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婷

作品数:63 被引量:233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8篇阿尔茨海默病
  • 14篇帕金森
  • 14篇中医
  • 13篇帕金森病
  • 12篇证候
  • 10篇中医证
  • 10篇中医证候
  • 9篇痴呆
  • 8篇症状
  • 8篇META分析
  • 6篇证候要素
  • 5篇血管
  • 5篇睡眠
  • 5篇中医证候要素
  • 4篇药理
  • 4篇药理学
  • 4篇医经
  • 4篇睡眠障碍
  • 4篇中药
  • 4篇中医药

机构

  • 63篇北京中医药大...
  • 11篇北京中医药大...
  • 9篇北京医院
  • 8篇北京大学第三...
  • 5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伦敦大学学院

作者

  • 63篇李婷
  • 49篇时晶
  • 42篇田金洲
  • 42篇魏明清
  • 41篇倪敬年
  • 19篇张学凯
  • 9篇秦斌
  • 8篇张天清
  • 7篇樊东升
  • 7篇李雨濛
  • 5篇刘娜
  • 5篇王永炎
  • 3篇马福云
  • 3篇周莉
  • 3篇李宗衡
  • 3篇王庆国
  • 2篇张立苹
  • 2篇程发峰
  • 2篇金贺
  • 2篇张勇

