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南

作品数:77 被引量:421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2篇动脉
  • 37篇冠状
  • 36篇冠状动脉
  • 34篇心肌
  • 29篇心肌梗死
  • 29篇梗死
  • 22篇介入
  • 15篇冠状动脉介入
  • 13篇介入治疗
  • 12篇造影
  • 12篇经皮冠状动脉...
  • 11篇血管
  • 11篇洗脱支架
  • 11篇急性心肌梗死
  • 10篇血栓
  • 8篇药物洗脱
  • 8篇药物洗脱支架
  • 7篇动脉介入治疗
  • 7篇心病
  • 6篇心脏

机构

  • 75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日友好医院
  • 3篇武警北京总队...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市心肺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胜利油田胜利...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空军后勤部
  • 1篇永城市人民医...

作者

  • 77篇李南
  • 39篇高海
  • 32篇朱小玲
  • 27篇颜红兵
  • 26篇艾辉
  • 16篇李志忠
  • 15篇王健
  • 13篇黄觊
  • 9篇张京梅
  • 8篇李昭
  • 8篇李响
  • 8篇杨铎
  • 8篇严研
  • 7篇李世英
  • 7篇韩静
  • 7篇叶明
  • 6篇段小春
  • 6篇程宇彤
  • 6篇王春梅
  • 5篇林运

