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汉族
  • 6篇汉族人
  • 4篇皮炎
  • 4篇表型
  • 3篇单核
  • 3篇单核苷酸
  • 3篇单核苷酸多态
  • 3篇单核苷酸多态...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寻常型
  • 3篇寻常型银屑病
  • 3篇银屑
  • 3篇银屑病
  • 3篇特应性
  • 3篇特应性皮炎
  • 3篇皮炎患者
  • 3篇核苷
  • 3篇核苷酸
  • 2篇遗传学

机构

  • 11篇安徽医科大学...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李存涛
  • 11篇杨森
  • 10篇张学军
  • 7篇林艳
  • 7篇孙良丹
  • 6篇陈日新
  • 6篇张鹏
  • 5篇唐彪
  • 5篇左先波
  • 5篇崔勇
  • 4篇孙媛媛
  • 3篇裴小平
  • 3篇唐金
  • 3篇肖风丽
  • 3篇邵莉梅
  • 2篇李珊珊
  • 2篇姜新
  • 2篇张鹏
  • 2篇高敏
  • 2篇张丽君

传媒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国际皮肤性病...

年份

  • 9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3例国人烟酸缺乏病报道综合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了解我国烟酸缺乏病患者的临床表型特点及诊治相关问题。方法对1例不典型烟酸缺乏病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详细报道,并对近年国内发表的资料完整的22例烟酸缺乏病患者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①报道患者以男性居多,成年患者构成比高,但儿童和老年也可累及,病程多为慢性;②常见诱因为酗酒、偏食,少数与服药等特殊因素有关,日晒是皮炎发生的主要促发因素;③不同患者临床表现中,皮炎、腹泻和神经精神症状可出现不同组合方式;④依据临床表现是主要的诊断方式,临床容易误诊;⑤治疗方案为特异性,一旦确诊常可达到良好的疗效。结论烟酸缺乏病在临床上并不罕见,但临床表型存在很大差异性与隐匿性,容易导致误诊误治,值得临床关注。
崔勇高敏李存涛张鹏唐金林艳张学军杨森
关键词:烟酸缺乏病
二期梅毒误诊为股癣一例被引量:1
2010年
患者男,35岁。于2009年2月因会阴部及腹股沟出现暗红色、边界清楚、高出皮面的斑疹,上覆鳞屑,伴轻中度瘙痒,在外院诊断为股癣(未做真菌镜检),外用联苯苄唑凝胶、复方酮康唑软膏1个月,无明显疗效,随后来我科门诊就诊。
张鹏李存涛林艳唐金崔勇杨森
关键词:二期梅毒股癣复方酮康唑软膏误诊联苯苄唑凝胶真菌镜检
中国南北方特应性皮炎患者临床特征地域性差异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中国南北方特应性皮炎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表的形式收集患者资料,分析各临床特征的分布在南北方患者中的差异。结果患者个人异位史、家族异位史、发病季节、疾病严重程度、15项次要症状及5项其他症状在南北方的发生情况有差异(P<0.05)。结论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临床特征分布具有显著地域性差异。
李存涛邵莉梅裴小平左先波唐先发汤华阳肖凤丽孙良丹张学军杨森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地域性汉族
色素性扁平苔藓:病例报道及文献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了解中国汉族人色素性扁平苔藓(LPP)的临床表型特点。方法对收集的2例LPP患者的临床表型进行详细报道,并将结果与近年来国内发表的资料完整的8例中国汉族人LPP患者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10例中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49.0±14.5岁,平均病程31.3±29.3月,多中年发病,病程慢性;临床表型存在显著差异性;典型组织病理学特征为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噬黑素细胞、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表皮层表现存在一定差异,治疗效果不理想。结论LPP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异,表型存在显著异质性,可能具有多种临床亚型;组织病理学表现的差异可能与不同患者取材部位不同而表现为"早期"和"晚期"皮损有关,建议尽量统一于皮损边缘部位取材。
崔勇庄妙云高敏李存涛张鹏唐金林艳杨森张学军
关键词:色素性扁平苔藓
中国南北方特应性皮炎患者临床特征患病率的差异
背景: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等有关,常自婴幼儿期起病,病情易反复,部分患者可持续至成年期。近三十年,全世界范围内患病...
李存涛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患病率发病情况
文献传递
汉族人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征及其活动性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抗核小体抗体(Anu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临床特征及其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并用调查表的形式收集694例AnuA阳性患者临床资料,并与733例An-uA阴性病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nuA与蝶形红斑、光敏感、关节炎、心包炎及狼疮性肾炎的发生相关(P<0.05);AnuA阳性可伴有其他自身抗体及免疫学指标异常出现;AnuA阳性与肾脏损害指标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及尿素氮的发生率明显相关(P<0.05);AnuA阳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 I)相关(P<0.05)。结论 AnuA可能是SLE的又一标志性抗体,其检测可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有助于SLE疾病活动度、严重程度及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判断。
陈日新唐彪张鹏李存涛左先波孙良丹崔勇杨森张学军
