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金洲

作品数:391 被引量:3,643H指数:33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7篇期刊文章
  • 49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4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5篇中医
  • 82篇痴呆
  • 69篇阿尔茨海默病
  • 59篇证候
  • 48篇血管
  • 46篇轻度
  • 45篇中医证
  • 44篇轻度认知
  • 44篇轻度认知损害
  • 44篇中医证候
  • 34篇血瘀
  • 30篇血瘀证
  • 30篇缺血
  • 30篇瘀证
  • 28篇中医药
  • 26篇血管性痴呆
  • 26篇老年
  • 24篇蛋白
  • 24篇中药
  • 24篇海马

机构

  • 317篇北京中医药大...
  • 116篇北京中医药大...
  • 36篇中国中医科学...
  • 29篇首都医科大学...
  • 20篇北京医院
  • 17篇北京大学第三...
  • 16篇中国中医研究...
  • 13篇湖北中医学院
  • 13篇解放军第30...
  • 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1篇湖北省中医院
  • 10篇中央民族大学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8篇天津中医药大...
  • 7篇教育部
  • 6篇北京大学第一...
  • 6篇陕西中医药大...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北京博爱医院

作者

  • 383篇田金洲
  • 220篇时晶
  • 72篇倪敬年
  • 61篇魏明清
  • 54篇尹军祥
  • 47篇王永炎
  • 42篇李婷
  • 34篇任映
  • 30篇朱爱华
  • 26篇张学凯
  • 25篇宋崇顺
  • 24篇王蓬文
  • 22篇盛树力
  • 20篇苗迎春
  • 19篇秦斌
  • 19篇杨承芝
  • 18篇盛彤
  • 16篇刘峘
  • 16篇杨金铎
  • 15篇樊东升

传媒

  • 28篇北京中医药大...
  • 21篇中医杂志
  • 16篇中国老年学杂...
  • 13篇中华中医药杂...
  • 9篇天津中医药
  • 9篇北京中医药大...
  • 8篇中国医药学报
  • 8篇中国中药杂志
  • 8篇中国中西医结...
  • 7篇中国循证医学...
  • 7篇中西医结合学...
  • 7篇北京中医药
  • 7篇中国医学前沿...
  • 5篇山东中医杂志
  • 5篇中华内科杂志
  • 5篇辽宁中医杂志
  • 5篇中国临床康复
  • 5篇世界中西医结...
  • 5篇环球中医药
  • 5篇现代中医临床

