • 4篇强度折减法

机构

  • 104篇中国科学院武...
  • 12篇三峡大学
  • 5篇河海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湖北工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武汉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西安科技大学
  • 2篇中铁第四勘察...
  • 2篇黄河上游水电...
  • 2篇武汉生态环境...
  • 1篇宁波工程学院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中交第一航务...
  • 1篇浙江省工程勘...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作者

  • 104篇李春光
  • 44篇郑宏
  • 35篇王水林
  • 29篇葛修润
  • 22篇孙冠华
  • 14篇邓琴
  • 13篇郭明伟
  • 10篇刘丰
  • 9篇黄耀英
  • 9篇孙聪
  • 8篇尹小涛
  • 5篇朱宇飞
  • 4篇马永政
  • 4篇刘艳章
  • 4篇栾广博
  • 4篇陈涛
  • 3篇任建喜
  • 3篇吴振君
  • 3篇汤华
  • 3篇杨永涛

传媒

  • 25篇岩土力学
  • 14篇岩石力学与工...
  • 7篇工程力学
  • 4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中国农村水利...
  • 2篇力学与实践
  • 2篇力学学报
  • 2篇长江科学院院...
  • 2篇矿业研究与开...
  • 2篇计算力学学报
  • 2篇武汉工程大学...
  • 2篇中国计算力学...
  • 1篇水利学报
  • 1篇固体力学学报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力学季刊
  • 1篇应用数学和力...
  • 1篇应用力学学报
  • 1篇铁道建筑技术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9篇2016
  • 9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5篇2011
  • 9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峡左厂3#坝段深层抗滑稳定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68
2003年
建立了包含基岩内大量节理裂隙和断层并且反映它们的真实产状和分布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了三峡工程左厂3#坝段的深层抗滑稳定问题,提出了一个合理实用的坝基安全系数的判断原则,给出了合理的基于强度储备概念的左厂3#坝段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葛修润任建喜李春光郑宏
关键词:坝基工程地质问题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结构面按薄层单元模拟的三峡左厂3^#坝段安全系数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按照结构面的真实产状和面积,建立了包含41条长大结构面和5条断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三峡工程左厂3#坝段的深层抗滑稳定问题以及厂房的破坏模式,建议了一个实用的基于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坝基强度储备安全系数的综合判断准则。根据计算结果,建议3#坝段的储备安全系数为3.5左右。计算结果表明,厂房是安全的。
任建喜李春光葛修润
关键词:岩石力学安全系数坝基三维有限元模型
基于受力状态的雾江滑坡体类型判定
2017年
从受力状态判定滑坡体的类型是滑坡体合理治理的前提。针对涔天河扩建工程雾江滑坡体的滑坡类型问题,首先对滑坡体地质特征和边坡原型变形监测进行了分析;然后以力学参数地质建议值及室内试验参数为基础,对4个典型剖面分别进行岩土参数的综合反演,再用摩根斯坦-普赖斯法建立计算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分析表明:雾江滑坡体以缓慢蠕滑变形为主,滑坡前缘浅层拉裂坍滑可能性较大,而滑坡整体快速滑动的可能性较小;水库蓄水前和蓄水后,坡脚处于薄弱区,最易率先发生滑动并牵引其他滑体相继发生滑动,从而判定雾江滑坡体属于牵引式滑坡。
袁斌黄耀英陈勋辉李春光万智勇左全裕
关键词:滑坡稳定性分析安全系数
基于颗粒流数值实验的碎石含量和尺寸对碎石土边坡稳定性影响机制研究
碎石土边坡存在较难准确获取力学参数的问题,基于强度参数的整体稳定性评价不能全面反映该类边坡的稳定状态。本文利用颗粒流数值平台,以0.1m数值模型为初始模型,通过clump生成不同尺寸可破碎碎石,设计了0.2m、0.2-0...
尹小涛郑宏王水林李春光严成增
关键词:稳定性颗粒流
文献传递
双参数抛物型Mohr强度准则及其材料破坏规律研究被引量:15
2005年
