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水林

作品数:151 被引量:1,818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6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20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9篇建筑科学
  • 36篇理学
  • 9篇天文地球
  • 9篇水利工程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矿业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9篇边坡
  • 20篇边坡稳定
  • 15篇岩土
  • 12篇岩石力学
  • 11篇岩体
  • 11篇边坡稳定性
  • 10篇流形方法
  • 10篇可靠度
  • 9篇可靠度分析
  • 8篇岩土工程
  • 8篇应力
  • 8篇有限元
  • 8篇数值模拟
  • 8篇土工
  • 8篇边坡工程
  • 8篇值模拟
  • 7篇稳定性分析
  • 7篇测量环
  • 6篇渗流
  • 6篇稳定性

机构

  • 151篇中国科学院武...
  • 10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湖北工业大学
  • 3篇河海大学
  • 3篇吉林大学
  • 3篇西安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武汉工程大学
  • 3篇江苏省交通工...
  • 2篇安徽理工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常州工学院
  • 1篇北方交通大学
  • 1篇贵州省交通规...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51篇王水林
  • 80篇葛修润
  • 35篇李春光
  • 30篇郭明伟
  • 17篇尹小涛
  • 16篇郑宏
  • 15篇覃卫民
  • 13篇吴振君
  • 13篇王浩
  • 11篇章光
  • 10篇朱祚铎
  • 10篇邓琴
  • 9篇汤华
  • 6篇栾广博
  • 6篇王威
  • 5篇刘艳章
  • 5篇庞作会
  • 5篇宋罡
  • 5篇吕颖慧
  • 4篇袁从华