传媒

  • 7篇中医杂志
  • 5篇天津中医药
  • 5篇环球中医药
  • 4篇世界中医药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中华脑血管病...
  • 3篇中国医学前沿...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循证医学...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现代中医临床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4
  • 10篇2023
  • 11篇2022
  • 11篇2021
  • 4篇2020
  • 9篇2019
  • 10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05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医大师王庆国应用柴胡桂枝汤合甘麦大枣汤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经验被引量:4
2023年
围绝经期失眠归属于中医“不寐”“绝经前后诸症”等范畴,王庆国教授认为围绝经期失眠以枢机不利、气血不和为核心病机,并伴有脏腑功能失调,需综合考虑围绝经期这一特殊阶段的生理特点,紧抓核心病机,善用经方化裁。他认为柴胡桂枝汤可调气血、调营卫、调三焦、调少阳之枢的出入和脾胃之枢的升降,是“和”法的重要体现。擅用柴胡桂枝汤合甘麦大枣汤化裁调和枢机、调畅气血、调平脏腑关系,配合单药或对药燮理阴阳、安神增效,同时重视疏导患者情绪,临床收效颇佳。结合临床医案对围绝经期失眠的诊治经验进行总结。
刘姝伶郑雨晓李磊李婷孟庆鸿程发峰王雪茜王庆国(指导)
关键词:柴胡桂枝汤甘麦大枣汤围绝经期失眠名医经验
记忆门诊痴呆患者服用中药依从性的调查分析
目的 阿尔茨海默病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中医辨证及中药治疗对痴呆的诊治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坚持配合使用中药可为患者带来认知获益。本研究对痴呆患者服用中药的依从性进行分析,为记忆门诊...
康盛华魏明清马福云李晨萌陈子龙周梦玲黄强李婷倪敬年张学凯田金洲时晶
关键词:中药痴呆用药依从性
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经颅黑质超声强回声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帕金森病的关键中医证候。方法招募的108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中85例完成经颅黑质超声检查,测量黑质强回声区面积(SN)。应用帕金森病证候量表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将85例病例进行中医证候诊断,辨证为髓减证、阴虚证、肝风证、气虚证、内热证、肾虚证、脾虚证、阳亢证、痰浊证、血虚证、阳虚证、血瘀证、气滞证,并分为证候阳性组和证候阴性组。比较两组间黑质强回声区异常扩大(SN+)病例比例的差异,应用偏相关及Spearman相关分析中医证候与黑质强回声区面积的相关性。结果髓减证患者SN+占79.7%,高于非髓减证患者的36.4%(P=0.002);肾虚证患者SN+占84.6%,高于非肾虚证患者的65.2%(P=0.042)。髓减证(r=0.276,P=0.011)、肾虚证(r=0.279,P=0.011)、痰浊证(r=0.277,P=0.011)证候积分与最大侧黑质强回声区面积(SN_L)呈正相关;髓减证(r=0.297,P=0.006)、肾虚证(r=0.242,P=0.026)证候分布与SN_L呈正相关。结论髓减证、肾虚证、痰浊证是PD的关键证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原发性帕金森病颅内黑质区的神经病理改变。
李婷田金洲秦斌周沪方徐筱青杜相宜倪敬年魏明清张学凯时晶
关键词:帕金森病肾虚证痰浊证
阿尔茨海默病肠道菌群相对丰度与认知功能的关系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肠道菌群相对丰度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三科门诊、病房及社区招募的61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标准分为正常对照(NC)组(21例)、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CI)组(20例)、AD组(20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受试者总体认知功能,延迟故事回忆(DSR)评估情景记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估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评估认知损害的程度。对粪便样品进行16S核糖体RNA高通量测序,对所有序列进行OTU归类,获得细菌分类和细菌相对丰度。比较3组差异肠道菌群相对丰度并分析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AD组的MMSE、DSR评分均低于NC组和aMCI组,ADL、CDR评分均高于NC组和aMCI组(P<0.05);aMCI组的DSR评分低于NC组(P<0.01),CDR评分高于NC组(P<0.01)。AD组的β变形菌纲、伯克菌目、产碱杆菌科、萨特菌属相对丰度均高于NC组(P<0.05),厚壁菌门、梭菌纲、梭菌目、梭菌科相对丰度低于NC组(P<0.05);aMCI组的产碱杆菌科、萨特菌属相对丰度高于NC组(P<0.05),厚壁菌门、梭菌纲、梭菌目相对丰度低于NC组(P<0.05)。不同分类水平上厚壁菌门、梭菌纲、梭菌目、梭菌科相对丰度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P<0.05),β变形菌纲、伯克菌目、产碱杆菌科、萨特菌属相对丰度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P<0.05);不同分类水平上厚壁菌门、梭菌纲、梭菌目、梭菌科相对丰度与DSR评分呈正相关(P<0.05),β变形菌纲、伯克菌目、产碱杆菌科、萨特菌属相对丰度与DSR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梭菌纲、β变形菌纲及其部分下属菌群与AD认知功能有关,可能对AD发病及进展有影响。
王旭马素亚周梦玲李晨萌魏明清倪敬年李婷田金洲时晶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肠道菌群
痴呆患者睡眠障碍非药物干预的系统评价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系统评价非药物干预对痴呆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Pub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非药物干预痴呆患者睡眠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5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研究,包括720例患者。最常用的非药物干预措施是光照,其次是个性化活动和睡眠教育计划。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普通室内光照相比,定制光照在改善社区或护理机构痴呆患者的睡眠效率[MD=2.21,95%CI(1.09,3.33),P=0.0001]和夜间睡眠时间[MD=14.27,95%CI(5.01,23.53),P=0.003]方面更好;与一般常规护理相比,个性化活动在改善夜间睡眠时间方面更好[MD=29.74,95%CI(20.44,39.04),P<0.00001],睡眠教育计划在改善睡眠效率[MD=6.19,95%CI(5.22,7.16),P<0.00001]和夜间睡眠时间[MD=33.95,95%CI(25.40,42.50),P<0.00001]方面更好;与每天光照30 min相比,每天光照120 min或60 min在改善痴呆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RR=-2.62,95%CI(-3.56,-1.68),P<0.001]和爱普沃斯嗜睡量表[RR=-4.75,95%CI(-5.71,-3.42),P<0.001]方面更好。但120 min光照不良反应率更高[RR=2.57,95%CI(1.44,4.58),P=0.0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非药物干预对痴呆患者睡眠效率和夜间睡眠时间有益。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司芸芳魏明清倪敬年李婷时晶梁新政田金洲
