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忠

作品数:284 被引量:1,918H指数:2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8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9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7篇动脉
  • 131篇冠状
  • 129篇冠状动脉
  • 64篇介入
  • 51篇心肌
  • 51篇血管
  • 43篇冠状动脉介入
  • 38篇介入治疗
  • 35篇心病
  • 35篇梗死
  • 35篇冠心病
  • 32篇经皮冠状动脉...
  • 31篇心肌梗死
  • 31篇造影
  • 30篇病变
  • 26篇预后
  • 24篇动脉疾病
  • 24篇综合征
  • 2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0篇动脉造影

机构

  • 27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5篇北京市心肺血...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中国中医科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邢台市人民医...
  • 2篇北京电力医院

作者

  • 281篇李志忠
  • 147篇张京梅
  • 94篇王苏
  • 71篇孙涛
  • 70篇陶英
  • 51篇阴赪茜
  • 46篇黄觊
  • 42篇程宇彤
  • 34篇张冬花
  • 30篇刘彤
  • 27篇阙斌
  • 26篇高玉龙
  • 26篇王茜
  • 23篇李昭
  • 23篇林运
  • 22篇白树功
  • 22篇吴翔宇
  • 20篇高云
  • 17篇吕树铮
  • 16篇李南

传媒

  • 53篇中国医药
  • 19篇中华实用诊断...
  • 18篇心肺血管病杂...
  • 15篇中华心血管病...
  • 15篇中国循证心血...
  • 12篇中华急诊医学...
  • 10篇中国综合临床
  • 10篇第七届北京五...
  • 8篇中华老年心脑...
  • 7篇中国循环杂志
  • 5篇中国介入心脏...
  • 5篇中华老年医学...
  • 5篇北京医学
  • 5篇临床心血管病...
  • 5篇疑难病杂志
  • 4篇中华内科杂志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国医刊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心脏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9篇2019
  • 9篇2018
  • 18篇2017
  • 8篇2016
  • 11篇2015
  • 13篇2014
  • 38篇2013
  • 15篇2012
  • 13篇2011
  • 28篇2010
  • 15篇2009
  • 12篇2008
  • 21篇2007
  • 14篇2006
  • 8篇2005
2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股动脉PCI术中比伐芦定与普通肝素的临床比较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评价比伐芦定在经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北京安贞医院行经股动脉途径PCI的冠心病患者63例,根据术中抗凝药物的使用情况分为2组:比伐芦定组(n=30)和普通肝素组(n=33)。观察指标为PCI围术期出血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比伐芦定组和普通肝素组的30 d MACE发生率比较(6.7%vs.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血事件发生率均低于普通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伐芦定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经股动脉途径行PCI的患者。
闫贤良程宇彤王苏林运张京梅李志忠
关键词:肝素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相关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对照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含量的差异。方法:选取2007-01-2008-08间STEMI并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患者161例。同时选取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对照组161例,比较2组间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含量。结果:STEMI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2.47±0.89)g/L低于对照者(2.79±0.6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P<0.01)。STE-MI患者D-二聚体含量(μg/L)的平方根(10.96±5.66)高于对照者(9.13±5.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P<0.01)。STEMI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μg/L)与纤维蛋白原含量(g/L)比值的平方根(7.52±4.56)高于对照者(5.63±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P<0.01)。结论:STEMI患者的纤维蛋白原低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对照组,D-二聚体高于对照组,提示在STEMI急性期存在急性血栓形成和继发性纤溶。
李勇吕树铮孟康马临安李志忠郭路芬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
永久心脏起搏器更换8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永久心脏起搏器更换的原因以及围术期并发症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十五病房2008年6月至2018年7月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更换手术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心律失常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8例,房室传导阻滞21例,心房颤动伴有长间期18例。结果单腔起搏器更换11例(12.6%),双腔起搏器更换76例(87.4%)。起搏器电池平均使用时间(96±13)个月(72~168个月)。更换原因为起搏器电池自然耗竭86例(98.9%),电池提前耗竭1例(1.1%)。电极导线除1例达到更换年限外,其余均保留原电极。术中18例(20. 7%)起搏器依赖患者为降低手术风险,预置临时起搏保护。更换起搏器时测试心室、心房起搏阈值[(1. 1±0. 3)、(1. 2±0. 2) V]与首次植入时心室、心房阈值[(0. 5±0.2)、(0.7±0.2)V]比较明显增加(P <0.01)。更换时心室、心房电极阻抗[(481±102)、(530±113)Ω],R波/P波振幅[(10.0±1.1)、(2.9±1.3)mV]与首次植入时[(470±98)、(521±100)Ω,(9.8±1.4)、(2.7±1.7)m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脏起搏器更换的主要原因是电池自然耗竭;起搏器更换时大多数参数提示心房和心室电极可以继续使用。起搏器依赖患者在更换时需预置临时起搏器保护心脏。规范治疗策略可以将围术期并发症降到最低。