传媒

  • 50篇岩土力学
  • 34篇岩石力学与工...
  • 4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矿业研究与开...
  • 2篇工程力学
  • 2篇应用力学学报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固体力学学报
  • 1篇桥梁建设
  • 1篇计算力学学报
  • 1篇科技开发动态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常州工学院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矿产勘查
  • 1篇2007年地...
  • 1篇第6届全国水...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9篇2012
  • 5篇2011
  • 15篇2010
  • 10篇2009
  • 11篇2008
  • 16篇2007
  • 12篇2006
  • 12篇2005
  • 8篇2004
  • 4篇2003
1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土压力监测值的超大沉井下沉端阻力计算与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为准确计算超大沉井取土下沉时沉井底部不同区域的端阻力,提出一种考虑沉井刃脚形态的端阻力计算方法。该方法将端阻力计算区域根据刃脚形态进行分类,分别采用不同的斜面投影面积折减系数计算不同类别计算区域的沉井端阻力。以常泰长江大桥为背景,研究其北塔沉井基础在首次取土下沉过程中的刃脚土压力分布规律,并根据实测数据,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沉井下沉过程中的刃脚土压力和端阻力均由中心区域向外侧区域转移,仅在外井孔开始取土后,存在小幅度的反向转移;由于刃脚形式存在差异,沉井不同区域刃脚所对应的斜面投影面积折减系数不同;单斜面和双斜面构造刃脚的折减系数推荐取值分别为0.45和0.61,采用折减系数推荐值计算的沉井端阻力和根据土压力监测值推得的折减系数计算的沉井端阻力最大相对误差小于9.5%,偏差较小。
董学超郭明伟蒋振雄王水林王水林
关键词:桥梁工程端阻力
无域积分的弹塑性边界元法的非线性互补方法被引量:1
2012年
该文引入非线性互补方法来求解边界元法的弹塑性问题,其中方程组由内部点应力方程和反映塑性本构定律的互补函数形成。涉及的域积分采用径向积分法转化为边界积分。通过受内压的厚壁圆筒的应力、位移和荷载-位移情况表明了该算法的精度。
邓琴李春光王水林葛修润
关键词:非线性互补方法边界元法弹塑性问题域积分
一种处理加筋体结构问题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被引量:2
2008年
在用有限元法分析混凝土中钢筋或峒室岩体中的锚杆变形问题时,经常会遇到线单元与体单元耦合变形的问题,现有的方法一般是将锚杆或钢筋简化成桁架或梁单元,作为嵌入单元将其贡献刚度叠加到体单元的刚度矩阵中。但无论哪种简化都没有反映复杂应力状态下加强构件变形处处不均匀的特性。在总结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将这类问题统称为加筋体问题,并提出一种新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模型中利用连续介质力学基本理论将加强构件的轴向变形能、扭转变形能及弯曲变形能叠加到实体单元的势能泛函中,用最小势能原理导出了一种非线性的单元平衡方程。利用该模型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并与商用软件Abaqus的计算结果作了对比分析。
栾广博李春光王水林郭明伟
关键词:锚杆钢筋混凝土最小势能原理分析模型
基于ABAQUS的沉井关键点计算应力自动提取分析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ABAQUS的沉井关键点计算应力自动提取分析系统及方法,属于数据处理领域,该系统包括文件导入模块、基础数据文件处理模块、计算模块和结果展示模块;基础数据文件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文件导入模块的读入文件中的所...
郭明伟董学超王水林
文献传递
渗流问题的数字网络方法被引量:2
1999年
以电网络方法的基本原理为基础,提出了求解渗流问题的一种新数值方法———数字网络法,为简单。
王水林葛修润章光
关键词:渗流问题网络法坝体
基于岩体结构面分布分形维的岩体质量评价被引量:31
2007年
尽管岩体结构面具有空间上的不规则性和结构网络上的复杂性,但由于它又具有自相似的特征,可以运用分形理论来对其进行研究。运用盒计维数法对某矿山巷道围岩体结构面分布的分维数进行计算,验证了岩体结构面分布的分形特征。通过对岩体结构面分布分形维值分布规律的分析发现,分形维数越大、结构面分布越密集,结构面迹线越长,岩体质量越差,表明可将岩体结构面分布的分形维作为岩体质量评价的指标。将计算所得的岩体结构面分布的分维数与按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对相应岩体分级所得的岩体质量等级进行对比,提出了一个以岩体结构面分布的分形维作为分级指标的岩体质量评价方案。
刘艳章盛建龙葛修润王水林
关键词:岩体结构面分维数岩体质量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破裂围岩劣化弹塑性分析被引量:25
2010年
基于深部岩体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和高地应力下瞬时破坏特性,建立了适用深部岩体力学行为的弹塑脆性模型。针对长的圆形巷道,将巷道围岩分成破裂区、理想塑性区和弹性区,同时考虑中间主应力和破裂区围岩弹性模量劣化的影响,采用统一强度理论进行非关联弹塑性分析,获得了围岩应力场和变形场的解析解。并通过补充围岩破坏条件获得了确定围岩破裂半径和塑性半径的解析式。最后结合算例,分析了中间主应力、破裂区围岩弹性模量劣化程度对破裂区范围和围岩变形的影响。
张强王红英王水林葛修润邵钢
关键词:统一强度理论弹塑性分析解析解
一种砂固结内锚头预应力锚杆及其锚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固结内锚头预应力锚杆,该预应力锚杆包含荷载板(1)、空心砂柱体(2)、钢圆环(3)、钢管(4)、锚杆体(5)、承压板(8)和锁紧螺母(9)。用钢圆环(3)、钢管(4)和承压板(8)构成的刚性封口替代现有...
覃卫民葛修润黄智慧曾国洪王水林
文献传递
二维接触问题的互补算法及工程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接触问题是一种常见的非线性问题,如何能够很好地模拟接触面的变形及受力特性,以及实现对变形体间的接触问题的真实模拟是该领域研究的难点问题。基于二维接触问题的实际物理意义,分别在法向和切向建立等价的互补模型。用非线性互补函数(NCP)中的Fischer-Burmeister(FB)函数将互补函数模型转化为非光滑方程组表达,用常规的Newton法求解。同时,基于高斯积分法可以用较少的积分点达到较高的精度,为了进一步提高求解精度,改善不连续的通病,对面-面接触模型在高斯点上对接触面进行处理,可通过调节积分点数目对求解精度进行控制,方法易于理解,实现方便。在此基础上建立二维接触有限元模型,通过一系列工程算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与ABAQUS有限元的计算结果相比,该方法有着较高的精度,更真实地反映问题的实际。
林姗李春光孙冠华王水林杨永涛
关键词:有限元工程应用
基于离散元的边坡矢量和稳定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30
2016年
基于离散元方法对获取的块体单元、节理的应力场处理后得到坡体整体应力场,结合矢量和法安全系数的定义提出了一种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即VSM-UDEC法。首先通过滑块试验验证了多种情况下UDEC接触应力计算和单元应力的精确性,结果表明,UDEC接触应力和块体单元应力的精确程度很高(接触应力相对误差基本低于0.2%),能够满足矢量和安全系数计算要求。采用VSM-UDEC法分别对直线型滑面和圆弧型滑面算例进行了分析,并与相应的理论解和严格极限平衡法(Morgenstern-Price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于直线型滑面VSM-UDEC法安全系数与理论解几乎相同,而对于圆弧型滑面该方法与极限平衡法结果基本一致。最后将VSM-UDEC法运用到锦屏I级水电站左岸边坡工程实例中,结果表明,假设块体为刚体时VSM-UDEC法安全系数与极限平衡法(Sarma法、Morgenstern-Price法)结果吻合较好,此外,VSM-UDEC法能够考虑坡体内结构面对稳定性的影响,较极限平衡法更能反映边坡的变形分布情况。鉴于UDEC在模拟边坡破坏方面优点较多且矢量和法安全系数物理意义明确,VSM-UDEC法有望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沈华章郭明伟王水林葛修润
关键词:离散元法安全系数边坡稳定性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