关键词:痴呆睡眠障碍非药物干预META分析
帕金森病抑郁的中医证候要素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抑郁(depress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dPD)的中医证候要素特征。方法将纳入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254例)按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数标准分为抑郁组(HAMD≥8分,135例)和非抑郁组(HAMD<8分,119例),采用帕金森病证候要素量表(PD-PES-13)进行证候要素辨别,比较2组中医证候要素积分和比率的差异,并利用Logistic回归法计算出中医证候要素对dPD发病的危险度。结果抑郁组中阴虚证、内热证、气滞证的比率显著高于非抑郁组(P<0.05),阴虚证、内热证、气滞证及髓减证积分显著高于非抑郁组(P<0.05)。中医证候要素对dPD的危险度显示,dPD的发生与阴虚证(r=0.518,P=0.043)、内热证(r=0.712,P=0.007)和气滞证(r=0.716,P=0.014)呈正相关性,OR值分别为1.679、2.038和2.016。结论 dPD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以阴虚、内热、气滞和髓减为主,且前三者均会增加dPD发病的危险度。
李雨濛时晶李婷秦斌樊东升刘娜张天清周沪方纪显玥田金洲
关键词:中医证候要素危险度
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隐匿起病慢性进行性认知功能损害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精神行为症状、社会生活能力受损.AD 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
李晨萌田金洲魏明清倪敬年张学凯李婷马福云康盛华周梦玲时晶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
扩散张量成像预测轻度认知损害向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转化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系统评价扩散张量成像(DTI)对轻度认知损害(MCI)患者转化为阿尔茨海默病(AD)的预测价值。方法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Medline、Ovid Journal、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0日,查找关于DTI对MCI转归预测价值的队列研究及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对其进行数据提取、质量评价和统计分析。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进行质量评价,使用Stata 15.0进行数据合并。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共包括MCI患者266例,其中,最终转变成AD患者的有106例,仍稳定在MCI阶段的有160例。Meta结果分析显示,DTI对MCI患者向AD患者转化具有中等的敏感度为82.23%(95%CI 73.38%~88.54%,P=0.000),遗漏率仅为17.77%;预测特异度为60.72%(95%CI 40.35%~70.79%,P=0.447),显著性水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亚组分析所得结果中,其中左侧钩状束各向异性分数(FA)值的预测敏感度最高,为86.72%(95%CI 74.74%~93.51%,P=0.000),遗漏率仅为13.28%,其预测特异度为26.99%(95%CI 19.19%~36.52%,P=0.000),误判断率高达73.01%。结论基线DTI参数的改变对于MCI患者1~4年内转归的预测敏感度较好,可用于指导临床早期干预,但因其特异度较低,因而需要更多较好的预测指标以降低误判率。
杜相宜魏明清倪敬年李婷时晶田金洲
关键词:轻度认知损害阿尔茨海默病扩散张量成像队列转归META分析
阿尔茨海默病证候级联假说探讨被引量:27
2019年
阿尔茨海默病(AD)是β淀粉样蛋白(Aβ)级联反应在临床上表现的一个连续谱,即从无症状的临床前期到有症状的轻度认知损害(极早期)和痴呆(早期、中期、晚期),与中医证候表现的正邪消长特征十分相似。根据临床调查、统计分析等结果进行逻辑推理,认为AD进展期间中医证候演变并非"髓减""痰盛""瘀血""火盛""胃衰"等无序的单一证候,而是有时间顺序的证候级联,即"启动于肾虚,进展于痰瘀火,恶化于毒盛虚极",反映了AD发生、发展、恶化的规律,为制订AD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有助于为AD证候演变进行个性化预警。
张学凯时晶倪敬年魏明清李婷岳利峰田金洲
关键词:肾虚Β淀粉样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外周炎症因子差异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系统评价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患者与外周炎症标志物水平,为了解AD和VaD发病机制和指导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与AD、VaD患者外周炎性因子相关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7月15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5.1SE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0个研究,包括237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VaD患者血清IL-6水平较AD患者高[SMD=-0.477,95%CI(-0.944,-0.009),P=0.046],但外周血IL-1β[SMD=-0.034,95%CI(-0.325,0.257),P=0.818]、TNF-α[SMD=0.409,95%CI(-0.152,0.970),P=0.153]和CRP[SMD=0.277,95%CI(-0.228,0.782),P=0.282]水平在AD和VaD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血IL-6可能是鉴别AD和VaD较为敏感的炎性标志物。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李宗阳倪敬年魏明清李婷时晶田金洲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炎症因子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