赵战勇吴翔宇王茜李宁张京梅李志忠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电池耗竭起搏器更换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更新后对北京延庆地区医生血脂异常防治知识调查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了解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颁布后延庆地区医生对血脂异常防治知识掌握情况。方法自2017年3月~5月间,对北京市延庆地区18家医院(包括二级以上医院、一级医院)共计512名各科医生,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血脂有关临床知识和实际处理病例能力的调查。随后通过集中讲课、发放资料和社区机构单独走访培训等方式进行全员培训,持续2个月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对前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培训前各级医生对血脂防治新指南了解不全面,概念不清楚,其中对最新中国人群胆固醇理想水平数值、直接列为极高危人群的标准知晓率、不同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达标值准确率二级以上医院<30%,一级医院<20%;对LDL-C是首要的干预靶点认知率、对生活方式是治疗血脂异常基础的理解、他汀类药物是首选药物的知晓率、血脂异常的重点检查对象知晓率、实际病例运用能力和对极高危患者调脂治疗目标正确率稍高均在50%左右。培训后回答正确率显著提高,二级以上医院及一级医院回答准确率均在90%以上。结论基层医生关于2016年最新血脂指南知晓率低,亟需提高,培训工作非常有必要,而且需要长期进行多次培训强化概念,对提高当地医生的诊疗水平大有帮助,更好的服务于延庆山区群众。
李十红张宇军沈雁霞石宝莲王金玲马艳芬左慧娟王锦纹黄冀张京梅李志忠
关键词:问卷调查
急性肺栓塞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爱通立rt-PA)溶栓治疗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爱通立,rt-PA)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急诊抢救中心35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应用爱通立(rt-PA)溶栓治疗,给予rt-PA 20~100mg/例,动态观察溶栓...
刘双朱小玲马临安李志忠白树功
关键词:肺栓塞血栓溶解疗法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
文献传递
北京社区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评价北京社区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脉钙化的分布特点,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北京朝阳地区社区人群共1209人,应用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内表面到中膜外表面的距离(intimal-medial thickness,IMT),并行冠状动脉多排螺旋CT(multi-detetor computed tomography,MDCT)检查,应用Agatston积分方法分别计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ACS),分析IMT及CACS与临床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分布特征,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入选者男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ommon carotid artery-IMT,CCA-IMT)(1.09±0.43vs0.84±0.33,P=0.016)、斑块发生率(47%vs29%,P=0.001)、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um,CAC)发生率(45%vs31%,P=0.004)、CACS(120±82vs62±49,P=0.001)及ln(CACS+1)(0.63±0.40vs0.53±0.32,P=0.001)等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女性组患者;36~45岁组、46~55岁组男女性相比较,斑块发生率及斑块积分差异有显著性(P<0.001),而>55岁年龄组男性与女性斑块发生率及斑块积分无明显差别(P>0.05);年龄、吸烟、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水平为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吸烟、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是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男女两组ln(CACS+1)及IMT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1)。结论:北京社区人群CAC阳性率、IMT、CACS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而随着年龄增加男女性之间的斑块发生率及斑块积分差异渐不明显。对传统危险因素的评估可较好预测冠状动脉钙化和颈动脉斑块存在及程度。CACS与IMT之间存在正相关,两者对无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评价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孙涛程宇彤陈顺华王苏阴成茜张京梅李志忠
关键词:颈动脉超声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内中膜厚度
药物涂层球囊在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和支架内再狭窄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观察药物涂层球囊(DCB)在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和支架内再狭窄(ISR)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连续性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DCB治疗的患者共42例为DCB组,其中ISR 18例,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24例,另选取同一时间段内性别、年龄、病变血管相匹配的行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的患者42例作为DES组。随访观察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复查情况。结果 2组患者平均随访(11±4)个月,均未发生心源性死亡和急性心肌梗死,2组患者靶血管血运重建、靶病变血运重建、非靶血管血运重建、心绞痛再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DCB组随访中获得了19例(17例冠状动脉造影,2例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复查结果,平均复查时间为术后(8±5)个月,其中ISR 6例,全部通畅;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13例,其中2例出现严重狭窄(狭窄程度> 70%)。DES组中2例(ISR 1例,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1例)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出现严重狭窄,复查时间为术后6个月,狭窄程度均为90%。结论 DCB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和ISR的临床效果较好。