年份

  • 10篇2023
  • 9篇2022
  • 17篇2021
  • 9篇2020
  • 16篇2019
  • 19篇2018
  • 10篇2017
  • 10篇2016
  • 12篇2015
  • 10篇2014
  • 19篇2013
  • 17篇2012
  • 11篇2011
  • 23篇2010
  • 17篇2009
  • 29篇2008
  • 28篇2007
  • 30篇2006
  • 23篇2005
  • 14篇2004
3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清代名医陈士铎治疗痴呆学术特色谈脾脑相关被引量:8
2011年
以脾胃为枢机,以气、血、痰为着眼点,临床重辨证,善温补脾气,健胃通气,化痰逐痰是清代名医陈士铎治疗痴呆的学术特色。通过分析总结名医学术特色,引出脾脑相关的理论探讨,并从理论基础、临床意义两个方面予以阐述。
第五永长田金洲时晶
关键词:学术特色陈士铎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全病程规范化治疗和康复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推广
马辛王传跃向应强田金洲贾竑晓邹义壮
该成果属于精神病学领域。成果首次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治疗规范和临床路径:提出药物长期维持治疗方案并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首次制定了中国不同等级医院的治疗规程;首次牵头制定了国内精神疾病治疗临床路径,提...
关键词: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药物治疗精神病学
温病邪入心营前期证初探(二)被引量:4
1987年
温邪从卫、气传入心包或营血,是温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此时重症迭起,病情恶化,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如何早期诊治,防止邪入心营,一直是温病临床探讨的课题。董建华教授曾指出:中医治疗温病要在邪入心营上下功夫。为此。
田金洲
关键词:病邪外感病逆传心包入心气分证热邪
基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瘀证研究思路被引量:3
2009年
通过血瘀证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分析,结合前期的研究结果,探讨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角度来揭示血瘀证实质的思路,提出基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瘀证研究内容及技术手段。
李林森田金洲蔡艺灵时晶崔箭徐斯凡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瘀证脑梗死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MMP-9及TIMP-1变化与血淤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MMP-9及TIMP-1变化与血瘀证的相关性。方法对136例脑梗塞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要素评分及血清MMP-9及TIMP-1测定。结果血清MMP-9比较,血淤证组较非血淤证组显著升高(P<0.01),在脑梗塞急性期的4个时点中,血淤证患者血清MMP-9在前3 d呈升高趋势,在72h以后开始下降;血清TIMP-1比较,血淤证组与非血淤证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瘀证与血清MMP-9显著相关(P<0.01),与血清TIMP-1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血清MMP-9与血淤证呈正相关,在脑梗塞急性期前3 d呈升高趋势,72 h后下降,随着血清MMP-9升高,血淤证的程度加重,但血淤证与血清TIMP-1无明显相关。
李林森田金洲蔡艺灵时晶邢亚楠孙文军
关键词:脑梗塞血淤证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大分子右旋糖酐致血瘀大鼠体表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大分子右旋糖酐致血瘀大鼠体表特征的变化规律。方法将64只大鼠随机分为8组,即模型组的30、60、120、240 min组与对照组的30、60、120、240 min组,每组8只。模型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用0.5%的伊文思蓝溶液配制的10%的大分子右旋糖酐溶液,对照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0.5%的伊文思蓝溶液,造模后30、60、120、240 min时观察并拍摄各组大鼠耳廓及舌的颜色变化,测量其血浆及耳廓提取液中伊文思蓝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大鼠造模30 min后耳根及舌尖出现蓝色瘀斑,随着时间的延长,蓝色瘀斑范围扩大,240 min时全耳廓呈现深蓝色,舌体瘀斑范围>1/2,对照组耳廓始终半透明,舌体颜色均匀;模型组血浆伊文思蓝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模型组耳廓伊文思蓝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静注大分子右旋糖酐所致血瘀证大鼠耳和舌的体表特征明显异于对照组,基本符合中医关于血瘀证的描述。
王琨宋崇顺任映尹军祥田金洲时晶孙海芸杨金铎
关键词:血瘀
王永炎先生运用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浅析被引量:26
2015年
王永炎先生研究发现急性脑卒中半数以上存在痰热腑实,并提出了化痰通腑治法,当时受到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推荐。经过30多年的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验证,不断为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急症提供依据,已被编入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等,成为中医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主要治法而备受推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医治疗中风的临床进展。
简文佳时晶田金洲
关键词:中风化痰通腑法星蒌承气汤
益气化痰通滞法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1999年
我们以益气化痰通滞法为原则,遣方组药制成口服液,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观察对象 全部病例为1998年5月至10月我院门诊和病房收治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共60例。按均衡的原则。
盛彤田金洲杨惠民胡玉宁韩丽蓓朱爱化钟剑
关键词:高脂血症中医药疗法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麻杏石甘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作用机制探讨被引量:34
2020年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麻杏石甘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阐述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从TCMSP和TCMID数据库搜索麻杏石甘汤4味中药的活性成分及靶点,使用GeneCards及NCBI数据库获取COVID-19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作用靶点-疾病网络,使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包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从麻杏石甘汤4味药材中筛选获得127个化合物和相应靶点237个。将麻杏石甘汤主要活性成分调控的靶点与COVID-19的治疗靶点取交集,得到49个关键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155个(P<0.01),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90条信号通路(P<0.01)。构建药物-化合物-作用靶点-疾病网络,显示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木犀草素等活性化合物在整个网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结论麻杏石甘汤作用于COVID-19的PPI网络中IL-6、TNF、MAPK8、MAPK3、CASP3、TP53、IL-10、CXCL8、MAPK1、CCL2、IL-1β、IL-4、PTGS2等靶点起着关键作用,其中IL-6目前是COVID-19诊疗方案临床重症预警指标。这些靶点共同参与调节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IL-17和TNF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等作用,可能是麻杏石甘汤治疗新冠肺炎的潜在机制。
王哲义孙怿泽曲稔栋刘碧原樊竹田金洲卢涛
关键词:麻杏石甘汤疫毒山柰酚柚皮素木犀草素
冷应激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探讨冷应激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uro-endocrine-immunity network,NEI)的作用,为研究寒邪的致病本质提供参考。冷应激作用于NEI网络,引起器官损伤,影响机体产热、血液流变性等,且NEI网络对冷应激的反应与刺激的时间、对象的性别、年龄等差异有关。
王文洁田金洲时晶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冷应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共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