详细推导了双参数抛物型Mohr强度准则的一系列公式。首先,根据简单拉伸和压缩试验推导了该模型参数的公式,讨论了第一主应力和第三主应力之间的关系及破坏模式;然后,定义了摩擦角和破坏角,导出了相应的公式,并且给出了两者之间关系表达式。双参数抛物型Mohr强度准则既可描述剪切破坏模式,又可描述受拉破坏模式,且其对单轴抗压和抗拉强度比没有限制,所推导的破裂角公式可以为今后宏观裂纹开裂方向的计算和破坏模式的确定提供理论基础;而Griffith准则只是双参数抛物型Mohr准则的一种特殊情况。
李春光郑宏葛修润王水林
关键词:土力学破坏模式破裂角摩擦角
关于堆石料三维流变速率的一点注记被引量:3
2014年
原型监测表明面板堆石坝一般存在比较显著的流变现象。针对不同文献给出的堆石料三维剪切流变速率计算式存在差异,笔者以3参数指数流变模型为例对堆石料三维流变速率进行了研究。假设体积流变和剪切流变变化规律不同,首先推导了三维体积流变速率计算公式,然后依据Prandtl-Reuss流动法则可以由Mises屈服函数作为塑性势函数推导获得。为此,采用关联流动法则,同时假设塑性势函数为Mises屈服函数,导出了堆石料三维剪切流变速率计算式。通过将三维流变速率计算式退化为单轴流变速率计算式进行合理性分析,分析表明,本文导出的三维流变速率计算式理论上是严谨的,由此指出相关文献给出的流变速率计算式理论上不严谨。
黄耀英沈振中郑宏李春光
关键词:堆石料
端承桩法向接触互补问题的非光滑牛顿算法
2023年
针对现有商业软件在计算端承桩法向接触问题时可能存在的工况还原度低、计算量大、收敛性差等不足,提出了混合结构单元和实体单元的端承桩法向接触互补问题的非光滑牛顿算法.首先,利用具有强半光滑性的Fischer-Burmeister函数,等价地描述端承桩桩土间隙和法向应力之间满足的Karush-Kuhn-Tucker互补条件,消除了不等式约束,建立了等式约束平衡方程.然后,与桩土有限元平衡方程联立形成接触非线性方程组,并借助牛顿-拉弗森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编写Matlab程序,分别给出了单根端承桩算例和群桩算例的计算结果,并与商业软件Abaqus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所提算法的准确性.
李春光赵晨赵嵘
关键词:端承桩群桩有限元法非线性互补问题牛顿迭代法
三维有限元位移场插值问题的研究和应用被引量:6
2004年
对三维有限元位移场的插值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的二次细分网格法。该法首先建立2个模型——整体模型和局部二次细分模型,对整体模型进行有限元计算和反分析得到初始地应力场和位移场;然后,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对整体模型的三维有限元位移场进行插值,插值结果作为局部模型的边界位移,局部二次细分模型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限元分析。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工程实践,证明能提高计算效率,是切实可行的。
王德玲李春光葛修润
关键词:DELAUNAY三角剖分插值
滨海软土黏滞系数非线性特性及其表达被引量:2
2020年
通过对滨海软土三轴蠕变相关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黏滞系数不仅与时间有关,还与土所受到的偏压和围压有关。应变率与时间的关系呈现了非常明显的双对数线性关系,因此,黏滞系数是关于时间的幂函数;黏滞系数线性地依赖于偏压的变化,而与围压呈指数关系。最后建立了黏滞系数与时间、偏应力、围压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表达式,并探讨了其相关参数的意义及取值范围。建立的黏滞系数表达式适用于描述非线性特征明显、应力水平较高的软土黏滞系数随时间、应力的变化规律,可推广到滨海软土直剪蠕变试验中。研究成果可为建立变黏滞系数的滨海软土及其他地区软土的非线性流变模型奠定基础。
刘素梅胡慧莹李春光王力
关键词:滨海软土三轴蠕变非线性流变模型
耦合无网格法的非连续变形分析法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非连续变形分析法(DDA)的线性位移模式,仅能描述常应变块体单元,实际应用中往往显得不够精确,有时甚至会引起很大的误差。为此近来先后引进诸多改进方法,如直接提高块体位移模式的阶数、在块体内部划分子块体并增设节理单元以及采用有限元插值等,也都存在缺陷。无网格法具有许多有效的插值模式,尝试引进无网格迦辽金中采用的移动最小二乘法(MLS)插值,来表达块体位移及应力场,为此在块体内布置离散的插值节点,用MLS建立块体内任意点位移近似函数代替原DDA位移表达式,并遵循原DDA的一些基本过程,包括:根据能量极值原理建立平衡方程、隐式求解、按时间步迭代统一求动静力问题、根据开合迭代模式检查可能接触类型等。数值算例表明,耦合无网格法的DDA能有效计算块体应力场,对块体系统的计算结果明显优于原线性位移模式。
马永政郑宏李春光
关键词:岩石力学无网格法位移模式移动最小二乘法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