李宁顾伟阴赪茜孙涛李志忠
关键词: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支架内再狭窄药物洗脱支架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导致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预后分析被引量:27
2021年
目的观察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导致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后随访3年的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方法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诊治的老年(60~85岁)缺血性心肌病导致HFrEF患者,120例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为观察组,选择120例年龄、性别和B型利钠肽匹配,且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患者为对照组。随访观察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因心力衰竭加重而再入院和恶性心律失常。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既往病史、血压等基线资料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45.8±9.4)%比(40.7±8.5)%(t=4.41,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6.5±8.3)mm比(59.2±7.3)mm(t=2.68,P<0.01)、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42.5±11.2)mm比(45.7±9.6)mm(t=2.38,P<0.05)、左心房内径(49.1±8.7)mm比(51.2±7.7)mm(t=1.98,P<0.05)和左心室质量指数(111.3±34.3)g/m^(2)比(119.7±31.5)g/m^(2),t=1.98,P<0.05,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改善。随访(23.5±11.6)个月,失访18例(1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因心衰加重再入院率21.7%(26/120)比36.7%(44/120)(χ^(2)=6.54,P<0.05),MACE 45.0%(54/120)比71.7%(86/120)(χ^(2)=17.55,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Ⅲ级和Ⅳ级亚组中,观察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75.0%(9/12)比100.0%(14/14),χ^(2)=5.10,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改善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导致HFrEF患者的心脏功能、结构,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顾伟李志忠
关键词:心力衰竭预后
直接支架与球囊预扩张植入治疗大隐静脉桥病变的临床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比较直接支架植入术和球囊预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大隐静脉桥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共入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曾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39例患者,完全闭塞病变,急性心肌梗死及支架内再狭窄患者除外。105例行大隐静脉桥介入治疗,均未应用远端保护装置。其中34例患者(46处病变)(直接支架组)应用直接支架植入术治疗,71例患者(89处病变)(球囊预扩张支架组)应用球囊预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随访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及院内及术后1年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和院内主要并发症(死亡、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术后24h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远端血栓发生率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支架组患者CK—MB升高〉4倍正常值的比例较低[14.7%(5/34)比22.5%(16/71),P〈0.05];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比例较低[11.8%(4/34)比22.5%(16/71),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直接支架植入术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呈负相关[比值比(OR)=0.65,P〈0.05]。1年时,直接支架植入组患者MACE发生率较球囊预扩张支架组明显降低[21.2%(7/33)比25.7%(18/70),P〈0.05]。直接支架植入术与MACE发生率呈负相关(OR=0.47,P〈0.01)。结论直接支架植入术治疗大隐静脉桥血管病变临床效果优于球囊预扩张支架植入术。
阙斌李志忠张京梅王苏陶英孙涛李昭程宇彤聂绍平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同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之间关系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在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术后管腔丢失和再狭窄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之间的关系。方法34例冠脉支架术患者入选本研究,均行呼吸睡眠监测,其中明确诊断OSAHS患者12例,对照组22例,6~12个月[平均(8±3)个月]后行冠脉造影复查。结果睡眠呼吸暂停组在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明显较对照组延长(P〈0.05);睡眠呼吸暂停组晚期管腔丢失[(0.21±0.08)mm]较对照组[(0.19±0.09)mm]有增高趋势,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呼吸暂停组纤维蛋白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睡眠呼吸暂停组新发病变2例(16%),略高于对照组3例(14%)水平,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晚期管腔丢失有增高趋势,提示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可能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关。
孙涛李志忠张京梅王苏陶英阴赪茜赵战勇阙斌张铭陈顺华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再狭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