关键词:红斑狼疮抗核小体抗体
汉族儿童异位性皮炎不同血清tIgE水平的临床特征差异
2011年
目的探讨儿童异位性皮炎(AD)临床特征与总IgE(tIgE)的关系。方法收集1 030例儿童A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AllergyScreen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检测患者的血清tIgE。结果 tIgE水平升高患儿与tIgE水平正常的患儿相比,升高组的患儿发病年龄晚(P<0.01),合并哮喘和(或)过敏性鼻炎的AD患病率高(P<0.01),更易出现重度AD(P<0.01)。Hanifin-Rajka诊断标准中的部分体征(如早年发病、出汗时瘙痒、鱼鳞病/毛周角化/掌纹症等)的发生率在tIgE升高组和tIgE正常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tIgE升高组和正常组的AD患儿在临床特征上差异有显著性。
裴小平姜新邵莉梅李存涛叶文正张丽君黄菲张成李珊珊肖风丽孙良丹杨森张学军
关键词:异位性皮炎TIGE儿童
ZNF816A基因多态性rs9304742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表型的相关性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ZNF816A基因多态性rs9304742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一些临床表型(性别、发病年龄、家族史及皮损临床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7 318例银屑病患者和11 290例对照的Illumina 610芯片基因分型数据,采用χ2检验比较各临床表型分组之间rs9304742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的差异。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ZNF816A基因多态性rs9304742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患者之间、家族史阳性和阴性患者之间、少儿发病患者与成人发病患者之间、点滴型与斑块型患者之间rs9304742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ZNF816A基因多态性rs9304742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发病的易感性相关,但与该疾病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家族史及皮损临床类型不相关。
林艳李存涛唐彪陈日新张鹏孙媛媛程晖王培光孙良丹杨森张学军
关键词:银屑病遗传学单核苷酸多态性表型
CSMD1基因多态性rs7007032与中国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表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CSMD1基因多态性rs7007032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一些临床表型(家族史、发病年龄及皮损类型)的相关性。方法结合本课题组银屑病易感基因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选取7 318例银屑病患者和11 290例正常对照的CSMD1基因多态性rs7007032基因分型资料,SPSS 16.0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χ2检验用于比较各组间rs7007032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CSMD1基因多态性rs7007032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9.24×10-9),各临床表型亚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rs7007032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1.0×10-4)。在家族史阳性和阴性患者之间、少儿发病和成人发病患者之间,rs7007032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点滴型和慢性斑块型患者之间,rs7007032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SMD1基因多态性rs7007032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发病的易感性相关,此外还与该疾病的家族史和发病年龄相关,但与皮损的临床类型不相关。
孙媛媛林艳唐彪陈日新张鹏李存涛左先波范星王培光孙良丹杨森张学军
关键词:银屑病遗传学单核苷酸多态性表型
PTTG1基因多态性rs2431697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表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1)基因多态性rs2431697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表型(有无家族史、发病年龄、皮损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 468例银屑病患者和6 406例正常对照的PTTG1基因多态性rs2431697的基因分型资料(基因分型采用Illumina 610芯片)。比较各组间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分布。结果 rs2431697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1.0×10-3);有、无家族史患者间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2),而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在少儿发病患者和成人发病患者,慢性斑块型患者和急性点滴型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TTG1基因多态性rs2431697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易感性有关,特别是与家族性银屑病相关性更为明显,但与发病年龄、皮损类型可能无关。
唐彪陈日新张鹏李存涛林艳孙媛媛左先波范星肖风丽孙良丹杨森张学军
关键词:表型癌基因汉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