传媒

  • 15篇中国医药
  • 7篇中国介入心脏...
  • 7篇中华老年心脑...
  • 6篇中国康复理论...
  • 4篇中国综合临床
  • 4篇中华心血管病...
  • 4篇中华实用诊断...
  • 3篇疑难病杂志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1篇2007
  • 3篇2006
  • 15篇2005
  • 1篇2001
  • 1篇1990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药物洗脱支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及预后。方法:845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随访6个月,分析21例发生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及预后。结果:血栓形成发生率2.49%,血栓形成组与无血栓形成组在年龄、糖尿病、左室射血分数、停用氯吡格雷、6个月病死率、再次靶血管重建率及再次靶病变重建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史、左室射血分数、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前降支病变、支架直径、数量及长度是血栓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血栓形成是多因素相关的临床事件,患者病死率高,预后差,应引起高度重视。
艾辉朱小玲王春梅高海李南
关键词: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药物洗脱支架支架内血栓形成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无复流存活患者心功能的近期随访结果
2007年
目的评估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存活患者心功能的近期随访结果。方法对557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施行直接PCI。其中有32例发生无复流而存活患者可供随访。选择临床基线特征和血管造影特征与无复流存活组匹配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随访指标:3个月和6个月超声心动图随访心功能状态,以及死亡率。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显示,无复流存活组和对照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0.38±0.11和0.49±0.10(P〈0.05)。无复流存活组和对照组术后3个月死亡率分别为6.3%(2例/32例)和0%(0例/45例);术后6个月随访显示,无复流存活组和对照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0.39±0.12和0.50±0.11(P〈0.05)。无复流存活组和对照组术后6个月死亡率分别为12.5%(4例/32例)和2..2%(1例/45例)。结论STEMI直接PCI发生无复流患者的住院死亡率高,无复流存活患者的近中期死亡率高,并且心功能状态明显较没有发生无复流的存活患者差。提示预防直接PCI时发生无复流,是临床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王健颜红兵朱小玲高海李南艾辉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脏
药物洗脱支架在静脉桥病变的应用
<正>目的有关在静脉桥血管病变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的报道较少,本文报告2例。病例男女各1例, 年龄分别为43和64岁,分别为CABG术后2年、5年。2例均以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女性合并糖尿病、高血压。2例冠状动脉造影均显...
高海颜红兵朱小玲李南艾辉
文献传递
左回旋支开口急性闭塞一例被引量:1
2005年
李南朱小玲王健高海颜红兵
关键词:急性闭塞左回旋支导联ST段压低AVL导联硝酸甘油心前区
伊伐布雷定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胱抑素C的影响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观察伊伐布雷定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胱抑素C(Cystatin C)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北京安贞医院和阜外医院2015年8月—2016年2月就诊的病情稳定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2例,接受心力衰竭标准治疗心率仍不能<70次/min,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患者予以伊伐布雷定治疗,初始剂量每次2.5 mg,每日2次,根据心率调整用量,最大剂量至每次7.5 mg,每天2次。控制患者静息心率在60次/min左右,不低于55次/min,连续用药3个月,记录给并检测用药前后心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血清Cystatin C水平,比较NYHA心功能分级和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3个月后心率、血浆NT-proBNP和Cystatin C水平显著降低(t=6.009、3.234、5.530,P均<0.01),6分钟步行距离显著增加(t=7.792,P<0.01),而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上述各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LNEDD、LVEF明显改善(t=7.269、-7.039,P<0.01),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9例(17.3%),且无因此停药患者。结论伊伐布雷定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有助于控制静息心率,降低NT-proBNP和胱抑素C水平,提高运动耐量。
黄觊钱海燕胡志成李志忠李南
关键词:伊伐布雷定胱抑素C
前降支肌桥合并前壁心肌梗死一例救治体会被引量:1
2005年
朱小玲颜红兵艾辉高海李南
关键词: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反复心悸体表心电图心肌酶检查糖尿病史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无复流存活患者心功能的近期随访结果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评估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存活患者心功能的近期随访结果。方法1999年3月至2006年6月共对557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男449例,女108例)患者施行直接PCI。其中32例发生无复流而存活患者可供随访,简称无复流存活组。选择2005年1月至2005年6月临床基线特征和血管造影特征与无复流存活组匹配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随访指标:3个月和6个月超声心动图心功能状态以及病死率。结果①术后3个月随访显示,无复流存活组和对照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0.38±0.11和0.49±0.10(P<0.05),病死率分别为6.3%和0。②术后6个月随访显示,无复流存活组和对照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0.39±0.12和0.50±0.11,P<0.05,病死率分别为12.5%和2.2%。结论STEMI直接PCI发生无复流患者的住院病死率高,无复流存活患者的近中期病死率高,并且心功能状态明显较没有发生无复流的存活患者差。提示预防直接PCI时发生无复流,是临床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王健颜红兵朱小玲高海李南艾辉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无复流左心室射血分数
Percolse、Angio-Seal血管闭合器与人工压迫止血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2010年
目的评价Percolse、Angio-Seal血管闭合器与人工压迫止血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603例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分为人工压迫组160例、Perclose组237例和Angio-Seal组206例,观察各组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及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血管闭合器各组止血时间和制动时间明显短于人工压迫组(均P<0.01);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人工压迫组(均P<0.01);Perclose组与Angio-Seal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止血成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应用Perclose和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是安全、可靠的止血方法。
杨铎李南高海朱小玲
关键词:血管闭合器急诊冠脉介入止血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7-11月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诊断为急性STEMI并行急诊PCI治疗的180例患者病历资料.对患者性别、年龄及体质量等平均住院日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男性平均住院日长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4.9)d比(6.7±2.6)d,P<0.05];患者平均住院日与性别无相关性(r=1.00、0.97,P>0.05).年龄在56 ~65岁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最短,为(7.0±3.0)d;高龄或低龄均会增加平均住院日.0 ~35岁、36~45岁、66~ 75岁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与年龄呈负相关(r=-0.07、-0.25、-0.20,P<0.01);46~55岁、56~65岁、76 ~ 90岁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与年龄呈正相关(r=0.10、0.03、0.70,P<0.01).≤60 kg、61 ~70 kg、71~80 kg、81 ~90 kg、≥91 kg患者平均住院日与体质量均呈正相关(r =0.15、0.14、0.26、1.00、0.06,均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平均住院日与年龄、体质量呈正相关(比值比分别为1.194、8.720,95%置信区间分别为:-0.949 ~ 3.337、2.899 ~ 14.642,P<0.05).结论 年龄、体质量是影响急性STEMI行急诊PCI术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相关因素.
李爱军李南齐维鹏李志忠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平均住院日
心脏骤停持续心肺复苏3小时并两次溶栓抢救成功一例
本文介绍了一例心脏骤停患者在持续心肺复苏3小时并两次溶栓抢救成功的方法:①迅速正确诊断.②持续不间断的有效心脏按压.③大剂量溶栓和有效的抗休克治疗.最后指出,肺栓塞引起心脏骤停如对有效按压、补液及大量血管活性药物无反应,...
李志忠刘彤杨铎李南马临安白树功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溶栓心脏按压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